△夏玗的網課學習計劃表
「聽懂了。」面對電腦屏幕裡老師發出的「大家聽懂了嗎?」的疑問,新疆農業大學附屬中學高一學生夏玗條件反射地回答了一句。說完她才意識到,此時視頻裡的老師並不能聽到她的聲音。於是,她趕緊在鍵盤上敲下「聽懂了」回復老師。
打開電腦、攤開書本、端坐在房間的書桌前,2月14日下午,夏玗正式開始了高一下半學期的學習生活。和以往不同,這次她是在家裡用電腦和老師同學們開啟了新學期的打拼。
「這樣的情況下,更要自覺學習。」夏玗的書桌前貼著一張她和父母一起制定的網課學習計劃表,每天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間的十幾個小時,以10分鐘為單位,被嚴格分成了若干段,每段時間裡的任務安排明確清晰。除了每天4小時的網上課堂,夏玗還要跟著作業幫直播課複習知識點。和大多數中國高中生一樣,夏玗已經適應了這種快節奏、高強度的生活。即便如此,宅在家裡上課還是讓她覺得輕鬆不少,「畢竟是在家,這種上課的感覺很奇妙」。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每個人的生活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也給全國各大中小學的開學按下「暫停鍵」。根據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約有2.76億在校學生,1672.85萬名專任教師。在這個被延長的假期裡,近3億師生在「雲端」相聚,以網絡直播的方式開啟2020年春季學期。
「應該是老師的挑戰比較大。」對夏玗和她的同學而言,網課並不新鮮,「之前媽媽給我報的好多輔導班就都是網課的形式。」反而是老師變「主播」讓同學們感到一絲興奮。在課堂上遊刃有餘的老師們第一次做線上教學的主播老師,難免都會有些緊張,再加上上課時不能直接與學生進行眼神和肢體語言交流互動,直播有時卡頓,學生們的回答反饋會延遲七八秒,網絡那端的老師經常會急出「表情包」。每當這個時候,夏玗更加能體會老師的不易。
這個被延長的假期裡,更加辛苦的還有家長。「班主任在群裡要求儘量做到人盯人。」夏玗的母親笑言,這場疫情可能直接造成了史上最大規模的「陪讀潮」,每個學生背後幾乎都有一名家長同時在線。「老師們的擔心不無道理,學生在屏幕背後學習,未必能夠全心投入,因此希望學生儘量在家長視線範圍內學習。」她說。
如果說由於疫情帶來的「雲課堂」對夏玗來說是一次特殊的學習體驗,那麼,這個春節以來發生的一切則讓她和同學們收穫了意外的成長。這個假期裡,除了課業知識的學習,生命與死亡,謠言與真相,團圓與分離……每分每秒發生的事情,都是夏玗這些少年們前所未見的生活。在老師和家長眼中,這是一堂難得的生命教育課。
除了線上的主題班會引導學生關注正在發生的一切,夏玗的班主任老師還讓學生們收集關於疫情的新聞,做「雲上手抄報」,並要求大家每周寫一篇關於疫情的作文。在一篇名為《我能做什麼》的命題作文中,夏玗寫下了對鍾南山、張定宇、快遞小哥汪勇這些最美「逆行者」的讚嘆,並許下了對自己的期望———「將來,一定要成為一個能感動自己的人」。
敬畏之心、責任擔當、愛國之情,這是夏玗這個剛滿16歲的女孩兒給自己這堂生命教育課批註的關鍵詞。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在學校將升旗儀式搬上網絡後,夏玗在家會和父母一起唱響國歌,在心中升起國旗,每當這時,她都會唱得比以往任何時刻都大聲。「我還是個學生,除了好好學習,也要向祖國致敬,為祖國加油!」
記者:王慧峰
編輯:劉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