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快訊」國際勞工組織:疫情致亞太地區8100萬人失業

2020-12-20 HR價值網

1、國際勞工組織:疫情致亞太地區8100萬人失業

聯合國下屬國際勞工組織周二發布報告稱,新冠疫情的經濟衝擊已導致亞太地區今年損失了8100萬個就業崗位,女性和年輕人受影響尤為嚴重。

國際勞工組織亞太區主任Chihoko Asada Miyakawa表示:「新冠疫情給該地區的勞動力市場帶來了沉重打擊,很多多國家的社會保障覆蓋面低,機構能力有限,很難幫助企業和工人重新站起來。」

國際勞工組織還表示,由於帶薪工作時間減少,亞太地區的中位數收入正在下降。總體而言,今年前三個季度該地區的勞動收入下降了9.9%,相當於GDP下降了3.4%。

報告稱,亞太地區就業崗位減少很大程度上是由南亞造成的,預計2020年南亞地區就業崗位將比危機前減少近5000萬個。

相比之下,東亞地區今年據估計將減少1600萬個就業崗位,東南亞地區將減少1400萬個,太平洋島嶼地區將減少50萬個。

2、TikTok擴大歐洲團隊 倫敦辦公室吸引眾多谷歌臉書前員工加入

國是直通車今日獲悉,短視頻社交平臺TikTok正在抓緊擴大歐洲團隊,多位網際網路國際大廠前員工紛紛加入了其倫敦辦公室。招聘網站領英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12個月中,至少有12名谷歌員工跳槽到TikTok,是從Facebook離職加入TikTok員工人數的兩倍以上。據悉,TikTok打算將倫敦辦公室的員工規模從2020年初的300名增加到1000名。在線招聘廣告顯示,TikTok正準備在2021年掀起一波大學畢業生招聘熱潮,並正在尋找面向大學生的招聘專員。

3、中芯國際:公司目前正積極與聯合CEO梁孟松核實其真實辭任之意願

12月16日上午消息,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之董事會注意到,有媒體報導本公司執行董事及聯合執行長梁孟松博士擬辭任本公司職務的消息,並且本公司已知悉梁博士其有條件辭任的意願。本公司目前正積極與梁博士核實其真實辭任之意願,任何關於上述事宜的進一步公告將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及《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適時作出。任何本公司最高管理層人事變動,以本公司發布公告為準。

4、「2020中國最具影響力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榜單重磅揭曉

由最具影響力的人力資源媒體HR價值網主辦、HR領袖雜誌協辦的「2020中國最具影響力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榜單今日揭曉,本次評選自啟動以來,受到眾多行業機構的歡迎和報名,最後經過內部評審,共遴選出9個獎項。「2020中國最具影響力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獎項旨在表彰那些提升了中國人力資源行業管理、服務水平,並成為行業有影響力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特別是在今年疫情期間均對社會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恭賀所有獲獎機構!

相關焦點

  • ...今年已在亞太地區消滅了8100萬個工作崗位,婦女和年輕人受到的...
    【熱點消息回顧盤點】國際勞工組織:2020年疫情大流行已使亞太地區少掉8100萬個工作崗位;①國際勞工組織指出,新冠病毒疫情給經濟造成的打擊,今年已在亞太地區消滅了8100萬個工作崗位,婦女和年輕人受到的影響尤其嚴重。②該組織亞太區域主管Chihoko Asada Miyakawa周二在一份聲明指出,?新冠疫情打擊了該地區的勞動力市場。
  • 國際勞工組織發布年度報告指出:疫情導致全球工資水平下降
    日前,國際勞工組織發布《2020-2021年全球工資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受挫,工人工資水平下降,其中婦女和低收入工人工資受到了更嚴重的影響。報告說,2020年前6個月,由於處於疫情暴發高峰期,全球月工資水平呈下降態勢。
  • 國際勞工組織發布年度報告指出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工資水平下降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2日,國際勞工組織(ILO)發布《2020-2021年全球工資報告》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前,全世界已有數億工人的工資低於最低工資水平,疫情引發的經濟危機更導致全球工資水平下降,其中婦女和低收入工人工資受到了更為嚴重的影響
  • 國際勞工組織:新冠肺炎疫情致全球2/3國家平均工資水平降低
    當地時間12月2日,國際勞工組織發布的《2020—2021年全球工資報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三分之二的國家其平均工資水平面臨下行壓力;其他國家平均工資的增加主要是人為作用,反映出低薪工人大量失業。
  • 國際勞工組織「勞動世界的未來」高級技術顧問表示:疫情或將使遠程...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世界各地有千百萬人一直在遠程工作。國際勞工組織「勞動世界的未來」高級技術顧問蘇珊·海特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或將使遠程工作成為「新常態」。發達經濟體中的一些大公司已經表示,經過因新冠肺炎疫情中「大規模的未經計劃的試點」工作,遠程辦公或將成為標準模式。員工無需通勤上下班,除非他們選擇這樣做。那麼,這樣真的好嗎?對於人類和地球而言,這確實可能值得慶賀。但是,結束「辦公室」的想法肯定是言過其實的。國際勞工組織估計,在高收入國家中,27%的工人可以在家中遠程工作。
  • 國際勞工組織發布年度報告: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三分之二的國家平均...
    當地時間12月2日,國際勞工組織發布的《2020-21年全球工資報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三分之二的國家其平均工資水平面臨下行壓力;其他國家平均工資的增加主要是人為作用,反映出低薪工人大量失業。
  • 國際勞工組織:全球近5億人失業或未充分就業
    來源:金融界網站北京時間24日消息,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近日發布報告稱,全球超過4.7億人處於失業或未充分就業狀態,並警告,民眾若沒有渠道獲得足以維持生計的像樣工作
  • 國際勞工組織呼籲疫情期間維持教師地位
    國際勞工組織日前發表了有關新冠疫情期間教育工作的簡報,說明了目前學習者和教育工作者受到的影響,呼籲疫情期間要維持教育人員的工資和福利,從而支持高質量的遠程教育。國際勞工組織表示,要確保在疫情期間以新的形式繼續開展高質量的學習,就要求教師有機會獲得資源充足且安全的教學環境以及體面的工作條件。
  • 長期失業浪潮正在到來!香港就業不足率創SARS後高位
    本港疫情持續下,政府統計處昨公布,6至8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維持6.1%,與5至7月數字相同;就業不足率則由3.5%升至3.8%,創2003年「SARS」疫情後高位,同期總就業人數及勞動人口的按年跌幅分別輕微收窄至5.5%及2.1%。
  • 國際勞工組織:拉美失去8000萬工作崗位 這個國家受影響最嚴重
    海外網9月23日電 當地時間23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國際勞工組織(ILO)發布了最新報告。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政府檢疫措施的影響,拉丁美洲失去了8000萬個工作崗位,而人口只有三千萬的秘魯是失業最嚴重的國家。
  • 全美國最慘,肯塔基州1/3勞工失業
    美國疫情爆發以來工廠停工、商家歇業,造成全國失業人口暴增,其中又以高度仰賴製造業的肯塔基州問題最為嚴重。在當地政府降低失業救濟申請門檻後,一年一度的德比賽馬節也被迫延期,使當地高達將近三分之一勞工失業。
  • 因疫情失業 新北出招幫勞工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新北市勞工局推出補助方案,即日起因疫情導致裁員或離職者,經就業服務處媒介後,可暫時擔任局內短期性工作,時薪158元(新臺幣,下同);另若因防疫隔離、疫區出差等問題衍生的勞資糾紛,勞工局免費提供律師服務,陪同勞工參與勞資調解。
  • 2020年底約旦失業人口料達62.9萬人
    原標題:2020年底約旦失業人口料達62.9萬人 來源:駐約旦哈希姆王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根據約旦「工人之家」最新預測,到2020年年底,約旦失業人口將達到62.9萬人。疫情前約旦失業人數為35萬人;疫情中約有3.3萬約旦籍海外勞工失業,約有14.6萬人將失去工作。疫情後約有10萬求職者進入勞動力市場。隨著約旦海外勞工的陸續返約,加上其他因素,2020年約旦失業率料大幅上升。根據世界銀行估計,2019年約旦僑匯為37億美元,這一數字在2020年前4個月同比下降了6%。
  • 國際勞工組織呼籲採取緊急行動 解決疫情給海員造成的嚴重挑戰
    當地時間12月8日,國際勞工組織採取特殊行動通過了一項決議,以解決因新冠肺炎大流行而被困海上的海員所面臨的嚴重挑戰。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蓋伊·賴德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員所面臨問題持續了很長時間。△圖片來源:國際勞工組織決議提及海員疲勞對於個別海員身心健康以及航行安全、安保和海洋環境保護所造成的巨大風險。
  • 臺灣失業勞工子女可領就學補助
    臺灣「勞動部」失業勞工子女就學補助開始受理申請,凡勞工失業期間一個月以上(即2015年8月15日以前失業),並請領失業給付一個月以上,家庭所得148萬元(新臺幣,下同)以下,子女就讀高中職以上者臺「勞動部」上學期起加碼補助失業勞工子女學費,子女就讀公立高中職,補助4000元,私立高中職補助6000元。公立大專院校每位補助1萬元,私立大專院校每人補助2萬元。
  • 「美國示威」川普口中的Antifa:美國如何定性國內恐怖組織?
    面對此般態勢,川普忽於5月31日當晚發推表示,要把極左的激進反法西斯運動「安提法」(Antifa)列為恐怖組織;美國司法部長巴爾(William Barr)也於同日一份官方聲明中提到,在全美抗議活動中,Antifa和其他「類似組織」共同煽動與實施暴力,已構成「國內恐怖主義」。
  • 慶祝「國際教育日」暨 2020年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核心工作總結
    >       聯合國大會將1月24日定為「國際教育日」,以紀念教育為推動和平與發展所做出的貢獻。2021年1月24日是第三屆國際教育日,主題為「恢復和振興疫情一代的教育」。目前全球仍有半數學生處在部分或全面停課狀態,為此,現在是時候通過加強國際合作與團結,以教育復甦為中心展開終身教育,從而為教育充電。
  • 國際勞工組織:印度成全球勞動力最豐富國家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30日訊(範楷)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sation)星期三發表報告說,印度即將成為全球勞動力數量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預計未來10年內印度將新增勞動力1.1
  • 日本新華僑報:畢業即失業,疫情下日本招聘崗位大幅減少
    日本新華僑報:畢業即失業,疫情下日本招聘崗位大幅減少
  • 銘傳大學登上亞太地區大學排行200+
    銘傳大學再次登上國際著名大學排行榜,世界最具影響力的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今年首次進行「2017亞太地區大學排名」(Asia-Pacific University Rankings),由主編Phil Baty選在臺灣舉行發布會,臺灣共有26所大學上榜,銘傳大學名列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