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勞工組織:全球近5億人失業或未充分就業

2020-12-25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北京時間24日消息,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近日發布報告稱,全球超過4.7億人處於失業或未充分就業狀態,並警告,民眾若沒有渠道獲得足以維持生計的像樣工作,恐有陷入貧困、加劇不平等,並引發社會動蕩的隱憂。

雖然去年全球失業率5.4%的數字預估不會出現太大變化,但經濟成長趨緩,人口卻增加,工作機會相對就會減少,因此整體失業人數可能會小幅上升。

國際勞工組織在其《全球就業與社會展望》(World Employment and Social Outlook)年度報告中說,今年登記失業的人數預計將從去年的1.88億增至1.905億。

與此同時,全球還有約2.85億人被認定為「未充分就業」(underemployed),意思是這些人真正工作時數低於心中想要的工作時數,或已經放棄求職,抑或無法進入勞動市場。

國際勞工組織指出,上述失業和未充分就業人口總計有將近5億,佔全球勞動人口的13%。

相關焦點

  • 國際勞工組織發布年度報告指出:疫情導致全球工資水平下降
    日前,國際勞工組織發布《2020-2021年全球工資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受挫,工人工資水平下降,其中婦女和低收入工人工資受到了更嚴重的影響。報告說,2020年前6個月,由於處於疫情暴發高峰期,全球月工資水平呈下降態勢。
  • 國際勞工組織:新冠肺炎疫情致全球2/3國家平均工資水平降低
    當地時間12月2日,國際勞工組織發布的《2020—2021年全球工資報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三分之二的國家其平均工資水平面臨下行壓力;其他國家平均工資的增加主要是人為作用,反映出低薪工人大量失業。
  • 國際勞工組織發布年度報告指出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工資水平下降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2日,國際勞工組織(ILO)發布《2020-2021年全球工資報告》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前,全世界已有數億工人的工資低於最低工資水平,疫情引發的經濟危機更導致全球工資水平下降,其中婦女和低收入工人工資受到了更為嚴重的影響
  • 國際勞工組織全球商業與殘障網絡-中國分支成立
    7月31日,國際勞工組織全球商業與殘障網絡-中國分支(以下簡稱「GBDN-中國」)在北京正式成立。國際勞工組織全球商業及殘障網絡(總部)在接下來的一年也將向中國分支提供技術支持。 國際勞工組織的高級殘障事務專家史蒂芬·特羅梅爾表示:「能夠和GBDN-中國的成員單位合作,我們感到十分欣喜。我們所做的努力將極大地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在中國的實現,真正確保『不讓任何人掉隊』。」 此次中國分支的成立是國際勞工組織建立全球商業與殘障網絡的關鍵一環。
  • 國際勞工組織:印度成全球勞動力最豐富國家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30日訊(範楷)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sation)星期三發表報告說,印度即將成為全球勞動力數量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預計未來10年內印度將新增勞動力1.1
  • 國際勞工組織發布年度報告: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三分之二的國家平均...
    當地時間12月2日,國際勞工組織發布的《2020-21年全球工資報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三分之二的國家其平均工資水平面臨下行壓力;其他國家平均工資的增加主要是人為作用,反映出低薪工人大量失業。
  • 超3億人失業 16億人生計面臨威脅!疫情令全球一籌莫展 黃金"避風港...
    匯通網訊——4月29日,國際勞工組織的報告稱,因為疫情的衝擊,今年二季度的工作時間將比危機爆發前減少10.5%,相當於減少3.05億個全職工作崗位,約有16億從事非正規工作的人面臨收入減少的風險,佔全球近半數勞動人口。此外,全世界超過4.36億家企業面臨生產經營風險。全球範圍內一攬子刺激方案和債務減免措施將有利於復甦並具有可持續性。
  • 3億失業青年困擾全球 大學生畢業即失業
    「這是失業的一代。」又到了大學畢業季,英國《經濟學家》雜誌卻這樣總結絕大多數大學生心中最大的擔憂:畢業即失業。實際上,包括大學生在內的青年失業問題已成為籠罩在世界多國的最大陰影。根據聯合國的數據,目前世界失業青年人數約2.9億,佔全球青年總數的25%,幾乎和美國人口相當。許多國家正在展開一場大學生或青年「就業保衛戰」。
  • 「價值快訊」國際勞工組織:疫情致亞太地區8100萬人失業
    1、國際勞工組織:疫情致亞太地區8100萬人失業聯合國下屬國際勞工組織周二發布報告稱,新冠疫情的經濟衝擊已導致亞太地區今年損失了8100萬個就業崗位,女性和年輕人受影響尤為嚴重。國際勞工組織亞太區主任Chihoko Asada Miyakawa表示:「新冠疫情給該地區的勞動力市場帶來了沉重打擊,很多多國家的社會保障覆蓋面低,機構能力有限,很難幫助企業和工人重新站起來。」國際勞工組織還表示,由於帶薪工作時間減少,亞太地區的中位數收入正在下降。
  • 新聞 | 我院學子積極參加國際勞工組織都靈培訓中心2021 年「冬季全球青年論壇」
    為打造「全球型勞人」,推動學院「十四五」國際交流合作的跨越式發展,積極響應國家「向國際組織輸送人才」的號召,學院高度重視與國際組織的合作與交流,為勞人學子提供多種國際交流和學習的機會。自2018年以來,我院連續兩年選派學生赴義大利參加國際勞工組織都靈培訓中心組織的暑期活動,使學生對國際組織的運行以及所學專業的國際發展前沿有了更加充分的了解與認知。
  • 疫情使全球16億人失去生計
    據報導,16億人涵蓋所謂的非正規經濟,既包括發展中國家的流動工人、農業工人和輪班制工人,也包括較富裕經濟體中日益普遍的零工和服務業人員。國際勞工組織發現,他們佔全世界勞動力的一半,即使危機結束也毫無就業機會重現的保障。
  • 全球第二季度減少4億個全職工作 女性受影響更大
    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近日發出警告,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就業損失遠超先前估計,全球在今年第二季度損失了4億個全職工作,美洲形勢尤為嚴峻。同時,新冠肺炎疫情還加劇了職場性別不平等。
  • 國際勞工組織:拉美失去8000萬工作崗位 這個國家受影響最嚴重
    海外網9月23日電 當地時間23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國際勞工組織(ILO)發布了最新報告。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政府檢疫措施的影響,拉丁美洲失去了8000萬個工作崗位,而人口只有三千萬的秘魯是失業最嚴重的國家。
  • 臺灣失業勞工子女可領就學補助
    臺灣「勞動部」失業勞工子女就學補助開始受理申請,凡勞工失業期間一個月以上(即2015年8月15日以前失業),並請領失業給付一個月以上,家庭所得148萬元(新臺幣,下同)以下,子女就讀高中職以上者據報導,對於獨力負擔家計(例如:離婚、喪偶、配偶身心障礙或罹患重大傷病致不能工作等)或子女有2人以上就讀大專校院的失業勞工,補助金額加給2成。
  • 20萬大學生失業!越南就業季為何越來越難
    近段時間以來,各國媒體都爆出本國「最難就業季」。鄰國越南自然不例外。越南國土只有30萬平方公裡,但是人口卻不斷爆發性增長,到現在快接近1億人。越南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越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失業大學生人數已達到19.25萬。
  • 長期失業浪潮正在到來!香港就業不足率創SARS後高位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勞工市場6至8月仍然嚴峻,本地疫情9月雖開始逐步緩和,但因全球疫情仍然反覆,整體經濟狀況依然疲弱,相信勞工市場在短期內仍將面對壓力。失業人數增約5800名政府統計處昨公布最新勞動人口統計數字,今年6至8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為6.1%,與5至7月的數字相同。就業不足率則由5至7月的3.5%上升至3.8%。
  • 國際勞工組織:充分發揮教師組織作用
    為了加強教師組織的地位並提升教師在教育政策改革和項目發展中的作用,教師組織會採取一系列措施來提升教育質量並幫助杜絕與消滅童工市場。如捍衛和提升員工的工作條件等行為均屬於工人組織的正常活動,而這些活動對於提升教師在課堂中的地位,以及更寬泛意義上教育部門的地位來說非常重要。
  • 國際勞工組織呼籲疫情期間維持教師地位
    國際勞工組織日前發表了有關新冠疫情期間教育工作的簡報,說明了目前學習者和教育工作者受到的影響,呼籲疫情期間要維持教育人員的工資和福利,從而支持高質量的遠程教育。國際勞工組織表示,要確保在疫情期間以新的形式繼續開展高質量的學習,就要求教師有機會獲得資源充足且安全的教學環境以及體面的工作條件。
  • 全美國最慘,肯塔基州1/3勞工失業
    美國疫情爆發以來工廠停工、商家歇業,造成全國失業人口暴增,其中又以高度仰賴製造業的肯塔基州問題最為嚴重。在當地政府降低失業救濟申請門檻後,一年一度的德比賽馬節也被迫延期,使當地高達將近三分之一勞工失業。
  • 國際勞工組織「勞動世界的未來」高級技術顧問表示:疫情或將使遠程...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世界各地有千百萬人一直在遠程工作。國際勞工組織「勞動世界的未來」高級技術顧問蘇珊·海特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或將使遠程工作成為「新常態」。隨著限制的解除,每個人都在思考的問題是,這種「不尋常的模式」是否會成為「新常態」。發達經濟體中的一些大公司已經表示,經過因新冠肺炎疫情中「大規模的未經計劃的試點」工作,遠程辦公或將成為標準模式。員工無需通勤上下班,除非他們選擇這樣做。那麼,這樣真的好嗎?對於人類和地球而言,這確實可能值得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