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棚改辦批准了北安市2012年的棚改計劃。 本文圖片均來自 央廣網
央廣網北安10月13日消息,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十二五」期間,黑龍江棚戶區改造173萬套,棚改總量居全國前列。以北安市為例,2009年到2012年的四年間,政府申報的棚改數量一萬三千多戶。但近日,記者掌握的一份調查報告卻顯示,北安市這四年的棚改數據中,有近一半的水分。當地在棚改過程中,涉嫌套取中央和省裡的棚改專項資金數千萬元。多處違規、甚至違法操作,比如以棚改辦副主任個人名義,成立房地產開發公司,承攬棚改建設。
實際投資建設慶華一村棚改項目的商人鄭軍說,北安市之所以要這麼做,就是打著棚戶區改造的名義,套取中央和省裡的專項資金。名義上,慶華棚改項目的專項資金都撥付到了由北安市政府實際控制的振北公司名下。如此一來,這些專項資金就脫離了監管。
北安市政府職能部門的一位負責人,部分地證實了鄭軍的說法,「因為政府不可以直接弄,為了操作項目,咱好不容易爭取下來的。你想把它落實了,國家給政策了,給錢能不要麼。而且也不能交給個人。」
「套取」的錢,用到哪兒去了?是個謎。
記者掌握的一份《關於對北安市慶華棚戶區一村改造項目聯合檢查情況的報告》直言:北安市2009至2012四年間的慶華棚改項目,存在虛報、套取中央預算內和省級配套工礦棚戶區專項資金的問題,涉及金額高達數千萬元。
還有一個謎,那就是,北安市在2009到2012年這四年間,實際完成棚改的總量究竟是多少。當地權威媒體在2011年先後發布的兩篇新聞,9月15號報導稱,當年棚改9461戶;可是在2011年的12月6號的報導中,這一數字不增反降,縮水為了5211戶。兩者相差近一倍。
北安市振北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工商登記信息。
這樣的差距,還體現在那份據稱是省政府聯合調查組的報告。其中明確指出,2009至2012年,在慶華棚戶區改造項目中,北安市申報了13633戶拆遷計劃,實際僅回遷安置7371戶。兩者相差近一倍。而更大的差距在於2012年,上報計劃拆遷安置4266戶,實際回遷安置628戶,相差近七倍。但北安市棚改辦副主任楊宵文並不認可這份報告。
記者:09年到12年咱們這邊到底申報了多少?
楊宵文:1萬3633戶。
記者:實際回遷安置多少?
楊宵文:拿錢走人的加那啥的,也是13633戶。
記者:那省政府報告裡怎麼說只有7371戶啊?
楊宵文:他那是認定的事了。北安市委組織部下發的調整棚改領導小組成員公文。
不過,對於這一萬多棚改回遷安置的詳細名單,楊宵文一會兒說只有四千多戶的名冊,一會兒又說全都有檔案材料。
記者:那這份名單應該有吧?
楊宵文:這份名單有,4266這份名單有。這13000多戶都有。
記者:我是說這個名單有嗎?
楊宵文:名單有。
記者:能不能拿給我看一下?就這1萬3000多戶的?
楊宵文:要那個名單,完事之後再說。當時是咱們整個慶華棚戶區13633戶分兩部分。政府運作了7000多戶,剩下那部分是市場化的運作的。所以這部分在人家開發商手裡。當時包括住建廳、省發改委、審計廳都審過的。
記者:年年都審啊,那就更應該有這份名單了?
楊宵文:對。棚改辦與振北公司籤訂協議,楊宵文與何英兩個棚改辦副主任分別代表甲乙雙方。
從9月27號至今,記者也沒有見到北安市13633回遷安置戶的詳細名單。投資商鄭軍卻稱,一萬多戶的回遷安置名單,根本不存在,「你看我這裡邊都有,整個慶華棚戶區在房產局總拆遷的數就是四千多戶,張三、李四的,名字都有。這是房產局給出的,房產局存檔的就是四千多戶,實際上就是這四千多戶報了三次,出來一萬三千多戶。」
在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句俏皮話,招商引資,就是JQK。用優厚的條件把企業勾進來,圈塊地給它,投資到位再狠狠地尅。鄭軍認為,自己就是被北安市政府JQK了:在慶華一村的棚改項目當中,作為投資者的他,血本無歸。而中央和省裡的專項資金,名義上又落到了政府背景的振北公司名下。如今,他當初承諾的628戶棚改回遷戶都住進了新房,北安市若無其事地宣傳著自己的棚改政績,唯有他鄭軍自己,每天一睜眼就增加七萬元的利息。有關北安的慶華棚改項目問題,中國之聲將持續關注。
(原題為《黑龍江北安涉嫌套取棚改專項資金 公職人員承攬棚改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