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與生活:如何將心理學,靈活運用到生活中?

2020-12-15 黃式情商

第一次接觸心理學,是在我讀書時看的熱播電視劇——《讀心神探》。

當時覺得特好玩,也特神奇。因為年紀小,也涉世未深,就只是抱著娛樂消遣的態度看完了這部劇。

工作多年後,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性格、行為以及人際關係,對心理學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深厚的興趣,開始認真研習心理學。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有關行為,和心理過程的科學,它是建立在依據科學方法收集證據研究之上的。

我們從電視媒體上接觸了很多的偽心理學,導致不少人對心理學抱有一定的成見。

事實上心理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它可以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我們的行為。

於是,我重新複習了《讀心神探》,並閱讀了專業的心理學書籍。整理了以下的部分筆記,以供你在生活中可以靈活運用。

1、說謊

人在說謊時,血壓會上升,這會令敏感的臉部和頸部的神經組織發癢。人會下意識地搔一搔脖子,扯扯領帶,摸摸額頭、頭髮、下巴、鼻子或嘴。

根據醫學報告:人的下巴以下,喉嚨以上有很多神經末梢,摸摸那裡可以降低血壓,減慢心跳,令人平靜。

翹腿,聳肩,迴避眼神,刻意地大聲說話,都是心虛的表現。人在說謊時,會儘量控制手和腿的動作,甚至不會去觸摸一些人和事物,心理學中稱為「凍結行為」。

①眼神

當手指的方向和眼睛看的方向不一致時,這個人很大程度上在說謊;當說的是事實時,眼睛和手指的方向一致。

詮釋性動作:說別人時,指向別人;說自己時,指向自己,代表說真話,反之假話。當我們看到不想看的東西時,瞳孔會收縮,眼神迴避。

人在說謊時,眼睛會看向左上方,因為正在使用右腦。右腦用來編故事,而左腦用來記憶。

②笑容

獰笑(Cruel Smile):笑起來緊閉雙唇,帶著怒氣的冷笑。真正的笑容會牽動臉上很多的肌肉,兩邊面頰會抬高,眼睛下面的皮膚會起皺起來,甚至有魚尾紋,兩邊臉會寬一些。

③擁抱

情侶、夫妻間相互擁抱時,如果很不放鬆,還用手隔著你們之間,表現上很親密很喜歡,實際上有所保留。

2、緊張

雙手按著膝蓋,移動了腳的重心,是想逃走的自然反應。手哆嗦並在腿上來回摩擦,是想擦掉手心的汗,用手臂觸摸去鎮靜自己。

3、恐懼

身體僵硬,手變得冰涼,這是所有動物突然遇到極度恐懼的事物,把全身的血液抽回去保護心臟的自然反應。

遮蔽行為:當人或動物在不安、恐懼時會用盡一切辦法去擋住自己。

他們會用雙手遮住眼睛,令自己和眼前的事物保持一定的距離;如同嬰兒喝奶喝飽了以後就會把手和頭側向一邊避開奶瓶。

當人們遇到突如其來始料未及的事件時,也會下意識地捂住嘴巴或是雙眼。深呼吸,鼻孔微微擴張也是害怕和恐懼的表現。

4、憤怒

眉毛下壓,上眼瞼抬高,嘴巴閉得像一條線,代表仇恨和憤怒。

5、微表情(Micro-Expressions)

當一個人收到訊息後,會在四分之一秒內,在他的面部不經意間流露出他當時最真實的感受,如快樂、悲傷、厭惡、憤怒等,一閃而逝的反應才是最真實的微表情。

①羞愧

嘴角向下拉,視線向下望,表情尷尬;當聽到某個消息後,閉上雙眼,用手託託頭,這些都是羞愧的表現。

②不屑

嘴角繃緊,向上翹起;或側身回答別人問題,拒人千裡之外,輕蔑和不屑。

③囂張、不友好

握手時,下意識將對手的手向下彎,說明他很有自信,亢奮,好像控制大局似的,不是對等公平方式,很囂張不友好;友好的握手而是由上而下。

④焦慮和不安

嘴唇緊閉表示壓力和焦慮,聽到壞消息會下意識抿抿嘴;不安時會用手握住胸口;肩膀動一下,表示不安,有事隱瞞。

⑤驚訝

驚訝和吃驚的時間如果超過兩秒就是裝的,微表情來得快去得也快。

⑥放鬆

人在情緒激動或是悲傷時,突然輕舒一口氣,表示解決了很大的難題。

6、催眠

經典條件作用:

當一艘般遇到大風,需要拋出一個錨去穩定船身。連續問幾個簡單又容易回答的問題後再敲兩個桌子,這個動作就等於拋出去一個錨。

重複幾次後,潛意識會將誠實作答和敲桌子聯繫在一起。當下次再聽到敲桌子時,就想著誠實回答,此時人已經被催眠了。

這和訓練狗和動物園的動物原理一樣;不斷重複的廣告、打折促銷也是一個道理。

7、引誘行為

撥頭髮:是一個控制性動作,跟摸鼻子、耳朵一樣,是說謊的典型動作,和撩頭髮不同。

撩頭髮:展現嬌羞,很在意對方對自己的看法,想給對方看到最好的一面,用來吸引異性的一種典型行為。

香水:絕大多數的香水都含有麝香。麝香是香水的香料,能為香水提供完美的基調。麝香是雄鹿散發出來吸引異性的。含有麝香的香水具有催情效果,但也會引發流產。

Shoe Fondle:女性腳尖向上勾起,輕輕上下抬動,是一種誘惑性行為。

8、其他行為

①筆跡心理學

字體很大,代表為人很有自信,勇於表現;筆劃有力,稜角分明,表示為人主觀霸道,報復心重,佔有欲強。

字跡小,為人內向,不自信;筆劃無力,歪歪斜斜,為人缺乏主見,如果筆劃繞來繞去錯綜複雜,表示沒有耐心,煩心事太多。

②物品擺放

辦公桌放得很突出又接近門口,表示很有進取,很剛強;如果桌上的擺設又很柔和,就顯示這個人性格矛盾、極端、反覆無常,容易衝撞得罪人。

③站姿

人在正常情況下會雙腿站直保持平衡,交叉腿又偏向一邊,被偏向的那一邊的人你很依賴,很自在,很有安全感,對他有偏愛。

足部行為是顯示意向性的線索,你不喜歡的人,一雙腿會自然反方向而行之。雖然兩人面對面,但一隻腳已經偏向別的方向。

④手勢

兩隻手擺得像一座塔一樣,是極度自信的表現;雙手十指相扣,擺出祈禱之手,信心開始動搖和懷疑;

大拇指藏起來,極度低落的表現;雙手放下來,有所保留和隱瞞。雙手交叉抱於胸前,防禦和保護自己。

⑤身體

身體向前傾,表示感興趣;身體靠後,不自主抬腿、顛腳,表示不感興趣,想逃避。身體縮成一團,缺乏安全感。有人從後面走過,不經意縮一下,自我保護意識強。

咬嘴唇、皺眉毛,代表恐懼和緊張;嘴角翹起,表示喜悅。

⑥態度

突然對一個人的態度轉變,是隱藏情緒的表現。

心理學是研究有關行為與心理過程的科學,它與生活息息相關,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涉及心理學。

它可以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我們的行為,讓我們更加理性地處理遇到的每一件事,控制和預防我們衝動的情緒和行為,它能讓我們生活得越來越好。

只要你善於觀察生活中的細節,使用科學的方法分析和推理,心理學就能為你所用。

參考資料:

《心理學與生活》、《津巴多普通心理學》、《讀心神探》

相關焦點

  • 在生活中如何應用心理學
    抽象的心理學很難應用到規則的生活裡,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是因為張沒有去實踐。所以說心理學想要真的有用,你真的也需要進行大量的演習。第一個原則為什麼叫健康與發展,就跟我們大家的醫學治誰呀我們每個人都很關注自己的健康,但是我們同時那也要增加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的時候,其實未必要花很多時間去看非常專業的比如說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這樣的專業教材
  • 看完《心理學與生活》,會不會就懂心理學了?
    《心理學與生活》是心理學的入門書籍,從生活的角度如何看待心理學的思維方式以及初步的應用,如果是初學者,看此書是最好不過的了。但是否會從此而懂心理學?這個也是因人而異的。單純從讀書角度來看,我認為無論那本經典,哪怕是把書都能夠倒背如流,要想悟透裡面所有的理論和運用,沒有長時間地到生活中去運用和理解,都是不會完全弄懂的。如果說你想要學好心理學,首先你要先弄清楚自己想要研究的心理學方向,就拿你現在看的這本心理學和生活,那麼你就可以考慮去研究一下社會心理學。當然了,還有很多的種類。
  • 心理學中的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的運用
    這就是心理學效應—「巴納姆效應」。 其實,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 比如,在公共汽車上,你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個人張大嘴打了個哈欠,他 周圍會有幾個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為他們受暗示性不強。 一個人開懷大笑,旁邊的人受到感染,也會情不自禁地笑起來。
  • 色彩心理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
    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都是運用了心理學知識,叫做色彩心理學,它充斥在我們生活中的各個角落,同時色彩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奇魔力,會給人的感覺帶來巨大的影響,色彩心理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一起了解一下吧!色彩心理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
  • 生活中的心理學,將讓你學會認識自己
    而牛津通識讀本《生活中的心理學》就是這樣一本書:以少量的篇幅,系統地講清楚心理學是什麼東西,對我們的生活又有什麼指導意義。當代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威廉·詹姆斯給心理學下的定義是——精神生活的科學。他認為人類心理學由一些基本成分構成:思想和感情、存在於時空中的物質世界,以及了解它們的方法。根據這個定義,我們知道心理學的研究,主要跟我們的大腦有關。
  • 心理學與生活(一)|生活中的心理學
    第一章 生活中的心理學01 實 驗 研 究種族歧視實驗心理學家(主試):肯尼斯·克拉克研究對象(被試):黑人幼兒實驗過程:得出結論:這些兒童和其他在他們所生活的社會中從屬於明顯劣等地位的人一樣,在其人格發展過程中的確受到了傷害;他們個性中不穩定性是明顯的。
  • 心理學豐富了普通人的生活,成為每一個人茶餘飯後聊天的必需品
    不過,也有很多人對心理學存在一定的誤解:簡單認為心理學就是心理諮詢。然而,這也只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而已。 實際上,無論工作、生活、學習等等情境下,我們都能非常普遍地運用到了這門學科。 它早已經滲透了我們的生活,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
  • 怎樣將心理學常識應用到生活中去
    心理學與生活可以說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無處不在的。在這個充滿各種誘惑的世界,我們的喜怒哀樂、家庭、愛情、社會關係都可以通過心理學來進行引導。小編在這裡介紹一些生活中經常能用到的心理學常識,幫助大家一起來進行自我的心理調試,更好的適應生活,更好的生活下去。
  •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日常生活中,心理學的妙用
    心理學就像空氣,雖然平時不起眼,但我們每一個想法,都離不開心理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而解決問題的辦法,不外乎解決那些問題的當事人。掌握一定的心理學技巧,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與周邊的人,建立健康的關係。麻煩他人,來建立深遠的友誼從前, 美國政治家、物理學家班傑明·富蘭克林,決定贏得一個不喜歡他的人的信任。
  • 細品《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
    《心理學與生活》一書被譽為津巴多的「扛鼎之作」。本書內容通俗易懂,深入淺出,作者把心理學的理論和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繫在一起,讓人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心理學,更好地理解人性。那麼,這本書裡到底有什麼精彩內容呢?在本期的解讀中,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心理學的兩大基礎知識和4種典型的心理學觀點。
  • 《生活中的心理學》:一本讓你在生活中廣泛受益的心理百科全書
    近日,由法國著名心理學家、精神科醫師及暢銷書作家克裡斯託夫·安德烈主編的《生活中的心理學》一書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  《生活中的心理學》是一本內容翔實的心理百科,包含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從情緒管理到如何與自己相處、如何與他人相處,從如何經營長久的愛情到婚姻,到如何教育不同成長時期的孩子,如何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中年危機、老年危機、創傷性事件……如何解決各種心理困境,如抑鬱症、恐懼症、強迫症、焦慮症、精神分裂、酗酒、菸癮……這些問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需要我們用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去解決。
  • 心理學:在日常生活中,讓很多人都深受影響的10個心理學效應
    對於心理學效應,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它是指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深受心理學效應的影響,當然,它具有兩面性,消極和積極的意義,如果能夠真正運用好,就需要真正地去好好了解,其實這對於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工作還是其他方面,都有重要的價值
  • 如何把心理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分享三個實用案例
    你家裡有孩子大學選擇了心理學專業嗎?如果你家小孩想學心理學專業,你會支持他嗎?其實,心理學是20世紀中後期才正式確立的一門學科,簡單來說,這是一門研究人類行為和心理活動的學科。當然,由於現代心理學屬於科學,而科學的基本特徵是「可被證偽性」,所以,大學裡的心理學屬於「理科」,也是需要做大量實驗的。
  • 城市心理學助力美好生活實現
    一些城市社會學學者敏銳地察覺到城市環境或城市生活對心理特質和行為模式的消極影響,城市心理學的思想初見端倪。其中,德國社會學家和哲學家齊美爾(Simmel)的「齊美爾之問」或可被視為城市心理學的濫觴。在1905年發表的《大都市與精神生活》(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一文中,齊美爾提出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問題:全新的外部城市環境會對我們的內心生活產生什麼影響?
  • 心理學,本就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自戀型人格將給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帶來哪些不便?什麼是自我意識與他人意識?成年人的思維故事與原生家庭有什麼關聯?真正的心理學知識並非獨立存在的空談,也不是沒有任何依據的思想實驗。相反,心理學涵蓋的繁雜結論都是通過科學實驗中得出的完整且有效的數據中總結出來的理論。也就是說理論不是隨便說出來的空話,不是與生活毫無關聯的設想。
  • 29個典型案例告訴你 設計中如何運用心理學
    急救團隊在每次上班前將模塊化的治療包放置到車輛中,其中包含特定工作所需的所有物料,如敷料、插管、氣道和氧氣套件、燒傷和產婦包,以便實施精準救治。研究發現,新設計的救護車在治療效率和感染控制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 好書推薦:心理學入門經典書籍《心理學與生活》
    首先,《心理學與生活》是美國史丹福大學多年來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國許多大學裡推廣使用的經典教材,被ETS推薦為GRE心理學專項考試的主要參考用書。其次,還是被許多國家大學的「普通心理學」課程選用的教材。
  • 心理學:「性恥」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在社會生活的很多場景中,緊張情緒都會影響我們。 例如,當你面對一個你從未經歷過的場景,或者當你在公共場合展示自己時,你會感到緊張。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當他們面對沒有經驗的事件和他們從未見過的陌生人時,他們會感到緊張。。 面對異性時會產生緊張,這種感覺更像是害羞。 害羞常伴有外在表現,如頻繁的小動作,不自主的眼動等。
  • 心理學分享丨如何減少生活中的煩惱?
    你在生活中有煩惱嗎?我有,而且還不少。他在書中指出:「人之所以會失落、憂鬱、迷茫、恐懼等,很大程度來自於'假煩惱'。」我個人的理解差不多就是:「沒事找事,一個人在腦袋中導演一場大戲」。但卻真實地讓我們陷在內耗和糾結痛苦中。
  • 《王者榮耀》是如何將心理學研究應用到極致的?
    文/神作本文來自知乎網友神作關於知乎話題「在遊戲設計者眼中,哪款遊戲將心理學研究應用到了極致?」的回答,遊資網授權轉載。開篇語:感謝@木棉959圓桌派邀約。哪款遊戲將心理學研究應用到了極致?圖片來源於產品遊戲化心流體驗的門檻要知道在我們生活中,工作中,最難求到的狀態,心理學家一直在研究如何能夠獲得那種美妙的感受,崦在遊戲中幾乎每一局遊戲都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