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生活中有煩惱嗎?
我有,而且還不少。直到我昨天看到了這樣一句話:
「你的大多數煩惱,都是自找的。"
什麼?怎麼可能?
你是不是也和我剛聽到時候一樣,心裡有很多問號?
這個觀點是法國著名精神分析學家米歇爾.勒朱瓦納在他的《落差》這本書裡提到的關鍵概念之一。
他在書中指出:
「人之所以會失落、憂鬱、迷茫、恐懼等,很大程度來自於'假煩惱'。」
我個人的理解差不多就是:「沒事找事,一個人在腦袋中導演一場大戲」。
這點在我們女生的生活裡會更常見,比如老公今天回家晚了,但沒有發微信提前說一聲。
就在這幾個小時裡,我們也許就已經設想了很多種可能了。
他是不是有什麼事瞞著我?
他是不是不愛我了?
他是不是不想要這個家了?
他真是一個不負責任的人,我在家這麼辛苦,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我當初怎麼會瞎了眼找到他?
越想越鬱悶,越想越生氣,但最終可能的結果,也許就是領導臨時開會或者客戶臨時有應酬,他沒顧上跟你提前報備而已。
產生這樣的想像,多半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內心缺乏安全感。
當然也會有很多人不會被家庭中的瑣事所困擾,但卻經常在職場上,在人際關係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假煩惱」。
比如在向領導匯報工作的過程中,領導打斷了你的話,覺得你的方案還不完善。
這個時候我們很多人可能就會想:
領導一定是生氣了,領導會不會覺得我工作能力不行?
完了完了我又被批評了,當著這麼多同事的面多丟人呀,大家會不會都在背後嘲笑我?
其實領導只是想要一個更加完美的方案而已,而其他同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真的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嘲笑別人。
即使有,領導和同事的嘲笑,可能也遠遠不及你自己對自己的否定和懷疑讓你更痛苦。
很多時候事情過後就會發現,我們想像的困難情景,99%都不會發生。但卻真實地讓我們陷在內耗和糾結痛苦中。
所以下次再當我們有煩惱時,我們可以停下來問問自己:
這個煩惱是真實的客觀存在的?
還是我頭腦中主觀想像出來的?
如果是真煩惱,我們這樣問一下,就會把自己往解決問題的方向上引領,當問題解決,真煩惱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是假煩惱,我們會發現這時,大腦是被各種情緒佔據的,我們也可以看看此時有什麼情緒,需要自己如何安撫一下自己?
當我們的情緒被看到,被安撫,理智就會回來,問題可能也就沒想像中那麼困難了。
總結一下就是:
我是愛心理的哆啦A鷺,遇見魔法微心理認證導師,學習心理學5年。
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斷實踐,期待把深奧的心理學變成能讓生活更好的小技巧,讓生活更快樂,更輕鬆。
歡迎常來坐坐,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