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新戰友是名在讀研究生,外公還是老紅軍

2020-12-11 振義君

王凱,安徽安慶樅陽人,現任陸軍某部新兵連戰士。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在讀研究生,攜筆從戎,只為心中的軍旅夢。

機會總是垂青於有準備的人

我叫王凱,是一名剛入伍的新兵,但在戰友眼中,我似乎頭頂著「光環」:我的外公是一名參加過長徵的老紅軍,我是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在讀研究生。

兩個多月前,我鄭重遞交入伍申請書,決定暫停學業,參軍入伍,這猶如一聲驚雷在親朋好友中炸開:為什麼要在研究生讀了一半的時候選擇去當兵?因為我內心的從軍夢被最可愛的人點燃了。

第一排右邊為王凱外公

兒時,我經常聽外公講部隊的故事。1935年8月長徵途中,外公跟著隊伍走出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此時,他已經七八天沒有吃飯了,加上突發高燒,生命危在旦夕,是一位老鄉救了他的命。

老鄉家境貧寒,為了救外公,把僅有的一點糧食熬成粥,一口一口餵給外公吃。外公生前常說:「現在生活這麼好,好吃的東西那麼多,但最懷念的還是當年那碗粥。」每當講起這件事,外公都會熱淚盈眶。我坐在外公身邊,看著他,仿佛看到了當年那幅感人的畫面。

和平時期,人民軍隊不忘初心,弘揚軍民魚水情,把駐地當家鄉、把群眾當親人,哪裡有危難、哪裡有險情,哪裡就有人民子弟兵!

今年夏天,我的家鄉安徽安慶遭遇洪魔侵襲,洪水漫過大堤、淹沒道路,我們全家都被洪水圍困,眼看水位逐漸升高,生命遭受嚴重威脅,但又不知所措。這時那一抹「迷彩綠」帶給我們生的希望。我看見,傾盆大雨下,他們涉水前行,勇往直前,不畏風雨;我看見,防洪大堤上,他們衝鋒在前,晝夜奮戰,不知疲倦;我看見,滔滔洪水中,他們駕舟破浪,逆流而行,不懼危險。那場景,那畫面,不正是外公故事裡紅軍的樣子嗎?

洪水退去,抗洪官兵要走了,時隔80年後,人民群眾又打出了「十送紅軍」的條幅,而我就在人群中。這個夏天,我真正懂得,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在負重前行。我要參軍,為了最可愛的人。

從校門步入營門,我終於穿上軍裝,成為了「朱德警衛團」光榮的一員,成為了一名真正的紅軍傳人!然而,我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這次轉身不容易。

新訓生活重複單調,高強度的訓練穿插學習教育,連自己的時間都沒有,這讓我非常不適應,又因為之前缺乏鍛鍊,身體偏胖,多個訓練課目亮起了「紅燈」。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落差,站在團史館,看著一幅幅革命前輩的照片,一座座金燦燦的獎盃,捫心自問,這就是我的渴望呀!我渴望,像他們一樣,成為最可愛的人;我渴望,和他們一起,為了人民負重前行;我渴望,繼承外公為之奮鬥了一生的國防事業!

於是,我調整心態,自覺接受歷練,努力提高能力素質,為把被子疊成「豆腐塊」,我拼命練習;戰術動作訓練,我一遍遍練,胳膊磨得新傷疊著舊傷;體能鍛鍊,每晚睡前堅持做100個伏地挺身、100個深蹲、100個仰臥起坐……

臂膀更加結實,目光更加堅定,我用血汗充實著青春。前不久,我被評為內務和訓練標兵,軍事課目全部達標,擔任了新兵連文化骨幹。我還要參加團裡組織的「銘記紅軍豐功偉績,弘揚偉大長徵精神」主題演講比賽,為全團戰友講述我的故事。

此刻,我可以驕傲地對外公說:外公,紅色血脈在延續,紅軍精神代代傳!

相關焦點

  • 「戰友情誼,比天高比海深」——探尋99歲老紅軍向守志長徵前後的...
    老人正是99歲的老紅軍、原南京軍區司令員向守志。談起長徵,向老動情地說:「長徵路上,我們能夠矢志不渝、披荊斬棘、克服重重困難,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戰友情誼,比天高比海深!」 「每個人都爭著把生的希望留給戰友,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 「如果不是老班長捨身相救,我的命早就沒了。」一開口,向老就和記者講起了自己被救的經歷。
  • 第355期「摳門」老紅軍坐擁數十萬聽眾
    央視網消息 馬徵是貴州遵義的一名教師,他名字中的「徵」意即「長徵」,是外公李光取的。小時候,馬徵最為自豪的一件事莫過於告訴班上的同學:「我的外公是一名老紅軍!」從馬徵記事起,外公李光就一直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舊外套,戴著一頂舊軍帽。
  • 百歲老紅軍學英語玩電腦 支持長徵路線申遺(圖)
    百歲老紅軍張天偉的壽宴上,大家切蛋糕。他,就是老紅軍、西南民族大學老領導(原西南民族學院院長)張天偉。昨日,張老迎來了100歲壽辰,百餘名學生、親友齊聚一堂,為他慶祝生日。銘記長徵的艱辛常給後代講革命故事昨日中午,在成都一環路南四段某賓館宴會廳內,擺滿了親朋和學生們送來的鮮花,張老的壽宴在此舉行。西南民大給他送上了長壽金和一個3層大蛋糕。
  • 人稱父親老紅軍,劍眉星目膽氣橫
    今日推出:《人稱父親老紅軍,劍眉星目膽氣橫》點擊圖片,聽熊家英講述父親熊金祥的革命故事父親人稱老紅軍,劍眉星目膽氣橫。出生入死名利淡,長留人間慈愛心。——這是老紅軍熊金祥後代追憶其的祭文。  「從孩提時代起就聽到周圍的人親切地稱父親為『老紅軍』。小的時候,我們扒拉著父親身上數十處傷疤問長問短,父親總是不厭其煩地向我們講述著這十幾道傷疤的來歷。」大女兒熊家英翻出父親的老照片,講起了父親的革命故事。
  • 老紅軍回憶崢嶸歲月 96歲的老紅軍唱《紅軍歌》
    走進北京軍事博物館正在舉行的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70周年展覽,去聽那些還健在的長徵親歷者,那些八九十歲的老紅軍們講述那段崢嶸歲月,豈不是我們重讀這段神話的最好機會。  張文 老紅軍:  那不是我嗎?  記者:  哪個是您?  張文:  左手第二個。  記者:  第一排這個嗎?
  • 「戰友情誼,比天高比海深」
    老人正是99歲的老紅軍、原南京軍區司令員向守志。談起長徵,向老動情地說:「長徵路上,我們能夠矢志不渝、披荊斬棘、克服重重困難,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戰友情誼,比天高比海深!」「每個人都爭著把生的希望留給戰友,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如果不是老班長捨身相救,我的命早就沒了。」一開口,向老就和記者講起了自己被救的經歷。
  • 3000名老紅軍不夠授銜資格,怎麼辦?主席大筆一揮:一律少校
    高級將領授銜結束之後,各大軍區開始對中下級軍官進行授銜。按道理說,中下級軍官授銜相對容易,不會引起太多重視,可在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一個特殊情況:各個軍區中,有3000多名老紅軍戰士,資歷非常老,但因職務不高,按照授銜規定,都不夠授銜資格,或者只能授予低級軍銜。  在個人情感上,這些老紅軍戰士,為國家,為革命衝鋒陷陣一輩子,每一位都經歷過紅軍、八路軍、解放軍,幾十年浴血奮戰,如今新中國成立,在授予榮譽時,卻得不到表彰,不免讓人心寒。
  • 又有5所高校清退在讀研究生,上師大有125名,讀研難度大?
    上海師範大學一次性清退125名在讀研究生,延邊大學清退26名超期未能畢業的研究生,四川大學清退22名研究生,寧夏大學清退17名在讀研究生,華東師範大學對5名在讀留學研究生作出清退處理。(本文文末附錄官網公布的清退名單)早在2010年,華中科技大學一次性清退307名碩士生和博士生就引起了軒然大波。這幾年,包括中山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不少知名院校都發布了清退研究生的公告。這些被清退的學生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沒有在學校規定的年限內取得學位並畢業。
  • 1955年授銜,3000名老紅軍達不到校官條件,但後來還是全部授予少校軍銜,為什麼?
    到1955年年終,中國人民解放軍共有644,686名幹部,首次分別獲得了從準尉至元帥跨度達20級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稱號。
  • 戰地仁心——專訪百歲老紅軍曾廣昌
    多年前,他曾對王晟說起,在這場長徵路上減員最多的戰役中,一名相熟的興國籍戰友,從陣地上抬下來時,鮮血噴湧,曾廣昌想盡一切辦法想把他搶救過來,但最終這名老鄉還是在他懷裡停止了呼吸。 作為先鋒部隊的衛生隊長,直面鮮血、犧牲,用盡一切辦法減少戰友傷亡是曾廣昌長徵路上的工作常態。
  • 哈工大航天學院志願者慰問健康路街道樂園社區百歲老紅軍
    哈工大航天學院志願者慰問健康路街道樂園社區百歲老紅軍 2020-12-01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厲害了!國科大萬名研究生畢業 有一半論文被SCI收錄
    據悉,本年度國科大共授予研究生學位10479人,其中授予5134名學生博士學位,授予5345名學生碩士學位。2016年,國科大校授予10288名研究生學位。國科大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為主的高校,其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也是新中國第一所研究生院,於2012年6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
  • 哈工大在讀研究生明年起可讀臺灣清華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考研>考研資訊>考研動態>正文哈工大在讀研究生明年起可讀臺灣清華 2013-09-17 10:41 來源:哈報新聞網
  • 老紅軍何志聰回憶激情歲月:難忘長徵那段悲壯的歷程
    姓名:何志聰 出生年月:1917年12月中秋節來臨之際,中華民族抗戰勝利博物館館長、「旗幟哥」邵建波特意到南京軍區總醫院拜訪了現年99歲高齡的老紅軍何志聰。我們班有12名戰士,多數與我年齡相當,最大的也不過20來歲。然而,在長徵途中,我們班就有8位戰友犧牲了,有的甚至連姓名都沒留下。」1935年5月,為了擺脫國民黨部隊的圍追堵截,何志聰和戰友們開始向北前進。「我們翻越了終年積雪,空氣稀薄的黨寧山和夾金山,海拔4000多米,山高坡陡。」因時間緊迫,戰士們穿的是單衣,也沒有攀登工具。
  • 保證300萬在讀研究生「潛心治學」,可行嗎
    9月22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並解讀了《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文件是在7月29日新中國第一次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召開的背景下,由教育部會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三部門共同制定。
  • 在讀研究生的你每月補助有多少?
    相信在所有考研學生複習考研的時候便已經開始關注讀研期間可以拿到的各種補助了,畢竟這也是和讀大學所不一樣的地方,很多考研學生還是比較的期待。只是關於在讀研究生可以拿到的各種補助名稱繁多,但具體自己能夠拿到哪些補助還有著很大的不同。
  • 暑期堅守實驗室的在讀研究生們開始吃瓜:論一篇小NC的價值幾何?
    堅守實驗室的在讀研究生們在吃瓜最近復旦大學醫學院青年教授因愛自殺的新聞引發學術圈內的熱議,讓暑期堅守實驗室的研究生們感嘆,這麼好的導師為何我們沒有遇到?可以幫助自己寫碩士畢業論文,甚至送5篇SCI期刊,其中有一篇還是小NC,很多人不知道一篇小NC代表著什麼?由於不同學科,發表SCI期刊的難易程度不同,就拿自殺教授所在的基礎醫學領域,很多教授一輩子都發表不了一篇小NC。對於在讀的研究生,大部分基本上全年無休,每天在實驗室工作9小時以上,三年下來,能順利發一篇SCI期刊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基礎醫學院的學生體會最深!
  • 全國年齡最大的在讀研究生:活到老學到老(圖)
    59歲上大學64歲去讀研 全國年齡最大的在讀研究生李文超來豫演講,表示要活到老學到老  貴州省退休幹部李文超在年近花甲之時參加全國統一高考(高考新聞,高考說吧),成為當年全國錄取的年齡最大的大學生;獲得本科學歷和學士學位後,他又更進一步,成了全國年齡最大的在讀研究生
  • 四川大學在讀研究生!
    介紹Nickname:caylanaHeight:164 cmGender:女Age:24 歲University:四川大學Education:碩這是我:研究生在讀
  • 組織者是瀋陽一在讀大學生!手下還有研究生……
    該團夥的組織者「賴先生」真實身份竟是一名大四在讀的大學生,該團夥的全部犯罪嫌疑人年齡都在20至25歲之間,除了「賴先生」外還有2人是在校學生,其中一人是在讀研究生。辦案民警發現,涉案的4名犯罪嫌疑人年紀相仿,都是北票本地人,相互間都非常熟悉。8月21日,辦案民警將4人全部抓獲。審訊中,犯罪嫌疑人王某供述,他是通過一個微信名為「賴先生」的網友,獲取到作案目標名單及手機號碼,再與陳某、馮某、於某以及另外4名嫌疑人,冒充「360借條」的客服,根據「話術單」給獲取到的電話號碼打電話,誘使被害人添加涉案qq號碼,從而實施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