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溫和地走入那良夜」:狄蘭·託馬斯的詩歌是如何被恐怖主義...

2020-12-17 界面新聞

紐西蘭襲擊事件之後,人們在警察的護衛下離開紐約的伊斯蘭文化中心 圖片來源:AP PHOTO/MARK LENNIHAN

英國二戰期間的宣傳電影之一,是把萊尼·裡芬斯塔爾(Leni Riefenstahl)電影《意志的勝利》中不同納粹領導人在1934年帝國政黨回憶的演說配成了英文。在這個版本中,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其他官員們承認了其可恥和弱點。「我成為了一個不滿足的、神經質的小孩,」元首對集會的群眾說,「我的肺不好,我母親太寵我,幫我免除了兵役。這成就了我掌權的成功路徑。」

這句話出自威爾斯詩人狄蘭·託馬斯(Dylan Thomas),他經常揶揄歐洲試圖掌權的法西斯主義者。但託馬斯最著名的詩歌、1951年的《不要溫和地走入那良夜》卻被極度誤用,成為上周五襲擊了兩所紐西蘭清真寺並擊殺50人的兇手長達74頁宣言的開頭。

狄蘭·託馬斯

兇手發表的宣言認為,法西斯主義和白人分裂主義是謀殺狂歡的理由,其中一些諷刺片段似乎旨在放大政治的裂痕並迷惑大眾。但引用託馬斯的詩歌,與病態地讚美黑人右翼權威或者無政治觀點的有名遊戲玩家不同,兇手的宣言提倡的是持同樣想法的種族主義者做出直接的恐怖主義行為。託馬斯克制的詩句「怒吼,怒吼,即使生命之火即將熄滅」被認為是詩人為病中的父親所作,但這句詩被直接曲解,用來實現暴力的目標。

宣言中還完整引用了其他兩首詩。一首是魯德亞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的《開端》,把原文中的「但英國人開始憎恨」改成了「但白人開始憎恨」,而原詩其他部分所寫的一戰期間起源於英國的反德國態度並沒有被改動。在宣言的文脈中,這首詩也許針對的是網絡激進行動:「大眾並沒有被訓誡 / 國家並沒有教育我們 / 沒有人大聲說出口 / 但白人開始憎恨。」

紐西蘭槍擊案嫌疑人、28歲澳大利亞公民布蘭頓·塔蘭特

宣言結尾引用了19世紀英國作家威廉·歐內斯特·亨利(William Ernest Henley)的《不可徵服》。「我滿頭鮮血,卻頭顱昂起」這一詩句使《不可徵服》成為了引用次數最多的詩歌,包括因為抗議南非種族隔離制度被捕的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因俄克拉荷馬市炸彈襲擊謀殺了168人的蒂莫西·麥克維(Timothy McVeigh)死刑前都曾引用過這句詩。1875年,亨利在腿部手術恢復的過程中寫下了這首詩,描述的是直面死亡時的抗爭,如亨利自己寫道,「陰暗的恐懼。」「無論如何,要感謝上蒼/給予我不可徵服的靈魂。」

這些詩歌並不晦澀,對它們的各種解讀也並不完全與紐西蘭恐怖分子的理念相同(值得一提的是,吉卜林的詩一直與種族帝國主義聯繫在一起)。恐怖分子選擇這些詩歌,似乎是為了證明他所傳達的「在機會面前必須要採取困難但必要行動」的明確信息。他可以在西方文化中找到其他純粹讚揚勇氣的讚歌,但他選擇了這些已逝的白人男性文學巨頭一定不是巧合。

其他殺人兇手則選擇了不同的藝術作品,來傳達相似的宏大反英雄主義。2012年在科羅拉多州奧羅拉一家電影院實施槍擊的詹姆斯·霍爾姆斯(James Holmes)從《黑暗騎士》中的「小丑」身上找到了靈感。2015年屠殺了查爾斯頓教會成員的白人至上主義者迪倫·魯夫(Dylann Roof),在他的宣言中引用了兩部電影中的角色,一個是《美國X檔案》中愛德華·諾頓(Edward Norton)飾演的新納粹主義者:「我能看見正在發生的事情,但我看不到任何人為此採取行動,這讓我生氣。」另一個是2011年漫畫改編電影《庸才》中義務保衛社會的青少年:「就算我的生命一文不值,我也希望能為社會出一份力。」當時,人們普遍認為兇手的行為與電影中對暴力和憎恨的批判背道而馳。

希斯·萊傑扮演的「小丑」與槍擊案兇手詹姆斯·霍爾姆斯

救世主般的勇氣詩篇可以被任何人化用,有些確實是出於高尚的目的,但它們頻繁地被濫殺無辜的兇手使用,這樣的頻率確實讓人反胃。狄蘭·託馬斯有一篇作品可以解釋紐西蘭兇手的行為,只不過不是他在宣言中引用的《不要溫和地走入那良夜》,而是《意志的勝利》中希特勒的臺詞。託馬斯在當時就已經表達過,「超人說」的修辭仍荼毒著這個世界,但卻成了可悲之人最好的偽裝。

(翻譯:李思璟)

……………………

| ᐕ)⁾⁾ 更多精彩內容與互動分享,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和界面文化新浪微博。

相關焦點

  • 狄蘭·託馬斯詩歌精選|不要溫和地走入那良夜
    狄蘭·託馬斯(Dylan Thomas,1914-1953),英國詩人,人稱「瘋狂的狄蘭」,代表作《死亡與出場》、《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當我天生的五官都能看見》等。託馬斯很早就表現出對於文學的特殊興趣,中學的時候曾擔任學校刊物的主編,並發表了一些詩作。
  • 「為你而讀」不要溫和地走進這良夜,也不要向良夜請安
    英國首相邱吉爾曾經說過:「Meet success like a gentleman and disaster like a man. 」有時,無論再怎麼努力,終會走入黑夜,無論再怎麼掙扎,結果仍是徒勞。雖聽來令人沮喪,但明知路已末途、仍昂首向前的姿態,無論何時都是自我的勝利。英國著名詩人狄蘭·託馬斯便是這樣的人。
  •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狄蘭·託馬斯語錄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白晝將盡,暮年仍在燃燒咆哮; 怒斥吧,怒斥光的消逝。」——Dylan Thomas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我啞然告知一種氣候的風,時間怎樣沿星星滴答成天堂。——狄蘭·託馬斯 《通過綠色導火索催開花朵的力量》黑暗是路途,光明是去處,那從未也永遠不會降臨的天國,才是真諦。——狄蘭·託馬斯 《生日感懷》時間賜我青春與死亡,儘管我戴著鐐銬依然像大海一樣歌唱。
  • 狄蘭·託馬斯: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狄蘭·託馬斯 人稱「瘋狂的狄蘭」,英國作家、詩人,代表作《死亡與出場》、《當我天生的五官都能看見》等。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譯 / 巫寧坤
  • 微秀英語 |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反抗吧, 在這將逝的時光裡」
    *點擊圖片可放大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作者:狄蘭·託馬斯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暮年也應在黃昏中燃燒反抗吧,在這將逝的時光裡反抗吧 智者臨終前深知黑夜到來他們的智言將不能再照亮岔路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善良的人,當最後一浪過去,高呼他們脆弱的善行本來也許可以多麼光輝地在綠色的海灣裡舞反抗吧,在這將逝的時光裡反抗吧
  • 《星際穿越》中詩歌引網友發起翻譯競賽
    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最新大片《星際穿越》近期上映,除了在中國網絡上掀起了一陣"科幻腦補熱",更讓一首詩歌在中國迅速走紅,不少中國網友甚至中國詩人紛紛翻譯多個版本來註解,片中布蘭德教授臨死都在反覆吟誦的詩句:"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 翻譯家巫寧坤逝世: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巫寧坤中英文俱佳,著名翻譯家、詩人黃燦然認為巫寧坤翻譯為中文的狄蘭·託馬斯詩歌質量優於余光中的翻譯,他在一篇名為《譯詩中的現代敏感》的文章中寫到:「巫譯託馬斯採取的正是直譯,幾乎是一字對一字,字字緊扣,準確無誤,連節奏也移植過來了,從而使得漢譯託馬斯具有一種少見的現代鋒芒。
  •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悼念著名翻譯家巫寧坤先生
    作為一名頂尖的翻譯家,巫寧坤先生曾翻譯過《了不起的蓋茨比》《白求恩傳》,以及薩爾曼·拉什迪、亨利·詹姆斯、狄蘭·託馬斯等英美名家的小說和詩歌。此外,巫先生在晚年還著有回憶錄《一滴淚》《孤琴》。巫寧坤先生還曾是我們《英語世界》創刊之初的聯合主編,在《英語世界》上發表了許多英文散文、詩歌和翻譯,包括英譯《重訪卡普裡》。
  • 詩歌翻譯哪家強?《星際穿越》中詩歌的7個譯本
    這首詩是寫於1951年,狄蘭·託馬斯用以鼓勵病重的父親。諾蘭賦予了這首詩新的含義,不僅僅是某個人的臨終怒吼,還有整個人類、星球的命運,又能隱喻光堙沒於黑洞的瞬間。電影上映之後,網絡上出現了這首詩的多個譯本,每個譯本都有可取之處,究竟哪一個版本更得你心呢?
  • 北島| 狄蘭 · 託馬斯(中)
    狄蘭那又迷糊又熱烈的性格,與凱特琳不同節奏的慵懶及暴烈的活力竟如此契合。凱特琳是鄧肯式的自由舞蹈家,生長在愛爾蘭,從父母婚姻破裂的豪宅逃出來後,過著自由放蕩的生活。剛經歷超現實主義時期的狄蘭正心灰意懶,被凱特琳一把火點燃。第二次見面是在朋友家的聚會上,他倆公開調情,導致兩個男人在停車場酒後鬥毆,最後老畫家把詩人擊倒在地,帶女友揚長而去。
  • 《星際穿越》持續熱映 片中詩歌引翻譯熱潮
    影片中,狄蘭·託馬斯的那首詩引起了一陣翻譯熱潮,音樂人高曉松、詩人伊沙等都嘗試了不同的翻譯。對於中國科幻迷來說,則免不了拿這部影片與中國科幻大神劉慈欣的《三體》進行比較,也有不少文學愛好者把視線對準了墨菲的書架。    1 託馬斯詩作哪個譯版好?
  • 翻譯:狄蘭·託馬斯《尤其當十月的風》
    尤其當十月的風尤其當十月的風狄蘭·託馬斯尤其當十月的風(海岸 譯)尤其當十月的風狄蘭·託馬斯尤其當十月的風以霜凍的手指懲罰我的髮絲,被蟹行的太陽捉住,我踏火而行(王燁 譯)尤其是當十月的風狄蘭·託馬斯尤其是當十月的風以霜凍的手指懲處我的頭髮,以蟹行的陽光將我捕獲,我行走在火上
  • 如果《星際穿越》的那首詩未驚豔到你,一定是沒用巫寧坤譯本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01:40) 【編者按】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老年應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哮;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 即使車市前路無光,也不要溫和地走進那良夜|駕仕年度特輯
    同樣的,依附於汽車的整個產業鏈也發生著動蕩,零部件供應商破產重組、越大的集團經銷商越是無法抵禦突來的寒冬、老牌媒體在新浪潮下紛紛停刊、短視頻和直播「忽如一夜春風來」……當前路無光,是該停留止步,還是不要溫和地走進那良夜、對命運奮起一擊?消失在銷量逆轉時2020年最沒有討論價值的其實是銷量。
  • 活著,請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文/箱子近日,因為回看電影《星際穿越》,便又將英國詩人迪蘭.託馬斯《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反覆吟詠,愛到極致。良夜,詩中本意指的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死亡。這裡「不溫和」,是說不輕易被外力、被自然力牽著鼻子走,不輕易地順從、順服所謂的命運。尤其,當一個人處於不安之中、逆境之中、失敗之中、黑暗之中時,更需要這樣一種精神,鼓舞自己振作,獲得自主自由的意志和行為。是的,不要溫和地走進那些良夜。比如:不要溫和地走進他人的眼光和期待。
  • 電影推薦|不要溫順地走進那良夜,遲暮之人也該燃燒,也該嘶吼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鹽鹽的私藏書影分享,ID:yanyanshuyin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你好呀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電影是在豆瓣上獲得8.0高評分的那般良夜被查出肌肉萎縮的Ralph生命已進入了倒計時,臨走之前他還有兩個心願:一是和自己已多年不聯繫的兒子Michael和解,二是不要成為妻子Anna的累贅。於是Ralph鼓起勇氣打了電話給兒子Michael讓他務必周末回來,可讓Ralph沒有想到的是,兒子竟然帶回了一個漂亮的女朋友Cass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