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十對婆媳九不和」,日常還好,頂多各忙各的,分工明確,儘量保持距離便能相安無事。但這遇到養娃這事,真的是矛盾突出,各有各的觀念。年輕爸媽肯定是提倡科學育兒,老人都是傳統帶娃的經驗,但就是各持己見,互不相讓,還彼此看不順眼。
跟身邊很多朋友們討論,都是說寧願自己帶娃,不希望老人多擦手,自己也能帶得很好啊!從孩子出生起,兩代人育兒觀念的衝突一波接著一波,關於育兒話題的爭論每天都在上演,不禁讓人感嘆: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婆婆啊!
在老人眼裡,總是要把孩子裹得嚴嚴實實,生怕凍到了,大夏天的不讓穿短袖,不能露胳膊,出門必須穿襪子、戴帽子等等,還有不能開空調。搞得好像親媽不是媽,難道我會害孩子?老人年齡大了,身體新陳代謝慢,因而產熱不足,所以怕冷。但是你們要知道小孩的新陳代謝是特別旺盛的,渾身就像個小火爐一樣似的,其實寶寶的體感溫度跟成人差不多,不需要額外添加太多的衣服,空調也是可以吹的,不對著人吹就行了啊。
判斷寶寶穿的多了還是少了,可以摸摸寶寶的後背,溫暖無汗就是好的,寶寶的手整天露在外面,而且寶寶喜歡到處亂摸,所以涼一點也是正常的,只要不冰就沒事。
咱們中國有個詞&34;,爺爺奶奶帶孩子經常會無底線的寵溺,孩子的爸爸媽媽無奈的表示&34;更別說做錯事懲罰孩子了,都是各種護著。
爸爸媽媽在孩子眼中根本沒有威嚴,其實小孩也很聰明,往往一犯錯就去爺爺奶奶那裡尋求保護,但作為父母,我們必須非常嚴肅認真的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正確的去管教孩子,而不是給孩子有雙重標準,那長大了更難管教了。
有多少奶奶為了哄孩子多吃幾口,給孩子養成了「追著餵「的習慣,久而久之,每次餵飯都特頭疼,甚至餵了一路也沒吃幾口,挑食和貪玩分分鐘惹得老母親原地爆炸,這樣下去真是擔心寶寶會變得營養不良,影響發育。
追著餵飯對孩子百害而無一利,不僅會造成孩子被動進食,影響寶寶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最終使得寶寶長不高,甚至還會影響寶寶自主進食的興趣。所以,媽媽一定不要掉以輕心,儘快讓寶寶從「追著餵飯」變成「主動吃飯」!
其實,我覺得還是要和老人商討一些原則性的問題。比如,不能太溺愛孩子、不能對他們有求必應等。之後只要不涉及到原則性的問題,就儘量容忍。夫妻間的磨合尚且需要時間,更不用說我們要和老人一起生活。如果是爺爺奶奶的問題,那麼儘量由孩子的爸爸溝通;如果是姥姥姥爺的問題,就儘量由孩子的媽媽去溝通。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家庭矛盾。有老人幫忙帶小孩總是幸福的,只能分好工再慢慢磨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