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科學育兒」正面交鋒「傳統觀念」,養娃這事,婆媳誰說了算

2020-09-05 優佳貝貝的奇思妙想

話說「十對婆媳九不和」,日常還好,頂多各忙各的,分工明確,儘量保持距離便能相安無事。但這遇到養娃這事,真的是矛盾突出,各有各的觀念。年輕爸媽肯定是提倡科學育兒,老人都是傳統帶娃的經驗,但就是各持己見,互不相讓,還彼此看不順眼。

跟身邊很多朋友們討論,都是說寧願自己帶娃,不希望老人多擦手,自己也能帶得很好啊!從孩子出生起,兩代人育兒觀念的衝突一波接著一波,關於育兒話題的爭論每天都在上演,不禁讓人感嘆: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婆婆啊!

有一種冷是奶奶覺得你冷

在老人眼裡,總是要把孩子裹得嚴嚴實實,生怕凍到了,大夏天的不讓穿短袖,不能露胳膊,出門必須穿襪子、戴帽子等等,還有不能開空調。搞得好像親媽不是媽,難道我會害孩子?老人年齡大了,身體新陳代謝慢,因而產熱不足,所以怕冷。但是你們要知道小孩的新陳代謝是特別旺盛的,渾身就像個小火爐一樣似的,其實寶寶的體感溫度跟成人差不多,不需要額外添加太多的衣服,空調也是可以吹的,不對著人吹就行了啊。

判斷寶寶穿的多了還是少了,可以摸摸寶寶的後背,溫暖無汗就是好的,寶寶的手整天露在外面,而且寶寶喜歡到處亂摸,所以涼一點也是正常的,只要不冰就沒事。

有一種溺愛叫隔輩兒親

咱們中國有個詞&34;,爺爺奶奶帶孩子經常會無底線的寵溺,孩子的爸爸媽媽無奈的表示&34;更別說做錯事懲罰孩子了,都是各種護著。

爸爸媽媽在孩子眼中根本沒有威嚴,其實小孩也很聰明,往往一犯錯就去爺爺奶奶那裡尋求保護,但作為父母,我們必須非常嚴肅認真的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正確的去管教孩子,而不是給孩子有雙重標準,那長大了更難管教了。


有一種吃飯方式是奶奶追著餵

有多少奶奶為了哄孩子多吃幾口,給孩子養成了「追著餵「的習慣,久而久之,每次餵飯都特頭疼,甚至餵了一路也沒吃幾口,挑食和貪玩分分鐘惹得老母親原地爆炸,這樣下去真是擔心寶寶會變得營養不良,影響發育。

追著餵飯對孩子百害而無一利,不僅會造成孩子被動進食,影響寶寶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最終使得寶寶長不高,甚至還會影響寶寶自主進食的興趣。所以,媽媽一定不要掉以輕心,儘快讓寶寶從「追著餵飯」變成「主動吃飯」!


其實,我覺得還是要和老人商討一些原則性的問題。比如,不能太溺愛孩子、不能對他們有求必應等。之後只要不涉及到原則性的問題,就儘量容忍。夫妻間的磨合尚且需要時間,更不用說我們要和老人一起生活。如果是爺爺奶奶的問題,那麼儘量由孩子的爸爸溝通;如果是姥姥姥爺的問題,就儘量由孩子的媽媽去溝通。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家庭矛盾。有老人幫忙帶小孩總是幸福的,只能分好工再慢慢磨合了。

相關焦點

  • 月子裡婆媳冷戰,只因給寶寶綁腿,老人經驗可能是錯誤育兒觀念
    老人自有一套育兒理論,甚至說得頭頭是道,但很多觀點實際上是與科學衝突的,如果事事都按「老黃曆」,寶寶很有可能會受到傷害。眼看著誰也說服不了誰,婆媳關係一時陷入冷戰。分析:婆媳之爭,也是「經驗」與科學之爭育兒觀念差異在年輕人與老人之間尤為明顯。老人常以「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自居,把「你們小時候都是這麼過來的」掛在嘴邊。
  • 育兒到底應該聽誰的?婆媳新舊育兒觀念碰撞,都是為了孩子
    相信在很多的家庭對於育兒這件事還是會存在很多的矛盾!在養孩子這件事上,到底應該聽誰的?婆婆有婆婆的經驗,寶媽有寶媽的真理。都是為了孩子。新舊育兒觀念碰撞其實這種事情也掙不出個所以然。因為都是對孩子好。只是想法不一樣而已。
  • 養娃引發婆媳矛盾?別著急,教你兩招解決婆媳問題,幫你科學養娃
    年輕人和老人養娃的分歧,從坐月子就開始了。同事倩倩剛生完寶寶正在坐月子,平時都是婆婆為他們母子倆忙這忙那,雖然自己真的很感謝婆婆的照顧,但是有些時候帶娃的觀點真的是沒辦法認同。那麼,如何才能平衡老人和年輕人在帶娃觀念上的差異呢?在帶娃這件事情上,老人和年輕人雖然往往觀點不一致,但出發點都是好的,那就是怎麼為孩子好怎麼來。
  • 周杰倫妻子自曝曾與婆婆爭執,和老人育兒觀念有衝突,該聽誰的?
    在一眾明星裡,昆凌算是出了名的「會搞好婆媳關係」,但即便如此,她也和婆婆因為孩子的育兒問題出現過爭執,可見帶娃這件事是多麼的不容易。然後就會固執己見,偷偷給娃的食物裡加鹽甚至加糖,搞得昆凌相當無奈。這也是不少人會遇到的問題,而當你去糾正老人時,他們往往會用一句「殺手鐧」來終結你。「哪有這麼多講究啊,當初養你們也沒這麼多事啊,一個個不也都活的好好的?」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咱們今天就來說說育兒的那些事。
  • 別讓這3種育兒矛盾傷害婆媳關係,聰明婆媳的育兒相處之道
    ,然而兩代人的育兒觀念不相同,生活習慣不相同,接收信息的渠道不相同等,這些不同堆積就容易產生矛盾,所謂的「婆媳大戰」一觸即發,家庭氛圍岌岌可危。在這樣的情況下,老人通常成為了實質上的育兒主力,而很多媽媽是不想承認的,覺得自己才是育兒主力,畢竟是自己生的孩子。育兒和工作一樣,也是一個需要團隊配合的事,我們與誰在一起的時間越多,接觸和交集越多,要一起做的事情就越多,如果分工不清、配合不夠默契,就會發現矛盾也越多。
  • 科學育兒VS經驗育兒,你需要的是這樣一份避坑指南
    今天碰巧遇到她家女主人,這才得知,原來每次吵架的根源來自於隔代人不同的育兒理念。現在很多的家庭中,育兒觀點已經成為家庭矛盾的首要問題。它不僅影響夫妻間關係的和睦,更是婆媳關係是否融洽的導火索。1.迎合年輕人心理,提供實用的育兒知識和實踐技能。很多新手父母在孩子降生之前,都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但養娃的實際過程中,會遇到N多突發問題。這時急需有科學依據、真實數據的育兒經驗來解決問題,對症下藥,一招制服。
  • 當傳統育兒習俗遇上科學育兒新觀念,我們該怎麼應對?
    育兒更是如此。1前不久,和小侄子視頻,發現這9個月大的小姑娘,又頂著一個油亮的小光頭。在我的記憶中,這小姑娘從出生到現在,每每見面都是以光頭的形象在和我打招呼。當帶動著老人們一起學習新的育兒觀念時,才更容易在遇到實際育兒問題時,達成共識。而有了共同的理論依據,才更容易讓育兒意見統一。2.角 色 定 位因為完全撒手不管,讓老人帶娃的糾紛也屢見不鮮。一個家庭中,帶娃的角色最好事先定義清楚,分工明確。
  • 都有育兒觀念衝突,怎麼麥迪娜和姜媽媽的婆媳關係就是吵不散?
    但姜媽媽在麥迪娜和姜潮正常帶娃的過程中,反應過激衝進去,說輕了,是不信任麥迪娜的帶娃能力,說重了,是不尊重麥迪娜這個母親。這真的不是我們當媽的玻璃心瞎矯情。帶娃這件事,聽起來沒什麼技術含量,但我也有自主權吧?我並沒有把孩子帶得面黃肌瘦,蓬頭垢面的,你憑什麼總是懷疑我帶不好孩子,一直默默守候在旁邊,就等著我出點錯兒,馬上衝上來補救呢?
  • 媽媽和奶奶的育兒觀念不一樣,晚輩做到這3點,婆媳矛盾迎刃而解
    媽媽和奶奶的育兒觀念不一樣,晚輩做到這3點,婆媳矛盾迎刃而解進步現在真的是時代進步了,以前的時候都是男主外女主內,隨著社會的進步,人的思想也逐漸的開放了,女性不再甘願做家裡的煮飯婆。要想娃有規矩,這樣的家庭情況,就要好好去協商,保持家庭教育觀念的一致性。
  • 與婆婆育兒的觀念有分歧,忍讓還是硬剛?這位寶媽做法值得學習
    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在帶娃方面都講求科學育兒,但在老一輩人的眼裡,卻認為傳統的育兒關鍵才正確。這位寶媽做法值得學習寶媽曉晴在生完寶寶以後,一直都是婆婆在照顧她,不過婆婆的育兒觀念很傳統,這讓曉晴有些看不下去。婆婆非常要娃用尿布,而曉晴是想給寶寶穿紙尿褲,婆媳之間出現育兒觀念出現了分歧。但曉晴並沒有與婆婆硬剛,也沒有選擇忍讓,而是用了一個小計謀。
  • 與婆婆育兒的觀念有分歧時,忍讓還是硬剛?這位寶媽做法值得學習
    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在帶娃方面都講求科學育兒,但在老一輩人的眼裡,卻認為傳統的育兒關鍵才正確。這位寶媽做法值得學習寶媽曉晴在生完寶寶以後,一直都是婆婆在照顧她,不過婆婆的育兒觀念很傳統,這讓曉晴有些看不下去。婆婆非常要娃用尿布,而曉晴是想給寶寶穿紙尿褲,婆媳之間出現育兒觀念出現了分歧。但曉晴並沒有與婆婆硬剛,也沒有選擇忍讓,而是用了一個小計謀。
  • 「姥姥帶娃成主力」是個偽命題,並非奶奶不管,而是沒有選擇權
    姥姥帶娃之後,很多寶媽都不用擔心寶寶的飲食和睡眠問題。 因為寶媽覺得這一切母親都可以幫自己搞定,而且姥姥一般都會從女兒的角度思考問題,所以爸媽一般都覺得姥姥帶娃很可靠。
  • 「婆說婆對,媳說媳對」,育兒觀念不一致真的會毀了孩子
    閨蜜和婆婆兩個人因為孩子也鬧了很多矛盾,現在凡是孩子的事閨蜜幾乎都是包辦,而婆婆則認為閨蜜不讓她帶孩子就是針對她,婆媳關係也出現了隔閡。大多是以下幾個原因:1,育兒觀念不同現在時代不一樣了,養育孩子的方式也不同,婆婆她們那一代養孩子只要不生病,能吃飽穿暖就行了,不講究那麼多。
  • 【時代養娃記】古今養娃事,吃穿用度大不同
    對於帶娃養娃這件事,代代人的做法都不大相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也是常有的事!誰都不服氣誰,總之就一句話「我的娃,怎麼帶?我說了算!」為人父母就是這麼霸氣……(其實還是獨攬養娃大權) 上下追溯三代人,養娃觀念嚇死人。古今養娃記,方式方法太不同了!速度搬起小板凳兒,和朵媽一起觀古今養娃事吧~
  • 育兒專家說婆媳不和大多是因為寶寶!隔代育兒問題應該這樣解決
    近日,寶媽陳某因帶娃問題與家裡的婆婆產生矛盾,抱怨婆婆給孩子餵一口水都要經過她的口,還用嘴吸孩子的奶瓶。沒想到婆婆怒懟:喝了會毒死嗎?網友喜聞樂見:懟得好。有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國2歲半以下的兒童中,主要由祖輩照顧的比例達到60%~70%,3歲以上佔40%,老人成為帶孩子的「主力軍」。隨著養育方式的精細化,教育成本的提高,隔代養育涉及的教育分歧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 婆媳一言不合就爭吵,育兒有代溝,誰之過?
    長時間的相處,因生活習慣、育兒方式等不可調和的問題,導致婆媳之間的矛盾及爭吵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有的兩代人在家裡為了糾正對方的育兒觀念,拌嘴、吵架甚至動手,弄的家裡火藥味十足,給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不可逆的影響。兩代人的育兒觀念真的可以產生這麼大的衝突嗎?
  • 婆媳關係難以相處,真實原因在這裡!網友:原來如此
    誰養我?」「我養你啊!」。這也許是很多人所期待和嚮往的,裡面滿滿的愛意。但這僅僅只是一句漂亮話而已,不值得嚮往。如果我們信了並且也這樣做了,等待我們的可能是痛苦的深淵,因為有一個人她會非常看不慣我們被人養著,這個人就是我們的婆婆。
  • 「姥姥帶娃成主力」這說法掩蓋了多少事實?無數奶奶暗自哭泣
    相反,奶奶只會覺得家裡添了孫子孫女是喜事,高興人丁興旺,而不會考慮兒媳辛苦不辛苦,會不會帶娃,所以不會主動接手帶娃的事。久而久之,姥姥帶娃的情況就越來越多了。③婆媳關係難處,奶奶不想帶娃受氣說起婆婆不懂心疼兒媳,自然要說起婆媳矛盾。畢竟不是親母女,日常生活習慣、觀念都不同,在很多問題上都容易發生分歧,帶娃時自然也是火藥味十足。再加上,現在的兒媳大多比較強勢,會讓老人堅持科學帶娃,對婆婆自然要求更高。
  • 「玄學」養娃的坑你踩過幾個?
    有人說,寶寶出生後,真正的「婆媳大戰」才算拉開戰幕。因為育兒環境和條件的迥異,大多數婆婆和媳婦之間存在著帶娃的理念分歧。媳婦崇尚科學帶娃,萬事都照書上說的來。而婆婆卻大多偏信上古流傳的「黑科技」,愛用「玄學」來指導娃的生長,最終各執一詞,誰也說不服不了誰。
  • 我生的孩子,我說了算,你就按我說的做:她是婆婆,不是老媽子
    婆婆委屈得只哭,公公甚至趕人:「本來挺好的,你這一回來,又哭又鬧又吵的,你們走,都走,走走走走走!」相信這樣的場景在無數的家庭裡上演。老一輩固有的觀念,自以為是的育兒經驗,看不上也不相信年輕兒媳帶孩子的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