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市值25萬億?網際網路的「後棚」買賣,你我都逃不過

2020-12-22 創業邦

編者按:本文來自計算廣告(ID:Comp_Ad),作者 北冥乘海生,創業邦經授權轉載,封面圖來自攝圖網。

最近,整個亞太地區最熱的事兒,就是螞蟻上市了。一覺醒來,我才發現,朋友圈裡的億萬富翁,都快一抬腳踩死一片了。

朋友老趙,也接到了螞蟻的招聘電話。獵頭信誓旦旦地說,螞蟻的市值會一路升到25萬億!是的你沒看錯,25萬億。老趙當時就嚇尿了,懷著癩蛤蟆叼上了天鵝肉的忐忑心情,匆匆獻上了自己的簡歷。

這25萬億可不是我瞎說,獵頭是這麼算的:「明年利潤600億,按40倍市盈率算就是2.5萬億。這還是剛上市,看阿里騰訊這些年的漲勢,過些年甭多算,漲個十倍不就25萬億了?」

非獨螞蟻,幾家網際網路巨頭,都在網絡科技的萬丈光芒下,幹著日進鬥金的買賣。這讓人沒有羨慕,沒有嫉妒,只有恨!不過,在舔幹了嘴角的哈喇子之後,我突然從後背升起一絲涼意。

查查財報就知道,咱們每人每年為這些巨頭貢獻的錢,少說也在四位數。有人說,這是「羊毛出在豬身上」的網際網路模式:你享受科技進步和免費服務就好了,巨頭的錢嘛,那都是從其他人身上收的!

依我看,這是對網際網路最大的誤解: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只不過找了頭豬幫著收錢。而每家巨頭,都有自己強大而恐怖的「後棚」買賣,從我們每個人身上榨取著利潤。

前棚是播種器,後棚是收割機

螞蟻就是250萬億,我也沒意見。咱們只是偷窺一下,錢都從哪兒賺的。其實,螞蟻三分之二的收入來自於助貸,照詞兒說的話,就是利用大數據和金融科技,助力合作夥伴實施普惠金融。

我又查了查幾家網際網路巨頭的使命願景和利潤主體,見下表。

使命

用戶

印象

利潤

主體

螞蟻

為世界帶來更多平等的機會

支付

工具

放貸

騰訊

通過網際網路服務提升人類生活品質

通訊

工具

遊戲

百度

讓人們最平等便捷地獲取信息,找到所求

搜索

引擎

廣告

賣藝

把完美的胸口碎大石藝術獻給街角觀眾

行為

藝術

大力丸

使命那欄,真是耗子啃尿盆兒——一肚子騷詞兒。說白了,都是用先進科技改變人類生活。這也沒錯,他們在各自領域成了新時代的水電設施;然而,他們的印鈔機,都是與這些並非直接相關的另一種業務。

這好比打把式賣藝的,使命願景是:把完美的胸口碎大石藝術,呈現給街角的觀眾。然而,這高尚的藝術並不要錢。至於掙錢,是在大家看得正嗨的時候,掏出幾個切糕做的大力丸,賣給圍觀者。有時,還會做個大局,把個別目光呆滯的群眾帶到下處,一把薅個大的。

這裡,教大家兩句江湖黑話:碎大石的表演,是"圓粘子"(招攬觀眾)的「前棚」買賣,而賣大力丸的「杵門子」(商業模式),則是「後棚」買賣。

您明白了吧,網際網路公司的使命願景和用戶服務,是前棚;而放貸、遊戲這些掙錢手段,才是後棚。

這些後棚掙錢的買賣,雖說並非江湖上的坑蒙拐騙,但也是那些利用人性弱點的傳統藝能。如果實話實說,螞蟻的使命改成給每人每月放一千塊貸款,騰訊的使命改成讓每人每天花一小時打遊戲,恐怕早就被人罵死了吧?

然而,有了前棚業務科技創新、服務大眾的旗號,就可以做到婊牌兼修了。

前文說的最大誤解,所謂「羊毛出在豬身上」,正是來源於螞蟻助貸、百度廣告這些模式:表面上看,這些都是2B業務,與用戶無關。

可是您再想想,真是這麼回事麼?別忘了,客戶花了錢,怎麼也得從你的用戶身上,把撈回本兒來吧?換句話說,平臺由自己生產大力丸,變成了OEM給別人生產,自己從中分帳罷了。

這事兒我還真做過調研,身邊的幾位同事,要麼老爸上網時買過一堆亂七八糟的物件,要麼自己誤充過幾個葫蘆娃視頻的會員,還有家裡學生都被催債簡訊逼得拆了東牆補西牆的。

當然,同樣是掙錢,網際網路與江湖的後棚,可是大有不同:後者是認真研習刑法,幹坑蒙拐騙的勾當;而前者社會影響廣泛,當然不能這麼幹。有點經濟學常識的話,您就知道,這樣一來,就只有華山一條路了——壟斷。

壟斷從每個人身上薅了多少,大家很難有直觀體會。不過,我這個有個數據,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在滴滴和快的合併一年多以後,司機接單的補貼下降了70%,而乘客打車的費用上升了至少50%。

可以這麼總結網際網路模式本質:採用前後棚分離的方式,通過大量貼補光鮮靚麗的前棚產品,獲得渠道壟斷;再到後棚拾起那些人性弱點傳統方法,用那麼老辦法掘金。

前後棚式壟斷,有三大妙處

雖說都是壟斷,這種前後棚的模式,跟一般的壟斷可大不相同!

頭一樣說,壟斷的規模不同

傳統行業的壟斷,除非是國家下場,實際上規模往往有限。一般來說,以和平老三、座山雕這類區域性寡頭為主。這也好理解:傳統產業主要靠線下組織,所以壟斷往往有很強的區域性。

網際網路打破了區域限制,在虛擬世界裡組織業務。於是,在資本幫忙下勝出的幾家,都是全國通吃,甚至全球通吃。您就想想打車和送餐,以前都有一城一地的壟斷者獨霸當地市場。可如今呢?只剩了幾個全國性的大寡頭。

最近我搞了點行為藝術,手機上刪到只剩十個應用,看看是不是生活一切如常。結果呢,還真是太陽照常升起,一點藝術性也沒有。當然,這是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成就,極大地方便了咱們的生活。只不過,十個應用就能接管你的生活,你是不是也後脖梗子發涼?您不信的話,不妨也試著找找看。

再者說,壟斷的結構不同

傳統產業的壟斷,只在前棚買賣上。比方說賣礦泉水的,別人賣一塊他賣八毛,等同行都幹不下去,連水缸都給砸了,他再把價格漲上來掙大錢。

網際網路的壟斷就不一樣了:前棚只是個拉人的手段,真正掙錢都在後棚。於是,前棚買賣可以一直賠本賺吆喝,所以微信、支付寶、抖音這些永遠都不收錢。只不過,後棚薅你羊毛的事兒,也在偷偷地幹著,沒事也不會瞎逼逼。

而且,網際網路的前棚業務,都披著拉風的高科技外衣,讓用戶免費獲得了過去銀行、電信等類似的服務,於是,誰要是對其瘋狂生長和壟斷,敢特麼有半點質疑,那就是歷史進步的絆腳石,先發動群眾,踏上一萬隻腳再說!

還有一點,壟斷的迷惑性不同

由於有助貸、廣告這些2B模式的存在,後棚那些掙錢業務,就算實質上統治了市場,也可以化解關於壟斷的質疑。為什麼呢?

拿搜索廣告來說,有個重要行業就是醫療。搜尋引擎不開醫院,可是但凡是幹私立醫院的,如果不投廣告,那就只能在門診裡叼著鑷子望天。算算利潤的話,大概醫院只能剩兩成,而八成都進了搜尋引擎的腰包。

遊戲也是一樣。您可能聽說了,最近,《原神》和《萬國覺醒》拒絕硬核聯盟上架聯運。為什麼呢?因為這些應用市場會分走大部分收入。對一些弱勢開發者來說,甚至要把95%的收入,交給強勢的渠道!

表面上看,搜尋引擎不開醫院,應用市場不做遊戲,可是一分蛋糕就能看出來,到底誰才是行業壟斷者。

而前些日子,與螞蟻上市聯動的基金銷售,正是向市場秀了秀肌肉:給我記住了,你們這些後棚的豬,都不過是我的收銀員!

前後棚式壟斷,終局會如何

前後棚也好,壟斷也罷,只要薅的時候羊們溫柔一點,那倒也不錯。就網際網路的多數巨頭來說,在用戶高速增長、業務春風得意之時,往往以立牌坊為主,後棚買賣確實幹得比較還算克制。說句黑話,這叫變現與用戶體驗的平衡,也就是說,前棚使勁撈,後棚輕點薅。

可是我想刨根問底:從終局上看,究竟是前棚體驗勝出呢,還是後棚變現勝出呢?

這就要聯繫到另外一件事:前些日子,百度高管史有才因為涉嫌給博彩導流,被警方抓了個現行。據我所知,這次風波涉及的並非百度一家。實際上,此事已經從側面給出了上面問題的一個答案:一旦發展進入瓶頸期,壟斷巨頭的底線就會悄悄地降低。

為什麼有此規律?這要說到網際網路產業的發動機——風投機制。

在快速擴張、達到前棚壟斷的過程裡,網際網路公司幾乎都要大量投入——前棚買賣不掙錢嘛!這錢要燒起來,比清明節上墳燒冥幣還快。而把錢投進來讓你燒的資本,目的只有一個字:掙錢!

曾子曰:增長可以掩蓋一切問題。在用戶規模快速擴張,估值日新月異的時候,大家玩的都是星辰大海,自然不需要在後棚變現上過於激進。

可是市場總有個天花板。就像我常看的天津臺,在傳統媒體失勢之後,已經充斥了大鐵棍子醫院捅主任的廣告。當然對他們來說,就算不擁抱市場,也還是拿著國家俸祿,堅持只播點書記市長微服私訪的「新聞」,也能混下去。

可是網際網路巨頭就不行了,有一天用戶不增長了,資本市場上高速增長的牛又吹出去了,自然薅的時候要下手狠點,更加深情地擁抱那些人性弱點。

君不見,對燈發誓不碰醫療廣告的360,現在鼻炎整型也俯拾即是了;號稱決不做遊戲的阿里,今年已經躍居國內遊戲廠商前列;而不論什麼應用,只要有支付的場景,都紛紛上線了貸款業務。

所以,前兩天有人問我:「在Facebook上賣黑五類、貨不對板這類電商劣幣,將來會不會消亡呢?」我沒打奔兒就告訴他:「短期波動不好說,長期來看,會更加如火如荼!」為什麼?Facebook也有碰到增長天花板的那一天嘛!

在資本對利潤的渴求面前,所有壟斷巨頭,都會一層層脫掉矜持與操守,在掙錢的路上裸奔起來。百度這些公司高管被抓的事,正是反映了業務已趨飽和的公司,在資本壓力下無奈的掙扎。

這個轉折點在哪兒呢?一旦股價漲不動了,底褲就慢慢脫下來。

當然,最終為這些越來越激進的後棚變現買單的,還是我們這些不明真相的網民。

或許,過不了多少日子,我們就會徹底葛優躺下去,變成手機上某十個應用圈養著的一隻只小綿羊。而他們,早為我們準備好了科技味道十足的一切所需。

這麼讓幾大巨頭輪番伺候著,它不香麼?只不過,如果我們以後吃飯、穿衣、打車、借錢、娛樂、旅遊,都只能去一個地方解決,您還指望著自己是上帝,那也就太有娛樂精神了。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你知道螞蟻IPO2.1萬億市值是靠什麼資產嗎?
    這在5年前甚至3年前我們想都不敢想,但是奇蹟就這麼發生了。」還未到二級市場交易,僅IPO發行就已達2.1萬億,其估值完勝商業銀行龍頭老大工行1.8萬億的市值。並把A股市值最高的2.06萬億的貴州茅臺也甩在了身後。一隻迅速崛起的螞蟻,上市前就確定中國股市一哥地位。憑這就完全可以把傳統金融放在地上摩擦。如此奇蹟,套用馬老師的話,三、五年前想都不敢想。
  • 2.1萬億市值的螞蟻摘得兩項冠軍:A股...
    10月26日晚間,螞蟻集團(688688)確定發行價,A股發行價為68.80元/股,H股發行價為80港元/股(約合人民幣68.85元/股)。總市值超越茅臺若螞蟻集團以發行價68.80元/股計算,最終A股發行總市值2.1萬億元。
  • 一文讀懂:螞蟻集團值1.3萬億還是2.7萬億?(打新必讀)
    《紅周刊(博客,微博)》記者通過梳理幾家有代表性的券商觀點,樂觀情況下,螞蟻集團估值可以到60倍PE,市值2.7萬億;悲觀情況下,可以到30倍PE,市值1.3萬億元。如果以60倍PE估算,螞蟻的市值將達到2.6萬億,約合3820億美元,相對當前IPO估值約有36.4%的上漲空間。從另一個維度考慮,以EV/EBITDA進行估值:根據盈利預測,預計2020年全年螞蟻集團的EBITDA為543億。目前科創板的平均EV/EBITDA是62倍(剔除最高的20家和最低的20家,取餘下137家作平均)。
  • 螞蟻集團估值1.5萬億,年利潤卻不及銀行零頭!
    不過在這樣的規模之下,螞蟻集團2019年的淨利潤只有180億元,其盈利能力還不及一家大型商業銀行的零頭。作為對比,2019年工行利潤3134億元、建行利潤2667億元,農行利潤2121億元,中國銀行利潤1874億元,交行利潤773億元,它們目前的市值分別為1.78萬億、1.55萬億、1.13萬億、9700億和3500億。
  • 螞蟻IPO定價68.8元總市值2.1萬億 主權基金、保險、銀行……投資...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涵 「螞蟻」已成「大象」。10月26日晚間,上交所官網顯示螞蟻集團IPO初步詢價完成,經過近1萬個機構帳戶詢價,最終A股發行價確定為每股68.8元,總市值2.1萬億元,較此前多家投行預測約2.5萬億-3萬億元估值,折讓幅度約20%-30%。
  • 中國第一大民企誕生,市值超4.98萬億,這一次馬雲真的輸了嗎?
    導讀:中國第一大民企誕生,市值超4.98萬億,這一次馬雲難道要輸了嗎?這一次馬化騰的騰訊集團以4.98萬億元的市值一舉成為了我國最大的民企,位列第一名。其實也並不是如此,作為騰訊公司老對手的阿里巴巴,這一次則以4.98萬億的市值排在了第二位。如果單單只從名次上來看的話,馬雲確實輸了;但是馬雲手裡還有一個上市未成功的螞蟻金服,而這一次螞蟻金服則排在了第五位,其市值更是高達1.4萬億,如果我們將螞蟻集團和阿里巴巴的市值加在一起,那麼總市值將高達6.18萬億元,這也遠遠超過騰訊公司的市值,從這一角度來看的話,馬雲似乎也並沒有輸!
  • 螞蟻:好公司估值貴了嗎?
    昨晚,上交所官網顯示,螞蟻集團IPO初步詢價完成,經過近1萬個投資機構帳戶詢價,最終A股發行價確定為每股68.8元,市值2.1萬億元,相當於3185億美元。根據中金、摩根史坦利、花旗、摩根大通等主要投行的盈利預測,螞蟻2022年的預期市盈率僅24倍,為未來留下了充足上漲空間。
  • 國內民企500強排名,阿里巴巴第二,榜首市值高達4.98萬億
    不過很多觀眾看完這個榜單後都感到出乎意料,華為居然沒有躋身於前五。在前幾年,華為一直都處於領頭羊的位置,可是在這份榜單中,華為卻排在了第七。其實有些人沒有考慮到一個細節,在這份榜單中主要強調的是企業上市後的市值或估值,這樣一來就原因就很明顯了,像騰訊市值高達4.98萬億,和全年比提升了2萬億。
  • TMD後,再無網際網路巨頭
    好在兩年後的今天,小米終於漲回了發行價17港元,最高達到17.5港元,最近一年股價最高漲幅高達111%,被套的投資者們終於可以下車了。螞蟻跟小米IPO相似的地方都是轟轟烈烈,都是盛名之下,都是期望甚高。螞蟻是否會重蹈小米覆轍?螞蟻不是小米。
  • 19萬億創紀錄!螞蟻申購資金≈10個茅臺市值,A股中籤率僅0.126%
    據披露,在螞蟻集團A股超額配售選擇權及網上、網下回撥機制啟動後,網下最終發行數量為2.34億股,佔扣除最終戰略配售數量後A股發行股份數量的40.00%,佔本次A股發行股份數量的
  • 中國最大民企誕生:市值4.9萬億,阿里不是對手,阿里輸得有些冤
    2020年11月25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榜單,向我們展示了民營企業的實力。根據這份榜單顯示,騰訊以4.98萬億元的市值成為中國最大民企,阿里巴巴排在第二名,不是騰訊的對手。看似馬雲好像輸給了馬化騰,實際上輸得有點冤的是阿里,馬雲並沒有輸給馬化騰。
  • 螞蟻集團宣布上市 估值為何高達萬億 誰是大BOSS?
    中信證券在今年2月份發布的一份研報中稱,三輪融資後,螞蟻集團估值已在萬億量級,2015年、2016年、2018年,集團分別完成A輪(約18.5億美元)/B輪(約45億美元)/C輪(約140億美元)的融資,而根據彭博報導,該集團在2018年6月完成C輪融資後的估值水平約為1500億美元。
  • 萬億螞蟻上市,財富自由盛宴之外,我卻看到了一個大風險……
    等到完成C輪融資後,螞蟻集團估值就達到了15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近萬億,由此超級獨角獸的美好預期在產生後就更牢不可動了。螞蟻集團推動上市完全是可以想到的事情,事實也正是如此,螞蟻集團想要上市了。除了融資估值外,龐大的業務、巨量的用戶、超強的技術等等,也在背後發揮不容忽視的作用。
  • 估值超2000億美元,螞蟻將上市,網際網路迎來「ATM」時代
    8月25日,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以下簡稱「螞蟻」)同時向科創板、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尋求「A+H」股同時上市,總計發行不低於30億股新股,但螞蟻並未在招股書中披露其每股發行價格和目標融資額,業內普遍預計,螞蟻估值將超2000億美元,成為近年全球最大規模IPO之一。2011年,馬雲將支付寶從阿里巴巴集團剝離一事,曾引發很大爭議。
  • 阿里收購銀泰遭遇反壟斷法,被罰50萬,市值跌1400億港元
    最近阿里的很多遭遇都和此有關,而今天阿里巴巴港股股價不斷走低,截止寫文時已經下跌了2.63%,市值跌去超過了1400億港元。而螞蟻集團的發行估值也將超過3000億美元,一舉成為A股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也將成為港股市值第三的上市公司,市值僅次於阿里巴巴和騰訊。而根據當時市場樂觀的估計,上市後市值或將繼續上漲超過4000億美元。
  • 港股ipo#螞蟻金服06688:一手4000元定價,人人有份梭哈!
    上一篇筆者講到了螞蟻的估值演化,還未上市硬生生的從萬億市值飆到了2萬億市值。來來來人人都有的分,人人都有份,徹底貫徹人均一手理念,當年你在支付寶上花的利息今天要從螞蟻身上賺回來!
  • 螞蟻集團IPO,萬億新故事的開頭
    ,但切換賽道後其面臨的是勁敵美團;3.螞蟻集團的技術收入服務佔比已超過50%,科技底色足以撐起一個較高市值。淡化金融、支付色彩,增強科技屬性,標榜「將全面服務社會和經濟數位化升級的需求」的初心……這一系列操作背後的轉型邏輯,都在上市消息坐實之後得到了清晰印證。「終於等到你」實際上,近幾年來,螞蟻集團要上市的傳言總是隔三岔五地出現,已令人習以為常。
  • 58名億萬富翁全名單一覽,螞蟻何以撐起萬億市值?
    所以,你就可以理解,為何會有那張傳遍全網的聊天截圖:螞蟻金服(哦,不對,是螞蟻集團)整層樓歡呼,聽,那是財富自由的聲音。毫無疑問,作為恐龍級的獨角獸,螞蟻金服上市會催生一大批億萬富豪,杭州的大平層很快就要脫銷了。
  • 螞蟻風波後,網際網路巨頭又砸錢賣菜,幾百萬菜販的未來會是什麼?
    2020年秋,螞蟻集團先是以驚人的速度推進IPO進程,拿到科創板上市的令牌,估值高達2.1萬億,有望問鼎全球最大規模IPO的螞蟻集團(688688.SH)元。然而在11月5日上市前夜,風口突變,IPO戛然而止,不得不啟動退款程序,引發人們熱切關注。
  • 茅臺市值突破1萬億元,你還敢下手去買茅臺股票嗎?
    近一段時間關於國酒茅臺何時能破萬億元市值大關,一直是市場最大的懸念。其實這個懸念的解開也只是時間的問題,1月15日,貴州茅臺的最高股價就已經達到799.06元,距離800元只有一步之遙,市值也在昨天一度輕鬆破了萬億大關。時間若回到去年年初,估計沒有幾個人能夠預測到,這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這家在貴州的酒業集團從不到5000億,躥升到1萬億。這比國內很多網際網路巨頭的市值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