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計算廣告(ID:Comp_Ad),作者 北冥乘海生,創業邦經授權轉載,封面圖來自攝圖網。
最近,整個亞太地區最熱的事兒,就是螞蟻上市了。一覺醒來,我才發現,朋友圈裡的億萬富翁,都快一抬腳踩死一片了。
朋友老趙,也接到了螞蟻的招聘電話。獵頭信誓旦旦地說,螞蟻的市值會一路升到25萬億!是的你沒看錯,25萬億。老趙當時就嚇尿了,懷著癩蛤蟆叼上了天鵝肉的忐忑心情,匆匆獻上了自己的簡歷。
這25萬億可不是我瞎說,獵頭是這麼算的:「明年利潤600億,按40倍市盈率算就是2.5萬億。這還是剛上市,看阿里騰訊這些年的漲勢,過些年甭多算,漲個十倍不就25萬億了?」
非獨螞蟻,幾家網際網路巨頭,都在網絡科技的萬丈光芒下,幹著日進鬥金的買賣。這讓人沒有羨慕,沒有嫉妒,只有恨!不過,在舔幹了嘴角的哈喇子之後,我突然從後背升起一絲涼意。
查查財報就知道,咱們每人每年為這些巨頭貢獻的錢,少說也在四位數。有人說,這是「羊毛出在豬身上」的網際網路模式:你享受科技進步和免費服務就好了,巨頭的錢嘛,那都是從其他人身上收的!
依我看,這是對網際網路最大的誤解: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只不過找了頭豬幫著收錢。而每家巨頭,都有自己強大而恐怖的「後棚」買賣,從我們每個人身上榨取著利潤。
前棚是播種器,後棚是收割機
螞蟻就是250萬億,我也沒意見。咱們只是偷窺一下,錢都從哪兒賺的。其實,螞蟻三分之二的收入來自於助貸,照詞兒說的話,就是利用大數據和金融科技,助力合作夥伴實施普惠金融。
我又查了查幾家網際網路巨頭的使命願景和利潤主體,見下表。
使命 | 用戶 印象 | 利潤 主體 | |
螞蟻 | 為世界帶來更多平等的機會 | 支付 工具 | 放貸 |
騰訊 | 通過網際網路服務提升人類生活品質 | 通訊 工具 | 遊戲 |
百度 | 讓人們最平等便捷地獲取信息,找到所求 | 搜索 引擎 | 廣告 |
賣藝 | 把完美的胸口碎大石藝術獻給街角觀眾 | 行為 藝術 | 大力丸 |
使命那欄,真是耗子啃尿盆兒——一肚子騷詞兒。說白了,都是用先進科技改變人類生活。這也沒錯,他們在各自領域成了新時代的水電設施;然而,他們的印鈔機,都是與這些並非直接相關的另一種業務。
這好比打把式賣藝的,使命願景是:把完美的胸口碎大石藝術,呈現給街角的觀眾。然而,這高尚的藝術並不要錢。至於掙錢,是在大家看得正嗨的時候,掏出幾個切糕做的大力丸,賣給圍觀者。有時,還會做個大局,把個別目光呆滯的群眾帶到下處,一把薅個大的。
這裡,教大家兩句江湖黑話:碎大石的表演,是"圓粘子"(招攬觀眾)的「前棚」買賣,而賣大力丸的「杵門子」(商業模式),則是「後棚」買賣。
您明白了吧,網際網路公司的使命願景和用戶服務,是前棚;而放貸、遊戲這些掙錢手段,才是後棚。
這些後棚掙錢的買賣,雖說並非江湖上的坑蒙拐騙,但也是那些利用人性弱點的傳統藝能。如果實話實說,螞蟻的使命改成給每人每月放一千塊貸款,騰訊的使命改成讓每人每天花一小時打遊戲,恐怕早就被人罵死了吧?
然而,有了前棚業務科技創新、服務大眾的旗號,就可以做到婊牌兼修了。
前文說的最大誤解,所謂「羊毛出在豬身上」,正是來源於螞蟻助貸、百度廣告這些模式:表面上看,這些都是2B業務,與用戶無關。
可是您再想想,真是這麼回事麼?別忘了,客戶花了錢,怎麼也得從你的用戶身上,把撈回本兒來吧?換句話說,平臺由自己生產大力丸,變成了OEM給別人生產,自己從中分帳罷了。
這事兒我還真做過調研,身邊的幾位同事,要麼老爸上網時買過一堆亂七八糟的物件,要麼自己誤充過幾個葫蘆娃視頻的會員,還有家裡學生都被催債簡訊逼得拆了東牆補西牆的。
當然,同樣是掙錢,網際網路與江湖的後棚,可是大有不同:後者是認真研習刑法,幹坑蒙拐騙的勾當;而前者社會影響廣泛,當然不能這麼幹。有點經濟學常識的話,您就知道,這樣一來,就只有華山一條路了——壟斷。
壟斷從每個人身上薅了多少,大家很難有直觀體會。不過,我這個有個數據,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在滴滴和快的合併一年多以後,司機接單的補貼下降了70%,而乘客打車的費用上升了至少50%。
可以這麼總結網際網路模式本質:採用前後棚分離的方式,通過大量貼補光鮮靚麗的前棚產品,獲得渠道壟斷;再到後棚拾起那些人性弱點傳統方法,用那麼老辦法掘金。
前後棚式壟斷,有三大妙處
雖說都是壟斷,這種前後棚的模式,跟一般的壟斷可大不相同!
頭一樣說,壟斷的規模不同。
傳統行業的壟斷,除非是國家下場,實際上規模往往有限。一般來說,以和平老三、座山雕這類區域性寡頭為主。這也好理解:傳統產業主要靠線下組織,所以壟斷往往有很強的區域性。
網際網路打破了區域限制,在虛擬世界裡組織業務。於是,在資本幫忙下勝出的幾家,都是全國通吃,甚至全球通吃。您就想想打車和送餐,以前都有一城一地的壟斷者獨霸當地市場。可如今呢?只剩了幾個全國性的大寡頭。
最近我搞了點行為藝術,手機上刪到只剩十個應用,看看是不是生活一切如常。結果呢,還真是太陽照常升起,一點藝術性也沒有。當然,這是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成就,極大地方便了咱們的生活。只不過,十個應用就能接管你的生活,你是不是也後脖梗子發涼?您不信的話,不妨也試著找找看。
再者說,壟斷的結構不同。
傳統產業的壟斷,只在前棚買賣上。比方說賣礦泉水的,別人賣一塊他賣八毛,等同行都幹不下去,連水缸都給砸了,他再把價格漲上來掙大錢。
網際網路的壟斷就不一樣了:前棚只是個拉人的手段,真正掙錢都在後棚。於是,前棚買賣可以一直賠本賺吆喝,所以微信、支付寶、抖音這些永遠都不收錢。只不過,後棚薅你羊毛的事兒,也在偷偷地幹著,沒事也不會瞎逼逼。
而且,網際網路的前棚業務,都披著拉風的高科技外衣,讓用戶免費獲得了過去銀行、電信等類似的服務,於是,誰要是對其瘋狂生長和壟斷,敢特麼有半點質疑,那就是歷史進步的絆腳石,先發動群眾,踏上一萬隻腳再說!
還有一點,壟斷的迷惑性不同。
由於有助貸、廣告這些2B模式的存在,後棚那些掙錢業務,就算實質上統治了市場,也可以化解關於壟斷的質疑。為什麼呢?
拿搜索廣告來說,有個重要行業就是醫療。搜尋引擎不開醫院,可是但凡是幹私立醫院的,如果不投廣告,那就只能在門診裡叼著鑷子望天。算算利潤的話,大概醫院只能剩兩成,而八成都進了搜尋引擎的腰包。
遊戲也是一樣。您可能聽說了,最近,《原神》和《萬國覺醒》拒絕硬核聯盟上架聯運。為什麼呢?因為這些應用市場會分走大部分收入。對一些弱勢開發者來說,甚至要把95%的收入,交給強勢的渠道!
表面上看,搜尋引擎不開醫院,應用市場不做遊戲,可是一分蛋糕就能看出來,到底誰才是行業壟斷者。
而前些日子,與螞蟻上市聯動的基金銷售,正是向市場秀了秀肌肉:給我記住了,你們這些後棚的豬,都不過是我的收銀員!
前後棚式壟斷,終局會如何
前後棚也好,壟斷也罷,只要薅的時候羊們溫柔一點,那倒也不錯。就網際網路的多數巨頭來說,在用戶高速增長、業務春風得意之時,往往以立牌坊為主,後棚買賣確實幹得比較還算克制。說句黑話,這叫變現與用戶體驗的平衡,也就是說,前棚使勁撈,後棚輕點薅。
可是我想刨根問底:從終局上看,究竟是前棚體驗勝出呢,還是後棚變現勝出呢?
這就要聯繫到另外一件事:前些日子,百度高管史有才因為涉嫌給博彩導流,被警方抓了個現行。據我所知,這次風波涉及的並非百度一家。實際上,此事已經從側面給出了上面問題的一個答案:一旦發展進入瓶頸期,壟斷巨頭的底線就會悄悄地降低。
為什麼有此規律?這要說到網際網路產業的發動機——風投機制。
在快速擴張、達到前棚壟斷的過程裡,網際網路公司幾乎都要大量投入——前棚買賣不掙錢嘛!這錢要燒起來,比清明節上墳燒冥幣還快。而把錢投進來讓你燒的資本,目的只有一個字:掙錢!
曾子曰:增長可以掩蓋一切問題。在用戶規模快速擴張,估值日新月異的時候,大家玩的都是星辰大海,自然不需要在後棚變現上過於激進。
可是市場總有個天花板。就像我常看的天津臺,在傳統媒體失勢之後,已經充斥了大鐵棍子醫院捅主任的廣告。當然對他們來說,就算不擁抱市場,也還是拿著國家俸祿,堅持只播點書記市長微服私訪的「新聞」,也能混下去。
可是網際網路巨頭就不行了,有一天用戶不增長了,資本市場上高速增長的牛又吹出去了,自然薅的時候要下手狠點,更加深情地擁抱那些人性弱點。
君不見,對燈發誓不碰醫療廣告的360,現在鼻炎整型也俯拾即是了;號稱決不做遊戲的阿里,今年已經躍居國內遊戲廠商前列;而不論什麼應用,只要有支付的場景,都紛紛上線了貸款業務。
所以,前兩天有人問我:「在Facebook上賣黑五類、貨不對板這類電商劣幣,將來會不會消亡呢?」我沒打奔兒就告訴他:「短期波動不好說,長期來看,會更加如火如荼!」為什麼?Facebook也有碰到增長天花板的那一天嘛!
在資本對利潤的渴求面前,所有壟斷巨頭,都會一層層脫掉矜持與操守,在掙錢的路上裸奔起來。百度這些公司高管被抓的事,正是反映了業務已趨飽和的公司,在資本壓力下無奈的掙扎。
這個轉折點在哪兒呢?一旦股價漲不動了,底褲就慢慢脫下來。
當然,最終為這些越來越激進的後棚變現買單的,還是我們這些不明真相的網民。
或許,過不了多少日子,我們就會徹底葛優躺下去,變成手機上某十個應用圈養著的一隻只小綿羊。而他們,早為我們準備好了科技味道十足的一切所需。
這麼讓幾大巨頭輪番伺候著,它不香麼?只不過,如果我們以後吃飯、穿衣、打車、借錢、娛樂、旅遊,都只能去一個地方解決,您還指望著自己是上帝,那也就太有娛樂精神了。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