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現在的指責,將孩子的未來定型,教育沒有完美

2020-11-11 春花育兒

孩子現在的樣子並不代表將來,不要讓父母的指責變成替他們將來定型的「幫手」。

父母都是希望孩子能夠有好的未來,但有時候過於嚴格的完美主義,實際上會讓孩子的將來變得前途暗淡。

家長喜歡用完美的標準去要求孩子,一旦他們達不到就會用苛責的語言批評,希望能夠讓孩子馬上改正。但家長要知道,孩子現在的樣子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更不能將他們現在的行為一下子就為將來定了型。

什麼時候改變都是來得及的,無論孩子現在表現得如何讓人困擾,每個人內心又有一股改變的力量,即便短期內絲毫看不出什麼變化,但只要有一天開竅了,轉變立刻就能開始。

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來自父母信任的力量,給他們一個踏實安心的成長環境,如果孩子總是承受家長的指責攻擊,內心其實會變得更加封閉,不願意做出改變。

孩子如果對自己充滿了自信,他們就會願意接受各種意見從而做出改變。表揚教育並非沒有科學依據,畢竟在愛和鼓勵聲中長大的孩子,就是會比被父母批評和打擊之下長大的孩子要更加自信和勇敢。

認可和讚美能夠讓具有攻擊性的孩子慢慢變好,曾經懦弱膽小的孩子也會變得開朗活潑,無論是哪個孩子,他的本性都是出類拔萃的,家長要學著相信自己的孩子。

現在的錯誤和缺點只是一時的,如果家長能夠給予足夠的耐心和包容,他們終有一天會做出改變。


被經常表揚的孩子會變得比較信任父母,想要守護那份家長對自己的尊重,孩子如果對自己有了好的印象,就很容易接受父母的指導和建議,他們再也不會認為家長的批評都是和自己作對,而是能夠理解家長的苦心。

無論現在孩子是什麼樣子,家長都不要輕易給他們貼標籤定型,因為現在根本也不是他最終的樣子,人時刻都在發生的變化,無論是思想還是行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細微變化。

家長因為整天都和孩子在一起,所以察覺不到,但其實如果能夠用愛和鼓勵的方式來傳遞自己的教育理念,孩子就會朝著積極的方向不斷發展。

孩子是一段一段在改變自己的樣子逐漸走向成熟的,要將孩子現在的樣子看成是他們邁向成熟的一個階段就好了。

在孩子小的時候總有一個階段怕生害羞,還有一個階段對什麼都說討厭,不要,甚至還會有一個階段故意調皮搗蛋。這些都是他們成長路上必須經歷的過程,懂得幼兒發展階段的家長都不會認為他們將來一輩子都會這樣,那麼面對年紀大一些的孩子,已經擁有的一些特質和品格,其實在將來一樣也會發生變化,更不要提為人處世的方式或者說話行動的樣子,其實時時刻刻都在改變。

孩子現在掙扎和困擾的樣子,其實也是他們走向成熟的一個階段,即使他們現在有弱點,有缺陷,那也並不代表不可改變,只要父母能夠給他們足夠的支持和耐心,就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相反如果總是嚴厲的批評或者指責,孩子可能會因此而自暴自棄,反而停滯不前甚至倒退,喜歡發怒的孩子往往是因為父母對他們不滿導致的,孩子因為被外在挑剔,所以內心對自己的批評聲也會勝過一切,他們從心裡不認可自己,於是這股力量就會轉化為憤怒,攻擊著自己和別人。

在發現孩子有這樣那樣缺點的時候,第一時間並不是批評指責孩子,而是父母要做出認真的反省,並且對自己教育的態度做出改變,相信孩子就會在這個過程中也會發生改變。

有的時候父母氣勢洶洶的完美主義態度,反而會適得其反,育兒這件事並不是有美好的期望和完美的目標,孩子就能夠按照父母期待的樣子成長的。


因為他們都是獨立的個體,需要在自我探索中不斷成長,如果在這過程中他們所做的和父母期待的剛好相反,那也並不能說明家長的教育就是失敗的。

如果只是因為孩子做得不夠好,父母就陷入了對教育失敗的自我厭惡中,那麼對於孩子的成長不僅沒有幫助,反而會將消極的情緒傳遞給孩子,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理想通常都是很難實現的,而想要立刻完成目標的心境會讓家長的心態無法保持平和,更容易像坐過山車一樣忽上忽下。內心充滿壓力的教育方式只會給孩子塑造出一個糟糕的教育環境。

與其無論如何都要貫徹理想教育,不如依據孩子自身的條件和家庭環境,儘可能地讓孩子去做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這樣的話父母的心境反而能夠變得更加平和悠然。孩子也能夠心情舒暢地給出相應的回應。

如果以完美的要求和苛求孩子,那麼不管怎麼看孩子,都會變成以負面心態去看待他們的一舉一動,忘記了要用順其自然的態度去對待孩子的成長。


總是用孩子無法達到的標準去要求孩子,一旦他們不符合標準就會變得焦慮和有壓力,而標準是會變化的,父母制定的標準並沒有統一的規則,達到了五分家長就想要讓孩子達到十分,永遠不會有滿足的時候。

況且孩子有自己的意志,不會永遠按照家長期待的樣子做出改變,這樣隨著年齡的增加,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只會越來越糟糕。

成長就是家長不斷認可當下孩子樣子的過程,要時刻提醒自己,他們現在能做到的已經是很好的了,教育中的很多問題都是因為家長強迫孩子去做他們不喜歡做的事情所引發出來的。

家長所要做的就是要理解孩子的內心,做符合他們成長過程所需求的事情,要幫助和引導孩子去做他們想要做的事情,讓孩子的成長符合自身的規律。

相關焦點

  • 前夫對孩子不聞不問,現在卻來指責我為什麼教育不好孩子
    導語:隨著離婚率越來越高,離婚後孩子究竟該怎麼撫養,怎麼教育成了難題,跟著父親,很多父親離婚後就把孩子扔給了家裡的老人撫養,如果孩子跟著母親,一個女人既要照顧孩子又要賺錢養孩子,日子過得確實也很艱難。其實不管怎麼選,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傷害。但是,這還不算完,孩子歸於一方之後,另一方卻總是橫加幹涉,指責他/她教育不好孩子,給孩子原本脆弱的心靈上再添新傷。
  • 孩子犯錯後,家長的指責和批評沒有用,要學會「思維復盤教育」
    孩子重複犯錯,多半是思維固化的結果,要培養孩子「思維復盤」,每天都要聽到鄰居小唐扯著大嗓門衝著孩子喊叫,訓斥,「不是剛剛告訴你不要爬地上玩了嗎?怎麼總是不聽話呢?讓我每天都說你,你是怎麼回事呢?聽不到我說的話嗎?」估計很多的父母都會遇到像小唐這種情況,讓孩子到點後上床睡覺,孩子沒有一次能夠做到的,每天都要在媽媽「河東獅吼」般的咆哮中才去入睡。
  • 優秀的家長教育方式也不同,用體驗代替指責,更容易讓孩子聽話
    ,我們可以用體驗來代替指責,這樣可以讓孩子更加的懂事乖巧,而且孩子更容易聽話,那麼如何去教育孩子呢?,就這樣孩子哭累了,對孩子說現在你知道餓了吧,以後如果你還錯過了吃飯的時間,那也是這樣的,結果以後一定要遵守。
  • 愛玩的孩子真的沒有未來嗎?家長的教育觀念真的很重要
    前言:愛玩的孩子真的沒有未來嗎?我們知道在有些孩子當中會出現這樣的一些孩子,他們非常愛玩,而且回家之後從來都不會主動會養成良好的習慣呢,為什麼有些孩子放學之後就懂得去努力學習,率先完成自己的功課呢?其實主要原因在家長身上。
  • 《完美的世界》:孩子的性格教育比能力教育更重要—父親的必修課
    前面 就是未來,後面 就是過去。如果生活過得太慢,你想快點進入未來,就踩這裡的油門;如果你想讓它慢下來,你就踩這裡的剎車,讓它慢下來。停下來,就是現在,享受當下吧。《完美的世界》:孩子的性格教育比能力教育更重要—父親的必修課
  • 寶寶什麼時候該用枕頭?定型枕有沒有用?頭型該怎麼睡?
    澳洲醫生建議:兩歲前不要給寶寶用任何形式的枕頭。美國兒科學會建議:一歲前給嬰兒用枕頭,會增加嬰兒窒息的機率,嬰兒床上最好不要有枕頭、毛絨玩具等柔軟的物品。綜合起來看,出於安全考慮,一歲前不要給寶寶用枕頭。
  • 拔草|寶寶的「頭」等大事,定型枕有用嗎?
    「讓孩子睡平頭」了。市面上的定型枕,主要分為兩類,一類為中間凹陷定型枕,一類為兩邊加高定型枕。不要總是用某隻手抱孩子,應多變換抱孩子的姿勢。即習慣用左手抱的家長,應有意識地多用右手,這樣可以避免寶寶同一個地方持續受壓,導致平頭。
  • 家長請學會"正確指責"孩子
    在教育過程中父母的態度起極為關鍵的作用,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智力以及他們的人品,在未來孩子的綜合素質和社交能力,也都和父母的態度有關。以最溫和的態度對待這些小天使們,會讓孩子產生&34;的心靈,以後在學習生活中,他們也會逐漸變成一個溫和的人。
  • 家長別總是指責孩子,遇事這樣教育,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前言: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喜歡指責孩子,遇到一點點的小事就會罵孩子,說孩子不懂事,其實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遇到事情與其總是指責孩子,不如去跟孩子講一些道理,這樣孩子才更容易接受。因為這戶人家比較好面子,並沒有讓小貝媽媽賠償,可是小貝媽媽心裡還是過意不去,登門好幾次給別人道歉,回家之後把孩子臭罵了一頓,這樣的孩子確實應該管教,但是小貝每次闖禍之後,媽媽都是對他指責謾罵,可是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而且事情沒有往好的一面發展,反而越變越差,小貝的脾氣也非常暴躁。
  •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不同的,不要用其他人的教育去衡量自己孩子
    前言:每個孩子的成長是不一樣的,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懂得因材施教,如果盲目的用他人的教育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你的孩子有可能會變得越來越暴躁,或者脾氣變得非常惡劣,甚至可以隨便恨家長埋怨家長,小陳一開始對孩子還是比較滿意的,但隨著孩子越來越大,孩子也開始有所叛逆,畢竟每個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都會和家人發生一些衝突,叛逆是難免的,就要看家長如何和孩子相處,有些孩子明明已經成年
  • 不要讓「教育」,透支了與孩子的情感帳戶
    因為聽了許多家長的教育觀念:不吼聽不見,不打記不住。想用這個故事,告訴那些一味地用指責打罵,把發洩情緒當教育的家長,你是有多淺薄。很多媽媽說,孩子就是我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可在打、罵、吼指責起這塊肉來,就像是在對待一塊豬肉,沒有絲毫情感可言。
  • 不要否定指責孩子,肯定孩子的想法,孩子一定會愛上學習
    今天回娘家,八歲的侄兒本來在玩手機遊戲,一聽我邀請他一起讀書,孩子馬上放下手機,和我們一塊到另一個房間開始讀了《老子》。現在的小學教材中,有很多國學經典的內容,讀完書,侄兒就讓我看他抄下來《論語》中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等語句。
  • 洛克菲勒:有意不讓孩子知道父親是有錢人,沒有因為出身被定型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他這樣的富翁,是怎麼教育和影響孩子的,他作為父母,是如何給孩子規劃人生起點的。希望孩子過上好的生活、上好的學校、有好的工作,有的父母給孩子報早教班、琴棋書畫各種興趣班,早早規劃孩子的人生起點和未來,就怕孩子落後,儘其所有的給孩子最好的物質和條件。洛克菲勒已經擁有了財富,他給孩子的是什麼呢?他對兒子寄予的厚望,說:「我期望你在不遠的將來就能卓爾不群,並勝我一籌。」
  • 什麼是定型枕 定型枕什麼時候開始用
    什麼是定型枕 定型枕什麼時候開始用 2017-06-05 09:36:28 來源:全球紡織網 什麼是定型枕?定型枕什麼時候開始用?
  • 育兒秘籍:完美頭型睡出來,新生寶寶用不用定型枕?
    寶寶出生了,全家人非常高興,新手爸媽更是有喜有憂,接踵而來的是諸多育兒難題,今天,我來解答一個困擾新手爸媽的問題:小寶寶到底需不需要枕定型枕?首先,你家寶寶是男孩還是女孩?再者,怎麼給孩子睡頭型?出生的嬰兒在第一個月裡顱骨較軟,是睡頭型的最佳時期,滿月後基本定型,隨著月齡的增加,孩子的頭型固定。睡頭型關鍵要三面著力,即頭兩側和腦後,寶寶睡覺時不要保持一個方向的睡姿,要向左睡睡,向右睡睡,再平躺著睡睡,三個方向的保持時間基本一致就可以了。
  • 【Mimos嬰兒定型枕】| 對於BABY 擁有完美的頭型離不開它~
    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都離不開精心的呵護,媽媽們對寶寶的牽掛永遠是溫暖而細緻。Mimos以心相守,以愛相伴,用安全、健康的產品服務每一位家庭,共同見證和記錄每個家庭成長路上的美好幸福。F小的時候完全沒有偏頭問題,所以那時候完全沒有研究的。後來到了妮妮,小妞特別愛往右偏著頭睡,剛開始真的沒有放在心上,等到四個月的時候發現頭竟然已經偏了,好揪心呀,還是女寶,形象真的太重要!於是就開始各種想辦法找防偏頭枕。發現某寶上賣的最多的就是洞洞枕,也試了,不行,因為總是睡著睡著就滑下來了。直到閨蜜推薦Mimos,於是超人來啦!真心有用,而且很透氣!
  • 經常誇讚孩子,和經常指責否定孩子,培養的氣質大不一樣
    文丨福林媽咪教育孩子的時候,你經常做的,是誇讚鼓勵孩子,還是總是指責和否定孩子呢?很多家長會覺得,只有多指出孩子錯誤,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才能變得更優秀。從剛開始的唯唯諾諾相比,現在的小雅簡直判若兩人,可以自信大方的與人交談,整個人的氣質都變得不一樣了。如果一個人被誇的越多,就會變得越自信,自我的認同感也會越強烈,整個人都會變得更加陽光,氣質也會隨著自信逐漸變得動人。可是如果一個人總是被指責,別批評,甚至是不認同和否定,那這個人就不會有自信,會變得自我懷疑。
  • 現在的孩子教育太難!
    第一次大吼:昨天,兒子偷偷摸摸拿著四個大扭蛋想要藏起來,被我看到了,於是大發雷霆,狠狠的教育了一頓。後來老實交代:四個扭蛋兩個是爸爸帶著去買的,兩個是叫阿婆買的,知道我平時不讓他亂要求買玩具,所以就偷偷藏著不讓我知道。第二次大吼:早上6點多就醒了,來我房間拿他爸手機玩小遊戲,我迷迷糊糊也有點不想管,但半個小時了他還在玩,就說了一句不要玩了 他乖乖的走了。
  • 嬰兒頭型什麼時候定型?如何在頭型固定前,幫寶寶睡出完美頭型
    導讀:嬰兒頭型什麼時候定型?如何在頭型固定前,幫寶寶睡出完美頭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嬰兒頭型什麼時候定型?如何在頭型固定前,幫寶寶睡出完美頭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高曉松指責清華博士:愧對清華教育!3個特點能看出孩子是否優秀
    1、沒有主見的孩子未來很難有出息高曉松曾經在《奇葩說》上公然指責自己的同門師弟,一位來自清華的頂級學霸——清華博士。」的人都會對自己未來感到迷茫,真正輪到自己獨處、解決問題的時候一點方法都沒有。不少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目光放遠,不要貪圖眼前一時的苟且,而是應當追求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