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買房的朋友而言,購房時有一個公攤面積讓大家感到困惑,不少人不是很了解,往往採取自動忽略掉。
其實公攤面積也是要算錢的,一套房如果90平米,公攤面積佔30%,即使開發商有贈送面積,算下來也是每平方也是要多交錢的。
所以,購房的時候應該計算好公攤面積,才不至於被坑,小編跟大家總結了一下,那些是如何計算公攤面積,哪些地方會算作公攤面積,以及不同住宅的公攤面積大概為多大,跟大家做一下科普。
公攤面積的計算公式:
房屋銷售的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公攤面積。
(其中,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牆體面積+陽臺面積。
而公攤面積=公攤係數×套內建築面積;
公攤係數=建築總公攤面積/總套內建築面積.)
從計算的公式中可以看出,公攤面積越小,得房率就越高,但過小的公攤面積也會影響整體的美觀度和舒適度。另外,除了公攤面積,其實還有開發商的贈送面積,如果把這部分也算入套內面積的話,那麼得房率其實是比較高的,有些所謂的零公攤就是加上了贈送面積。
普通住宅的公攤面積一般佔比多少呢?
7層以下住宅公攤率為7-12%。
7-11層住宅公攤率為10%-16%。
12-33層住宅公攤率為14%-24%。
別墅類的公攤率為1%-8%。
哪些地方又會被算作公攤呢?
1、電梯井,尺寸是按照電梯選型來確定的,井壁上安裝電梯軌道和配重軌道,預留的門洞安裝電梯門;
2、管道井,走各種管道的空間,有垂直的,也有水平向的,有貫通的,也有分隔的;
3、樓梯間,容納樓梯的結構,包圍樓梯的建築部件(如牆或欄杆),同時它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建築部分,聯繫整個建築的交通運輸;
4、變電室,小區的電力系統中對電能的電壓和電流進行變換、集中和分配的場所;
5、設備間,設備間是在每一幢大樓的適當地點設置電信設備和計算機網絡設備,以及建築物配線設備,進行網絡管理的場所;
6、公共門廳,進入住宅後的一個較大公共空間,屬於室內空間,採暖和製冷要求一般按建築物功能要求設置;
7、過道,住宅套內使用的水平交通空間;
8、值班警衛室,設在小區大門口一側的門房,警衛室外門口處還有升降欄杆;
9、共用牆體,住宅
主體承重結構部位(包括基礎、內外承重牆體、柱、梁、樓板、屋頂等)、戶外牆面等。
哪些地方不計入公攤面積?
1、小於2.20米的房屋部位。
2、突出房屋牆面的構件、配件、裝飾柱、裝飾性的玻璃幕牆、飄窗、垛、勒腳、臺階、無柱雨篷、煙道、壁爐等。
3、房屋之間無上蓋的架空通廊。
4、建築物內的操作平臺、上料平臺及利用建築物的空間安置箱、罐的平臺。
5、騎樓、過街樓的底層用作道路街巷通行的部分;臨街樓房挑廊下用作道路街巷通行的部分,不論其是否有柱,是否有圍護結構。
6、獨立煙囪、亭、塔、罐、池、地下人防幹、支線。
7、電梯下方的電梯機坑。
8、戶室或陽臺中由欄板、護欄等分隔的空調機位。
9、露臺
聲明:
1. 本文章的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旨在相互探討,不作為任何參考意見。
2.正文中所涉及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3.如對文章中所闡述的觀點有異議,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