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宣教」兒童為什麼要體檢?

2020-09-05 河南省息縣人民醫院

開心童年

快樂生活

兒童體檢

活動規則

兒童生長發育的特點包括:連續性和階段性、不平衡性、遵循一般規律性、個體差異性。

1、連續性和階段性:

生長發育在整個兒童期屬於動態發展過程,不同年齡組有其自身特點,發育項目應呈有序過程,任何一個階段生長發育發生障礙都會影響到孩子下個階段的發育,如3個月的孩子抱起來豎頭會較穩,如果這個年齡組的孩子還不能豎頭,那麼就會影響到孩子下個階段坐位、爬行和站立的過程,那麼這說明生長發育是有一定的連續性。

不同年齡階段生長發育速度是不同的,比如第一年身長和體重快速成長,是生後的第一個生長高峰,尤其出生後前3個月。那麼這就提醒我們在嬰幼兒具有連續性階段性發育時期一定要動態跟蹤孩子的生長發育。

2、不平衡性:

人體各個器官及系統發育是不平衡的,其發育的快慢速度是不同的,如神經系統發育要早一些,新生兒的腦重量是370克,在6個月後就可以發展到700克,約為出生時2倍(佔成人50%), 2歲時約為出生時3倍,大腦比軀體、骨骼、肌肉發育都要快的器官,所以說,神經系統的發育在嬰幼兒期是尤為重要的。

3、規律性:

生長發育要遵循一定的規律性,一般來說是"由上到下"由近到遠"由粗到細"從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的規律。

由上到下:如出生後的生長規律俯臥位先抬頭,慢慢撐起來會抬起胸部,然後由坐位到可以爬行,然後站立、行走,慢慢的從上到下一點點開始發育;

由近到遠:嬰兒期開始常常會伸胳膊蹬腿,然後開始手和腳的活動;

由粗到細:再有孩子從不會抓東西,到可以大把抓取玩具,逐步的可以用拇指、食指捏取玩具;

由簡單到複雜:孩子首先會畫線條之後

會畫圈會畫圖形;

由低級到高級:孩子先會聽、看事物來感覺、認識事物,逐步到有記憶、有匹配和比較、有思維學會分析和判斷事物。那麼人體就是從最基礎的感知覺開始,發展到有記憶、思維、分析和判斷的能力。

4、個體差異性:

每個個體雖然會按照一定的規律性發育,但還會受到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

二、嬰幼兒發育規律

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運動方面(粗大運動、精細運動) ,語言能力,社會適應性方面,認知能力方面來判斷孩子究竟符不符合同年齡組的發育。

(一)運動發育:粗大運動發育、精細運動發育來進行評判。

粗大運動發育規律

1個月 俯臥位的時候會嘗試著抬起頭;

2-3個月 俯臥位的時候可以將胸部離開

3-4個月 抱著豎頭的時候會相對較穩;

4個月 家長扶兩手和髖部能坐;

6個月 孩子試著可以獨坐;

8個月 會爬行;

1歲時 可以獨立行走;

15個月 可以蹲著玩;

2歲時 雙足可以蹦跳或者可以單腳站立;

3歲時 雙腳可以自由交替上下樓梯。

家長可以觀察孩子是否符合年齡段發育的特點,若發現異常可以儘快到我院兒童體檢科進行評估。

精細運動發育規律

1個月 寶寶雙手會緊握,當刺激時,緊握程度會更緊;

3-4個月 雙手會逐漸鬆開,並且會觀察、玩耍自己的手,有抓握玩具的動作意向;

6-7個月 雙手會有意識的輪替互倒玩具;

9-10個 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取物品,可以敲打玩具;

1歲時 可以翻書、握筆亂塗;

18個月 可以疊4塊方積木;

2歲時 可以一頁頁翻書,疊積木可以到6塊

3歲時 會模仿畫線條,疊積木可以到8塊等

如果孩子未達到以上運動規律,要帶孩子到息縣人民醫院兒童體檢中心進行精準評估,遵醫囑及時進行幹預,切莫錯過寶貴的黃金訓練期。

在下期"兒童科普"中,我將圍繞兒童成長發育中的語言能力、認知能力等方面進行解讀,哪些情況需要家長們特別注意,請家長及時閱讀,在嬰幼兒生長發育過程中,密切觀察孩子。

活動規則

諮詢檢查請聯繫我們,息縣人民醫院兒童體檢中心(兒科門診一樓)

範瑋醫師電話:13598595165

科室電話:0376-3010623

通訊員:陳衛平

息縣第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

息縣人民醫院

國家二級甲等醫院

官方微信公眾號

總第443期

微信號:xyxxrmyy

急救專線:5921111

預約電話:3010085

精醫|厚德|為民|奉獻

官方訂閱號

官方服務號

相關焦點

  • 兒科診所贏利很簡單?看這一篇就夠了(下)
    除了看診之外還有一個很好的項目是兒童體檢。可惜目前兒童體檢沒有被兒科醫生重視,還有很多家長沒有體會到一個真正的兒童體檢是什麼樣子。我們認為好的體檢一共只有三部分:一是關於體格發育評估;二是心理行為發育的評估——這其實不難,很多醫院派出護士去學習智力發育的評估,這是有明確標準可以執行的,採用的工具是日常的玩具,實施起來還是比較簡單;三是醫生跟病人之間關於兒童這次體檢的總結和回顧
  • 衛健委設置 5 個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兒科要揚眉吐氣了?
    根據政策頂層設計層面的預想,入選國家級區域兒童醫學中心的各醫院要求各醫療中心要按照《設置規劃》有關要求,落實相關職責任務,加強與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的統籌協同,建立分工協作機制,分別在東北、華東、中南、西南和西北區域發揮輻射引領作用,帶動提高區域內兒童醫療、教學、科研及預防保健服務水平,促進區域間兒科醫療服務同質化。
  • 為什麼兒科醫生越來越少?
    兒科醫生緊缺、遞減,卻不是一日之病,而是長年累積的重疾。其原因大體可以分為三個層面:工作繁雜,工資低廉,簡稱「性價比低」;醫患矛盾突出,人人望而生畏;社會認識有誤、重視投入不足。比如北京,首都兒科研究所和北京兒童醫院承擔了全市 80% 的兒童診療任務,這一切只是因為該市其他醫院兒科部門實力不足,對於病患的承受力弱,亦或者因為科室收入總是拉醫院後腿而最終被徹底撤銷。追其根源,依舊是經濟法則在作怪。正如近期一篇新聞報導所描述,有的醫院自己買轉運車接收外院轉運來的患兒,醫護人員則要超負荷工作,否則收不回成本。
  • 「健康宣教」兒童體檢—語言能力和認知能力方面
    1.視覺 剛出生的嬰兒、新生兒無法辨認彩色,因其視椎細胞尚未發育,只是對黑、白、灰顏色較敏感,這也就是為什麼剛出生的嬰兒會用黑白卡訓練視覺;2個月時可以比較協調的注視物體並且在一定範圍內眼球跟隨物體運動;可追視眼前90°範圍內活動的物體;3個月可以追視到180°,可以追尋活動的玩具同時追視人的走動,這也就說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頭眼反射已建立(雙眼球在隨著注視目標轉動時
  • 聽兒科專家說:控制兒童哮喘,家長需要注意什麼?
    全國兒科哮喘協作組分別於1990年、2000年、2010年對我國幾十個城市的0-14歲兒童進行哮喘患病率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在20年兒童哮喘病每隔10 年患病率增長 60% 左右,20年間增長了140%左右2。
  • 第一屆曜影醫療中美兒科專家研討會圓滿閉幕,守護兒童身心健康!
    正如這一詞彙所寓意的那樣,「做溫暖的醫療」和「提供高品質的服務」是曜影醫療始終秉持的理念。近年來,曜影醫療依託其「全科+專科」模式,既結合了全科醫療的高效與便利,同時保障了專科對於疑難雜症的解決能力,從而為自身發展按下了快進鍵。當前,新冠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季節性流感又洶湧而來,兒童是最易被波及的群體之一。在這一背景下,兒科診療將面臨哪些挑戰?如何在疫情陰影下確保兒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 【基督教新聞】以色列宣教 為猶太人、阿拉伯人求平安
    士林靈糧堂提供  「你們要為耶路撒冷求平安!」士林靈糧堂自2015年開始,與以色列連結並於隔年(2016年)號召弟兄姊妹分為成人、青年學生兩批短宣隊前往以色列宣教,同時也接待以色列學生來臺文化交流。至今每年在宣教上都有突破,今年9月邀請拿撒勒分堂沙林牧師(靈糧體系第一間在以色列的分堂)、尼泊爾加德滿都恩典靈糧堂阮牧師來臺傳遞跨文化宣教的重要性,明白神對萬民萬族的心意。
  • 帶娃體檢不做這些項目≈白花錢+白受罪
    大家好,我是剛結束「如何促進孩子語言發展」夜話會講課的萌媽。8月9日晚間,北京市教委公布了北京秋季學期開學時間。身在北京,我們真是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了這一天——終於可以告別長達9個月的「居家辦公+帶娃」的高負荷生活,我也不用每天光是做三頓飯,就耗盡全身力氣了。開學在即,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地去學校。
  • 【創全號•愛心公益】六一兒童節兒科免費線上義診(諮詢方式看文...
    【創全號•愛心公益】六一兒童節兒科免費線上義診(諮詢方式看文末) 2020-05-24 03: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少問孩子「為什麼」
    土土爸的感悟,讓小芭想起曾在兒童心理學教材中讀到的一段話:「兒童需要這樣的養育風格——既對其獨特的需求和能力有敏感性,又通過具體的行為過程,給兒童以適當限制以幫助他們形成自我控制的能力,給兒童以適當支持以幫助他們獲得相應能力的發展。
  • 「孩子國」:服務家長、幼兒園和婦幼保健機構,構建兒童健康領域入口
    除了學前教育,託幼機構還承擔了重要的兒童衛生保健功能。今天要介紹的「孩子國」就是立足於婦幼保健機構和幼兒園,從兒童衛生保健切入,面向0-12歲家庭提供兒童健康服務。針對以上痛點,「孩子國」從婦幼保健所、幼兒園、家庭三個場景展開,致力於用網際網路技術提升行業效率,構建兒童健康領域的入口。
  • 「科學體檢全攻略」體檢前先做健康問卷,按自身情況制定體檢套餐
    而健康問卷,能在體檢結果之外,讓醫生對你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再配合體檢結果,能綜合、客觀地判斷各種疾病的風險因素,制定更有針對性的健康管理方案。我把我們的體檢健康問卷附在了本文文末,你可以對照查看。舉例來說吧。
  • 「10.17兒童科普活動預告」小腹瀉大危害,每逢秋季要當心
    小腹瀉大危害,每逢秋季要當心!秋季腹瀉頻出現,專家親臨兒童公園教您居家防治小妙招!活 動 簡 介為更好地提供兒童健康服務,廣州市兒童公園、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聯合舉辦的「兒童健康科普宣教系列活動」於每月第三個周六定期在廣州市兒童公園南門口多功能室內舉行,由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專業的醫護團隊按不同主題作深入淺出的講解和示範
  • 當兒科醫生都病倒了,中國人開始吞下醫鬧的苦果
    兒科是在這場流感戰爭中第一個「告急」的科室。而在兒科看病,你要面對的是一個兒童和一群大人。在兒科,連打針都有可能遭受醫療暴力的。要知道中國0-14歲兒童目前有2.6億,這10萬兒科醫生要服務2.6億兒童,平均一名醫生要服務2000名兒童。而這個缺口在目前並沒有被填補上,反而正在不斷擴大。
  • 「兒科名醫對話」鄭宏、王怡珍、劉媛:怎麼吃才能助力孩子長高?
    如果吃的不夠營養不足,就會表現出身高增長不良、體重增長不良等問題,這些都決定了我們家長在平時要重視孩子的飲食營養狀況。  問題三:有家長反映到,從孩子一出生就給孩子補充各種營養品,那麼寶寶為什麼仍是又小又不長個呢?
  • 兒童保健科、兒科有啥區別?
    在很多家長眼裡,「兒童保健」就是給孩子做做基本體檢,量量身高、體重、頭圍什麼,似乎並沒有發揮多大作用。可是到醫院看病才發現,那裡有專門的兒保科室,與兒科並列存在,該掛哪個號,家長有點懵——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
  • 2~3月餵養睡眠「要不要」
    1⃣️餵養「要」以4周的體重平均值判斷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平均每周增長150~200克「不要」讓乳房持續腫脹,可以手擠奶或用吸奶器吸奶「不要」在寶寶猛長期的時候急著餵奶粉,乳房產奶量會逐漸適應寶寶需求的「不要」擔心寶寶排便頻率的不降
  • 渭南市二院兒科舉辦「關愛兒童健康 傳遞科普知識」主題座談會
    為了加強患兒家屬掌握更多的急救知識和用藥安全,7月28日下午,兒科「健康教育」主題座談會如火如荼的進行。家長們興致勃勃、帶著疑問圍坐在一起,認真聆聽。首先朱小豔護士長感謝各位患兒家長對於二院兒科的信任以及支持,並對於此次座談會的流程做以介紹。
  • 兒童退燒,我為什麼推薦首選「對乙醯氨基酚」?
    臨床中,通常把兒童腋下溫度≥37. 5℃定義為發燒。當兒童腋下溫度≥ 38.5℃或者因發燒出現不舒服症狀時,可以考慮服用退燒藥緩解不舒服。通過不斷的科普,家長們差不多都知道「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是目前臨床應用最普遍、且相對安全的兒童退燒藥。≥ 2月齡的兒童,可以使用對乙醯氨基酚,劑量為每次每公斤體重10- 15 mg,必要時可以每4小時一次,24小時內最多4次。
  • 重慶市中醫重點專科|江北區中醫院兒科:愛心和專業撐起兒童健康藍天
    科室隊伍的凝聚力、向心力與專業力,離不開秦耘主任十餘年來一直嚴格要求科室人員遵循18項醫療核心規章制度,「作為兒科醫生要有嚴格認真的工作作風,要以『不允許自己犯錯誤的』完美標準鞭策自己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術,一旦失誤,代價是一個家庭的傷痛」,秦耘主任斬釘截鐵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