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在提高植物光合效率和產量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2021-01-10 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郭房慶團隊在提高植物光合效率和產量方面取得進展,讓「光合作用」不再被「高溫」困擾,為應對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條件下的糧食安全生產挑戰,提供了解決方案。相關成果4月21日在線發表於《自然—植物》。

  溫度是影響植物生長周期和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陽光充足(高光強)或高溫脅迫通常會抑制光合作用,進而導致作物嚴重減產。 因此,全球氣候變暖對世界糧食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植物細胞中的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陽光充足(高光強)或高溫脅迫通常會引起葉綠體中活性氧累積,抑制光合作用過程。其主要原因是造成「棲息」在葉綠體類囊體膜上光合複合體PSII關鍵蛋白D1的迅速降解,葉片光合機能下降,進而導致作物嚴重減產。

  D1作為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重要複合體PSII的核心蛋白,對於高溫脅迫最為敏感,是PSII複合體內最容易受損和更新最快的蛋白。一旦PSII受到高溫傷害,在修復過程中,損傷的D1蛋白被新合成的D1所取代。葉綠體作為半自主性的細胞器,具有自己的基因組,編碼D1蛋白的葉綠體基因為psbA。而在光合作用進行過程中,葉綠體中累積的活性氧會顯著抑制D1蛋白的翻譯過程,進而導致PSII複合體的修復效率降低,這種情況在高溫脅迫條件下尤為嚴重。因此,如何提高強光條件下或高溫脅迫下PSII的修復效率,進而增強植物的光合效率、生物量和產量,是長期困擾這一領域科學家的難題。

  研究團隊認為D1可能是PSII這個「木桶」中最短的「板」,補充D1很可能是提高植物光合效率的關鍵點。研究人員將克隆的擬南芥葉綠體基因psbA整合到核基因組中,並由強力響應高溫脅迫的啟動子驅動表達。

  研究人員表示,將這一全新構建的融合基因整合進擬南芥、菸草和水稻基因組,相當於將它們天然具有的葉綠體基因psbA成功「拷貝」到核基因組並同時獲得響應高溫脅迫啟動表達的特性。

  研究表明,每種植物三個改良株系均生長旺盛,高溫抗性、光合效率、二氧化碳同化速率、生物量方面相較於野生型均有大幅度增加,效果顯著。研究同時證實了植物在正常生長和高溫脅迫下對於D1的需求是高水平的,天然的葉綠體D1合成途徑滿足不了植物快速生長和抵抗高溫脅迫對於新合成D1蛋白的需求。

  在該項成果中,研究人員通過遺傳工程手段在擬南芥、菸草和水稻中創建了一條全新且由高溫響應啟動子驅動的細胞核融合基因表達的D1蛋白合成途徑,建立了植物細胞D1蛋白合成的「雙途徑」機制(天然的葉綠體途徑和創建的核途徑)。增加細胞核源D1合成途徑,顯著增強植物的高溫抗性、光合作用效率、二氧化碳同化速率、生物量和產量。

  專家認為,就「為植物細胞增加一條全新的D1合成途徑並顯著提高光能利用效率」而言,這一原始創新性的發現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尤其在提高植物光能利用效率方面,是一個重要突破性進展。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0-0629-z

相關焦點

  • 中國研究人員在提高植物光合效率和產量方面...
    今天,國際植物生物學著名期刊NaturePlant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分子遺傳國家重點實驗室郭房慶研究組的最新突破性研究成果。該項研究在提高植物光合效率和產量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 提高植物光能利用效率研究取得進展,糧食安全或有新解決方案
    該研究成果是提高植物光能利用效率方面的一個重要突破性進展,為糧食安全生產挑戰提供了解決方案。因此,如何提高強光條件下或高溫脅迫下PSII的修復效率,進而增強植物的光合效率,生物量和產量是長期困擾這一領域科學家的基礎性科學問題和挑戰性難題。
  • 科學家改良光合效率製造超級作物,十五年後至少可增產20%
    科學家改良光合效率製造超級作物,十五年後至少可增產20% 澎湃新聞記者 吳躍偉 2017-09-18 15:16 來源
  • 黎家、李傳友撰寫「植物激素研究進展」長篇中文綜述
    中國科學家利用植物組織離體培養、以突變體為主導的分子遺傳學手段及以水稻農藝性狀為核心的植物激素研究策略, 在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生物合成及代謝、信號感知及傳導等方面均取得了較大的成就, 較好地推動了植物激素的理論研究及生產應用。
  • 學校新型多糖疫苗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學校新型多糖疫苗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2021-01-10 23: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態中心在叢枝菌根提高植物抗旱性分子機制方面取得進展
    最近,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城市與區域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陳保冬研究組在叢枝菌根提高宿主植物抗旱性分子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結果在國際著名植物學期刊《新植物學家》上發表(New Phytologist 197: 617-630;2013)。
  • 英研究稱:增加植物根毛長度可提高作物產量
    英研究稱:增加植物根毛長度可提高作物產量
  • 上海英文學術期刊辦刊質量取得突破性進展
    也就是說,對標世界一流標準,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上海英文學術期刊辦刊質量近年來取得突破性進展,正在成為上海期刊新的品牌。晚報就此專訪了《細胞研究》常務副主編李黨生、中國雷射雜誌社董事長楊蕾、上海大學期刊社社長秦鈉,三位在改革中奮力前行的出版人,來談談經驗和體會。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0年基礎科學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草業學院:草坪草生理生態科研團隊在油菜素內酯調控植物耐鹽性方面取得新進展,提出一個新的觀點:適當地提高BR水平或增強BR信號轉導有利於提高植物的耐鹽性,然而過量的BR與BR不足一樣對植物的耐鹽性不利。
  • 李家洋課題組在擬南芥生長素合成調控機理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
    李家洋課題組在擬南芥生長素合成調控機理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 來源: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發布者:張薦轅   日期:2015-04-17   今日/總瀏覽:1/3945
  • 最近,這些中藥企業難了;科學家在抗擊結核病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Voxelotor有著恢復正常血紅蛋白功能和改善氧氣輸送的潛力。 Voxelotor曾經獲得美國FDA授予的突破性療法認定、孤兒藥資格、快速通道資格和罕見兒科疾病認定(rare pediatric disease designations)。
  • 我國科學家在二氧化碳電催化還原制乙烯和乙醇方面取得突破
    CO2活化和可控C-C偶聯合成兩個或多個碳原子(C2+)化合物(如乙烯和乙醇)是化學領域極具挑戰性的科學難題。  我國科學家最近在CO2電催化還原制乙烯和乙醇方面取得突破。
  • 中國農業科學10項重大進展發布
    自2018年起,中國農業科學院開始開展年度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的遴選工作。「我們希望持續發布的年度重大科學進展信息,能夠成為我國農業科技人員勇攀世界農業科技高峰的導航儀,成為攻克世界農業科技前沿、重大科學問題的風向標,大力推進我國農業科技的跨越發展。」張合成強調。
  • 人民網:南開大學「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取得突破性進展
    圖1 鈉—二氧化碳(Na-CO2)電池結構及反應人民網天津7月15日電 (記者 朱虹)近日,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陳軍教授團隊在利用CO2呼吸的室溫可充鈉-二氧化碳電池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可充室溫鈉-二氧化碳電池」(Rechargeable Room-Temperature Na-CO2 Batteries)為題,在《德國應用化學》(
  • 龍城街道城市更新 取得突破性進展
    【深圳商報訊】(記者 畢國學 通訊員 潘志文 張敏)近日,龍城街道回龍埔新工業區城市更新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意向開發單位與最後1戶未籤約業主籤訂拆遷補償協議。 據介紹,龍城街道十大專項行動城市更新專項任務涉及回龍埔新工業區城市更新單元在完成約99%的協議籤訂工作後,剩餘1棟建築物拆遷補償工作受阻近一年時間。
  • 科學家總結提高作物產量的遺傳策略
    科學家總結提高作物產量的遺傳策略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7 15:21:58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Julian I.
  • 《自然》雜誌發表PACE技術文章 展示蛋白質科學突破性進展
    美國聖路易斯2016年5月4日電 /美通社/ -- 孟山都公司和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一篇有關噬菌體輔助持續演化(Phage - Assisted Continuous Evolution, PACE)技術的研究報告,該研究將賦予蛋白質科學在農業中前所未有的全新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