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在二氧化碳電催化還原制乙烯和乙醇方面取得突破

2020-12-20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CO

2

活化和可控C-C偶聯合成兩個或多個碳原子(C

2+

)化合物(如乙烯和乙醇)是化學領域極具挑戰性的科學難題。相對熱催化,電催化經過不同的C-C偶聯機理實現CO

2

的還原偶聯,能更好地調控C-C偶聯過程。因此,創製高效催化劑,實現高電流密度、高C

2+

選擇性、高穩定性的「三高」性能,是推進電催化還原CO

2

走向實際應用的關鍵。

  我國科學家最近在CO

2

電催化還原制乙烯和乙醇方面取得突破。針對CO

2

電催化還原中高C

2+

產物法拉第效率(實際生成物與理論生成物比值)的催化劑常常活性低的難題,我國科學家提出適當提高催化劑水活化能力對提高CO

2

還原活性具有重要作用,發展出氫助C-C偶聯新策略,在氟修飾的銅(F-Cu)催化劑上實現了CO

2

電催化還原制乙烯和乙醇性能的突破。在具有氣體擴散電極的流動電解池中,電流密度可達1.6 A·cm

-2

,C

2+

產物(主要為乙烯和乙醇)的法拉第效率為80%,C

2+

產物生成速率可達4013 μmol·h1

-1

·cm

-2

,且乙烯和乙醇的選擇性可達80%以上、單程收率可達15%以上,超出傳統高溫、高壓條件下CO

2

加氫催化劑的性能,表現出實際應用潛力。

  相關成果2020年4月20日發表在《自然-催化》上。

相關焦點

  • 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合成二碳產物
    在諸多相關技術中,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可以在相對溫和的條件下進行,其裝置架構也相對簡單;此外,這項技術與新型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等)有著良好的兼容性和互補性,可對特定時段過剩的電能加以轉化並存儲在化學鍵中,同時得到一系列有經濟價值的還原產物。因此,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技術近年來受到了科研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
  • 【催化】中科院化學研究所胡勁松課題組揭示碳基納米催化劑電催化還原二氧化碳的活性機制
    CBG在線商店防疫專區現已上線 限時優惠進行中詳情點擊「閱讀原文」利用可再生能源在溫和可控的條件下電催化還原轉化二氧化碳為有用燃料和化學品是能源化學的重要前沿其核心挑戰是開發高性能二氧化碳還原反應(CO2RR)的電催化劑,提高目標產物產率和實現高選擇性。
  • 南科大梁永曄課題組實現分子催化劑高效電還原二氧化碳
    找產品、發求購、查百科,就上化學加 導讀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梁永曄課題組與耶魯大學化學系王海梁課題組合作在電催化還原二氧化碳(CO2)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分子催化劑通過多米諾途徑實現二氧化碳至甲醇的電還原轉化
  • 光誘導單個銅原子修飾的UiO-66-NH2光催化還原CO2制液體燃料
    光誘導單個銅原子修飾的UiO-66-NH2光催化還原CO2制液體燃料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 16:41:03 清華大學Yadong
  • 化工系陸奇團隊在電化學二氧化碳轉化製備高附加值化學品受含氧...
    清華新聞網8月3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化工系陸奇副教授團隊對二氧化碳電催化還原電極表面物種的研究取得進展,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題為《引入氧氣共同電解帶來的二氧化碳電化學還原的提升》(Oxygen induced promotion of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 何良年|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二氧化碳化學
    因此, 需探討催化作用機制, 形成催化劑設計新方法; 突破CO2還原產物精準調控問題, 以實現CO2定向轉化。最引人注目的是光電催化還原CO2領域, 通過光及可再生電催化還原, 以克服轉化中的能源問題, 開闢利用太陽能光解水制氫與轉化CO2相結合的新途徑, 即可再生能源儲存和CO2 轉化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 中國科學家開發纖維素乙醇生產「一鍋法」 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我國研究人員利用多功能催化劑Mo/Pt/WOx,開發出一種直接將纖維素轉化為乙醇的「一鍋法」,轉換率達到43.2%,可以有效催化纖維素與乙二醇、乙醇之間的串聯反應。
  • Cu@Na-Beta催化CO2加氫生成乙醇
    CO2加氫制乙醇反應,取得良好效果。Cu基催化劑被廣泛用於CO/CO2加氫反應中,它的活性和對產物的選擇性與催化劑載體關係巨大。本文依據一種新的催化劑設計理念,運用金屬銅與沸石分子篩兩種組分構造成金屬銅納米糰簇被貝塔分子篩骨架從四周較為緊密限制的複合催化劑,用於催化CO2加氫制乙醇反應,取得良好效果。
  • Nature Energy最新綜述:CO2還原的影響因素及反應機理
    與電解水制氫相比,二氧化碳的電解技術尚未成熟。要使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成為儲存可再生電力的可行選擇,就必須克服能源效率、反應選擇性和總轉化率方面的重大障礙。許多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反應(CO2RR)在不同條件下會產生不同的化合物。目前,選取合適的電催化劑,就能通過CO2RR產生雙電子轉移產物CO和HCOOH,只需低的過電位,並能達到高的法拉第效率。
  • 中國化學會第一屆全國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學術會議在我校召開
    李靖說,召開本次會議,旨在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全面展示二氧化碳化學領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進展和成果,深入探討二氧化碳化學領域所面臨的機遇、挑戰和未來發展方向,以推動學科的發展和進步,貢獻於可持續發展。希望通過會議的召開,與頂尖科學家面對面交流,聆聽大師的科研心路,觸碰本領域的前沿,從而共同探討二氧化碳領域的科學問題與技術難題,推動二氧化碳資源化的研究與應用。
  • 燃料電池陰極高效氧還原催化劑研究取得突破
    然而,為保證輸出功率,目前的燃料電池仍需擔載較高的貴金屬Pt作為電催化劑,極大地制約了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進程。因此,如何提高目前Pt催化劑的活性同時降低電極中的Pt用量已成為燃料電池技術研究領域的核心課題。   通過實驗和量化計算結果證明,適當地調節催化劑Pt表面的晶格應力可極大地提高其催化活性。
  • :劉家旭組在乙烷/二氧化碳共轉化研究取得新進展
    、能源化工應用基礎研究,在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多相催化模型體系和多相催化原位動態表徵等方面展開系統研究。本文主要介紹該課題組在e二氧化碳催化轉化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本研究根據乙烷和CO2分子尺寸,選擇小孔沸石分子篩SSZ-13作為載體,製備出具有乙烷和CO2接近等摩爾比例轉化的Zn/SSZ-13催化劑。
  • Chem:單位點反應中心應用於電催化...
    成果簡介近年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樓雄文教授課題組在具有不同結構的單原子催化劑的設計和製備及其在電催化水裂解和CO2還原應用領域取得了許多優秀的成果,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近期撰寫了題為「Atomically Dispersed Reactive Centers for Electrocatalytic
  • 高考實驗之乙醇和苯酚的性質探究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乙醇和苯酚的性質探究。實驗操作:將K2Cr2O7溶液滴入硫酸溶液中,再加入適量乙醇溶液現象:加入K2Cr2O7溶液時溶液變為橙色,再加入乙醇後變為綠色結論:乙醇能將Cr2O72-還原為Cr3+(3)乙醇的脫水反應實驗操作:將乙醇與濃硫酸
  • 人民網:南開大學「可呼吸」鈉-二氧化碳電池取得突破性進展
    圖1 鈉—二氧化碳(Na-CO2)電池結構及反應人民網天津7月15日電 (記者 朱虹)近日,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陳軍教授團隊在利用CO2呼吸的室溫可充鈉-二氧化碳電池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可充室溫鈉-二氧化碳電池」(Rechargeable Room-Temperature Na-CO2 Batteries)為題,在《德國應用化學》(
  •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何良年教授:二氧化碳固定方面新突破
    【成果簡介】近日,南開大學化學學院何良年教授課題組在二氧化碳固定方面的新突破。該課題組利用三甲銨乙內酯(Betaine,也叫甜菜鹼)作為高效、可持續的有機小分子催化劑,在胺和二苯基矽烷存在下實現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級可控地還原功能化反應,這是首例同時實現二氧化碳可調的2-、4-、6-電子還原與C-N鍵構築相結合的報導,可用於甲醯胺、縮醛胺和甲胺類化合物的合成和製備。
  • 聽聽DMTO首席科學家劉中民院士怎麼說
    乙醇不僅含氧量高,能夠提高汽油辛烷值和燃燒效率,降低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等汙染物排放,而且無毒無害,不會對地下水體造成汙染,因此已被歐盟、美國、巴西等眾多國家廣泛用於汽車燃料或汽油添加劑。我國於2005年起,在部分省市開始推廣使用乙醇汽油,目前已有11個省市在密閉推廣乙醇汽油。我國每年汽油表觀消費量1億多噸,若使用乙醇汽油,不僅能夠節約石油,也能有效減少汽車尾氣排放對大氣環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