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女同志在彩超檢查出子宮肌瘤後非常緊張,聽到「子宮肌瘤」四個字就急忙提問:「醫生,嚴重嗎,需要開刀嗎?」別急,且聽蘇州科技城醫院超聲醫學科副主任周峰一一道來。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是導致子宮切除和惡性癌變的主要原因,被人們稱為「婦科第一瘤」。子宮不僅是女性的重要生殖器官,且參與女性的免疫和內分泌調節,影響女性的性激素代謝,因此切除子宮不僅可能引起女性內分泌紊亂,影響卵巢功能,而且不利於正常夫妻生活。同時子宮還起到了一個對盆底支撐的作用,切除子宮後女性盆底結構會發生改變,因此保留子宮具有重要的意義。
現在越來越多的患者要求在保留子宮的基礎上得到有效的保守治療,患者的求醫需求催生了無創及微創治療技術的快速發展。超聲引導下經皮微波原位消融治療子宮肌瘤是近年逐漸成熟並普及的微創治療新技術。
一般來說,子宮肌瘤多見30-50歲婦女,以40-50歲發生率最高,約佔51.2%-60.9%。患子宮肌瘤的婦女終生發病率在20%-25%,而30-50歲的婦女發病率為30%-50%。近年來,低齡化趨勢明顯,20多歲的患者越來越多。
子宮肌瘤常見症狀有下腹部墜脹不適、腹部有腫塊、腹痛白帶增多、月經變化、不規則陰道出血、尿頻、尿瀦留、輸尿管積水、腎盂積水等泌尿系壓迫症狀。
患上子宮肌瘤後,手術並非唯一選擇。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療子宮肌瘤是一種微創的、保留子宮、不損傷卵巢功能基礎上的治療方法。在超聲引導及監視下,經過皮膚穿刺,在腫瘤內植入微波細針,利用微波產生的高溫直接殺死腫瘤細胞。
微波治療因其具有微創、手術時間短、無出血、恢復快、安全、有效、可重複、操作簡單等優點,現已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是病灶原位滅活技術。藉助超聲影像實時引導,監控對子宮肌瘤進行靶向定位,並將針型微波輻射器經皮穿刺植入病灶內,利用微波的生物體「離子加熱」和「偶極子加熱」的致熱效應,在短時間內使電極周圍的組織溫度升高致使組織細胞蛋白質發生凝固性壞死的溫度,造成組織細胞的不可逆性凝固壞死,並使組織內血管壁發生透壁性損傷,進而達到保留正常子宮基礎上,使子宮肌瘤細胞原位失活,子宮肌瘤可縮小或經自然腔道排出體外完全消失的治療目的。經高溫滅活的腫瘤組織由於其細胞免疫表型的變化而具有瘤苗的功能,可以進一步刺激機體的抗腫瘤免疫作用,從而發揮特殊的抗腫瘤作用。
另外,由於腫瘤內的血管迂曲不規則、血流緩慢、且缺乏神經調節,使腫瘤加熱後,熱量散失較慢,故其升溫較正常組織快。同時加熱後細胞內酸性代謝產物對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明顯加強,這些特點也進一步加強了熱療對腫瘤的治療。
相比於傳統治療方式,微創消融具有以下優勢:
1、保留子宮,不破壞盆腔生理結構,治療後肌瘤被滅活(熱切除)並明顯縮小直至消失。
2、對卵巢功能無明顯影響,治療後當月患者月經周期正常。
3、不用開刀,治療時僅從腹部經皮穿刺植入很細的微波針即可。操作簡便、迅速、有效、安全,創傷很小、無疤痕。
4、住院時間短,僅需1-2天。
微創消融治療適應症1、經MRI(核磁共振)或超聲診斷明確的子宮肌瘤,伴有腹痛、月經過多、繼發性貧血、壓迫等症狀,未生育或已婚已育但強烈希望保留子宮者,經其他保守治療方法治療無效者。
2、有安全穿刺路徑的子宮肌瘤,直徑4-8cm,療效最明顯;腺肌症引起的頑固性痛經,傳統治療方法無效的均可微波消融治療。
有一名32歲女性,體檢發現子宮肌瘤,三個月後複查超聲顯示子宮肌瘤大小47×36×42mm。
局麻後行超聲引導下子宮肌瘤微波消融術,術後顯示子宮低回聲結節無增強,治療結束安返病房。
麻醉下操作,病人既不恐懼,也不疼痛,一覺醒來,子宮肌瘤"燒死「了,超聲造影呈一「黑洞",肚皮上只有2mm小針眼,一段時間後會蹤跡全無。這種消融術是在高檔彩超引導直視下進行,既不切斷韌帶筋膜,也不動血管神經,幾乎是對肌瘤以外的地方秋毫無犯。消融術後的壞死肌瘤或被人體自身逐漸吸收縮小,或經子宮陰道排出體外。
目前醫學研究認為,子宮肌瘤和長期的雌激素含量過高導致內分泌失調有關,另外還有部分遺傳因素。所以,應該從日常飲食與生活節奏上進行調整。在呵護子宮、預防子宮肌瘤方面,推薦清淡低脂飲食:
肉類推薦吃瘦肉、雞肉、雞蛋、鵪鶉蛋;
蔬果類可白菜、蘆筍、芹菜、菠菜、黃瓜、冬瓜、香菇、水果等;
營養充裕的乾果類食物如花生、芝麻、瓜子等;
食用含礦物質多、可調節血液酸鹼度的海藻類食物,如紫菜、海帶、海白菜、裙帶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