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出臺《關於加快推進「部區合建」寧夏大學工作方案》

2020-08-21 寧夏教育電視臺

自治區政府近日印發《關於加快推進「部區合建」寧夏大學工作方案》,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全會《決定》,精準聚焦寧夏大學高層次人才不夠、學科綜合實力不強、科技創新能力不高、辦學治校活力不足等發展短板,圍繞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明確具體目標,提出落實措施,緊扣12個方面的任務,著力深化學校綜合改革,激發學校辦學活力,全面提升寧夏大學高水平人才培養、科技和服務供給能力,引領全區高等教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建設目標

經過3-5年建設,學校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達到15個左右,一級學科博士點達到10個左右。建成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2個、中國智庫綜合評價核心智庫1個,化學工程與技術、民族學在本學科領域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8-10個學科進入全國學科評估排名前50%。學校綜合實力進入西部地區高校前25名、全國前200名。

到2035年,學校基本建成成熟規範的一流本科教育體系、結構合理的一流學科建設體系,一級學科博士點達到20個左右。建成國家重點實驗室2-3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4個、中國智庫綜合評價核心智庫2-3個。新型煤化工、民族研究、現代農業、資源環境等領域若干學科進入國內一流學科行列,有3-4個學科領域國際影響力明顯增強,學校綜合實力進入西部地區高校前20名、全國前100名。

主要任務

打造一流本科教育。認真落實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突出本科教育中心地位,以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實施高水平本科教育行動計劃,對照「新工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目標,優化專業結構布局,著力打造一批一流專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快推進卓越拔尖人才培養,提高新時代人才培養質量。

加強一流學科建設。緊密對接自治區能源化工、新材料和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需求,重點建設「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群」和「民族學學科群」建設,打造一流學科高峰,輻射帶動相關學科水平快速提升。積極回應社會需求,明確學術突破方向,加大力度建設草學、水利工程、區域經濟學、生物學、生態學、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園藝學等優勢特色學科,積極推進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興交叉學科建設,形成重點突出、層次清晰、結構協調、互為支撐的學科體系,提升寧夏大學整體建設水平。

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示範校建設。加大寧夏大學 「網際網路+教育」試點單位建設力度,重點推進在線開放課程、虛擬仿真實驗室和智慧校園建設,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支持寧夏大學建設開放共享的教育資源平臺,推進教師信息素養從技術應用向能力素質拓展,積極構建「網際網路+」環境下的人才培養、教育服務和高校治理新模式,推動教育理念與模式、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改革創新,充分發揮寧夏大學示範引領作用。

加快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用好用足自治區現有人才政策,重點支持院士、「長江學者」、「傑青」、「優青」等高層次人才和團隊的引進培養工作。在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群、民族學學科群實行人才政策傾斜,加大柔性引進高水平人才力度,建立流動開放的人員聘用機制,積極探索首席科學家制、特別研究員聘任制、資深教授聘任制和海外客座研究員聘用制,實施合同工資制、年薪制等全新分配機制。支持學科群建立項目博士後制度。開展校企雙聘高水平人才引進試點。力爭到2025年,以院士為代表的高層次人才總量明顯增加,總規模達到200人左右,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達到70%以上、具有1年以上國(境)外學習研究經歷教師比例達到50%以上。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積極創建西北土地退化與生態恢復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推進葡萄與葡萄酒研究院建設發展,力爭新增一批自治區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圍繞自治區產業發展需求,主動對接市場,爭取國家和自治區科研項目、科技人才等創新資源集聚。科學凝練已有研究成果,積極推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力爭實現國家和自治區科技成果獎勵新突破。對標中國智庫綜合評價核心智庫標準,重點建設一批新型高校智庫。

提高國際化辦學水平。大力引進優質教學資源,積極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人才聯合培養,爭取新增中外合作辦學機構1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2-3個。支持寧夏大學與境外高水平大學建立合作關係,加大國際聯合實驗室建設力度。擴大留學生規模,到2025年力爭在校留學生規模達到800人以上。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寧夏大學實行人員總量管理試點,在核定的人員總量和黨政管理機構限額內,學校內設機構調整設置、選人用人、職稱評聘、績效考核分配實行備案管理。允許寧夏大學突破區內事業單位績效工資調控水平,逐步調整到事業績效工資調控線2.5倍,最高不超過3倍。同時,根據其所承擔的科研、教學任務及新技術推廣等需要,可在核定工資總量標準內再適當提高。

完善學校內部治理。全面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和改進黨對高校的領導,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優良校風教風學風,提升立德樹人水平。健全以學術委員會為核心的學術管理體系和組織架構,保障學術權力的相對獨立行使和規範運行。完善內部治理結構,釐清校、院兩級管理權責,轉變機關職能,強化基層教學科研單位辦學主體地位。完善民主管理和監督機制,建立師生代表有序參與學校決策機制。推進資產、財務與後勤制度改革,切實提高對建設高水平大學保障能力。

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按照現有支持政策和資金渠道,繼續加大對寧夏大學的資金支持及政策傾斜力度。落實《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西部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方案的通知》(寧政辦發〔2016〕221號)精神,持續推進寧夏大學「雙一流」建設,做好資金全過程績效管理。進一步完善符合高校特點的國庫集中支付範圍劃分,逐步擴大財政授權支付範圍。支持寧夏大學按照規定程序動態調整學生學費標準,給予政策傾斜,進一步健全成本分擔和多元籌資機制。

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加強寧夏大學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支持教學綜合樓「未來教室」、新聞學院與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學實驗樓等建設項目。支持寧夏大學朔方校區建成新農科人才培養與創新基地。加快推進寧夏大學學仕園、學怡園、南湖園、寧大附中住宅小區等銀川市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並適當規劃預留教育用地。

選優配強領導班子。落實中組部、教育部《高等學校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辦法》,按照社會主義政治家、教育家目標要求和好幹部標準,依照「部區合建」協議,積極主動與教育部溝通商榷,選優配強寧夏大學領導班子。建立教育部、教育部直屬高校與寧夏大學領導幹部的雙向掛職交流機制,寧夏大學幹部納入教育部直屬高校幹部培訓計劃。

持續推進對口支援工作。鞏固擴大對口支援工作成果,進一步完善對口支援工作機制,深化與上海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廈門大學和陝西師範大學的對口合作建設,聚焦一流學科建設、博士學位點增設、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等方面精準對接、提質增效,提升寧夏大學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 編輯:張聆萍 王兆清

| 來源:教育廳高等教育處

如果你有好故事好信息,給我們投稿吧!

電話:0951-5559320 郵箱:nxdjzyb@163.com

相關焦點

  • 寧夏出臺《關於加快推進「部區合建」寧夏大學工作方案》
    自治區政府近日印發《關於加快推進「部區合建」寧夏大學工作方案》,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全會《決定》,精準聚焦寧夏大學高層次人才不夠加快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積極創建西北土地退化與生態恢復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推進葡萄與葡萄酒研究院建設發展,力爭新增一批自治區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圍繞自治區產業發展需求,主動對接市場,爭取國家和自治區科研項目、科技人才等創新資源集聚。科學凝練已有研究成果,積極推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力爭實現國家和自治區科技成果獎勵新突破。
  • 寧夏大學:部區合建加快推進
    作為教育部與寧夏回族自治區「部區合建」高校、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寧夏大學秉承艱苦創業、負重拼搏的辦學傳統,不斷提高辦學質量,堅持特色發展之路,現已成為一所理、工、農、經、管、文、法、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推進「部區合建」寧夏大學工作方案》。
  • 廣西大學進入「雙一流」建設與「部區合建」關鍵年
    中新網廣西新聞1月17日電(黃譯銳)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廣西大學「百年目標,三步實施」第二步計劃的完成之年,也是廣西大學深入推進「雙一流」建設和「部區合建」的關鍵之年。
  • 廣西印發方案加快推進廣西大學「雙一流」建設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部區合建」廣西大學實施方案的通知(桂政辦發〔2018〕143號)各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
  • 寧夏大學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聯合培養人才
    中新網銀川8月11日電 (李佩珊)日前,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推進「部區合建」寧夏大學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將大力引進優質教學資源,支持寧夏大學與境外高水平大學建立合作關係。寧夏大學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人才聯合培養,爭取新增中外合作辦學機構1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2-3個,加大國際聯合實驗室建設力度,到2025年力爭在校留學生規模達到800人以上。
  • 「部區合建」政策加持 辦學水平大幅提升 廣西大學駛入發展快車道
    原標題:「部區合建」政策加持 辦學水平大幅提升 廣西大學駛入發展快車道今年12月28日,備受業界矚目、位於廣西平南、橫跨潯江兩岸的平南三橋將順利通車。「這將是世界最大跨徑的拱橋!」廣西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常務副院長陳正自豪地告訴記者。
  • 打造自治區級示範校、推進選課走班……寧夏出臺兩個方案,明確普通...
    今天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實施方案》《關於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方案》等兩個實施方案為進一步統籌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29號),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 部省合建高校名單
    5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中西部教育發展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37號)出臺,明確提出按「一省一校」原則,重點建設14所高校。2018年,為支持和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教育部啟動部省合作共建工作,即採用部省合建的新機制、新模式,在尚無教育部直屬高校的13個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按「一省一校」原則,重點支持14所高校建設。部省合作共建高校在學科專業建設、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建設、考核評價、對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將與教育部直屬高校同等對待。
  • 寧夏回族自治區唯一一所211高校,寧夏大學
    寧夏大學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是教育部與自治區人民政府「部區合建」高校,為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寧夏大學的前身為1958年9月創建的寧夏師範學院、寧夏農學院。1997年12月,寧夏大學與原寧夏工學院、銀川師專(含寧夏教育學院)合併;2002年2月,與寧夏農學院合併,組建了新的寧夏大學。學校佔地面積2938畝,教學實驗農場1890畝,校舍建築面積87萬平方米。
  • 寧夏發布方案,重點推進「國家文化大數據」建設工作
    該「實施方案」也指出,寧夏廣電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要做好文化大數據儲存,並通過有線電視網絡實現全國聯網,有關部門要積極與寧夏廣電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對接,提供相應數據內容進行數據儲存展示工作。    建設各自任務過程中,各責任單位要積極向財政、發改委、工信、科技等部門申請文化新基建(廣電5G、文化物聯網、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等專項資金支持,結合在建項目和工作職責多渠道籌集資金。
  • 寧夏自治區副主席吳秀章在寧夏電信調研:加快5G網絡建設,助力高...
    3月25日,寧夏自治區副主席吳秀章在中國電信寧夏公司調研時指出:加快5G網絡建設部署,豐富5G技術應用場景,促進5G消費,助力寧夏高質量發展。在中國電信寧夏公司,吳秀章一行參觀了中國電信5G+城市大腦、5G+智慧園區、5G+工業網際網路、5G遠程診療、疫情大數據平臺、雲直播課堂、VR應用、天翼大喇叭等一系列應用成果,聽取了中國電信寧夏公司總經理拜英奇「建5G、拼經濟」的專題匯報,讚揚了中國電信寧夏公司多年來積極落實網絡強國建設、信息安全、促進寧夏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做出的貢獻,特別對寧夏電信在疫情防控期間利用大數據
  • 寧夏大學:帶動區域崛起 提振教育信心
    ■聚焦部省合建高校改革發展做工科研究,遭遇設備短缺,怎麼辦?張建利的回答是「硬著頭皮上」。2009年,博士畢業於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的他,看中寧夏優質煤以及煤化工在業內的名氣,又被優惠的科研政策吸引,選擇來到寧夏大學工作。遺憾的是,學校薄弱的基礎條件實在支撐不起一名科研新秀的雄心:大設備他只能向同事借用,小裝置則買點便宜配件自己搭。
  • ...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加快推進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實施方案...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區各委、辦、廳、局,各大企業、事業單位:現將《內蒙古自治區加快推進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2018年12月29日    (此件公開發布) 內蒙古自治區加快推進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實施方案 為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國發〔2018〕27號)精神,加快推動電子政務轉型發展
  • 關於國家統計局督察寧夏回族自治區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
    自治區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親自部署、親自安排,多次召開會議,全面推進整改工作落實。自治區成立統計督察反饋意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按照「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的要求,對照國家統計督察反饋的4個方面13個問題制定《貫徹落實國家統計局關於督察寧夏回族自治區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情況反饋意見整改方案》,提出了
  • 貴州大學又被選中啦!未來將有大發展!快為母校點讚
    好消息貴州大學成功入選「部省合建」高校成為「教育部準直屬高校」這將推動貴州大學邁進國家一流大學整體建設高校行列據報導,《實施方案》提出了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十項重點任務《實施方案》指出堅決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以保障義務教育為核心,全面落實教育扶貧政策,穩步提升貧困地區教育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推進「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教育脫貧攻堅。
  • 陳潤兒:關於《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
    關於《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陳 潤 兒受自治區黨委常委會委託,我就《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與四級政協委員座談 同心共繪「十四五...
    「各位委員結合實踐感悟、聯繫工作實際,參到了點子上、議到了要害處,聽了有啟發有收穫,對自治區黨委謀劃『十四五』發展很有幫助,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謝。」11月28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召開政協各界別委員座談會,聽取政協委員對自治區「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和2035年遠景目標規劃編制的意見建議。
  • 教育部部省合建高校專項調研專家組調研山西大學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25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祁華)8月23日,教育部部省合建高校專項調研專家組到山西大學,就該校「部省合建」工作進展、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及對接服務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工作、大型平臺建設和地方支持舉措等情況進行專項調研。專家組由浙江大學副校長何蓮珍任組長,來自教育部、浙江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的6名專家組成,調研採取座談交流、查閱資料和現場考察等方式進行。
  • 經開區深化「政校企」合作 穩發展 保就業 促轉型
    8月18日,銀川經開區—寧夏大學「政校企」合作座談會在經開區舉辦。會上,銀川經開區與寧夏大學籤訂了合作意向書,方達電子、沃福百瑞、隆基矽等10家企業分別與寧夏大學信息工程院、農學院、機械工程院籤訂了校企合作協議,政校企聯動、產學研融合,為企業輸送人才提供了保障,也為加快建設千億級升級版經開區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撐。
  • 部屬高校 省屬高校 省部共建 省部合建
    省部共建大學是指國務院相關部委(教育部及其他國家部委)與相關省、直轄市、自治區共建高校。 省部合建 2018年,為支持和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教育部將啟動部省合作共建工作,即採用部省合建的新機制、新模式,在尚無教育部直屬高校的13個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按「一省一校」原則,重點支持河北大學、山西大學、內蒙古大學、南昌大學、鄭州大學、廣西大學、海南大學、貴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