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剩不到20天了,感覺自己複習不完了」
「知識點背了又忘我是不是沒救了」
「一到夜晚我就忍不住陷入焦慮和自我懷疑中」
轉眼間距離考研還有不到20天的時間,不知屏幕前的你是否也正在與自己的這些「喪情緒」作鬥爭呢?
在談論「喪情緒」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思考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只剩20天了還有提升的空間嗎?學姐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有!並且最後20天記住的東西,也往往是在考場上最容易想起來的內容,尤其對於政治大題,更是主要依靠最後兩周的時間,所以如何把握這段最後的衝刺期,對於每個考研er來說都至關重要!
在這篇推送裡,學姐將從【複習篇】和【狀態篇】就考研er現階段面臨的一些問題進行梳理,其中【考前「殺手鐧」】部分會對往期推送進行一個全面復盤(劃重點!!),有需要的同學們可以收藏起來哦~
(本篇內容概覽)
複習篇
1.二八法則
根據二八法則,很有可能最後佔據大量時間複習的知識不會出現在考卷中,而那些20%的核心考點則會產生最多的收益。這就要求同學們在最後關頭分清「主次矛盾」,在最後的20天,把精力用在刀刃上,提高考研的投入產出比。
如何判斷哪些是必考的「20%」呢?我們可以橫向縱向兩條線來看:
橫向來看,首先回歸基礎理論,最後階段「溫故」會比「知新」更重要,例如「媒介融合」專題;其次不僅要掌握知識點本身,也要掌握它的各種變化形式;第三關注業界學界的前沿議題,國內外研究前沿往往是考研出題的一個風向標,在今年「疫情」下的「健康傳播」無疑是一個重要考點;第四聚焦自己報考的院校,自主命題總是帶有一定的傾向性,有些院校喜歡考基礎性的知識,有些院校則喜歡考一些前沿知識點,還有些院校出題較為靈活,喜歡在學科的交叉處出題,因此同學們也可以去看看所報考院校在過去的一年內有哪些新發表的論文。
縱向來看,需要重點關注所報考院校歷年來(尤其是近五年)的真題和考察重點,多次被考察的知識點很有「翻新」的可能。
2.真題取經
只看課本也許會存在「盲看」的情況,但是看真題的過程本身就是思考的過程,也是與你與命題人思路最接近的時刻。如果在看到題目後實在沒有思路,那不妨先抄一遍參考答案,然後對照著自己的知識庫,想想答案裡是怎麼組織邏輯和語言的,以及為什麼這樣作答,切記最後階段過真題時可以不需要在乎正確率,但一定要帶著思考意識!此外,進行真題訓練的同時也可搭配著考前模擬題,主要是為了確保刷題的手感,到時候才能不對題目產生陌生感。
前輩經驗:
近五年真題過一遍,一定要過一遍,動手去寫,想到什麼寫什麼,能寫多少寫多少。畢竟真題重複的概率其實挺高的,重點永遠是重點,所以一定要把握好真題。
——武漢大學 香蕉皮
3.視聽記憶
比起死記硬背,利用視覺和聽覺來輔助記憶或許能讓你的複習事半功倍,甚至激發你的潛在記憶。如果你看累了密密麻麻的文字,也可以轉化下思路,去聽聽廣播電臺。「知識樹」、「思維導圖」也是很多學長學姐力薦的複習方式!在考場上也許你忘了這個內容位於哪個章節,但你還能記起來它在知識框圖的哪個部分,以及相關知識有哪些。
焦慮的原因可能是知識掌握的不是很系統,不知道自己腦子裡有什麼,可以通過畫知識樹、做思維導圖等方式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進行一個串聯。
——武漢大學 Serene
感覺背不下去了就換個思路,聽老師講課或者一些公開課,有的時候聽覺記憶也是不可忽視的。還可以試著自己講相聲一樣的回憶一下知識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 玻璃學姐
4.查缺補漏
相信大家目前接收到的信息已趨於飽和,此時所採取的應該是一種「查缺補漏」式的複習策略——即對現有知識「做減法」,以免讓自己被海量信息所裹挾。大家可以將考研看成一個不斷通關戰勝大BOSS的遊戲,在通關的過程中不斷了解自己的弱勢並努力克服。比如覺得自己對於「傳媒經濟學」的各種概念不夠了解,或者論述題總是不會結合具體案例分析,再或者新聞實務類題練得還太少,那就在最後階段集中火力解決掉它!
一定要記得,考研絕不是一個報復性學習的過程,並不是看的內容越多,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每一個人到這個時候都會覺得自己還有很多很多知識沒有掌握,還有很多論文沒有看,或者還有很多題沒有做,但是現在已經只剩20天了,就要去把自己已經掌握的內容做好知識串聯,明確自己掌握的是什麼。再進行查缺補漏吧,把非常重要的一些知識再鞏固一下。
5.知識體系
很多同學答題的時候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容易寫成知識點的堆砌,缺乏具體的分析及知識間的關聯,又或者同一個問題但是換種問法就傻眼了。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知識沒有形成體系化,缺乏對考點的系統化總結和梳理。考試套路千千萬,但知識體系是不變的!有了知識體系才能進一步構建答題模板,去應用答題技巧,才能不管題目怎麼出,都能在考場上靈活的盤用知識庫。
要對專業課本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簡單來說這個時候一定要背下來目錄,因為這決定了你在考場胡謅的時候能不能想到和題目有關係的內容。
做題是長期的思維邏輯訓練和練習輸出,如果你單純記知識點,記再多遍也不會做題是很正常的。
——華中科技大學 待機中
狀態篇
1.正視負面情緒
考研前出現負面情緒是再正常不過的,所以請一定不要為此感到恐慌,也不要認為焦慮會影響你的學習,事實上還有好多學長學姐們利用焦慮時期複習了更多內容呢!你所需要做的首先就是正視自己的「喪情緒」,把「我覺得我考不上了」「我學的這個內容是不是沒有用」等對自己的質疑轉化為「我今天完成了哪些學習任務」「明天我要怎麼安排時間」等能看得到短期結果的具體事情上來。根據學姐的經驗,不關注負面情緒就是化解負面情緒的最好辦法。
但如果負面情緒實在累積的過多,那就需要尋找一個情緒出口,或者給自己放個假,放空大腦任由無用的靈魂飄飄(相信自己,很多時候其實你已經背會了但心中那根弦繃得太近反而適得其反),或者找家人、朋友和老師傾訴,再或者向已經上岸的學長學姐們取經,認可和鼓勵能給你帶來更多能量。
我當時考研的時候其實身邊也有很多人心態崩了,說自己很孤獨,然後晚上睡不著,其實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很焦慮,我記得我去年這個時候,在圖書館或者自習室的走廊都能看到一些人在偷偷的哭,但是這個就很正常啊,不要太過於焦慮吧,還是可以去找一些老師或者是一些朋友去傾訴一下自己的心事,把這些苦水倒一倒之後,就要投入每天13個14個小時高度緊張的學習中去了。睡不著就起來學習,我記得我去年睡不著就起來刷政治題,由於失眠有時候一天能學到16個小時。
能影響你考試的,只有手不能寫字和腦子不能轉動!心態都是虛頭巴腦的東西!
2.與自己和解
其實也有很多同學跟學姐反映,自己的焦慮很大一部分是源自「比較心理」,總是忍不住去想別人的複習進度,覺得跟別人相比起來自己肯定複習的還不夠。但其實所有人心中都有一個「別人」,所謂的複習進度只是複習方式之一,例如有些人習慣根據題型整理,有些人習慣根據知識專題整理,這本身就是沒有可比性的,更並不能夠評判複習效果的好壞,彎道超車也大有人在。事到如今,不如選擇與自己和解,並無條件相信自己的複習策略。如果你是很容易受他人幹擾的類型,那就儘可能找一個封閉的複習環境,別去看他人的言論。
大家全是這麼想的:其他人都準備好了,菜的只有我。但是考研不像高考,你基本上不能預測自己處於一個什麼樣的位置。所以你不如把自己當成閉關修煉的大俠啥的。跟自己比,獨孤求敗。
3.獨自奮鬥≠孤獨
似乎夜晚總是情緒最容易泛濫的時候,尤其是就著閉館音樂走出圖書館的那一瞬間,那種孤獨感很難形容。對於很多考研er來說,也許身邊的朋友已有出路,選擇踏上考研這條路的只有自己,也許已經許久未和朋友家人聯絡......但是當你明白為什麼要選擇奮鬥的時候,使命感會衝淡孤獨感。獨自奮鬥是考研路上必經的一步,你正在朝著自己選好的未來前進,而你的朋友和家人也一定在一旁默默地等著你。
昨天一個師兄還講到自己考研前幾天差點棄考了,但最後還是堅持過來了,並且還考上了。所以放輕鬆一點,這只是一次考試,而你一定能得償所願。
孤獨這件事情其實並沒有多大意義,因為一切都是暫時性的,考完研你有大把時間出去玩耍。有煽情的時間不如用來多看看書做做題,心裡還能好受點。
——南京大學 鯉魚
4.正常的生活節奏
高中語文老師曾說過一句話讓我記到現在:不要因為考試,就打亂你正常的生活節奏。這句話無數次安慰了考前焦慮心態易崩的我,再重要的考試也只是一場考試,天塌不下來,生活還在繼續。當你保持一個健康的、正常的生活節奏時,你會發現自己不僅注意力更加集中了,大腦也變得無比清晰。最後二十天,習慣了熬夜學習的寶寶們要開始調整自己的生物鐘啦(劃重點!),讓自己的作息時間和考試時間充分吻合,幫助自己儘快地適應。
第一天上午(8:30-11:30):政治
第一天下午(14:00-17:00):英語
第二天上午(8:30-11:30):專業課1
第二天下午(14:00-17:00):專業課2
接下來本篇的重點來啦
考前知識復盤請注意查收~
↓↓↓
考前「殺手鐧」
名詞+理論類
答題金句類
答題案例類
經驗技巧類
熱點前沿類
答題模板類
1.名詞+理論類
1.萬字熱門名詞解釋奉上!建議直接列印背誦!
2.爆肝整理萬字名詞解釋,背就完事了 | 第三彈
3.2020 最值得背的 10個名詞解釋,直擊考場真題!
4.真題預定!經典理論的新變化你都會了嗎?(上)
5.真題預測!這些經典理論今年會這樣考!(下)
6.考場急救包 | 這些常考理論,助你穩住20分!
7.經驗學派、批判學派、媒介環境學派 | 一篇搞定傳播學理論最難考點
8.參考書裡沒有的高級理論,送給拼高分的你!
9.背了這份新聞學考前必看知識點清單,至少穩住70分 | 考前復盤
10.別催了!新聞史知識清單來了!中外一站解決!| 考前必備
11.傳播學理論卷拿下130分,全靠這份必背清單 | 考前復盤
12.網傳必背清單來啦,手把手帶你劃重點 | 考前復盤
2.答題金句類
1.超精闢!大佬都在用的評論佳句,背了就加分!
2.全年熱點事件!大佬評論佳句!打包送!!
3.「評論得分太低怎麼辦?」萬字評論佳句集錦免費送!
2.沒時間看書?這些高逼格的句子我幫你整理好了!
3.高級詞語表達大盤點,教你如何擺脫大白話!
4.22個高級詞彙,讓你的論述一秒變高級!!!
5.答題字數少?大白話沒亮點?一篇文章幫你加分!
6.語料庫02 | 還在喊論述題難?句子可都給你整理好啦!
3.答題案例類
1.新聞評論沒靈感?案例不會用?這份寶典送給你!
2.論述題難搞喲!十大專題熱門案例,用了就加分!!
3.來點新鮮的!這些獲獎案例讓你答題不用愁啦!
4.案例庫更新時間到!疫情間技術類案例打包送你!
5.答題湊字神器來了!這些專題案例必需得收藏!
4.經驗技巧類
1.360度無死角總結論述題答題技巧!分分鐘避雷漲分!
考第一的學姐們都是怎麼一眼打動閱卷老師的?
3.200餘所高校過去兩年,傳播學居然僅僅只考了這些?
4.不會看書?不會讀論文?不會整理筆記?幾劑良藥送給你!
5.幫你整理了100個新傳學子必看公號&微博!看過的人都上了
6.聽說上岸要整理30多個專題?熱點專題如何整理?
7.答題專欄2 | 論答簡答題的幾個小技巧!(附上周六名詞解釋作業點評)
5. 熱點前沿類
1.夠了!1-4月熱點合集附帶解析
2.5月熱點速遞|兩會召開、後浪效應、孟晚舟未獲釋……
3.速來!【1月-6月】的熱點事件都給你打包好了!
4.JK少女不雅動作、騰訊老乾媽、杭州女子失蹤案等| 7月熱點分析
5.張玉環改判無罪、老人被狗繩絆倒身亡、中傳人大考研改革...| 8月熱點
6.9月、10月熱點分析!你的答題案例庫該更新啦
7.凡爾賽文學、丁真走紅、清華學姐「社死」、馬保國…| 11月熱點分析
8.沒有一個新傳考研er能逃過「打工人」這個梗!
9.從丁真談起:快閃式頂流的出道邏輯
10.重磅!媒介融合又出新考點!10大政策+10大論文助你一舉攻克!
11.論文閱讀障礙症怎麼救?劉海龍等人:不如聽聽看……
12.今年最熱考點有哪些?四大刊重點討論了這些議題!
13.健康傳播成今年最熱考點!高分答案都在這,速來!
14.必看!彭蘭、喻國明、史安斌等大佬的全年論文都藏著啥考點
15.押題啦!陳力丹上半年論文透露了哪些馬新觀考點?
考研註定是一場義無反顧的奔赴,這段旅程或許會疲憊,會焦慮,會自我懷疑,但請相信,我們會陪伴你直到最後一刻!加油考研人!
主編:羽生生
編輯:奇亞籽
愛傳播專注新傳考研輔導多年,想得到更多新傳前沿熱點及乾貨分享,可以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