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伴們周一好。
距離一建考試只有12天了,下周的周末,你們中的一些人應該已經坐在考場了吧?
造價、高經、中級會計、中經等考試也在倒計時中,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考試月。
最近在後臺,不時地有夥伴留言,高頻詞是「緊張」。
「湧哥,模擬題總是70多分,今年能過嗎?」
「時間不夠了,可學完又忘,太著急了,怎麼辦啊?」
「今年我是辭職備考,如果不過就崩潰了」。
考前緊張是很難避免的情緒,但過度緊張,又很耽誤事兒。
在微信群裡,有學生訴苦說晚上緊張到失眠,第二天精神狀態又跟不上,耽誤複習進度,更緊張了……淪入一個惡性循環。
大考衝刺期,是有戰略戰術的。
今天我就來教你們兩招。
順便提一句,9月8日-9月15日,每天晚上8點,我將會在頭條號更新關於考前必會計算題的講解視頻,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考前再來一波衝刺!
一個好消息
在聊考試技巧之前,先給大家做一個預判:今年通過率會明顯高於去年。
為什麼這麼說呢?
前段時間,初級會計考試上了熱搜,話題竟然是——「棄考」。
據參加考試的同事透露,今年初會棄考比例真的很高,很多考場上座率不超過三分之一。
一是很多人受疫情影響交通受限;二是很多考生沒怎麼複習,乾脆就不去考試了。
更好的是,今年初會題目明顯是簡單于平均考試水平的。
也就是說只要複習得差不多,基本都能過。
不去考試的人,真的可惜了。
說回一建。今年北京、新疆停考,替剩下的考生規避了一大批以往成績一直較好、競爭力很強的北京考生,整體的通過率肯定會提高。
再加上受疫情影響,很多人的備考計劃被打亂,棄考人數應該會比往年高很多。
參考人數減少,為了保證通過率,題目應該也不會太難為大家。
今年考試的考生,四捨五入就是撞大運了。
焦慮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接下來說說焦慮的問題。
考試之前,合理的緊張是很正常的,可以讓我們上緊發條,給複習提速。
如果做模擬卷的正確率一直在70%以上,考試大概率就能通過,按照正常計劃複習就好,不必給自己增加負擔。
恰恰最緊張的,就是每次考試都徘徊在及格線附近的考生。
為什麼會緊張?
因為越複習,越發現自己無法掌控這場考試,不確定性太多。
越想越心慌,越想越上頭,純粹是浪費時間。
怎麼才能舒緩這種緊張情緒呢?
最要緊的是摒棄「也許我試試就能考過」的僥倖心態,「考得都會,蒙的全對」的概率跟買彩票差不多,別把考試玩兒成賭局。
與其去祈福,不如冷靜下來想想:核心考點就那麼些東西,我每次都是50-60分,一定是有哪些點一直沒搞明白。
先把這些點找出來。
如果每科都在及格邊緣徘徊,來不及複習了,怎麼辦?
我建議這類考生,要懂得「棄車保帥」。
首選保住實務。實務如果能過1門,明年再過3門難度不大。
實務也沒複習好,那就再做次一級的選擇,保住某幾門你複習的比較好的公共課,爭取今年過2-3門,把基本盤穩住。
這幾年我參加證書類考試,幾乎沒有過緊張的感覺。上一次遭遇考試焦慮似乎還是20年前高考的時候。
那時候數學成績一般,平時考試都只有125-135之間,所以考前一直祈禱「考的都會,蒙的都對」。
這種僥倖心理恰恰造成了我的緊張,特別是等我拿到考卷,前面有幾個題不太會做,腦子就全亂了,導致後面本來能做對的大題也做錯了。
考完數學,萬念俱灰:今年完蛋了吧?午休的時候我一度想要棄考,明年再來。
後來想想就算明年要再來一次,也不妨先感受一下其他幾門課的考試。
帶著這種心態,我走進了考場,下午那一門是物理(那時候物理化學單獨考)。
物理沒有讓我失望,非常順利。後面的英語也是我的優勢科目,所以後面的考試很平順。
後來成績出來,物理、化學都接近滿分,語文英語也在預期範圍內,而數學卻創造了我的歷史最低分(分數已經不好意思提起)。
幸虧優勢科目站住了腳,雖然過程中頗為兇險,但好歹扛住了,最終有驚無險。
我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僥倖一點都沒用,劣勢科目始終會是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頂。心存僥倖反而是緊張情緒的來源。
別猶豫,複習效果最不好的那一門就放棄,不要給自己一年非要過4門的壓力,也不要把精力平均分攤到4門裡。
時間緊、任務重,就要想辦法提升過關效率。畢竟,識時務者為俊傑嘛。
要做的4件事
在舒緩完情緒之後,就要通過不斷地複習和測試,合理理智地認知學習情況。
在最後的十幾天裡,我建議大家把所有可用的時間都擠出來。工作日能不能請假?周末能不能全空出來?
之後就著手做個計劃表,按照科目的重要次序,把所有的時間分塊放入各個科目。
分出來的這段時間,你要做下面4件事:
1、總結錯題
一定要看錯題!
一直徘徊在50-60分左右,意味著有一些常考點是一直在盲區裡的。
錯題集中暴露了知識短板,仔細琢磨明白錯題,多做同類題增加練習,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複習知識點
在這個階段,再去抓每一個知識點已經不太現實。
拿出你的精講班或者衝刺的講義,清晰地判斷知識點的熟悉程度:
完全掌握的畫對號,不太知道的畫半個對號,完全不懂的畫叉號。
半個對號的知識點是最有價值的,花時間就能搞明白,就先去攻克它們,把半個對號變成整個對號。
完成這項工作,基本也就能過關了。
最後,再去簡單看下畫叉號的內容,這些知識點的複習回報率不高,因為花了時間也不一定能搞定。
3、總結歸納
複習完知識點後,我們進入衝刺畫龍點睛的一步——建立知識框架。
把整本書的知識架構分章節寫在1-2頁A4紙上,不用太複雜,自己能看懂就行。
通過框架過一遍知識點,再去畫對號錯號。
考前再去看一遍不太會的知識點,也就肯定能成竹在胸啦。
4、做成套的試卷
最後,記得要測試答卷時間,調整答卷順序,爭取把能拿的分都拿到手。
寫在最後
職業考試和學生時期的考試不一樣,很多夥伴沒日沒夜地忙工作,抽空閒時間看課啃書,背負著家人期待,壓力很大。
還有一些夥伴為了考試,把工作辭了在家全力備考。
你們經常問我:我孤注一擲了,如果今年沒過,該怎麼辦啊?明年又要再經歷一遍……
在這個階段,我想跟大家說:不要在意已經付出的沉沒成本,事情不會因為你的焦慮和緊張而改變。
其實,我也不是考場的常勝將軍。
CFA二級考了好幾年也沒過,但也沒因此特別沮喪,雖然夥伴們能從照片看到我的努力。
(這只是複習資料的1/3,因為真正的教材有這個厚度的兩倍)
因為我每年再去複習的時候,因為又多了一年的工作經驗,接觸了更多的信息,都會有不同的體會。
每次學到的東西,才是備考真正的價值,不是嗎?
一建、會計都是從實操場景出發,提升專業技能的考試,對我們的工作有長遠的指導意義。
不要把目光放在結果本身。有句話叫功不唐捐,雖然付出了時間成本,但大家加快了生活節奏,提升了記憶力,深挖了專業知識。收穫滿滿當當,比不參考的同學領先了一大截。
每條路都不會白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在這裡等著大家的好消息!
距離考試只剩短短的十幾天,還有不少同學對《工程經濟》裡的計算題頗感頭疼。
客觀來說,這門科目的內容學起來的確是有一定難度的。
臨近考試,我準備了關於考前必會計算題的講解視頻,內容將分為8期推出。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9月8日-9月15日每天晚上八點,視頻將準時更新。
每日一聽一練,湧哥帶你考前攻克計算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