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查形式
在教師招聘類的考試中,學習遷移是學習心理部分的重要考點,多是以單選題的例子呈現為主。其中尤以學習遷移的分類的考查頻率最高,學習遷移理論的考查難度偏高。但本文主要就學習遷移的分類為主,這一部分在備考過程中需要大家著重通過具體例子來理解區分。
二、考點指導
學習遷移也稱訓練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其他活動的影響,其實質是經驗的整合。
(一)正遷移、負遷移和零遷移
正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如:平面幾何的學習能夠很好的促進立體幾何的學習。這一例子中由於兩種學習之間存在一定的積極促進作用,屬於正遷移。
負遷移指兩種學習之間的相互幹擾。
如:學生學完m(a+b)=ma+mb之後,錯誤的得到lg(a+b)=lga+lgb,實際上lg(ab)=lga+lgb。這當中學生就是由於受到前面學習的幹擾,導致新的學習出現錯誤,屬於負遷移。
零遷移指兩種學習之間不存在直接的相互影響,有時也稱中性遷移。但值得注意的是許多經驗存在著各種直接或間接的相互影響,而個體沒有意識到經驗之間的內在聯繫,不能主動遷移。這一遷移在考試中暫未出現過,只在實驗研究的過程中能夠用到,不要求掌握。
(二)水平遷移和垂直遷移
水平遷移也稱橫向遷移、側向遷移,是處於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
如:直角、銳角、鈍角、平角等概念之間的相互影響。這幾個概念屬於同一抽象概括層次,屬於典型的水平遷移。
垂直遷移,也叫縱向遷移,指處於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垂直遷移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遷移,即下位的較低層次的經驗影響上位的較高層次的經驗的學習:一是自上而下的遷移,即上位的較高層次的經驗影響下位的較低層次的經驗的學習。
如:「角」的這一概念掌握對直角、銳角等概念的學習有一定的影響。這當中「角」和直角、銳角等之間的屬於不同層次的概念,屬於垂直遷移。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專業教材上水平遷移和垂直遷移的概念略有不同,例子也建議掌握一二。如:學生掌握圓錐體的體積計算公式(V=1/3SH)之後,能推想出三稜錐、四稜錐的計算方法,這類運用在新的情境中不產生新的概念、原理的遷移屬於側向遷移。如:利用加法計算規則推導出乘法計算規則便是縱向遷移的實例。因為乘法中包含了加法,但乘法規則是高於加法規則的新規則。這類運用在新的情境中需要產生新的概念、原理的遷移屬於縱向遷移。
(三)一般遷移和具體遷移
一般遷移,也稱「非特殊遷移」、「普遍遷移」,是指在一種學習中所習得的一般原理、原則和態度對另一種具體內容學習的影響,即原理、原則和態度的具體應用。
如:賈德的經驗類化說,強調折射原理的學習能夠有效的提高水下擊靶的成績,屬於典型的一般遷移。
具體遷移,也稱「特殊遷移」,是指學習遷移發生時,學習者原有的經驗組成要素及其結構沒有變化,只是將習得的經驗要素重新組合併移用到另一種學習之中。
如:學習「eye」和「ball」兩個單詞之後,能夠有效的促進「eyeball」的學習。這之間發生的遷移就屬於具體經驗的遷移。
(四)順向遷移和逆向遷移
先前學習對後繼學習的影響稱為順向遷移。
如:學習「角」的概念之後,對後續直角、銳角等概念學習的影響就屬於典型的順向遷移。
後繼學習對先前學習的影響稱為逆向遷移。
如:學習乘法之後,能夠促進學生對之前加法的理解。這之間發生的便是逆向遷移。
但值得一提的是順向遷移、逆向遷移與正遷移、負遷移這兩維度經常會結合起來,構成順向正遷移、順向負遷移、逆向正遷移、逆向負遷移這四種遷移。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