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爭議!碎了某些人想讓學生棄祖宗,學洋作家的夢

2020-08-14 春風掃世人間暖

2020年的高考剛落下帷幕,浙江省2020年的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滿分作文引發激烈討論。這篇作文在剛開始閱卷時,第一位閱讀老師只給打了39分,第二和第三位閱卷老師給打了55分,最後這篇作文經過陳建新任組長的閱卷組討論,最後陳建新拍板給滿分。這樣一篇具有高考導向性的滿分作文就出來了。隨著這篇作文引發的巨大爭議,人們關注的焦點從這篇作文轉移到閱卷組組長陳建新身上,陳建新2020年浙江省高考語文閱卷組組長,浙江省寫作學會副會長、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這位陳建新組長,在8月8日,被湖北武漢市已經退休媒體人李未熟,實名向浙江省教育考試院舉報,舉報稱陳建新既擔任高考作文閱卷組長,又編寫出版高考作文書、面向學生售賣,同樣到處給學生開設高考作文指導講座等,指其「既做教練員又當裁判員」。有涉嫌利益輸送。同時也有人指出《生活在樹上》與陳建新編寫的《高考作文實戰實訓》裡收入的一篇滿分作文《書寫自我的生活》在語氣上、結構上很相近。

還有人指出陳建新洩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評卷細節屬於違規,對於陳建新的這一條指控已經被實捶。浙江省教育考試院13日發布浙江高考作文評卷相關情況的通報,停止語文評卷組作文組組長陳建新參加國家教育考試工作(含高考評卷等)。原來陳建新在評卷結束後並未經過允許就擅自將作文答卷內容和評卷細節帶出洩露。

至於陳建新的其它問題我們就不展開討論了,還是回到本文的主題上,討論為什麼這篇充滿了外國名人名言的滿分作文如果像陳建新那些人想的一樣,如眾星捧月名揚四海的話會給學生學習帶來什麼導向。

我們討論的焦點圍繞在該不該給此篇作文打滿分上?此篇作文《生活在樹上》全文運用大量生僻字和晦澀典故,而且都是外國哲學家和作家的。當然我們普通人是看不懂的!這和我們讀的外國書少有關係,但看懂的人,如當了20年浙江省高考閱卷的組長,浙江省寫作學會副會長、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陳建新卻認為此作文是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深刻和穩當具備。而且是邏輯嚴謹,說理到位。

反正在這個長著鐵屁股坐在衙門裡,當了20年閱卷組組長陳建新,腦袋裡只有洋祖宗、洋作家說過的話和寫過的字才是高水平,反之中國古代文學家寫的作品因為在人民群眾中通俗易懂,所以就在這些人眼裡那是不值一文的。如陳建新在多次進行高考作文指導講座。

講座中,他也曾多次提到,學生不要用套話作文,並曾將屈原、陶淵明、蘇軾稱為套話作文中的「三巨頭」,無論陳建新出於什麼目的,還是屈原、陶淵明、蘇軾這三個中國古代文學家在他眼裡是什麼?由於陳建新的鐵屁股已經坐了20多年的浙江省高考語文閱卷組組長,他這樣說的結果就是浙江學生們為了在高考避免落入這陳建新所說的「三巨頭」套話中,作文被打底分,都對屈原、陶淵明、蘇軾和其它的古代文學家和優秀文學作品避而遠之,能少讀就少讀,多讀外國作家寫的書,高考多用幾個外國名言名語,高考作文就能得高分。

據多家媒體報導稱,從六七年前開始,在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組負責人(陳建新)明確提出此類意見後,意見還下傳至浙江省內的各個學校,現在浙江省的考生在寫高考作文中引用的名人逐漸由古代轉向現、當代,由國內轉向國外,名人轉向不太出名的人。

有的網友肯定會說怎麼會這樣,大多數考生的高考卷並不能進入陳建新等人的手中,他怎麼能影響那麼多老師的判題呢?那我告訴網友們,作文的評判標準是由語文考試組出臺的,而且從各學校抽調的評判老師都需要經過學習這個評判標準,以這個評判標準對學生的作文展開評判。這就懂了吧?我們想一想給《生活在樹上》堅持打39分的第一位老師,在得知陳建新等人最後給了滿分後會怎樣,一定是認為自己可能水平不高,自己錯了,在接下來判卷時遇到這種全文都是外國名人的名言名句後一定再不敢打底分了!!!

當陳建新因給《生活在樹上》打滿分和大肆誇獎給自己帶來巨大爭議時卻說,此作文不代表給學生導向性。但是浙江省寫作學會《關於這次高考作文「滿分風暴」的幾點說明》雖然這篇說明全篇主要是為陳建新辯解,卻在開篇就把陳建新說的不代表給學生的導向性捅破了。這篇的幾點說明開篇是這樣說的,

最近幾天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的「滿分風暴」使我們學會也處於風暴眼當中,想必理事和會員們都很關心,本來是一場關於高考作文寫法的大討論,它可以(推進中學作文教學,配合語文新課改),吸引社會對中學教育的關注,但是這兩天個別網文變了味,把一些不實之詞強加到陳建新老師身上。以下就幾點說明網友想看,請看配圖。

一你們從這篇說明的開篇就看到,本來是準備用《生活在樹上》這篇作文(推進中學作文教學,配合語文新課改)的,不單單是導向作用,而且要配合語文新課改了。我們想一想如果這次《生活在樹上》沒引起巨大爭議會產生什麼後果。本來學生們就讓一些人搞的快把祖宗的文學丟棄完了,再繼續下去,中國古代的名人和名作及優秀文學作品恐怕就沒有學生學習了。

我們都知道高考並不是只考語文一門課,最少考六門甚至有的省市考7門,學生根本沒有我們想的有那麼多精力和時間去閱讀很多書,在這有限的時間裡,為了高考時作文能取得一個好成績,只能放棄閱讀中國古代文學,轉而去閱讀一些外國著作。長此以往這樣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學生畢竟在塑造人生觀、價值觀階段,放棄中國古代文學是非常可怕的。但畢竟高考,還是中國現在最公平的人才選拔方式。但是這個高考指揮棒一旦指錯了方向,後果也是非常嚴重的。

我不想在這裡說一些人是有崇洋媚外的嫌疑,但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學還要不要繼承與流傳?這是一個現實問題。此次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起全國網友的巨大爭議,結果還是只停留在某些人的違規違紀上就大錯特錯了。應當引起我們這麼多年對中國古代文學是否能繼續流傳下去並且要發揚光大。才是此文關心的重點。關於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的討論還在繼續,結果會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滿分作文?
    最近,浙江教學月刊微信公眾號上刊登了一篇浙江省的高考滿分作文,這篇作文的題目是《生活在樹上》。1《生活在樹上》何以得滿分?既然是王小波等這樣的大家最推崇的作家,《樹上的男爵》這本小說最想表達的,肯定不單單是一個怪異的故事,一個奇怪的男孩。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爭議,作家馬伯庸這樣回應
    隨著全國各省高考成績的公布,有關滿分作文的話題又一次甚囂塵上。今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題目是「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近期在一個名為教學月刊的公眾號上刊登了一篇浙江考生的滿分作文,結果引起許多網友的非議。第二,這篇作文在評分時也有分歧,第一位閱卷老師僅給了39分,第二位和第三位則給出55分,最終審查組判定為滿分。下面大家一起欣賞一下這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滿分高考作文。
  • 浙江回應「高考滿分作文」爭議!被眾人稱頌的滿分作文是怎樣的?
    浙江省教育考試院2020年8月13日在該滿分作文發布於網絡,惹來爭議後,眾多專家老師發表自己看法。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認為,這篇作文「和高考作文的要求背道而馳」。8月3日,作家馬伯庸在微博評論,稱該作文「辭不配位」。並認為,真正的問題,出在閱卷老師身上。8月4日,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工作人員回應爭議稱,「這篇文章的評卷程序沒有任何問題」。
  • 高考滿分作文到底啥樣的?浙江卷滿分作文引爭議,網友:不說人話
    文/格格鬥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爭議。我們先來看看到底寫了點啥。到底是不是一篇好作文?我看完第一也是反應:我真是out了!我連現在的高考作文都看不懂了!這個學生用了很多生僻晦澀的字,說實話,有幾個字我是真不認識。
  • 2020浙江滿分作文又惹爭議。這個「滿分」到底該不該學?
    雖說每年的高考高分作文滿分作文都會成為當年的熱門話題,但前不久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起的爭議卻也是近幾年較為少見的。先不說打分環節,有閱卷老師打滿分和39分之差,當這篇滿分作文面向大眾後,更是引來不小的爭議,甚至於連浙江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都被爆出有利益輸送問題。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什麼樣的作文才算滿分作文?
    我國的著名作家王小波說卡爾維諾的小說,讀起來十分的悅耳,就像珠子散落在地面發出的清脆響聲,這個故事背後隱藏著我們現代人對如今快節奏的生活所壓迫,很多人對生活感到迷茫,焦慮,它的核心在敘述人應該如何找到自我的空間和價值。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什麼樣的作文才算滿分作文?
    我國的著名作家王小波說卡爾維諾的小說,讀起來十分的悅耳,就像珠子散落在地面發出的清脆響聲,這個故事背後隱藏著我們現代人對如今快節奏的生活所壓迫,很多人對生活感到迷茫,焦慮,它的核心在敘述人應該如何找到自我的空間和價值。
  • 爭議很大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究竟長什麼樣
    浙江滿分作文今年受到較大的爭議,我們來看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2020年浙江省高考作文的題目,是這樣。讀著讀著,就會有這樣的感覺,第一遍看不懂,第二第三遍還是不懂,懷疑以自己的智商,根本不配看滿分作文。但搞笑的是,有網友用用「文章生成器」生成了一篇文章,竟然與這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高度相似。
  • 閱卷組長被舉報,浙江回應「高考滿分作文」爭議
    (點擊藍字查看: 2020浙江滿分作文來啦!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的爭議之作為哪般? ) 為做好每年的高考評卷工作,我省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製定了《評卷工作細則》與《評卷教師工作規則》。經調查,今年語文評卷組高考作文的成績評定過程符合評卷工作規範。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省教育考試院:評卷程序沒問題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省教育考試院:評卷程序沒問題 作者:李梓毅 發布時間:
  • 高考滿分作文爭議背後是對高考作文的誤讀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來一片爭議,而爭議的核心觀點比較對立,支持滿分者認為該考生的語文能力,或者說寫作能力很強;反對者說,考生故意炫技,有誤導之嫌,並不值得提倡,至少不應該給滿分。中國高考作文,從命題到閱卷,一直就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當年著名作家梁曉聲曾公開批判高考作文題:命題人腦子進水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發爭議:不說人話的晦澀難懂,值不值得滿分?
    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成為了微博熱搜榜上的"釘子戶"。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布文章《高考作文閱卷組長評高考滿分作文》系列文章第一篇,這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卷滿分作文成為了被評述的對象。
  • 這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何以引發巨大爭議?
    以上內容,來自於一篇名為《生活在樹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滿分作文。且暫先不管文辭是否對題,小編就問讀者一句:您,看懂這是在講什麼了嗎?O.K. 稍稍消化一下,我們再來仔細審題。想必大家開始好奇了,浙江卷到底出了何等鬼斧神工的題目,以至於引出了這般石破天驚的滿分作文?
  • 今年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惹爭議,到底什麼是好文章?
    近日,中國浙江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高考滿分作文,引發輿論熱議。該文充斥著多個冷門名人名言與生僻詞語,被網友怒批「不說人話」。這篇高考滿分作文開篇寫道:「現代社會以海德格爾的一句『一切實踐傳統都已經瓦解完了』為嚆矢。濫觴於家庭與社會傳統的期望正失去它們的借鑑意義。
  • 「評論」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爭議中的是是非非
    文 | 21世紀教育研究院 熊丙奇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公布後,浙江高考語文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其以語文作文閱卷大組組長身份主編圖書、以及參加作文講座的經歷也被自媒體曝光。質疑方認為,陳建新違規發布高考滿分作文、出版圖書、參加作文講座,以語文作業閱卷大組組長身份,謀取私利。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爭議!把閱卷老師唬住就能得滿分?
    ,得到了浙江省2020年高考的作文滿分! 該篇高考作文引發熱議,「某乎」上甚至有人認為,這篇作文得滿分是語文教育之恥;也有人嘲諷,看來,只要把閱卷老師唬住就可以得滿分。 資深傳媒人朱學東在微博評論稱,「高考作文考什麼?我想無非就是主題,圍繞主題的展開的邏輯演繹,遣詞造句能力等等。這篇滿分作文,在這三方面是夠格的,無論是主題,邏輯和文字表達。」
  • 看完「浙江高考爭議滿分作文」,想起幾個有意思的小故事
    但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我想循卡爾維諾『樹上的男爵』的生活好過過早地振翮。」看懂了嗎?這不是研究生的論文,也不是哲學家的著作,更不是翻譯的文獻,而是今年浙江高考一篇學生作文的第一段。整篇文章,基本上就是這個基調。該作文一位閱卷老師給了39分,另兩位老師給了55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作文被公開後,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 高考作文題到底在考什麼?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為何引起這麼大爭議?
    2020年高考已經落下帷幕,但有關高考的話題依舊能夠引發公眾的關注。近日,浙江教學月刊社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所發布的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滿分高考作文就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據介紹,該篇作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但後面兩位老師都給了55分的高分,最終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同時,「教學月刊」在發布該篇作文時還附上了浙江大學副教授、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大組組長陳建新的點評。
  • 熊貓智學丨高考滿分作文爭議背後是對高考作文的誤讀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來一片爭議,而爭議的核心觀點比較對立,支持滿分者認為該考生的語文能力,或者說寫作能力很強;反對者說,考生故意炫技,有誤導之嫌,並不值得提倡,至少不應該給滿分。  其實這場爭論的背後,存在著對高考作文考試定位的誤解,大家爭議的焦點實際已經偏離了高考作文考試的定位。  中國高考作文,從命題到閱卷,一直就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當年著名作家梁曉聲曾公開批判高考作文題:命題人腦子進水了。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北大教授:高考不能鼓勵這類文風
    來源標題:浙江晦澀高考作文得滿分 專家:不鼓勵這樣的文風 針對近日引發熱議的浙江滿分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8月4日,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張頤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該考生的知識積累值得肯定,但有「掉書袋」之嫌,不適合作為高考滿分作文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