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高考剛落下帷幕,浙江省2020年的一篇題為《生活在樹上》的滿分作文引發激烈討論。這篇作文在剛開始閱卷時,第一位閱讀老師只給打了39分,第二和第三位閱卷老師給打了55分,最後這篇作文經過陳建新任組長的閱卷組討論,最後陳建新拍板給滿分。這樣一篇具有高考導向性的滿分作文就出來了。隨著這篇作文引發的巨大爭議,人們關注的焦點從這篇作文轉移到閱卷組組長陳建新身上,陳建新2020年浙江省高考語文閱卷組組長,浙江省寫作學會副會長、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這位陳建新組長,在8月8日,被湖北武漢市已經退休媒體人李未熟,實名向浙江省教育考試院舉報,舉報稱陳建新既擔任高考作文閱卷組長,又編寫出版高考作文書、面向學生售賣,同樣到處給學生開設高考作文指導講座等,指其「既做教練員又當裁判員」。有涉嫌利益輸送。同時也有人指出《生活在樹上》與陳建新編寫的《高考作文實戰實訓》裡收入的一篇滿分作文《書寫自我的生活》在語氣上、結構上很相近。
還有人指出陳建新洩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評卷細節屬於違規,對於陳建新的這一條指控已經被實捶。浙江省教育考試院13日發布浙江高考作文評卷相關情況的通報,停止語文評卷組作文組組長陳建新參加國家教育考試工作(含高考評卷等)。原來陳建新在評卷結束後並未經過允許就擅自將作文答卷內容和評卷細節帶出洩露。
至於陳建新的其它問題我們就不展開討論了,還是回到本文的主題上,討論為什麼這篇充滿了外國名人名言的滿分作文如果像陳建新那些人想的一樣,如眾星捧月名揚四海的話會給學生學習帶來什麼導向。
我們討論的焦點圍繞在該不該給此篇作文打滿分上?此篇作文《生活在樹上》全文運用大量生僻字和晦澀典故,而且都是外國哲學家和作家的。當然我們普通人是看不懂的!這和我們讀的外國書少有關係,但看懂的人,如當了20年浙江省高考閱卷的組長,浙江省寫作學會副會長、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陳建新卻認為此作文是老到和晦澀同在,思維深刻和穩當具備。而且是邏輯嚴謹,說理到位。
反正在這個長著鐵屁股坐在衙門裡,當了20年閱卷組組長陳建新,腦袋裡只有洋祖宗、洋作家說過的話和寫過的字才是高水平,反之中國古代文學家寫的作品因為在人民群眾中通俗易懂,所以就在這些人眼裡那是不值一文的。如陳建新在多次進行高考作文指導講座。
講座中,他也曾多次提到,學生不要用套話作文,並曾將屈原、陶淵明、蘇軾稱為套話作文中的「三巨頭」,無論陳建新出於什麼目的,還是屈原、陶淵明、蘇軾這三個中國古代文學家在他眼裡是什麼?由於陳建新的鐵屁股已經坐了20多年的浙江省高考語文閱卷組組長,他這樣說的結果就是浙江學生們為了在高考避免落入這陳建新所說的「三巨頭」套話中,作文被打底分,都對屈原、陶淵明、蘇軾和其它的古代文學家和優秀文學作品避而遠之,能少讀就少讀,多讀外國作家寫的書,高考多用幾個外國名言名語,高考作文就能得高分。
據多家媒體報導稱,從六七年前開始,在浙江省高考作文閱卷組負責人(陳建新)明確提出此類意見後,意見還下傳至浙江省內的各個學校,現在浙江省的考生在寫高考作文中引用的名人逐漸由古代轉向現、當代,由國內轉向國外,名人轉向不太出名的人。
有的網友肯定會說怎麼會這樣,大多數考生的高考卷並不能進入陳建新等人的手中,他怎麼能影響那麼多老師的判題呢?那我告訴網友們,作文的評判標準是由語文考試組出臺的,而且從各學校抽調的評判老師都需要經過學習這個評判標準,以這個評判標準對學生的作文展開評判。這就懂了吧?我們想一想給《生活在樹上》堅持打39分的第一位老師,在得知陳建新等人最後給了滿分後會怎樣,一定是認為自己可能水平不高,自己錯了,在接下來判卷時遇到這種全文都是外國名人的名言名句後一定再不敢打底分了!!!
當陳建新因給《生活在樹上》打滿分和大肆誇獎給自己帶來巨大爭議時卻說,此作文不代表給學生導向性。但是浙江省寫作學會《關於這次高考作文「滿分風暴」的幾點說明》雖然這篇說明全篇主要是為陳建新辯解,卻在開篇就把陳建新說的不代表給學生的導向性捅破了。這篇的幾點說明開篇是這樣說的,
最近幾天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的「滿分風暴」使我們學會也處於風暴眼當中,想必理事和會員們都很關心,本來是一場關於高考作文寫法的大討論,它可以(推進中學作文教學,配合語文新課改),吸引社會對中學教育的關注,但是這兩天個別網文變了味,把一些不實之詞強加到陳建新老師身上。以下就幾點說明網友想看,請看配圖。
一你們從這篇說明的開篇就看到,本來是準備用《生活在樹上》這篇作文(推進中學作文教學,配合語文新課改)的,不單單是導向作用,而且要配合語文新課改了。我們想一想如果這次《生活在樹上》沒引起巨大爭議會產生什麼後果。本來學生們就讓一些人搞的快把祖宗的文學丟棄完了,再繼續下去,中國古代的名人和名作及優秀文學作品恐怕就沒有學生學習了。
我們都知道高考並不是只考語文一門課,最少考六門甚至有的省市考7門,學生根本沒有我們想的有那麼多精力和時間去閱讀很多書,在這有限的時間裡,為了高考時作文能取得一個好成績,只能放棄閱讀中國古代文學,轉而去閱讀一些外國著作。長此以往這樣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學生畢竟在塑造人生觀、價值觀階段,放棄中國古代文學是非常可怕的。但畢竟高考,還是中國現在最公平的人才選拔方式。但是這個高考指揮棒一旦指錯了方向,後果也是非常嚴重的。
我不想在這裡說一些人是有崇洋媚外的嫌疑,但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學還要不要繼承與流傳?這是一個現實問題。此次浙江省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起全國網友的巨大爭議,結果還是只停留在某些人的違規違紀上就大錯特錯了。應當引起我們這麼多年對中國古代文學是否能繼續流傳下去並且要發揚光大。才是此文關心的重點。關於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的討論還在繼續,結果會如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