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社會心理學的《聖經》‖ 一本讓你更加理性審視自己的書

2020-09-07 狼浪天涯

人們為什麼有隨大流的傾向?星座為什麼會有市場?長期看電視的人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情侶視角偏差怎樣造成衝突的?戒菸的人為什麼總是會失敗?….

人類作為一種社會性動物,他的行為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來自他人的影響?

我們作為旁觀者,有一種本能的傾向,就是使用一個人的內部因素,比如性格、思想、動機等等,來解釋這個人的行為。然而實際上,很多時候真正起作用的不是個人的這些內部因素,而是社會情境。所謂的社會情境,指的是一個人所在的外部環境,在這個環境裡,別人會對我們產生影響。

狼書今日共讀書目是《社會性動物》,這本書傳達了一個顛覆以往觀點的核心觀點:許多時候,恰恰是那些被我們忽視的社會情境,才是我們做出各種行為的根本原因。

《社會性動物》是阿倫森的代表作之一,被譽為社會心理學的聖經。這本書不僅可以使我們獲得許多有趣的心理學知識,還能感受到心理學作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交匯點的獨特魅力。幫助我們從全新的視角看待自己的生活。

作者:艾略特·阿倫森(Elliot Aronson)[美國]

當代最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師從20世紀最偉大的社會心理學費斯廷格, 是美國心理學會110年歷史上唯一一位獲得所有三項大獎的心理學家:傑出研究獎(1999年)、傑出教學獎(1980)和傑出著作獎(1975)。1981年, 他被授予美國教育促進與支持理事會的年度教授稱號,1992年他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這些是一位心理學家的至高榮譽。


核心內容

有關社會心理學的四個觀點:

1,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

2,我們的思維比自己想像得更保守;

3,許多時候態度不是行為的原因,而是對於行為的事後解釋;

4,如果想要拉近和一個人的關係,最好的辦法可能是讓他幫你的忙。

第一部分

為什麼說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社會情境對我們有著怎樣的影響?

亞里斯多德在《政治學》裡有一段話:「從本質上講,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那些生來離群索居的個體,要麼不值得我們關注,要麼不是人類。」這段話被作者引用來說明核心觀點。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人之所以成為人,正是因為我們生活在文明社會中,每時每刻都會受到他人的影響,如果把這種影響全部扔掉,一個人不再和別人發生任何互動,那麼這個人其實已經不算是人類了。

所謂社會情境,指的是一個人所處的環境,在這個環境裡受別人的影響。我們每天都要經歷各種各樣的社會情境,扮演不同的角色。同樣一個人,放到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會忽略社會情境的影響,將人的行為歸結為個人內部的動機、態度等因素,在心理學上也稱為「基本歸因錯誤」。比如,我們看到一個人做了一件非常討厭的事,通常會推論說,這個人是壞人,品性惡劣。但事實可能並不這麼簡單。

情境影響行為的另一個例子是從眾。比如工作閒餘,大家組隊玩王者榮耀,如果你不玩可能會被孤立。即使你很不喜歡這個遊戲,但為了更多的話題和參與,多數的情況下你會選擇加入。也就是說,你可能覺得自己是一個思想獨立的人,不會輕易受到他人的影響,但是在特定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會從眾,情境的力量可能超過了我們的想像。

除了從眾之外,我們還很容易服從權威的壓力,做出正常狀態下自己不會做的事。

作者將這些情境對人類的影響總結為阿倫森第一定律:做出瘋狂舉動的人未必瘋狂。

第二部分

你的思維中存在著哪些沒有意識到的偏差?

人類存在許多認知偏差。也許你會覺得,自己是一個思維開放的人,能夠理性客觀地看待問題,做出理性的決策,實現最大化的利益。然而,大量的心理學研究卻表明,大多數人並沒有那麼理性。人類其實是「認知吝嗇者」,因為大腦的信息處理能力有限,我們並不會理性分析全部信息,再做出最優的判斷,而是會找捷徑,依賴於直覺偏見,做出一個說得過去的決策。這種傾向的結果就是,我們的思維比自己想像得更保守,傾向於維護現有的知識、信念、態度和偏見。

證實偏差,意思是說,當我們持有某種信念時,就會主動尋找那些支持我們信念的證據,而忽視那些與我們的信念相違背的證據,這使得改變觀念就能成了一件很難的事情。

事後聰明偏差,通俗的話來講就是事後諸葛亮。如果知道了一件事的結果,我們經常會誤認為,自己之前已經預測到了這樣的結果。

消極偏見,人類進化的一個奇怪的特點是它傾向於消極,通常壞事比好事具有更大的威力。

記憶是真實的嗎?作者的一個讓人震撼的觀點:記憶是重構的過程。人們會對記憶進行過濾和改造,根據外在暗示和心理述求對記進行修正,以和自己的情感和信念保持一致。

第三部分

究竟是行為決定態度,還是態度決定行為?

在生活中,我們一般會認為,人們先有一個態度,再去做一件事。但事實並非總是如此,在一些情況下,態度和行為之間的關係其實並非那麼簡單,而是受到許多外在因素的影響。許多時候態度不是行為的原因,而是對行為的事後解釋

有時候,態度和行為之間的因果關係甚至是反過來的,我們首先做出某種行為,再為自己的行為辯護,認為自己是合乎邏輯的、合理的,是反映了我們的態度的。這種認知偏差,也就是認知失調,是指一種緊張衝突的狀態。如果一個人同時擁有心理上不一致的兩種認知,比如矛盾的想法、態度、信念、意見,就會進入這種狀態。這種認知失調會讓我們感到不愉快,於是我們就會有意化解這種衝突的狀態。

第四部分

想要拉近和別人的關係,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在生活中,我們想發展人際關係,常見的一種思路是為對方付出。但心理學研究卻發現,這種刻意討好的做法,未必總能奏效,有時甚至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不如換個思路,請對方幫你個忙。幫完之後,你們的關係反而會接近許多。這是因為,態度很多時候是對行為的事後解釋。對方幫了你的忙,事後就會說服自己:「我為什麼要幫他呢?因為他是個很好的人」 讓自己相信你是一個值得被幫助的人,也值得交往。


理性&思考

這本書讓我們感受到了社會心理學這門學科的魅力。它告訴了我們,社會情境這個常常被人們忽略的因素,在很多時候其實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不管你是從事哪一個行業,或處在人生的哪一個階段,今天的共讀都可以給我們提供一個更加理性的角度審視自己,幫助我們避免各種各樣的思維偏差。其次,也可以讓我們更加寬容地看待別人的行為,不去急於下結論,通過冷靜客觀地分析,更加靈活地處理人際關係。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基督教心理學、聖經輔導的區別
    箴言 28:26 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傳道書 9:3 世人的心,充滿了惡;活著的時候心裡狂妄…… 麥克阿瑟:聖經沒有一處建議人們要通過審視內心來尋求答案。總結: 人不僅僅是一種高度進化的動物。他是按照的形象被具體而獨特地創造出來的,為要與上帝建立公義的關係,並且完全依靠神所賜予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改變。
  • 7本讓人拍案叫絕的心理學入門書
    >一本500多頁的教材,但也是一本有趣的心理學書籍。這本書從個人思維,到社會關係的影響,以及各種關係建立,最後談到在司法、臨床和更加廣闊的社會發展的應用,將研究和實踐聯繫在一起。這本書對了解自身、了解社會、了解自己與社會之間關係非常有用。
  • 書單 | 這五本心理學書籍,讓你重新認識你自己
    而除此之外,心理學,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心理學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出現也不過一百多年,但是卻湧現出了許多傑出的大師,這些大師的出現,不僅推動了心理學這個學科的發展,也為我們這些普通人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來審視自己。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大師們的腳步,走進心理學的世界。
  • 書單丨想學心理學卻不知道該看什麼書?7本經典心理學書籍推薦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親密關係、人際交往、時間管理等方面時常會遇到困難,而大部分問題想要得到更好的解決,其實都可以求助於心理學。越早懂點兒心理方面的知識,越能幫助你更好地處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難題。本期推薦7本超經典的心理學必讀書目,任意一本都值得你一讀再讀,這份書單,建議你收藏!
  • 這5本心理學書籍,讓你重新認識你自己
    亞隆的這本裡,就用了23個真實的案例來為我們揭開死亡的面紗,跟著他的描述,也許我們可以能夠一窺死亡的真正模樣,並找到真正的自己,正如亞隆在書中所說:「唯有面對死亡之時,一個人的自我才真正誕生。」「我很少考慮那些每天發生的瑣碎小事,無論發生什麼我都能接受,因為我能夠緊緊抓住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放棄那些其實並不重要的。
  • 讀完這12本心理學的書,你會更愛你自己
    在這裡,為大家推薦以下心理學書單,相信當你讀完這12本心理學書,你會更愛你自己。這12本心理學書,我為大家分成四個維度,分別是:認識心理學、認識自我、療愈自我和提升自我。不管我們學習哪一門學科知識,最好要先有一個基本的結構體系,這樣學習的內容才能容易建立圖式,進行內化。所以,我通常最先會推薦這本《心理學與生活》。這本書非常經典,美國史丹福大學多年來用作教材,同時也是美國許多大學裡推廣使用的經典教材,如今已出版到第19版。
  • 這些人生必讀之書,你讀過多少?
    人生就像一杯茶,而生活就是一邊品茶,一邊看書。人的壽命是有限的,靈魂卻可以是永恆的,而書籍是你靈魂升華的必需品。我們這一生,要走很長的路,要看很多的書,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還是藝術,哲學,歷史,都是我們選擇的對象。今天,就讓我給你們分享一下一些人生必讀之書,這些書你讀過多少呢?
  • 9本改變你人生的心理學書籍
    精選君為你吐血整理了最經典的9本心理學書籍,讀完,你的人生或許會有所不同。
  • 300本心理學電子書,定有你喜歡的,網盤分享
    尼娜-拉裡什-海德爾 原來可以這樣美 by 麥可-羅伊森 一生的減齡方案 by 麥可-羅伊森 長壽聖經 by 加裡-斯莫爾 離你多遠才幸福 by 安東尼-卡斯卓 嚴肅的創造力——運用水平思考法獲得創意 by 愛德華-德-波諾 全球腦 by 楊友三 英語閱讀參考手冊 by 葉永昌 心理學職業生涯
  • 從美國的暴亂,再看大眾心理學經典《烏合之眾》
    書中對群體心理的研究有很多經典論述,雖然為心理學書籍,但是與現今生活中的事件、現象緊密相關。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加入了很多群體之中,成為了各個群體之中的烏合之眾。了解群體的心理,並不是要統治或者操控群體,而是可以對歷史的事件及經濟現象進行很好的審視。群體的一般特點群體:從心理學上講,群體並不是僅僅是眾多數量的個人聚集在一起的團體,而是受群體精神一致法則所約束的群體組織——心理群體。
  • 書單丨7本被奉為經典的心理學書籍,手把手教你讀心術
    越早懂點兒心理方面的知識,越能幫助你更好地處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難題。本期推薦7本超經典的心理學必讀書目,任意一本都值得你一讀再讀,這份書單,建議你收藏!本書既適合於初學心理學的人,也適合於那些從事心理學事業、應用心理學的人。閱讀本書,不僅能讓人明白什麼是科學的心理學,還能夠為自己所從事的心理學工作找到依據,並能激發心理學的研究熱情,促進更多新的、對實踐有指導價值的研究出現。
  • 充實自己,提升思想深度的9本高分好書
    你是否常常因看不到自己的價值,充滿了挫敗、抑鬱?政治家塞涅卡曾說過:「內容充實的生命就是長久的生命,我們要以此而不是以時間來衡量生命。」今天為大家精選的9本書,或充盈內心,或提升眼界,或清理思路......讀完這些書,能讓你感受到自我價值的提升。
  • 想通過心理學提升自我的認知?這些心理學書籍能夠幫到你
    事實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些保護自尊的策略如:購物、炫耀、批評、詆毀等等,這些策略對自尊的調節作用是有限的,我們需要學習一些科學的方法,書的最後一章就較為詳細的介紹了調整自尊的方法,如認識自己、接受失敗、換位思考等,看這些小標題也許你會覺得這是老生常談的雞湯,但是如果你正面臨著自尊等方面的問題,不妨靜下心來認真思考並加以嘗試,也許你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 【聖經輔導】導論03-心理學與聖經c
    b【聖經輔導】導論02-聖經輔導簡介a【聖經輔導】導論02-聖經輔導簡介b【聖經輔導】導論03-心理學與聖經a【聖經輔導】導論03-心理學與聖經b關注收聽學習,如果您對此學習有興趣,想進深學習可以給本公眾號留言,加入恩約公眾號專屬學習群。
  • 三本小書,帶你走進心理學的殿堂
    作為一名熱愛心理學的心理學本專業學生,在這裡給各位對心理學感興趣的童鞋推薦幾本簡單易懂、輕鬆有趣的心理學入門書籍。入門的書籍我一般不建議讀教科書,厚厚的一大本,很難堅持讀下去的,即使我很喜歡心理學,我的教材至今還沒有完整地讀完過。如果非要讀的話,建議閱讀國外的教材,國內的教材實在太過枯燥乏味了。入門書籍貴精而不貴多,推薦太多了反而讓人壓力太大,無所適從。
  • 《生命之書》——聖經是生命靈魂之書
    只有聖經告訴你,「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其它的宗教都告訴你,要作好人,行善事,為的是這樣才可以得救。聖經卻是告訴我們,要作好人、行善事,因為你已經在神的救恩裡。所有的宗教都是告訴你,你要做什麼,要怎樣修行,守什麼樣的戒律,才能達到什麼樣的境界,得到什麼樣的福報。
  • 如果你喜歡心理學,這5本著名的心理學書籍,建議讀一讀
    每一個喜歡讀書的人,看到一本好書就會愛不釋手,而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是很多人都喜歡的,它能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認識社會,認識他人,然後能夠更好地與自己相處,與他人相處,更好地在這個社會上生存。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對人的啟發和作用是很大的,一本好書,能夠讓你重新認識自己,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然後逐漸讓自己變得更好。也能讓你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知,看到自己的潛意識,學會尊重自己,活出真實的自己。
  • 《心理學通識》txt,epub,mobi,pdf電子書版下載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少時,心理學就起作用了通過科學,我們獲得了自由,通過心理學,我們將獲得幸福★中國SHOU部面向大眾、系統介紹心理學通識的書——心理學是科學的成功學。個人成就=20%的智力因素+80%的非智力因,而主導我們成功的所有非智力因素都在心理學通識裡:情緒智力、控制力、延遲滿足、自尊、自信、理性平和、成長型思維等。
  • 《北京遇上西雅圖》裡出現的「愛書人聖經」是本什麼書
    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上映,片中男女主角因為一本小書《查令十字街84號》,通過書信往來,發展出一段奇妙的情緣。看過或者沒看過電影的你肯定對《查令十字街84號》這本書產生了興趣,這本被譽為「愛書人聖經」的小書到底講了什麼?
  • 30本豆瓣評分最高的心理學書籍,值得收藏
    2、《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 豆瓣評分:8.5在社會心理學領域已有的著作中,最有影響的,是這本並不很厚的《烏合之眾》,對集體行為及社會心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3、《社會心理學》 豆瓣評分:7《社會心理學》這本書被美國700多所大學或學院的心理系所採用,是這一領域的主導教材,已經成為評價其他教材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