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薑黃這種植物我是在百度上一篇文章上看到的。文章講到薑黃素這種植物提取物在國外西方國家獲得很高的評價與推崇,這讓我很意外。我們常識是,像這樣的植物來源的提取物,大都帶有中醫中藥的印象,而中西醫之爭由來已久。薑黃,帶有中醫色彩的成分怎麼會輕易地被外國人接受呢?而且接受程度很高。
2013年薑黃及其提取物的銷售在美國天然健康食品零售店暢銷草本植物原料中名列前茅。
2016年Google發布的全球飲食趨勢報告顯示薑黃在過去5年搜索量增長了300%。市場調研公司英敏特將薑黃根粉列入超級食物清單。
2017年薑黃再度成為外媒追捧的「十大超級食品」之一。
2018年薑黃素補充劑位列美國消費者受歡迎的膳食補充劑第五位(Consumer Lab);上榜「年度全球關注食品原料配方」。
2019美國消費者實驗室(Consumer Lab)針對市場流通的169種補充劑產品,調查顯示:所有參與者均積極使用補充劑,82%的用戶每天至少服用4種補充劑。薑黃素/薑黃作為超級食品,名列前十,排名第七,34.8%的消費者購買了這類產品。
這太讓人驚詫!
我在PubMed生物醫學資料庫實際搜索了一下,結果找到海量的關於薑黃(素)有益於健康的文章,像薑黃保護肝臟、解酒、提高免疫力、抗炎作用、緩解疼痛、對血管保護啊,等等,有很多很多。
醫學發展了,當一種東西引起人們注意的時候,會有大量的技術手段用上、大量的科研人員跟上,會深度挖掘這種東西的實用價值與潛在的價值(能力)。
我們消費者也會客觀地、理性地看待、認識這種東西。我們畢竟都是尊重科學,重視科研成果的。我想這是薑黃在國外流行的主要原因。
普通薑黃素生物利用度不高。為了提高薑黃素人體吸收度,科研人員採取這樣幾種方法,比如:
1. 薑黃素配料是添加黑胡椒
2. 化學合成酯化
3. 採用納米化、微囊化高新技術以提高水溶性、穩定性策略,達到提高薑黃素生物利用度的目的。這樣即避免了黑胡椒代入的辛辣苦澀味道,又保留了薑黃素原有的化學結構與天然產物的性質。
我覺得,每天喝點薑黃飲料挺好的,要比喝那種超市只講究口感的甜水強多了。
對於薑黃使用量,我們國家沒有明確推薦量,世界衛生組織(WHO)與歐洲食品安全協會(EFSA)規定薑黃素的人均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0-3毫克,一般人,每日食用量在200mg以內是安全的。
針對某種身體疾病原因而服用薑黃素,建議按照醫生醫囑。
這次新冠病毒事件,中醫中藥在醫療防控過程中成效凸顯,期待更多像薑黃這樣來源於天然植物的功效成分被發現、被利用,服務於我們的健康生活。
你知道最受歡迎的前10名膳食營養補充劑是哪幾個嗎?
提高免疫力,薑黃素讓我們有競爭的底氣!
#薑黃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