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歷史學家指出,1850年到1914年間的中產階級婦女面臨著諸多約束和限制。隨著婦女史研究的深入和拓展,這方面有了新的論述。
在以下文字中,歷史學家埃莉諾裡默爾和約翰·富特認為,當時的中產階級婦女日益質疑自己的社會角色,地們開始擴大活動範圍,進入到一些新興的重要領域中。中產階級婦女同樣面臨著19世紀和20世紀的新形勢和新挑戰。雖然有些中產階級下層的婦女仍像過去一樣,在她們當店主的丈夫身邊工作,但大多數中產階級的已婚婦女沒有也不用再為養家餬口而繼續工作了。她們的生活集中在照顧子女和家庭上。
不過大多數中產階級婦女並不清閒。事實上,她們發現,隨著現代化進程的發展,社會對她們在時間和精力上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中產階級家庭對衛生、烹飪和身體舒適的標準也提高了。根據某種對女人本性與能力的雙重理解,中產階級婦女作為母親和家庭主婦的角色在19世紀被認為是合理的。一方面,人們覺得婦女是被動的,她們在體力和智力上不如男性。因此,女性需要從父親和丈夫那裡得到保護。
另一方面,由於婦女的非攻擊性和性方面的被動性,以及她們遠離了競爭激烈的工作環境的汙染,所以,人們又認為她們在道德上優於男性,並因此受到尊重。在生活中,一個女人的獨特能力和最大責任就是關照家人的道德與精神需求。這種理解的內部矛盾以及婦女們試圖調和或消除這些矛盾的努力,成為文獻中反覆出現的重大主題。從19世紀中葉開始,大批中產階級婦女就在自覺地、按部就班地將其母親角色和道德角色,以及她們的能力範圍。
拓展到家庭之外,進入到整個社會之中。她們完成這一轉變的一種方式是,改造中上層婦女傳統的慈善性工作,將之轉變為有組織的社會改革運動。這些婦女對於貧困女性和兒童的問題越來越感興趣。她們相信自己能夠理解工人階級的母親,相信自己與她們有很多共同的關注點;她們認為,工人階級的婦女及其子女正是由城市化和新工業秩序造成的經濟和社會混亂的主要受害者。
通過從事社會福利和改革工作,中產階級婦女不僅認識到自身的能力,也認識到她們在男性社會中受到的種種限制。許多人還認識到,儘管中產階級婦女期望成為有所依賴的妻子,但經濟和社會的現實並不能保障她們在一生中總能得到男人的支持。很多婦女還逐漸認識到,她們有限的教育程度、法律所施加的約束,以及溫文爾雅的女性行為規範,往往使之不能很好地扮演她們本應扮演或是想要扮演的生活角色。
這樣一來,社會改革與婦女改革便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兩者往往正是整個歐洲的婦女組織需要同時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