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華離職演講:永遠的北大

2021-02-23 青春北京

雙甲子之年,北京大學迎來新書記、新校長。

北大全校教師幹部大會剛剛召開,北京日報記者獲悉,63歲的林建華卸任北大校長,原北大黨委書記郝平接替林建華,成為新校長。曾在北京任職多年、去年擔任山西高院院長的邱水平回到北大,擔任黨委書記。

今年10月剛滿63歲的林建華於2015年2月接任北大校長,至今三年八個月。在會上,林建華發表了離職演講。

講者 | 林建華


尊敬的周祖翼部長、陳寶生部長、魏小東部長,

老師們、同學們、同事們,大家下午好!

 

剛才,周祖翼部長宣布了中央關於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校長調整的決定,陳寶生部長和魏小東部長發表了講話。我完全擁護並堅決服從中央的決定,也非常感謝各位領導對我在北大的工作給予的充分肯定。我相信,在邱水平書記和郝平校長的帶領下,北大一定能建設得更好。

 

我在北大求學和工作了整整四十年。從1998年擔任化學學院院長起,在學校擔任管理工作也已經整整二十年了。北大培育了我,北大的精神滋養了我,我熱愛北大,也感恩北大。我很幸運,能夠有機會在這樣的重要崗位上,實實在在地為北大做一些事情。我要感謝全校師生員工和同事們,你們的寬容、信任和支持,是激勵我前行的力量。還要感謝一直關心和幫助我的老領導們,與你們一起工作是很愉快的經歷。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二十年,北大的變化舉世矚目。我們當然可以用很多數據、指標、大學排名表明北大的發展和進步。比如說,我們的論文和經費的數量,在過去二十年幾乎都增長了10-15倍左右,各類大學排名都在前五十,自然指數更是進入前十。但我更看重的,還是我們在教育教學、師資隊伍、人事體制、學科布局、治理體系和資源配置等方面取得的進步,因為這些才真正代表了學校未來發展的潛力。

 

人才培養是學校的核心使命,我們的任務是培養能夠引領未來的人。本科教育改革涉及培養模式以及學校、院系、教師和學生管理的方方面面,涉及面廣、難度大。在長期探索的基礎上,我們推廣了元培經驗,在全校範圍內自由選課,學部內自由選專業。同時,壓縮專業核心課,創建跨學科教育項目,鼓勵主修輔修等等。我們已經看到了很多令人欣喜的現象:院系更加重視本科教學了,學生們有了新的學習體驗,教師的教學熱情也激發了出來。我們一直在持續推動研究生教育改革,在培養機制、三助體制、導師遴選等方面都形成了好的制度規範,博士生和專業碩士的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當然,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和成長體驗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我真誠希望大家繼續努力,一定要使我們的教育真正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拜託大家!

 

建立公正、透明和高標準的教師人事體系,是學校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經過十多年的不斷努力,北大新的教師聘任、評價、晉升和薪酬體系基本完成,新老體系的並軌也有序展開。對於這樣一項既涉及教師利益,又關乎學校未來的重大改革,能夠平穩實施是很不容易的。我要感謝院系、部門和教師們,你們的理解與支持、擔當與悉心,是完成這項重大改革的基礎。

 

我們堅持「以隊伍建設為核心,交叉學科為重點,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推進學校的學科建設與發展。我們組建了數十個由世界頂尖學者領銜的跨學科研究機構,聚集一大批優秀青年學者。我們推進北大醫學的融合發展,實施跨學部的集群聘任,促進以臨床醫學為中心的學科交叉。我們構建人文社科跨學科交流合作機制,激發學者的創造潛力。我們根據院系實際,設立院系精準建設方案,破解發展瓶頸,釋放院系潛力。大家可能已經感覺到了北大學術氣氛的顯著變化,學者更加自信,在學科前沿的原創成果越來越多,承擔重大項目的能力也越來越強了。

 

大學是高度依賴個人創造力的教育和學術機構。只有當學者們擔負學術管理的責任,才能建立起既寬鬆自由、又規範嚴謹的良好氛圍,真正釋放人們創造潛力。我認為這是維護和弘揚北大學術傳統的根本途徑。我們改革學術委員會,組建以學者為主的學科建設委員會、學術道德委員會和教師紀律委員會。重組學部,加強學部協調院系的職能,推進管理重心下移。學者更多地參與學術事務管理,不僅使學校的學術決策更加符合實際和學術發展規律,也使學者們能夠真正地感受到:北大是他們的家,在這裡是最受尊重的,是可以安心教學、靜心學術的。

 

習近平總書記對北大的改革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在5月2日北大師生座談會上,他指出:「近年來,北大繼承光榮傳統,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德樹人成果豐碩,雙一流建設成效顯著,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成績突出,學校發展思路清晰,辦學實力和影響力顯著增強,令人欣慰。」

 

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很幸運的,能夠生活在一個偉大的變革時代,親眼目睹中國的崛起,親身經歷中國高等教育和北京大學的變化。二十年前,我們還在為北大和個人的前途擔憂,今天,我們滿懷信心地面向未來;在二十年前的學術會議上,我們還只是在傾聽和學習,今天,我們的學術成就已讓世界讚嘆了。二十年前,我們擔憂教師隊伍的青黃不接,今天,我們的一些學者和學生已經成為世界頂尖大學的獵頭對象了。二十年前,我們的影響只在國內,今天,北大已經是全球舉足輕重的大學了。這些變化和成就,是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廣大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同時也凝聚了衷心熱愛北大的校友和朋友們的心血,他們為我們的成功而歡欣鼓舞,為我們的建設和發展慷慨捐助,也在為我們的任何不足和失誤而痛心疾首、焦慮不安。

 

北大有了很大進步,但實事求是地講,我們與世界最頂尖大學仍然有很大差距,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仍然很重、很艱巨。目前,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很快,北大將會面臨更多新的挑戰。面向未來,我們只有堅持守正創新,保持一種積極和平和的心態,按辦學規律做好每一件事情,才能真正把北大辦好。

 

三年多前,我在入職講話中曾說:「北大從來不止是一所學校,她是人們心中的圖騰」。北大是國家的、民族的、人民的,我們在北大做事情,絕不能就事論事,更不能只考慮一己之利,一定要從國家、民族和人類文明的視角,來觀察、規劃和做好每一件事情。我們要有為他人作嫁衣裳的心態,肯為他人付出,必定功不唐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培養出胸懷大志、腳踏實地能夠引領未來的人,才能不辜負黨和國家的期待和廣大人民的願望,把北大真正建設成為一所偉大的學校。

 

從今天開始,我將卸任學校的管理崗位了。我們的生命和奉獻是有限的,而北大是永遠的。我們每一個人今天所經歷的,只能是她歷史長河中的小小的漣漪,我們今天做的事情也許微不足道,也許很快被人們忘記,但正是這日日年年、點點滴滴,才匯聚成了北大的不朽之魂。

 

我想再次感謝中組部、教育部和北京市領導,感謝朱善璐和郝平書記,感謝你們一直的信任和支持。我還要感謝全校的師生員工,感謝一同工作的同事,感謝熱愛北大的校友們和社會各界的朋友們,我相信,有了你們的厚愛和支持,北大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最後,我也要感謝我的親人們,正是有了你們的理解和付出,我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校的工作中。

 

祝福永遠的北大!願每一個北大人,秉承守正創新、一生平和安康!謝謝大家!

——2018年10月23日

:林建華北大入職演講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離開北大四年零兩個月,重新站在這個熟悉的講臺上,面對著曾經一起學習工作數十年的朋友、同事,面對熟悉的北京大學,還真不知道說些什麼。剛才,中組部領導宣布了中央任命,我感謝中央的信任,也感謝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信任。我深知,北大校長這副擔子的分量,也清楚自己能力有限,但我有信心,也有決心,與全校師生一道,把北大建設好、發展好。

 

在人們的心目中,北大從來不止是一所學校,她是人們心中的圖騰,寄託著中國高等教育的未來和希望;未名湖、博雅塔、靜園草坪,這些再普通不過的園林景觀,也都被賦予了太多的夢想與期望。的確,世界上恐怕從來沒有一所大學能如她這樣,與一個民族的命運如此緊密相連、休戚與共。新文化運動搖籃、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基地、影響中國和世界學者大師的搖籃,歷史的輝煌,使北京大學成為人們心中的精神家園。

 

過去四年多,我走過了兩所學校,目睹了中國大學的奮力和崛起。重慶大學的質樸與親情,浙江大學的務實與求新,都在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但無論走到哪裡,人們都對北京大學滿懷的敬意,希望北大能夠繼續引領中國高等教育走向輝煌。過去四年多,在幾任領導的帶領下,北大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每次回到北京,我都會晚上在未名湖畔快走健身,目睹了校園日新月異在改變;每次遇到同事和朋友,他們都會自豪地講起學校的發展變化:優秀學者聚集北大,學術研究成就斐然,教育質量穩步提升,綜合改革持續推進,這些發展和進步為學校的未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想要特別感謝王恩哥校長。恩哥是我的老朋友,我們也曾一起在北大共事。作為校長,他為北大的發展嘔心瀝血,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這次他要回科學院擔任重要職責,我對他表示深深敬意和感謝!

 

在我的心中,北大就像是一個大家庭,老師、學生、工作人員和校友都是我們大家庭中的成員,親情和規矩把我們緊密聯在了一起。師生如父子,老師總是把他的一切傳授給學生,希望他們超越自己;同窗如兄弟,共同的學習生活,使他們心心相印,質樸純真;儘管同事們來自五湖四海,共同的理想與追求,使我們親密無間、肝膽相照。作為一個大家庭,也一定是要有規矩的。當然,我們都要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教師還要遵循師德和行為規範,學生要遵守校紀校規。但大學的規矩不僅如此。大學是傳播和創造知識的場所,教學和學術都是高度個性化的創造性勞動,只有在寬鬆的氛圍中,才能碰撞出創造的思想火花。學生也只有在錯誤和失敗中,才能成長和堅強。大學有責任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無論是教師、學生,還是校長、院長,沒有高低貴賤,不論學派親疏,大家都心平氣和,平等地爭論學術,探討學校發展。

 

古人云,「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家族興衰,德行為要;大學發展,也必須堅持自己的精神傳統和核心價值。我們不能為世俗而拋棄學術的獨立與尊嚴,也不能為名利而譁眾取寵、放任自流。大學的精神文化應當是簡單的、純潔的,不能有爾虞我詐、奉承迎合,也不應有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真理才是我們永遠的追求。大學必須守護真理的純潔,不允許任何不良社會風氣玷汙青年人的靈魂;大學有責任代表社會良知,維護核心價值,只有把師生的個人理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完美結合,才能實現大學使命。

 

記得1998年剛剛擔任化學院院長時,曾在化學院通訊上寫過一篇東西,最後講到一句話:我與我們中的一些人一樣,可能只是做為北大化學學院過渡時期的過客,但我們應當為我們曾做出的點滴貢獻、任何犧牲而感到自豪。願北京大學化學學院的明天更加美好!今天我想說的是,願北京大學的明天更加美好! 

——2015年2月15日

再見,建華校長!

祝福北大!

編 輯 |劉   青      校 對 |張  妍 

來 源 |知識分子、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林建華校長給北大留下了哪些東西?
    (來源:北京大學新聞網)人事制度改革:近者悅 遠者來擔任校長以來,林建華會時不時地在全校公開發表署名文章和講話稿,向廣大師生闡述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在一些會議上演講所用的PPT也會公布在網上,便於師生及時查閱。
  • 北大新校長林建華:大學是個大家庭
    浙江大學原校長林建華15日出任北京大學新任校長。他時隔4年重返北大,成為這所著名學府117年歷史上的第27任校長。林建華在履新演講中說:「北大從來不止是一所學校,她是人們心中的圖騰,寄託著民族的未來和希望。」「大學必須守護真理的純潔,不允許任何不良風氣玷汙青年人的靈魂;大學有責任代表社會良知,維護核心價值。」視點君帶你看北大新校長履新演講全文,盤點歷任北大校長。
  • 120 周年校慶演講讀錯 「鴻鵠」發音,北大校長林建華發道歉信
    IT之家5月5日消息 5月4日是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日,現北大校長林建華在校慶大會致辭中將「鴻鵠[hóng hú]」念成了「鴻浩[hóng hào]」,引發網友熱議。今天北大校長林建華在北大未名論壇發布了道歉信。林建華稱,這個錯誤讓很多同學和朋友失望了,覺得作為一個北大校長,不應該文字功底這樣差。
  • 北大校長林建華2018新年致辭:迎接挑戰
    原標題:迎接挑戰|林建華校長2018新年致辭編者按2017年12月31日晚,北京大學2018年新年聯歡晚會在北大百周年講堂舉行,北大校長林建華以《迎接挑戰》為題發表了新年致辭。藉以此文,向全球師生、校友、關心關注北大的各界人士致以新年的問候!以下為致辭全文。
  • 校慶演講念錯「鴻鵠」發音 北大校長林建華發道歉信
    前天,北京大學舉行建校120周年紀念大會,北大校長林建華發表主題為《大學是通向未來的橋》講話。在講話中,林建華將「鴻鵠」的「鵠」念成「hao」(發音應為hú),這引起了廣泛關注。 對此,林建華校長昨天特地發出一封道歉信。對寫信的原因,林建華表示:「我寫這封信,告訴大家這些,並不是想為自己的無知或失誤辯護,只是想讓你們知道真實的我。
  • 北大校長林建華先生在北大校慶發表講話讀錯字:原諒還是不願意?
    5月4日,在北大120年的校慶時,北大校長林建華先生發表講話。然而,正是因為這次講話,讓林建華先生差點「晚節不保」。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原來林建華先生在發表講話時,把好幾個非常普通的字讀錯了。林建華先生把「鴻鵠(hu)之志」讀成「鴻鵠hao之志」,把"莘莘(shenshen)學子"讀成"莘莘(jingjing)學子"。由於林建華先生是堂堂一校之長,而且還是身為中國著名學府之一的北大的校長,讀錯這些難度不高的漢字,這個錯的確犯得有些不應該。當日,北大校長林建華先生發言時讀錯字一事,迅速在網上熱論開了。
  • 我所認識的林建華老師
    何以勝任北大校長?藉此機會,我希望能夠把我認識到的林建華老師介紹給大家。林建華老師生於1955年,山東高密人。文化大革命開始的時候,林建華剛上五年級。1973年,18歲的林建華中學畢業後到內蒙古扎賚特旗巴達爾胡農場工作,當中學老師。
  • 最委屈校長林建華:被校友反對赴任浙江大學,在北大因念錯字被嘲
    林建華教授 從草原走向北大的林建華出生於19551986年,進入北京大學學習的第8年,林建華拿到了北大的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在獲得博士學位後,林建華留校任教,擔任北京大學教師。博士畢業兩年後,林建華先後赴德國和美國從事博士後研究。歸國後,時年38歲的林建華被評聘為北京大學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並逐漸開始走向北大的管理崗位。
  • 亞美尼亞總統謝爾日•薩爾基相在北大發表演講並獲授名譽教授稱號
    3月27日上午,亞美尼亞共和國總統謝爾日•薩爾基相來訪北京大學,在英傑交流中心發表演講,同時被授予名譽教授稱號。亞美尼亞外交部部長、中央銀行行長、財政部部長、經濟部部長及駐華大使陪同來訪。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朱善璐在演講會前與薩爾基相總統舉行會談。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中國駐亞美尼亞大使田二龍、北京大學副校長李巖松等參加了演講會。
  • 對話 | 北大校長林建華:我們走的路不一定完美,但必須解決問題
    早在2014年,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要求北大、清華和上海市「兩校一市」做綜合改革的試點,多地高校也紛紛請纓加入。那麼,這幾年,教改都改了什麼?去行政化的阻力為何難以破除?下一步又如何攻堅?北京大學是我國教改的風向標,校長林建華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改革精神的大學校長之一。他履職兩年多來,北大的綜合改革穩步推進,效果初步顯現。兩會特別策劃《對話大學校長》今天推出第一篇。
  • 北大林建華校長也許本應該這樣回應
    北大校長林建華北大校長林建華在校慶大會上念錯字的輿情事件,不僅沒有隨著他發表那封致歉信而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 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北大未來教育研究中心創始主任林建華...
    本報訊 (記者盧兆欣)昨天,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北大未來教育研究中心創始主任林建華率隊來通考察調研。市委書記徐惠民會見林建華一行,雙方就深化合作進行了座談交流。中科院院士、科技部原副部長程津培,深圳灣實驗室常務副主任、中科院院士吳雲東,北大未來教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春花,江蘇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市委副書記沈雷參加活動。徐惠民對林建華一行來通表示歡迎,並簡要介紹了南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 北大校長林建華的道歉信,一位受尊重的師者!
    2018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活動上,北大校長林建華發表了重要講話,沒想到的是,林建華校長將「鴻鵠志」念成了「鴻浩志」。首先,我想說的是這位校長的態度!
  • 【俠客島】北大易帥:2月份人事調動 北大史上少見
    王恩哥離職,林建華繼任。隨後,島叔的朋友圈裡,校友開始密集地分享這一消息。  在國內,似乎也沒有哪一所高校的校長任免,能引起社會如此巨大的關注了。畢竟,她是作為高校和精神符號與象徵的北大。  突然  在2月份換校長,在北大的歷史上也很少見。上一次2月份易帥,都是1912年了。
  • 北大畢業典禮實錄:這裡永遠是你們的精神家園
    表達對北大畢業學子的感情:「不管同學們將來去到哪裡,北大都始終把你們放在心上,永遠牽掛大家,支持大家;不管同學們離開燕園多少年,這裡永遠是你們的美好的精神家園。」每年北大校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講話都備受關注。今年校長林建華講起了自己的兩個小故事。
  • 北大校長林建華:北大已經晉升世界一流大學行列,15年後要進入世界一流前列!
    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新時代,新思想——致敬改革開放40年,慶祝北大建校120周年」。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出席論壇並發表演講。林建華表示,今天的北京大學已經是一個具有很強的學術研究基礎的一個學科完備的綜合性大學。可以自豪地說,我們已經晉升到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當中去。
  • 盤點35所985高校畢業典禮:校長演講最愛談創新
    今天上午,北京大學舉行2015年本科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2月上任的新校長林建華首次在典禮中演講。從去年10月起,清華、北大、浙大等多所高校集中換帥,今年的畢業典禮是這些新校長的首秀,他們的演講也備受關注。  《法制晚報》記者統計發現,全國39所985高校中,已有35所公布了本科生畢業典禮的校長演講稿。
  • 北大校長道歉
    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以「大學是通向未來的橋」為題發表演講。在演講中,林建華將「立鴻鵠志」中的「鴻鵠」念成「hong hao」,引發廣泛關注。△林建華校慶講話5月5日,北京大學bbs上,名為「pku」的註冊用戶發布了題為《致同學們》的帖子,署名「熱愛你們的校長 林建華」。晚上7點,北大未名bbs官方微信推送了帖子全文,確認是校長本人的致歉信無疑。
  • 柏林自由大學、洪堡大學兩校校長在北大聯合演講
    演講會由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林建華主持。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出席了演講會。,演講涉及兩校的歷史,現狀,未來發展,辦學宗旨,學術研究體系,組織機構,以及國際合作交流項目等多方面。在演講中,邊特.蘭森教授特別突出柏林自由大學的辦學理念,即學術的自由性(Academic freedom)、探求真理(Search for truth)、學術研究和教學的統一性(Unity of research and teaching)。
  • 北大120歲
    北大校長林建華發表了題為《大學是通向未來的橋》的演講。他強調北大的核心使命是培養能夠引領未來的人,「立德樹人,構建通識教育體系努力使學生懂自己、懂社會、懂中國、懂世界。」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也來到現場,向北京大學和全體師生、校友表達了誠摯的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