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長林建華2018新年致辭:迎接挑戰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迎接挑戰|林建華校長2018新年致辭

編者按

2017年12月31日晚,北京大學2018年新年聯歡晚會在北大百周年講堂舉行,北大校長林建華以《迎接挑戰》為題發表了新年致辭。藉以此文,向全球師生、校友、關心關注北大的各界人士致以新年的問候!以下為致辭全文。

迎接挑戰

在北京大學2018年新年晚會上的致辭

林建華

2017年12月31日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

大家好!

在這個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我謹代表北京大學,向全校師生、醫務工作者、幹部職工、廣大校友,向關心和支持北京大學的各界社會朋友,致以新年的祝福和最美好的祝願!

2017年是很特別的一年。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國家啟動「雙一流」建設、北大召開第十三次黨代會、中央巡視組完成對北大的巡視、綜合改革工作全面推進。這一年,全校師生員工團結一心,迎接挑戰,各項工作都取得了優異成績,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偉大徵程中,我們已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北京大學41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在這個特別的時刻,如果讓我給北大的2017選一個詞的話,我會選擇「挑戰」

這一年,我們進一步加強了學校黨的建設和黨的領導,深化綜合改革,在教育教學、學術研究、人事制度、學科調整與學術體系建設、治理體系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展,為北大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改造後的二體報告廳

這一年,我們始終強調「人才培養是學校的核心使命」。強調只有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紮根中國大地、融入中國發展,才能真正成為一所偉大的學校。為了進一步凝聚力量,我們強調要分清學校的核心使命和外延任務,提出「學者就是大學」、「學術成就未來」、「校園也是教育」等理念,要求大家把主要精力和資源集中在學校的核心使命上。大學是探求真理和教書育人的高雅學術殿堂,我們要使北大「平靜如水」,讓教師靜心學問,學生安心學業。大學也是激發新思想、創造新知識和培育引領未來的人的學術殿堂,我們也要使北大「激情似火」,點燃師生的創造熱情,讓他們在創造中鍛鍊成長。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北大獲評A+的學科

這一年,學校在各個方面成就卓著。學生原創歌曲《魚米》,登頂卓奧友峰,CUBA男籃總冠軍,iGEM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金牌,圓滿完成「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志願服務工作,湧現出了宋璽、侯逸凡、李雨晗、司龍龍、陳更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學生。我們的教師在微型雙光子顯微鏡、南海試採可燃冰、DNA測序新方法、千兆赫碳納米管集成電路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優秀學術研究成果,共獲得了8項國家科學技術獎,2項研究成果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27項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丁石孫等四位老師入選當代教育名家,喬傑等三位老師當選院士,謝曉亮等三位老師當選外籍院士。青年數學家許晨陽獲得未來科學大獎,屠呦呦校友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我國南海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首次試採宣告成功,北大盧海龍教授任首席科學家

這些老師和同學是北大數萬師生員工的傑出代表,我們要感謝和祝賀他們。我們還應該感謝的是那些在各自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奉獻,為我們的共同理想不懈努力的人們。無論是學術探索,還是個人成長,成功和收穫都是暫時的,而過程則是永恆的。那些不斷挑戰自己的創造極限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

2017年就要過去,2018年將是更加特別的一年。「985工程」實施20年,改革開放40年,北京大學建校120年。新時代、新起點、新使命,我們將面臨新的挑戰。

10月1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給北大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首屆碩士畢業生回信

黨的十九大提出,在2035年實現國家現代化。屆時,北大將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這要求我們實現從學習到超越,從跟蹤到引領的轉變,這不僅是量的變化,更是質的飛躍。我們不能沉湎在過去,沉湎於「老子天下第一」的幻想之中。我們將要面對的最大挑戰,永遠都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僅僅靠著舊地圖,可能永遠也找不到新大陸。我們應當登高望遠,看清楚未來發展的方向,看清楚國家、社會、教師和學生的長遠需求,不斷探索、不斷革新,勇往直前,才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才能實現新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和任務。

偉大的大學與平庸的大學有兩個區別,一個是能否聚集最優秀的教師和學生,另一個是能否使他們的創造潛力充分發揮出來。我們進行綜合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建設美麗校園等一切工作的最終目的,都是要使教師和學生的創造潛力充分迸發出來。這就是我們所有黨務和行政管理工作的「初心和使命」

老師們、同學們,朋友們,

今年的新年鐘聲不同以往,它標誌著北京大學跨進一個新的甲子,這將是北大發展的新起點。讓我們共同努力,迎接挑戰,把北京大學建設的更加美好!

再次向全校師生員工,向遍布在世界各地的北大人,向關心和支持北大的朋友們,送上誠摯的問候。祝大家新年快樂!

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林建華校長給北大留下了哪些東西?
    北大又換校長了,但他留給北大很多「財富」。2015年2月15日上午,北大仍在放寒假,回到母校的林建華,在宣布其為北京大學校長的全校教師幹部大會上,曾如此表露心聲。今天下午,另一場全校教師幹部大會上,他交出了「接力棒」。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安排,北大校友、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邱水平回校擔任北京大學黨委書記(副部長級),郝平由北京大學黨委書記轉任校長,林建華不再擔任北京大學校長職務。
  • 120 周年校慶演講讀錯 「鴻鵠」發音,北大校長林建華發道歉信
    IT之家5月5日消息 5月4日是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日,現北大校長林建華在校慶大會致辭中將「鴻鵠[hóng hú]」念成了「鴻浩[hóng hào]」,引發網友熱議。今天北大校長林建華在北大未名論壇發布了道歉信。林建華稱,這個錯誤讓很多同學和朋友失望了,覺得作為一個北大校長,不應該文字功底這樣差。
  • 最委屈校長林建華:被校友反對赴任浙江大學,在北大因念錯字被嘲
    到底什麼樣的人最適合擔任大學校長,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有人認為大學校長必須具備卓越的學術能力,是德才兼備的學術領袖。也有人認為大學校長最重要的職能是規劃學校的中長期發展並制定學校的發展策略,應當是合格的管理者。因此,在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完美的校長畫像,這也為校長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挑戰。
  • 北大新校長林建華:大學是個大家庭
    浙江大學原校長林建華15日出任北京大學新任校長。他時隔4年重返北大,成為這所著名學府117年歷史上的第27任校長。林建華在履新演講中說:「北大從來不止是一所學校,她是人們心中的圖騰,寄託著民族的未來和希望。」「大學必須守護真理的純潔,不允許任何不良風氣玷汙青年人的靈魂;大學有責任代表社會良知,維護核心價值。」視點君帶你看北大新校長履新演講全文,盤點歷任北大校長。
  • 北大校長林建華的道歉信,一位受尊重的師者!
    2018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活動上,北大校長林建華發表了重要講話,沒想到的是,林建華校長將「鴻鵠志」念成了「鴻浩志」。首先,我想說的是這位校長的態度!在念錯之後,林建華發表了致歉信,用敘述的方式讓我們認識到校長語文方面的不足,人無完人,在他們那個年代,經歷中國的浩劫,讀書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沒有書,沒有老師,完全只靠僅存的那幾本毛選和當時一本幹部培訓用的蘇聯社會主義教程。犯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況且林校長已經高齡,作為老一輩的知識分子,能站出來認錯的這份勇氣,值得讚揚!
  • 一位語文老師對林建華校長道歉信的修改建議
    北大林建華校長在校慶上讀錯一個字的發音,引來網友議論紛紛;隨後林建華校長發了一封道歉信。但是卻引來了更多的質疑。總體上說,這份道歉信雖然稱之為道歉,實際上大部分篇幅為自己辯護。從語用學的角度看,林校長的道歉違反了語用學的基本原則,那就是說話必須考慮會話目的、對象和場合。下面再從文章學和語法等角度對林校長的道歉信進行批註,以此向林建華校長以及北大智囊團請教。
  • 北大校長林建華先生在北大校慶發表講話讀錯字:原諒還是不願意?
    5月4日,在北大120年的校慶時,北大校長林建華先生發表講話。然而,正是因為這次講話,讓林建華先生差點「晚節不保」。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原來林建華先生在發表講話時,把好幾個非常普通的字讀錯了。林建華先生把「鴻鵠(hu)之志」讀成「鴻鵠hao之志」,把"莘莘(shenshen)學子"讀成"莘莘(jingjing)學子"。由於林建華先生是堂堂一校之長,而且還是身為中國著名學府之一的北大的校長,讀錯這些難度不高的漢字,這個錯的確犯得有些不應該。當日,北大校長林建華先生發言時讀錯字一事,迅速在網上熱論開了。
  • 北大林建華校長也許本應該這樣回應
    北大校長林建華北大校長林建華在校慶大會上念錯字的輿情事件,不僅沒有隨著他發表那封致歉信而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 北大校長道歉
    △林建華校慶講話5月5日,北京大學bbs上,名為「pku」的註冊用戶發布了題為《致同學們》的帖子,署名「熱愛你們的校長 林建華」。晚上7點,北大未名bbs官方微信推送了帖子全文,確認是校長本人的致歉信無疑。
  • 對話 | 北大校長林建華:我們走的路不一定完美,但必須解決問題
    早在2014年,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要求北大、清華和上海市「兩校一市」做綜合改革的試點,多地高校也紛紛請纓加入。那麼,這幾年,教改都改了什麼?去行政化的阻力為何難以破除?下一步又如何攻堅?北京大學是我國教改的風向標,校長林建華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改革精神的大學校長之一。他履職兩年多來,北大的綜合改革穩步推進,效果初步顯現。兩會特別策劃《對話大學校長》今天推出第一篇。
  • 【北大校長道歉】
    在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大會致辭中,北大校長林建華要求北大學子「要勵志,立鴻鵠志」,但他將「鴻鵠(hú)志」讀成了「鴻浩(hào)志」。昨天,林建華在北大未名BBS論壇上發文向學生致歉。在信的開頭,林建華承認他不是很熟悉這個詞的發音,「這次應當是學會了,但成本的確是太高了一些。」林建華坦言自己的文字功底不好,他介紹:上中小學時,正趕上文革,教育幾乎停滯了。他說,他寫這封信,告訴大家這些,並不是想為自己的無知或失誤辯護,只是想大家知道真實的他。「你們的校長並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也有缺點和不足,也會犯錯誤。」
  • 林建華離職演講:永遠的北大
    北大全校教師幹部大會剛剛召開,北京日報記者獲悉,63歲的林建華卸任北大校長,原北大黨委書記郝平接替林建華,成為新校長。曾在北京任職多年、去年擔任山西高院院長的邱水平回到北大,擔任黨委書記。今年10月剛滿63歲的林建華於2015年2月接任北大校長,至今三年八個月。在會上,林建華發表了離職演講。
  • 雙一流大學校長畢業致辭300次提疫情,贈予「50個戳心詞」
    今年畢業季,雖然多所高校的畢業禮改在「雲端」,但校長們的臨別贈言仍然「聲聲入耳」。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梳理發現,截至7月3日,42所雙一流大學中已有34所舉辦畢業典禮,校長致辭300次提及疫情,多用「風雨」「時艱」映射疫情帶來的衝擊,但面對挑戰,校長們也用「不懼」「擔當」「放歌」告訴大家,無畏前行,風雨之後,依然花繁九州。校長致辭還有什麼共性與特點?一起來看看。
  • 北大校長林建華:北大已經晉升世界一流大學行列,15年後要進入世界一流前列!
    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新時代,新思想——致敬改革開放40年,慶祝北大建校120周年」。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出席論壇並發表演講。林建華表示,今天的北京大學已經是一個具有很強的學術研究基礎的一個學科完備的綜合性大學。可以自豪地說,我們已經晉升到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當中去。
  • 北大校長自製微電影送給畢業生 片尾「現身」作總結引全場掌聲
    新任校長林建華更是親自製作了一部微電影,來鼓勵畢業生樹立家國情懷,對自己的未來負責,對中國的未來負責。 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 上午8點,畢業典禮在北大邱德拔體育館舉行。典禮上的伴奏曲目全部由該校學生藝術團演奏。
  • 北大校長回應「讀錯鴻鵠髮音」:文字功底的確不好
    北大校長林建華在校慶上發表了致辭。然而在致辭的過程中,林建華將鴻鵠(hú)志讀為了鴻皓(hào)志,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下文」客戶端發現,今天中午,北大校長林建華在北大BBS論壇上發表道歉信稱:一、很抱歉在校慶大會的致辭中讀錯了「鴻鵠」的發音。說實話,我還真的不熟悉這個詞的發音,這次應當是學會了,但成本的確是太高了一些。
  • 歡迎你 新北大人——北大喜迎2018級研究生
    各院系負責人向林建華一行匯報了本院系研究生新生報到工作的基本情況,介紹了新生住宿、飲食等情況以及寢室應急疏散通道、研究生助學貸款申請流程等事宜。林建華歡迎同學們來到北大學習、生活,並肯定了各院系所進行的高效、有序、便捷的迎新工作,同時對在場工作人員致以親切慰問,感謝志願者們周到的服務。
  • 北大校長畢業寄語「吃虧就是佔便宜」 盤點他國校長如何勉勵學生
    央廣網北京7月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校長致辭一向是展現大學文化氣質的最佳體現,不同的名校有不同的校園文化。昨天上午,北京大學2017年本科生畢業典禮舉行。校長林建華在他的致辭中講述了自己的故事,向畢業生分享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吃虧就是佔便宜。他說,價值觀是一種看不到摸不見的東西,卻隨時隨地影響我們的行為。
  • 北大校長在120周年校慶上將「鴻鵠」讀成「洪浩」,可理解但不縱容
    在北大120周年校慶致辭時,北大校長林建華把「鴻鵠(hú)志」念成了「鴻浩(hào)志」。可能很多人在很早的時候就知道了這個詞語,尤其是在語文課本中還有「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文章,如果說這樣的詞語不認識,確實有點說不過去,而且讀錯的人還是北大的校長,素來被人以文科為長項的高校,北大校長的這個錯誤也被無限放大。
  • 北大校長為「鴻鵠」二字發千字長文道歉,卻引來更大的爭議和指責
    5月4日,在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活動上,北大現任校長林建華在大會致辭過程中,將「鴻鵠」二字讀成「鴻浩」,這件事很快引爆網絡,大家對林校長所犯的低級錯誤感到無法理解。「鴻鵠」二字是我們在上初中的時候就學過的字,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念出農民起義家陳勝這一千古名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