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成都11月11日訊(記者 劉天一)森林消防裝備器材科技含量有多高?本周,記者跟隨「追夢火焰藍」主題聯合採訪團來到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觀看了一場消防器材展示。
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特勤大隊於2002年7月26日,由武警黑龍江森林總隊、38師、41師三個單位抽組76名官兵,籌建武警四川森林總隊成都市大隊,2002年10月18日,正式掛牌成立。根據國家機構改革方案,2018年9月轉隸移交至應急管理部成立特勤大隊,下轄1個大隊部、2個編制中隊(水域山嶽、地震救援中隊)。轉制以來出色完成「木裡3.28」「大坪村保衛戰」等滅火作戰任務10餘次,靠前駐防任務3批次,出動人員1800餘人次,動用車輛140臺次,有效發揮了國家隊和主力軍作用。大隊先後8次被總隊評為「基層建設先進大隊」,「先進基層黨組織」;大隊在2003年、2006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評為「擁政愛民先進單位」;2005年、2007年被成都市護林防火指揮部表彰為「2005年度森林防火先進單位」,2008年被成都市委市政府表彰為「抗震救災先進集體」。
大隊黨委「一班人」團結心齊,工作思路清晰,隊伍的凝聚力戰鬥力強。在研究敏感問題上,始終堅持「三公開」。組建以來,共培養調整骨幹4名,選送技術學兵50名,轉改和晉級消防士44名,指戰員反映普遍較好。中心任務完成圓滿,針對川西林區防火滅火特點,堅持實戰化訓練,不斷提高隊伍防滅火能力。根據「一主兩輔」職能定位,大隊深研地震與水域救援能力提升,大隊2名指揮員前往新加坡出國學習,先後2次聘請地方專業救援隊來隊授課,選送2批次人員前往北京鳳凰嶺訓練基地培訓並取得專業證書,現已有6人取得水域救援證書,36名取得地震救援初級、中級救援證書,8名取得繩索救援培訓結業證書。多次依託應急局和市政府開展綜合救援演練,提升防災減災能力。特別在「宜賓長寧6·0」地震救援中,大隊第一時間深入震區、實施前置駐防搜救被困群眾、搶運重要物資、開展心理疏導,得到了駐地黨委政府人民的高度讚譽,撤離階段的「涼糕送別宴」成為一段佳話。
多功能森林消防車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劉天一/攝
kwt-x6m先進多選翼無人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劉天一/攝
電動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劉天一/攝
背負式北鬥終端、寶通自主選頻電臺、百靈單兵背負便攜站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劉天一/攝
背負式風力滅火機、大功率背負式風力滅火機背負式高壓細水霧滅火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劉天一/攝
往復式水槍、FYRPAK水泵、可攜式森林消防高壓水泵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劉天一/攝
氣動救生拋投器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劉天一/攝
各類型消防服裝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劉天一/攝
橡皮艇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劉天一/攝
全地形消防車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劉天一/攝
多功能地震救援車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劉天一/攝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