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爆買到退卡,Costco低價模式遭遇中國供應鏈困局

2020-12-24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1. 在中國消費者的追捧下,美國Costco超市兩天的市值暴漲560億。

2. 標價41999.9元的CHANEL女士單肩包,淘寶同款代購41488元。

3. Costco 64G內存的iPhone Xs售價6599.9元,貴過拼多多。

美國最牛的倉儲會員店Costco進入上市的第一天,就被傳說中的中國大媽們「買崩」了。在中國消費力的追捧下,美國Costco超市兩天的市值暴漲560億,連該公司財務長理察·加蘭蒂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希望儘快開工建設,2020年底/2021年初在上海開設第二家Costco門店。然而,三天後,尷尬的事來了。當愛馬仕、茅臺等大牌爆款的超低價消失後,Costco的會員們開始陸續退卡。薅羊毛的高手們陸續退場,但Costco同時也面臨一個現實問題,他們在美國擅長的以低價圈粉的戰略能否在中國持久地落地。

南都記者了解到,其實就在Costco上海首店開業當天,有媒體轉發了一張五糧液(上海)聯誼會的聊天截屏,來自五糧液方面的人士稱,所有經銷商不得跨渠道向Costco供貨,「公司已派出專門人員前往開市客嚴正交涉此事。」以上信息不難看出,在美國具有超強議價能力的Costco初到中國市場,就要面對具有中國特色的複雜的經銷商體系。Costco能否將自己的成功模式移植中國?

  A

  退卡潮背後:薅羊毛高手、嘗鮮族離場

Costco是會員制賣場的開創者,只有購買會員卡才有進場購物、接受服務的資格。公開資料顯示Costco在全球擁有超9700萬會員,會員續費率高達90%全球,目前Costco共有超過770家門店,多布局在美國、加拿大,其中在亞洲已入駐日韓、中國臺灣等地,上海閔行店為中國大陸地區首家店,其個人主卡年費為299元,低於在美國市場的60美元年費,每位主卡會員可辦理一張免費家庭卡。

Costco上海店開業前一個月,平安銀行也宣布和Costco開市客達成戰略合作,發行平安銀行Costco聯名信用卡,持卡人至大陸地區Costco開市客門店消費最高可享1%返現。據悉,8月27日開業前,上海的註冊會員數量已達10萬人。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開業後不久,陸續有消費者在Costco退卡,「好多商品調了價,成本太高了,下次不來了。」對於退卡的人數,目前似乎是個敏感話題。「有關會員卡退卡問題我們沒有權限作任何回應,請與總公司高層接洽。」開市客的客服工作人員向南都記者表示。

事實上,從開業當天的盛況可以看出,首批Costco會員中存在大量非理性消費者,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奔著薅羊毛去的。1498元的茅臺、919.9元的五糧液、愛馬仕手袋等大牌特價商品一天內被快速被秒光。但很快就有網友曬收穫:搶了12瓶茅臺、6瓶五糧液,轉手將「戰利品」出售給黃牛,「茅臺2488元一瓶,盈利12000元,五糧液4瓶盈利1600元,半天時間,盈利約12000元。」

也有為了嘗試一把購物新體驗而開卡的消費者,甚至有沒購買會員卡便直接混進場的,由此導致店內出現哄搶、東西隨意亂放等亂象。南都記者現場看到,有吃過一半的壽司和麵包,烤雞包裝袋破損後被遺棄在購物籃,冷藏食品被隨意放在走道裡,此外還有消費者因為「東西買太多」而要求退貨。

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看來,Costco短期內產生巨大流量並轉化成會員是一個不錯的開始,但要想把現有會員鎖定成為長期黏性用戶,不僅要找準它的目標客戶,還需要後續一直能夠提供低價、優質的產品。

  B

  特價消失:遭遇中國特色經銷商體系

Costco在美國沉澱數十年的供應鏈優勢能否順利移植中國?

南都記者了解到,Costco上海首店開業當天,一張五糧液(上海)聯誼會的微信群聊記錄在業內流傳,截圖中來自五糧液方面的人士一方面安慰經銷商們不要因為Costco開業促銷的特價恐慌,另一方面則警告所有經銷商不得跨渠道向Costco供貨,「公司已派出專門人員前往開市客嚴正交涉此事,以保持渠道和價格的穩定性。」

據了解,Costco上海首店開業當天,52度五糧液售價919.9元,但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以及線下銷售渠道中,同款五糧液的售價均在1200元以上。事實上,今年8月份第七代經典五糧液的出貨價已穩定在970元,終端成交價則已經突破1000元,Costco所售五糧液價格已經擊穿出貨價。同樣低於出廠指導價的還有1498元的飛天茅臺,2018年53度飛天茅臺的廠家零售指導價為1499元,但市場價已經炒至3000元。

「Costco可以採取買斷模式獲取低價。」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向南都記者指出,「如果不是代銷模式,價格不需要和品牌商商量。買斷後,商品的處置權在零售商,跟品牌商沒關係了。」裴亮向南都記者表示,「通過買斷的做法Costco可以拿到一些比較便宜的商品,利用現金採購,談一個特別低的價格,這種形式比傳統渠道進貨價低。」

「Costco賣的五糧液和茅臺顯然不是跟品牌方直接合作的,白酒的銷售渠道向來穩固,五糧液不可能聯合Costco來攪亂自己的價格體系」,一名資深白酒業人士向南都記者表示,如果Costco今後歸入五糧液KA體系,也要遵從廠家的價格標準。「Costco以一家門店的體量想要挑戰五糧液現有經銷體系不太現實,後續可能會跟品牌廠商合作推出更具性價比的定製款」,與其他線下渠道有所區分。

事實上,Costco掀起的「價格戰」只持續了一上午便偃旗息鼓。在開業第二天,店內已掛出「飛天茅臺售完」的指示牌,包括469元一瓶的水井坊特價酒也已經賣完,同時有用戶發現Costco內原本賣919.9元的五糧液被調價至1069元。

  C

  「摳死摳」:反傳統的低價模式

被亞馬遜貝索斯、小米雷軍、拼多多黃崢、名創優品葉國富等視為學習標杆的Costco,最讓這些大佬著迷的,是它那套經過幾十年反覆驗證和累積起來的商業模式。

與一般超市主要通過出售商品獲得進銷差價的盈利模式不同,Costco的淨利潤基本來自會員收入。2018財年,Costco的淨利潤31.34億美元,而會員的營收為31.42億美元。

這意味著,會員的規模和數量決定了Costco淨利潤的規模和增速。而為了爭取儘可能多的會員,並讓他們的續費率維持在80%以上,Costco採用了最洞悉人性的策略:最便宜的價格、最好的服務,以及最好的選品。」

據悉,美國零售業平均SKU(品類)約為1.4萬個,沃爾瑪的SKU數量超過10萬個,而Costco只有4000個左右,比如每類商品,只有2-3個品牌可以選擇,所以可以針對單個商品做到更大的進貨規模,具有更強的議價能力。

Costco於1995年還創立了自有品牌Kirkland Signature,涉及產品包括休閒食品、保健品、麵包以及冷凍食品、生鮮肉品、清潔用品、紙類用品和電池等。

目前Kirkland還是全美排名第一健康品牌。「自有品牌是Costco低價策略的延伸」,長期研究零售業的一位人士向南都記者表示,一旦Costco的高管認定某一品牌沒法在賣場裡以最優最低的價格出售,他們會立即著手找供應商生產一個同類的Kirkland產品,代替前者。據悉,Costco上海首店,自有產品佔比大概在10%-11%。

此外,Costco不接受信用支付(聯名信用卡除外),不做廣告,毛利壓縮在14%以下,「藉助一切手段,降低成本,將其轉換成價格優勢,吸引消費者。」上述業內人士向南都記者表示,Costco甚至被業內戲稱為「摳死摳」。

  D

  海外供應鏈:無法實現全面低價策略

根據Costco此前披露,上海首店在產品選擇上,目前有3400個SKU,其中進口產品佔比達到40%以上。南都記者在現場探店時留意到,從日用百貨、家電、寵物用品等品類來看,Costco上海首店的價格較本土主流電商平臺有較明顯的優勢。比如德國的一款慢煮鍋價格是979元,但同款產品在天貓旗艦店價格為1599元。而stanley1.89L的水壺Costco價格是199元,但淘寶網店則要288元。還有蔻依的香水1件399元,而同款香水在淘寶網店要650元。

但從生鮮、食雜品類來看,Costco價格與主流電商平臺價格相比基本無優勢。比如24瓶裝的300ml可口可樂,Costco一箱價格44.9元,而天貓、京東則只要36.9元。「開業當天,919.9元的五糧液在國內也並不是最低價,拼多多今日促銷,同款五糧液的拼團價只要898元。」有知情人士向南都記者透露,由此可以看出,Costco進入中國後,仍然採用了大量的海外供應鏈,雖然部分主打產品實現了具有衝擊力的低價,但並不能實現全部低價,這一方面是因為供應鏈尚未實現本地化,另一方面則因為單店物流成本偏高。

據悉,Costco在全球共有24個物流中心,30%的貨物由廠商直送門店,另外70%的貨物由廠商送至中心庫。商品到了配送中心以後,不進庫直接在站臺上向門店進行配送,這樣還可以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據悉,在交叉轉運模式下,從接收貨物到滿載運抵商店只需8小時。

2014年Costco入駐天貓國際商城時,由順豐的「全球順」為其提供臺灣至大陸B2C電商進口直郵服務。Costco在臺灣將貨物交給順豐,順豐完成後續的「幹線運輸+清關+大陸派送」。

此前有媒體報導,本次Costco進入大陸的部分商品供應還是來自臺灣,由順豐進行臺灣-大陸幹線+清關+派送的物流服務,順豐的物流服務能力毋庸置疑,但如此一來,Costco承受的物流成本顯然偏高。

  E

  爆款策略:面臨中國消費習慣的差異

「Costco主打中產家庭,但經過數十年沉澱,它的選品主要針對美國中產家庭。如果要在大陸市場開拓,這樣的商品顯然不能滿足本地消費者。」長期關注零售的業內人士向南都記者表示,比如依雲礦泉水,這主要符合西方人飲用冷水的習慣,但中國人習慣喝熱水,而依雲水煮沸後有大量白色的沉澱物,不適宜泡茶、煲湯、煮飯。

中國消費者的飲食比美國人更豐富,食用牛肉的頻率沒有雞、鴨、豬肉等頻率高,Costco上海店顯然無法滿足這一需求。即便是日常使用的醋,吃大閘蟹需要紅醋,做菜要山西醋或鎮江醋,但Costco上海店提供的一款醋則是美國生產的自有品牌科克蘭巴薩米克醋。

此外,南都記者走訪發現,在Costco上海門店中,手機品牌只有蘋果手機。但研究機構發布的報告顯示,在取代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廠商的同時,華為高端智慧型手機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在今年一季度也首次超過了蘋果,中國市場高端機的第一選擇顯然是華為。

Costco蘋果手機的價格在大陸市場也並非極致低價。其64G內存的iPhone Xs售價6599.9元,蘋果官方旗艦店售價為8199元。但事實上,6·18期間,拼多多平臺上,同款iPhone Xs價格只要6199元,9月5日的券後拼團價為6349元。

「不同於食品、百貨類產品,3C產品幾無跨境銷售的可能,因為不同國家電壓、電源插座、安全認證都不同,Costco無法依賴海外供應鏈的優勢,只能採取本土化採購。」有家電經銷商向記者表示,但Costco目前只有一家店,對於廠家來說,沒有議價能力。其次,中國3C產品尤其是手機廠商對經銷商的管制非常嚴,華為的高端機走線下經銷商渠道,nova主攻三四線城市,榮耀系列堅守線上。而跨渠道、跨區域銷售導致竄貨行為,經銷商會面臨高額罰款。「為降低成本,Costco需要實現供應鏈的本土化,但本土化的過程中,Costco可能面臨較大阻力,需要時間考驗。」

「Costco其實只有幾千個單品,都是精選爆款,這和做幾萬個單品的做法不同。關鍵看它從哪裡進貨?從經銷商還是從廠家進貨」,裴亮稱,「Costco在美國就是低價和好產品的代名詞,它在中國肯定還是這種做法,但能不能做成、能否長期發展是另外一回事。」

出品:南都零售實驗室課題組

策劃:甄芹 田愛麗

採寫:南都記者 田愛麗 馬寧寧

實習生 陳歆佳 李俊強 歐楚穎 劉珊彤

相關焦點

  • 開業一周costco會員排隊退卡 招牌烤雞也遭遇退貨
    開業一周costco會員排隊退卡 招牌烤雞也遭遇退貨原標題:開業一周,商品漲價飛天茅臺沒有了,costco會員排隊退卡距離Costco據《每日人物》報導,最近這兩天的Costco除了顧客大大減少之外,有人開始排隊退會員卡了。在超市的出口位置,會員卡的退卡處,退卡的隊伍很長,人太多了,工作人員兩點還沒吃上午飯。首波退貨潮也出現了,在開幕首日遭到瘋搶的「招牌烤雞」也遭遇退貨……而原因,則是「東西賣太多了,所以想要退掉。」Costco部分商品漲價,或將開新店!
  • 開店瘋搶,1周退卡,現又排長隊,可以不去costco嗎
    [PCOnline 資訊]近日美國零售巨頭costco的中國分店又出現排長隊的現象,這不免讓人好奇店內究竟售賣了哪類吸引人的商品以至於大家不惜花費數小時的時間排隊搶購。在不少人看來,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之後costco應該好好反思怎樣才能真正把客戶留下來。但是貴州茅臺在見證自己的產品在costco的熱賣之後,又再次投放上萬瓶茅臺酒,此次售賣的價格比上次漲了1元,為1499元/瓶。低價茅臺的再次出現又一次引發了搶購熱潮,為避免黃牛哄搶,只有擁有costco會員卡的客戶才能購買茅臺。
  • costco會員排隊退卡 曾經的火爆場面一去不復返?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costco會員排隊退卡 曾經的火爆場面一去不復返? Costco中國第一家實體店上海閔行店8月27日開業,因為客流遠超負荷,當天下午就被迫關店,很多商品被搶購一空,銷售會員卡13萬多張,創造了中國零售業迄今最為恐怖的開門紅。
  • Costco中國店退卡潮!美國Costco超市的賺錢模式可否複製
    而且,確實有一些顧客是來退卡的。一些要退卡的顧客表示,退卡主要是覺得來這裡購物不是很方便,要排隊兩小時、三小時,每天都是排隊兩小時,這樣的話就沒必要去了,而且超市裡的商品比較少;另外一些顧客認為,Costco中國店的商品沒便宜多少,交通不方便不說,商品還不好找。
  • 才遇「退卡潮」,Costco又跳進供應鏈深坑,天貓們在等著它
    但在中國,隨著開業前三天優惠活動的結束,Costco大部分商品價格上調,退卡、退貨的人陸續增加,「Costco排隊退卡」「Costco退燒」的話題也頻頻登上微博熱搜,不少網友們開始唱衰。當開業的喧囂已褪去,退卡的聲音已傳來,一鳴驚人的Costco能否適應中國市場,成功存活下來?
  • 黃剛解讀Costco低價之謎:如何將供應鏈做到極致
    來源/物流指聞作者/一聞視頻八月底,Costco入華的第一家店在上海開業,火爆程度一度被買到暫停營業。懂用戶,低SKU,高客單價是這家零售巨頭的標籤。從2018年財報數據透露,costco全年淨利潤達31.34億美元,而2018年Costco的會員營收達31.42億美元,由此看出,會員收入和整體淨利潤相當。業界對Costco有著不一樣的定義:Costco不是一家超市,是一家基於供應鏈運營的綜合服務商,在老黃看來,一切商業運營的核心都是流量+供應鏈。
  • 從「瘋搶」到排隊退卡,Costco中國經營路問題在哪?
    開業一周的Costco在因人流過大宣布暫停營業一天後,再因商品價格調整、會員開始退卡受到廣泛關注。從價格調整以及開始有消費者退會員卡來看,Costco在中國已經開始水土不服。業內人士指出,除了倉儲式超市選址難、擴張規模亦受限的問題外,關鍵還是Costco能否在本土找到合適的供應鏈,並在複雜的中國零售市場中完善供應鏈管理模式。  部分商品漲價,會員陸續退卡  開業一周的Costco的變化最先體驗在價格調整上。
  • 才遇「退卡潮」,Costco又跳進供應鏈深坑,然而天貓們還在等著它
    但在中國,隨著開業前三天優惠活動的結束,Costco大部分商品價格上調,退卡、退貨的人陸續增加,「Costco排隊退卡」「Costco退燒」的話題也頻頻登上微博熱搜,不少網友們開始唱衰。當開業的喧囂已褪去,退卡的聲音已傳來,一鳴驚人的Costco能否適應中國市場,成功存活下來?
  • 從搶購到退卡Costco的中國之路能走多遠?
    在上海開業的第一天就遭遇了瘋搶,僅僅半天時間,更是因為人太多而被迫停業。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家超市如此之火熱?主要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便宜!便宜的價格得益於Costco引以為傲的「會員制」。正是由於會員制的營銷模式,使得Costco的價格相比於外面的很多超市要便宜得多。
  • 進入中國大陸3天後,costco會員排隊退卡
    站長之家(ChinaZ.com)9月3日消息:前兩天還因為上海店開業火爆打算再開一家的costco,在經歷過一個周末之後,瞬間懵了。進入中國大陸 3 天后,消費者一改此前的「瘋搶」狀態,紛紛開始排隊退會員卡。這是怎麼回事呢?據部分顧客反映,原本大家寧可大排長隊也要來Costco購物是因為裡面的東西性價比高。然而,開業幾天後,原來售價為1498元一瓶的飛天茅臺沒有了,原本售價32.9元的兩瓶裝味全冷藏牛奶,現在也調到了53.9元;水井坊的特價酒賣完了,原本賣919元的五糧液也調價至1069元了。
  • 爆火的Costco,是否值得借鑑?
    在這樣的環境下,主打量販性價比、面向中產階級、付費會員制的Costco,在中國是否同樣會遭遇「水土不服」的問題,還猶未可知。緣何火爆?而正因為不以賺取差價為主要收入的模式帶來的低價,以及質量足夠高的商品,Costco的用戶粘性非常強,Costco會員的續卡率常年維持在約90%。據悉,閔行店開業前,Costco以199元的優惠價格吸引新會員,自7月1日開放會員申請後,已經積累了數萬名會員。
  • costco會員排隊退卡是怎麼回事?上海costco排隊退會員具體情況
    costco會員排隊退卡是怎麼回事?前兩天還因為上海店開業火爆打算再開一家的costco,在經歷過一個周末之後,瞬間懵了。進入中國大陸 3 天后,消費者一改此前的「瘋搶」狀態,紛紛開始排隊退會員卡。這是怎麼回事呢?
  • Costco一周被玩壞!大批人排隊退卡 部分商品漲價
    大批人排隊退卡退貨,1498元的茅臺沒了,部分商品偷偷漲價...) 相關閱讀:火爆依舊 有人凌晨2點排隊!
  • Costco在中國能成功嗎?
    但在中國,它需要面臨的特殊國情,一旦有空子或者商機可鑽,必然會有羊毛黨與黃牛黨的出現,有業內人士指出,按照costco的政策,在會員卡到期之前,你要求退卡的話,也會退還當年的全額會員費。在中國市場的特殊性在於,可能會有大量會員會鑽這個空子,即會員期屆滿全額退卡。
  • Costco火爆的秘密是什麼?
    曾經有一位會員,買了一顆聖誕樹,過完聖誕之後,樹死了,Costco二話沒說,給退了款;甚至來連咬過的餅乾也可以無理由退款;還有一位會員拿著一個空酒瓶來退貨,理由是這瓶酒讓她頭疼,二話沒說也給退了款。10條關鍵秘籍。01.會員制,並不是costco成功的關鍵原因最早開始推行會員制的時候,其實遭遇了巨大的失敗。差點就死掉了。怎麼起死回生的呢?
  • Costco開業一周被玩壞:大批人排隊退卡部分商品漲價
    大批人排隊退卡退貨,1498元的茅臺沒了,部分商品偷偷漲價...Costco運營已有一周時間,似乎徹底被消費者「玩壞」了!01Costco開業一周被人玩「壞了」?中國第一家Costco在上開開業的第一天,那「盛世」場面,相信大家仍歷歷在目。
  • 排隊購物到排隊退卡:Costco的中國「奇幻」之旅
    一家外資品牌通常能夠刺激消費者的購物慾,要是碰上了一家不高傲的洋品牌,那麼作為對其態度的「打賞」,消費者們就絕對會把其打造成爆品。美國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Costco(開市客)抓住這個夏天的尾巴,將中國第一家店開到了上海,商品實惠的價格頓時引爆消費熱情。
  • Costco先蜂擁再退卡 大賣場的會員制思考
    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購物狂潮後,隨著Costco出現排隊退卡,超市熱度出現一定降溫。北京商報記者多方採訪發現,賣場會員部排隊退卡的用戶中,以超市離家遠、賣場人太多、商品折扣力度變小為主導原因。隨著商品折扣促銷的回溫,以會員制為主要盈利模式的Costco還能否以超低價格吸引顧客會員卡續費?
  • costco會員排隊退卡原因是什麼?一大批人排隊退卡退貨
    costco會員排隊退卡很明顯,來中國大陸三天後,以購物體驗好著稱的Costco就發生了一些變化,要進入Costco購物,你需要先辦一張299元的會員卡。在超市的出口位置,會員卡的退卡處,退卡的隊伍很長,人太多了,工作人員兩點還沒吃上午飯。  8月27日,籌備已久的全球會員制賣場的創始者Costco(開市客)的中國首店在上海開業。誰知,剛過半天,店面就被迫暫停營業。
  • Costco會員排隊退卡退貨?這是怎麼了?
    前兩天還因為上海店開業火爆打算再開一家的costco,在經歷過一個周末之後,瞬間懵了。進入中國大陸 3 天后,消費者一改此前的「瘋搶」狀態,紛紛開始排隊退會員卡。這是怎麼回事呢?據部分顧客反映,原本大家寧可大排長隊也要來Costco購物是因為裡面的東西性價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