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靜兩會建言:適當放開輔助生殖限制,保障單身女性生育權

2020-12-20 中國生物技術網

2019年12月,全國首例因「冷凍卵子」引發的一般人格權糾紛案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有關單身女性生育權的問題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

這一問題也引起了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靜昇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彭靜的注意。在剛剛召開的2020兩會上,長期關注婦女兒童權益的她提交了關於保障女性平等生育權的提案。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靜昇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彭靜。受訪者供圖。

現行規章違背了男女平等原則和社會發展趨勢

單身女性擁有生育權在法律上並未明令禁止,但實踐中遭遇重重困難,障礙之一是單身女性實施凍卵在內的輔助生殖技術並不被認可。

主要阻力來自於我國現行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該規範由原衛生部於2001年制定、2003年修訂。其中規定,「禁止給不符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和條例規定的夫婦和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

在去年12月的「全國首例凍卵案」中,被告醫院就主要是基於這一規定,拒絕了原告女性的凍卵要求。

在彭靜看來,「凍卵」等輔助生殖技術只能由已婚夫婦行使,帶來了不少問題。

首先是違背了男女平等的法律原則。彭靜說,我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2條、第36條明確規定實行男女平等是基本國策,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人身權利。然而,根據《人類精子庫基本標準和技術規範》,我國的男性無論是否已婚均可基於「生殖保健」或「需保存精子以備將來生育」目的申請保存精液。單身女性卻不能實施「凍卵」等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由此造成男女生育權的客觀不平等,形成了性別歧視。

此外,彭靜認為,從現實情況看,禁止單身婦女使用輔助生殖技術,也已經不符合社會發展趨勢。

當前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生育率處於低點,近幾年生育政策也呈現出明顯的開放趨勢,且非婚生子女上戶口的障礙已從制度上清除,那麼從法律和制度上放寬對單身女性的生育限制,其實已是水到渠成的事。而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應該成為其中的標誌性一步。

彭靜表示,一方面,女性在經濟社會中地位不斷提高,大部分職場女性要兼顧事業和家庭,不能在最佳年齡生育的女性日益增多。如果剝奪她們使用輔助生殖技術的權利,很可能使其喪失生育機會。另一方面,一些具有生育意願的單身女性會冒險選擇部分不具備資質的「地下」機構,或者到境外醫療機構開展輔助生殖技術措施,變相加大了非法行醫風險。

可允許符合條件的單身女性使用輔助生殖技術

今年兩會,彭靜向大會提交了《關於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切實保障女性平等生育權的建議》。

她建議,適時啟動相關法律制度修改。為改變現有法律制度層級較低的問題,建議由全國人大或者國務院牽頭制定專門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實施法》或者《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實施條例》,同時允許已婚夫婦和符合特定技術條件的單身女性實施人工輔助生殖技術,給予女性生育平等的選擇機會。

同時,完善生育權利保障適用範圍。修改現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中僅「夫婦」有權進行人工生殖的規定,將有關生殖權益的《知情同意書》和《多胎妊娠減胎術同意書》中的「不孕夫婦」刪除,改為「夫婦或非婚女性」;將相關證明文件中「不育夫婦的身份證、結婚證」「婚姻證明」刪除,改為「夫婦或非婚女性的身份證」。

此外,加強人類輔助生育技術保障。為防止「凍卵」等人工輔助生殖技術出現副作用或者其他風險,建議衛生健康部門聯合醫院及相關科研院所專家進行系統研究,不斷提升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有效防範技術風險。

結語

單身女性應該享有凍卵權利,社會應該尊重女性通過凍卵等其他輔助生育技術增加健康生育機會的權利。

國家實施「二胎政策」,目的是為了應對我國人口增長率不斷下降的問題,使我國人口健康增長。政策的精神就是保障民眾的生育權利。

而且,當前社會對輔助生育技術乃至未婚生育的接受程度,比想像中更高。比如,試管嬰兒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常見;即便是凍卵,多個明星公開自己的凍卵經歷,收穫的也更多是正面評價;同時,國內已有企業將提供凍卵費用作為女性員工的一項福利。這些都表明,社會的認知和接受程度,已經走在了既有規定的前面,它們需要以恰當方式被及時回應。

生物探索綜合自南方都市報、紅星新聞、財經、健康界等。

相關焦點

  • 彭靜委員提《女性生育權》,建議單身女性凍卵輔助生殖合法化!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靜昇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彭靜提交《保障女性平等生育權》的提案,建議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單身女性擁有生育權在法律上並未明令禁止,但實踐中遭遇重重困難,障礙之一是單身女性實施凍卵在內的輔助生殖技術並不被認可。
  • 單身女性能凍卵嗎?政協委員提案建議保障單身女性生育權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靜昇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彭靜提交《保障女性平等生育權》的提案,建議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在剛剛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靜昇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彭靜提交《保障女性平等生育權》的提案,建議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單身女性擁有生育權在法律上並未明令禁止,但實踐中遭遇重重困難,障礙之一是單身女性實施凍卵在內的輔助生殖技術並不被認可。
  • 2020兩會熱點解讀:國內單身女性可以凍卵嗎
    今年兩會,彭靜向大會提交了《關於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切實保障女性平等生育權的建議》,可允許符合條件的單身女性使用輔助生殖技術。(5月19日《南方都市報》)   此前據媒體報導,因拒絕為單身女性提供凍卵服務,現年31歲的未婚女性徐棗棗,以「侵害一般人格權」為由,將北京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告上了法庭。12月23日上午,這起全國首例「未婚凍卵案」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一時間,拒絕為單身女性凍卵是否有違生育權的爭論在網絡發酵。特別是,全國政協委員彭靜建議:適當放開輔助生殖限制,保障單身女性生育權,更是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 放開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你會投贊成票嗎
    據媒體報導,長期關注婦女兒童權益的全國政協委員彭靜呼籲:放開輔助生殖限制,保障單身女性生育權。今年兩會,她提交了關於保障女性平等生育權的提案。從這條總綱性法規條文,筆者認為可以提煉出我國法律允許實施生殖輔助技術也就是做「試管嬰兒」的三個重要原則性前提條件,並淺談本人對彭委員呼籲對未婚單身女性放開輔助生殖技術的觀點持反對意見的幾點理由:首先,輔助生殖技術存在的價值和獲許開展的前提條件,是應「以醫療為目的」。
  • 是時候放開對單身女性凍卵的限制
    作者:馬 青  2019年12月,全國首例「單身女性爭取凍卵案」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今年,全國政協委員彭靜提交了一份提案,重提賦予單身女性使用輔助生育技術的權利(包括凍卵),保障女性平等生育權。這一話題,再次引發全民熱議。
  • 媒體評單身女性生育權:放開「凍卵」之前,先放開「議題」
    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法律和規定修訂的「尺度」到底多大,還是需要有周全的討論和權衡,並且也該有配套的制度支撐。但前提是,不能過於誇大其風險,為討論設限,而讓該議題進入兩會,是個好機會。單身女性生育權問題近年來備受關注。
  • 兩會議事堂|單身女性可以擁有平等生育權嗎?
    2019年12月上午全國首例「單身女性爭取凍卵案」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因此將單身女性是否可以「凍卵」再次推上了全民熱議的風潮中。
  • 禁止單身女性凍卵,兩會代表委員有不同聲音
    此次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醫師孫偉,建議禁止單身女性冷凍卵子。全國政協委員彭靜則建議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圖文無關。張濤攝首例「冷凍卵子」案,建議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權利彭靜提交的《關於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切實保障女性平等生育權的建議》中,建議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
  • 單身女性凍卵該自由嗎,是違法的嗎,為什麼禁止?
    今年兩會,彭靜向大會提交了《關於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切實保障女性平等生育權的建議》,可允許符合條件的單身女性使用輔助生殖技術。原衛生部2003年修訂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中明確規定,「禁止給不符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和條例規定的夫婦和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這意味著,未婚女性在國內使用輔助生殖技術,是法律禁止的。
  • 政協委員建議適當放開凍卵,這真是保障女性生育力的唯一選擇嗎?
    在去年的12月,「全國首例凍卵」引發的糾紛案公開審理,被告醫院基於《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中的「禁止給不符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和條例規定的夫婦和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拒絕了原告女性的凍卵要求,有關單身女性生育權的問題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 2020兩會熱門議題:國內單身女性可以凍卵嗎
    【導讀】2020兩會熱門議題:國內單身女性可以凍卵嗎  福建人事考試網同步福建公務員考試網發布2020兩會熱門議題:國內單身女性可以凍卵嗎,更多關於單身女性凍卵該自由的內容,請關注福建公務員考試網!
  • 武漢低調試水未婚女性凍卵 專家建議放開單身生育限制
    追問2中心是否為單身女性凍卵?記者注意到,現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明確要求:禁止給不符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和條例規定的夫婦和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追問3生育權限制是否有望放開?單身女性可否藉助凍卵手術保存生育能力?圍繞未婚女性凍卵的爭論由來已久,因對凍卵存在現實需求,不少未婚女性選擇海外凍卵。早在2015年,女明星海外冷凍卵子曾引發輿論對未婚女性凍卵的關注。
  • 「兩會熱評」系列丨放開「凍卵」之前,先放開「議題」
    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法律和規定修訂的「尺度」到底多大,還是需要有周全的討論和權衡,並且也該有配套的制度支撐。但前提是,不能過於誇大其風險,為討論設限,而讓該議題進入兩會,是個好機會。單身女性生育權問題近年來備受關注。
  • 單身女性,不配擁有一個孩子?
    經過半年塵封后,這一具備較大爭議的話題通過兩會代表們的建議,再次成為網友們爭論的焦點。單身女性的生育權對於單身未婚女性「凍卵」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醫師孫偉在今年的兩會上,成為了持反對意見的一方。
  • 單身女性凍卵需求越來越多 「人工凍卵」放開會有哪些風險
    5月20日,全國政協委員彭靜提交了一份《保障女性平等生育權》的提案,建議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就引起了網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彭靜指出:允許已婚夫婦和符合特定技術條件的單身女性實施人工輔助生殖技術給予女性生育平等的選擇機會。對已婚女性來說,一般在兩種情況下,具備相應資質的醫院會為其做冷凍卵子手術。
  • 女代表女委員PK單身女性凍卵,你贊成還是反對?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孫偉建議「禁止醫療機構開展單身女性凍卵,鼓勵公民適齡結婚生育」,引發了巨大的輿論熱潮。在孫偉看來,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禁止醫療機構對單身女性進行卵子冷凍,可以避免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濫用,避免該技術商業化,有利於保護後代和人口正常繁衍。
  • 兩會|為31歲單身女性的「凍卵」事:「65後」和「55後」吵起來了
    有人認為單身生育會造成很多社會和道德問題,原告徐女士認為,有沒有權利養育孩子,應由女性自己來衡量、評估和決定。被告醫院基於現行規定,拒絕了原告徐女士的凍卵要求。這個現行規定就是《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是原衛生部2003年修訂版。其中規定,「禁止給不符合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法規和條例規定的夫婦和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
  • 為什麼單身女性「冷凍卵子」不合法,她們是否應該享有生育權
    近年來,單身女性「冷凍卵子」一事飽受爭議,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明明「凍卵」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單生女性「冷凍卵子」卻不合法呢?2019年12月上午全國首例「單身女性爭取凍卵案」在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因此將單身女性是否可以「凍卵」再次推上了全民熱議的風潮中。而在今年的兩會上,彭靜向大會提交了《關於賦予單身女性實施輔助生育技術權利,切實保障女性平等生育權的建議》,這一舉動又一次引發了全民熱議。
  • 兩會最熱議題:凍卵之爭背後,單身女性擁有自主生育權嗎?
    雖然她的訴訟仍在審理之中,法律專家對該案的結果卻並不樂觀,但此案給中國的計劃生育法律帶來了挑戰,根據法律規定,只有無法生育的已婚夫婦才有資格使用輔助生殖技術,例如使用精子庫和冷凍自己的卵子。這一開創性的案件,以及中國單身女性生育權利的更廣泛問題,是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靜昇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彭靜提出的一項議案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