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官階層裡一直流傳著一句話:死當諡文正。所謂文正,就是中國古代的諡號之一,它代表著文官所能得到的最高讚許,是美諡中的美諡。自唐朝以後,文人們莫不夢寐以求的想要得到這個諡號,宋朝司馬光提出「文正是諡之極美,無以復加」,更是令「文正」到達了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能夠在去世以後得到「文正」諡號的大臣,大多都是當時文人們景仰的對象,是國之棟梁,比如清朝名臣曾國藩,即是如此。
曾國藩可謂是晚清最著名的能臣之一,他位列「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首,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曾國藩去世以後,朝廷賜予他諡號「文正」,人們於是尊稱他為「曾文正」。
儘管曾國藩因為鎮壓太平天國運動而被許多人詬病,但不可否認的是,曾國藩確實是晚清最具影響力的人。無數人將曾國藩奉為精神領袖和人生導師,蔣介石讚譽說「曾公乃國人精神之典範」,毛主席也給予曾國藩高度評價,說他「予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美無缺,使以今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滿乎?」有人更是極其推崇曾國藩,將他譽為「千古第一完人」。
不過,許多人恐怕不知道的是,被譽為「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國藩,在年輕時卻有著滿身的缺點。早年的曾國藩愛出風頭,性情浮躁,傲慢自大,看不起其他人。當他初入京城時,他還心生色慾,時常出入煙花巷,還與名妓有著各種坊間傳說。這樣的人,與完人恐怕是半點不沾邊的,說他是一位品行不端的紈絝子弟也名副其實。那麼,全身都是缺點的曾國藩,是依靠什麼,才讓自己取得了蛻變,走向成功的呢?
曾國藩時常回憶自己的人生,他總結出許多成功之道,而他個人認為,促使他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修身養性,人格修煉」。曾國藩的人格修煉不像禪宗那樣高深莫測,他提出了具體方法,可以供後人借鑑。曾國藩認為,一個人想要成功,必須有高尚而出眾的人格,而人格是可以修煉的。
要修煉人格,曾國藩認為需要做到五個字:「誠、敬、靜、謹、恆。」《曾國藩成功之道》對這五個字進行了深入解讀:誠,即為人表裡一致,一切都可以公諸於世;敬,即心存敬畏,內心不存邪念,持身端莊嚴肅有威儀;靜,即心、氣、神、體都要處於安寧放鬆的狀態;謹,即不說大話、假話、空話,實實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恆,即生活有規律、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獨」,舉頭三尺有神明。
曾國藩認為,養性也需要養生之法,而曾國藩的養生之法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恆,二曰懲忿,三曰節慾,四曰每夜臨睡前洗腳,五曰每日兩飯後各行三千步。曾國藩還總結了養生之道:「視」、「息」、「眠」、「食」四字最為要緊,養病須知調衛之道。(《曾文正公全集》)
除養性以外,還要修身,曾國藩說他早年修身,有十三條要義:
一、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懼。無事時,心在腔子裡;應事時,專一不雜。)
二、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片刻,來復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後勿沾戀。)
四、讀書不二(一書未點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閱,都是徇外為人。)
五、讀史(每日圈點十頁,雖有事不間斷。)
六、謹言(刻刻留心。)
七、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八、保身(節慾、節勞、節飲食。)
九、寫日記(須端楷,凡日間身過、心過、口過,皆一一記出,終身不間斷。)
十、日知所亡(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分德行門、學問門、經濟門、藝術門。)
十一、月無忘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的多寡,養氣之盛否。)
十二、作字(早飯後作字。凡筆墨應酬,當作自己功課。)
十三、夜不出門(曠功疲神,切戒切戒。)
這十三條修身要義,看似簡單,但其實每一條都暗藏為人處世的大智慧。以寫日記為例,曾國藩數十年如一日,堅持寫日記。在日記裡,曾國藩會對當天的言行舉止進行檢查和反思,沒有過錯則嘉勉之,有錯誤則立刻自省,並進行改錯。曾國藩還會在日記裡不斷對自己提要求,比如做到「誠、敬、靜、謹、恆」,再比如督促自己禁慾、勤儉、仁恕等。寫日記不困難,但像曾國藩這樣,認真嚴肅地對待日記,高標準嚴要求的對待自己,便沒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了。蔣介石非常自豪的事情,就是他也像曾國藩一樣,堅持寫日記。
有人可能會說,就算曾國藩做到這些,但他當初還不是被太平軍石達開打的潰不成軍,接近崩潰,差點自殺?這的確是事實,但這件事從側面也印證了曾國藩確實是一位普通人,一位有血有肉,會鬱悶、會悲傷、甚至會絕望的普通人。不過,普通人曾國藩卻又不普通,他堅持自省,重視修身養性,不斷修煉人格,力求讓自己往聖賢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曾國藩最終可能依舊沒有達到聖賢的地步,他忠於清室,鎮壓起義,也使得他飽受爭議。可是,如果拋開立場去看,曾國藩確實是近代最出色的人傑。於公,曾國藩是國之棟梁,在曾國藩的倡議下,中國派出了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建造了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說他是中國近代化的開拓者,名副其實。於私,曾國藩待人寬厚、謙讓,他是無數文人的精神榜樣。
曾國藩可能的確不是完人,但他依舊值得我們學習。曾國藩的修身養性之道,不論在何時何地,不論對於誰,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參考資料:
《曾國藩成功之道》代白
《曾文正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