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多年美食尋味之路上,經歷了諸多美味故事,願與諸君分享。您若同樣鍾情美食,愛聽故事,不妨關注在下,還有更多的美好在路上。獨自一人見識有限,期待諸位在評論中一同分享,眾樂樂豈不快哉!
香港那部經典美食電影「滿漢全席」 中的水晶咕咾肉,沒想到現實中也有機會品嘗,這道美食絕非杜撰,的確好吃到令人慾罷不能!
自小喜愛電影,尤其仰慕張國榮先生的絕代風華。《縱橫四海》、《倩女幽魂》、《霸王別姬》等經典不知看罷多少遍。可若說起張國榮電影作品中,看過最多的一部,卻並非這些,而是《滿漢全席》。
如此偏好與我自幼便嘴饞不無關係。無數的經典港片中,記憶最深的就數《食神》與《滿漢全席》。就連李安導演的《飲食男女》,此等佳作於我而言,那畫面也僅聚焦於片頭老爺子烹製家宴的片段。
要論及這些美食電影中最令我垂涎的菜品,當數「脆皮幹炒牛河」與「水晶咕咾肉」,這兩道佳餚皆出自張國榮主演的《滿漢全席》。為羅家英先生主演的歐師傅與前來踢館的廚師,二者鬥藝時的作品。踢館的廚師以一道脆皮幹炒牛河技驚四座,歐師傅還上一道水晶咕咾肉豔壓全場。這烹製畫面瞧得我如痴如醉,深刻於腦海,每逢憶起,皆垂涎難耐。
幹炒牛河跟咕咾肉,算得粵菜中最為經典的兩道菜式,被視為考量廚師技藝之首選。這脆皮幹炒牛河與水晶咕咾肉便是在這經典基礎上改良而成。我一度以為這只是電影效果使然,純屬杜撰,現實難覓,縱有再多期許也是枉然,便一直以來也未曾尋找。
這樣默然心念不知多少年,直到兩三年前,無意間在朋友圈發現,有位移居香港的朋友,曬出一道美食,所述正是這道水晶咕咾肉。至今猶記當時的愉悅之情,也顧不得深夜多有打擾,忙私信打聽。得知是在香港一家茶餐廳所食,此家餐廳名為李公館。當時便決定他日再訪香港必要一探李公館,嘗上這道心念十餘年的水晶咕咾肉。
茶餐廳屬香港獨有的餐飲形式,它有別於酒樓的豪華豐盛,也不似大排檔般簡陋易食。其集精巧與親民於一體,環境大多清淨,雖不奢華,但也布局雅致。菜品精妙不亞酒樓,價格雖高於大排檔,但仍數百姓所受範疇。名流精英喜歡這裡的美味,販夫走卒偶來打打牙祭亦不足慮。
港式的茶餐廳,飲茶與品美食並重,尤其這美食一項,更是各家所依仗。各類粵菜經典菜僅是基礎,自不能差。但與茶餐廳而言,評判的重點是各家獨有的菜餚。每家茶餐廳都會有各自的招牌獨家菜,以此來招攬顧客,這也是「私房菜「最初的由來。
水晶咕咾肉正是李公館的當家頭牌菜,據傳頗受香港本地人喜愛,外地人知之甚少。但即便遊客不多生意依舊火爆,仍需提前預定方可,若無約而至或許會白跑一趟。
好在之前做足了功課,打聽詳盡,預約上午餐。李公館地處灣仔軒尼詩道的華創大廈二樓,上樓後「李公館「三字赫然可見。隨服務員引導入座,可點餐之時方知,水晶咕咾肉僅在晚餐供應,午餐只有普通的菠蘿咕咾肉。失落之下也無他法,只得先暫吃一頓,順帶把晚餐預約上,吃不到水晶咕咾肉誓不罷休!
等咕咾肉上桌剛嘗上一口便被驚豔,這菠蘿咕咾肉吃起來毫不普通!在我以往的品嘗經歷中,咕咾肉與魯菜的糖醋裡脊並無二至,品味形態略有不同罷了,皆是皮脆裡嫩而已。可這道咕咾肉卻吃出了差距。雖也可稱為外焦內柔,但這其中境界遠非之前吃過的同類菜餚可比。外層面殼極其均勻,薄厚尤為適中,口感介於脆與硬的臨界點之上,過一分則顯硬,欠一分卻不爽,恰到好處!
更為驚豔的當屬裡面的肉粒,真可稱得上柔嫩多汁。肉所用是黑豬肉,部位應是最講究的「柳槍「。這火候與肉質拿捏頗為精妙,雖是瘦肉,卻能吃出豐腴之感。那被外殼鎖住的汁水在口中四溢,那香甜透酸的滋味融繞舌尖,此間美好溢於言表。
這基礎款的咕咾肉已如此美味,那傳說中的水晶咕咾肉更令人期待了幾分。整個下午坐在咖啡館中,心中已無他想,皆被這晚飯所迷。本是約的七點,這六點剛到我便急著起身前往。相距本就不遠,雖是早到,好在店家並不介意。這次終於再無意外,點到了心念已久的佳餚。
水晶咕咾肉上桌便極為吸引眼球,整盤的晶瑩冰塊下,紅亮的咕咾肉若隱若現,透的冰塊都泛橙光。冰塊之上點綴著菠蘿跟芒果塊,更添誘人色彩。
吃起來頗有不同,冰鎮之下的咕咾肉塊,外殼更為清脆,絲絲涼意爽口。裡面的肉粒仍然熱乎,那柔嫩汁足的口感,與外殼脆爽清涼,反差如此美妙。既有冰火兩重天的溫差,又有脆與柔的比較,層次之美無與倫比!在這清涼之下,酸甜味道更勝,毫無油膩之感。完美詮釋了《滿漢全席》中的美味表述,自此於水晶咕咾肉再無遺憾!
之後在其它餐廳也有嘗及此菜,不乏陶陶居這等名店之流。可皆是流於形式,並未得精華。那口感之美,味道之妙,除此間李公館外,並無他處。
有美食同好之人如若到訪香港,不妨前去一試,定不虛此行,其它菜品水準亦佳,試過莫忘分享。
《滿漢全席》電影中的兩道美食已得其一,另一道「脆皮幹炒牛河「至今未嘗,有哪位食友試過此菜還望告知,先行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