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茶餐廳吃到張國榮電影「滿漢全席」中的水晶咕咾肉,完美!

2020-12-24 尋味遠方

在這多年美食尋味之路上,經歷了諸多美味故事,願與諸君分享。您若同樣鍾情美食,愛聽故事,不妨關注在下,還有更多的美好在路上。獨自一人見識有限,期待諸位在評論中一同分享,眾樂樂豈不快哉!

香港那部經典美食電影「滿漢全席」 中的水晶咕咾肉,沒想到現實中也有機會品嘗,這道美食絕非杜撰,的確好吃到令人慾罷不能!

滿漢全席

自小喜愛電影,尤其仰慕張國榮先生的絕代風華。《縱橫四海》、《倩女幽魂》、《霸王別姬》等經典不知看罷多少遍。可若說起張國榮電影作品中,看過最多的一部,卻並非這些,而是《滿漢全席》。

飲食男女

如此偏好與我自幼便嘴饞不無關係。無數的經典港片中,記憶最深的就數《食神》與《滿漢全席》。就連李安導演的《飲食男女》,此等佳作於我而言,那畫面也僅聚焦於片頭老爺子烹製家宴的片段。

電影中水晶咕咾肉

要論及這些美食電影中最令我垂涎的菜品,當數「脆皮幹炒牛河」與「水晶咕咾肉」,這兩道佳餚皆出自張國榮主演的《滿漢全席》。為羅家英先生主演的歐師傅與前來踢館的廚師,二者鬥藝時的作品。踢館的廚師以一道脆皮幹炒牛河技驚四座,歐師傅還上一道水晶咕咾肉豔壓全場。這烹製畫面瞧得我如痴如醉,深刻於腦海,每逢憶起,皆垂涎難耐。

電影中脆皮幹炒牛河

幹炒牛河跟咕咾肉,算得粵菜中最為經典的兩道菜式,被視為考量廚師技藝之首選。這脆皮幹炒牛河與水晶咕咾肉便是在這經典基礎上改良而成。我一度以為這只是電影效果使然,純屬杜撰,現實難覓,縱有再多期許也是枉然,便一直以來也未曾尋找。

這樣默然心念不知多少年,直到兩三年前,無意間在朋友圈發現,有位移居香港的朋友,曬出一道美食,所述正是這道水晶咕咾肉。至今猶記當時的愉悅之情,也顧不得深夜多有打擾,忙私信打聽。得知是在香港一家茶餐廳所食,此家餐廳名為李公館。當時便決定他日再訪香港必要一探李公館,嘗上這道心念十餘年的水晶咕咾肉。

茶餐廳屬香港獨有的餐飲形式,它有別於酒樓的豪華豐盛,也不似大排檔般簡陋易食。其集精巧與親民於一體,環境大多清淨,雖不奢華,但也布局雅致。菜品精妙不亞酒樓,價格雖高於大排檔,但仍數百姓所受範疇。名流精英喜歡這裡的美味,販夫走卒偶來打打牙祭亦不足慮。

港式的茶餐廳,飲茶與品美食並重,尤其這美食一項,更是各家所依仗。各類粵菜經典菜僅是基礎,自不能差。但與茶餐廳而言,評判的重點是各家獨有的菜餚。每家茶餐廳都會有各自的招牌獨家菜,以此來招攬顧客,這也是「私房菜「最初的由來。

水晶咕咾肉正是李公館的當家頭牌菜,據傳頗受香港本地人喜愛,外地人知之甚少。但即便遊客不多生意依舊火爆,仍需提前預定方可,若無約而至或許會白跑一趟。

李公館

好在之前做足了功課,打聽詳盡,預約上午餐。李公館地處灣仔軒尼詩道的華創大廈二樓,上樓後「李公館「三字赫然可見。隨服務員引導入座,可點餐之時方知,水晶咕咾肉僅在晚餐供應,午餐只有普通的菠蘿咕咾肉。失落之下也無他法,只得先暫吃一頓,順帶把晚餐預約上,吃不到水晶咕咾肉誓不罷休!

菠蘿咕咾肉

等咕咾肉上桌剛嘗上一口便被驚豔,這菠蘿咕咾肉吃起來毫不普通!在我以往的品嘗經歷中,咕咾肉與魯菜的糖醋裡脊並無二至,品味形態略有不同罷了,皆是皮脆裡嫩而已。可這道咕咾肉卻吃出了差距。雖也可稱為外焦內柔,但這其中境界遠非之前吃過的同類菜餚可比。外層面殼極其均勻,薄厚尤為適中,口感介於脆與硬的臨界點之上,過一分則顯硬,欠一分卻不爽,恰到好處!

更為驚豔的當屬裡面的肉粒,真可稱得上柔嫩多汁。肉所用是黑豬肉,部位應是最講究的「柳槍「。這火候與肉質拿捏頗為精妙,雖是瘦肉,卻能吃出豐腴之感。那被外殼鎖住的汁水在口中四溢,那香甜透酸的滋味融繞舌尖,此間美好溢於言表。

這基礎款的咕咾肉已如此美味,那傳說中的水晶咕咾肉更令人期待了幾分。整個下午坐在咖啡館中,心中已無他想,皆被這晚飯所迷。本是約的七點,這六點剛到我便急著起身前往。相距本就不遠,雖是早到,好在店家並不介意。這次終於再無意外,點到了心念已久的佳餚。

水晶咕咾肉

水晶咕咾肉上桌便極為吸引眼球,整盤的晶瑩冰塊下,紅亮的咕咾肉若隱若現,透的冰塊都泛橙光。冰塊之上點綴著菠蘿跟芒果塊,更添誘人色彩。

吃起來頗有不同,冰鎮之下的咕咾肉塊,外殼更為清脆,絲絲涼意爽口。裡面的肉粒仍然熱乎,那柔嫩汁足的口感,與外殼脆爽清涼,反差如此美妙。既有冰火兩重天的溫差,又有脆與柔的比較,層次之美無與倫比!在這清涼之下,酸甜味道更勝,毫無油膩之感。完美詮釋了《滿漢全席》中的美味表述,自此於水晶咕咾肉再無遺憾!

之後在其它餐廳也有嘗及此菜,不乏陶陶居這等名店之流。可皆是流於形式,並未得精華。那口感之美,味道之妙,除此間李公館外,並無他處。

有美食同好之人如若到訪香港,不妨前去一試,定不虛此行,其它菜品水準亦佳,試過莫忘分享。

《滿漢全席》電影中的兩道美食已得其一,另一道「脆皮幹炒牛河「至今未嘗,有哪位食友試過此菜還望告知,先行謝過!

相關焦點

  • 饕餮中國︱清宮御膳中真的有「滿漢全席」嗎
    東坡鴨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滿漢全席」這個名詞第一次的出現,居然是在晚清時期的《海上花列傳》裡。這是一本松江(今屬上海市)人韓邦慶用蘇州方言寫的上海灘風月場上的小說,最早發表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在該書第十八回中,出現了「中飯吃大菜,夜飯滿漢全席」。
  • 清朝宮廷最高標準的「滿漢全席」,到底是什麼樣的宴席?
    中國也是如此,無論是到哪裡旅遊,吃住行遊購娛,吃排在第一位,地方美食、各類小吃、網紅餐廳成了人們打卡集散地。然而,大餐不是你想吃想吃就能吃,列如最高檔的滿漢全席,就是多少人可望不可及的。 滿漢全席是正宗的宮廷菜,然而它的來歷卻並不那麼簡單,即使是宮廷中,即使是皇帝,也不是日日都能享用的。
  • 如果深夜食堂讓你失望了,不如來看看這三部經典美食電影吧
    梁家輝執導的新電影深夜食堂再次水土不服,懶人覺得網友們總結得很對,中國需要的是大排檔和馬路燒烤。上一部看過的美食電影是謝霆鋒的決戰廚神也撲街了,想來並不是這個題材的問題,至少還有很多經典被大家推崇的。第一部:金玉滿堂(豆瓣7.7分)這部電影又叫滿漢全席,由張國榮、趙文卓、鍾鎮濤等主演,是小時候看過的一部電影。到現在懶人還記得灌湯黃魚這個神奇的菜品名,還有像水晶咕咾肉、豆腐做猴腦之類的,是一部真正好看的美食啟蒙類電影。食材和製作過程誇不誇張不重要,重要的是讓人有興趣看下去了解美食。
  • 俠之大者的滿漢全席--《金玉滿堂》
    片中的情感點也很搭這個道理,張國榮在片中沒有見過真實的山口百惠,所以不可能有他和袁詠儀在時間和經歷上產生的情感理性。袁詠儀對張國榮說:如果你真的心裡喜歡一個人,即使大火燒也燒不掉。所以最後張國榮喜歡的山口百惠,在照片裡就挺好。滿漢全席,講的都是食物,何嘗不是人?
  • 十六橫籤浦江「滿漢全席」
    十六橫籤浦江「滿漢全席」 發布日期:
  • 奧斯卡奢華晚宴和皇宮滿漢全席,哪個更高大上?
    看來能與之並駕齊驅的中國筵席,只有名氣最大的滿漢全席了。滿漢全席源自清朝宮廷,皇上太后朝廷大員專享。各種佳餚美點多達182種,可以連吃三天不重樣。在乾隆甲申年間李鬥所著的《揚州書舫錄》中,可以找到這樣一段滿漢全席的菜單:可以說是相當滿漢全席了!可這是真的嗎?若如傳聞所言,滿漢全席是用來宴請重大功臣,但李鬥只是個未登仕途的讀書人,連宴會的入場券都沒有。
  • 如果能夠穿越,希望送我去清朝,嘗一嘗垂涎已久的滿漢全席!
    曾經看過一些關於清朝時期的飲食書籍,深深地覺得,比起中國其他朝代來說,生活在清朝的百姓,在吃這件事情上,還是很幸福的。因為清朝的歷史距離,清代時已經出現了無論是煎、炒、烹、炸等製作方法,還是酸、甜、苦、辣的食材味道,除了滿漢全席,還有歐式大餐。
  • 清朝宮廷最高規格的「滿漢全席」,到底是個怎樣的宴席
    現今,一旦說起豪華宴席這種話題,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傳說中的「滿漢全席」,在傳說中,這是一種清代宮廷最高等級的宴會,菜式融匯滿漢兩系的精華,有鹹有甜,有葷有素,山珍海味,無所不包
  • 康熙發明了滿漢全席,但同時又規定,每桌飯菜用銀不得超過八兩
    提到滿漢全席,便離不開奢華、鋪張這些關鍵詞。確實,在很多文學、影視作品中滿漢全席被神化為中國飲食的巔峰之作,皇家御用之筵席。按說,這麼奢華的飲食巨作應該出自乾隆之手才對,可為何會是康熙創立的呢?滿漢全席之所以出名,除了食材講究之外,最主要的還是政治意義。大清是滿族人建立的王朝,他們入關後仍然保留了本民族的飲食特色,不論在菜品或是烹飪技法上都遠遠不及中原漢人。但是滿族的很多傳統飲食習慣在入關後還是被保留了下來。到了康熙時期,為了籠絡漢族士人,「滿漢一體」的政策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廣。儘管還不能完全做到滿漢平等,可在很多情況下,滿漢官員的交流卻更加暢通了。
  • 滿漢全席的108道菜 ,帶你認識滿漢全席!
    菜餚做法  ·幾道「滿漢全席」典型菜餚的做法  ◇御龍火鍋  【製作及食用過程】  1.用水將帶皮五花肉洗淨,刮去細毛。用水將香菜洗淨,切去根,切成2分長的段。用刀將水發香菇、水發黃蘑菇切成長1寸5分、寬6分、厚1分的片。將粉絲放入盆中,注入開水,浸泡10分鐘,漲發好後撈出,剪成長約4寸的絲。
  • 卜慶義-名師專訪-魯菜大師-中華名廚-新派滿漢全席美食
    本期做客新派滿漢全席美食的嘉賓是--魯菜大師--中國烹飪大師--新派滿漢全席藝術烹飪大師--卜慶義先生 擅長:微山湖全魚宴、微山炒雞、融合菜 所獲榮譽: 中式烹調師 微山湖全魚宴傳承人 中外星廚爭霸賽個人賽特金獎 新派滿漢全席第五屆廚王爭霸賽金勺獎
  • 從「滿漢全席」看滿清的沒落:慈禧一年的飲食開銷,便是一艘軍艦
    然而,聖人之言並未影響到我國歷史上的奢侈行為,到了明清兩朝封建社會的巔峰期,鋪張浪費的現象變本加厲,「朱門酒肉臭」的現象已成為常態。最能體現清朝奢侈現象的,就是聞名天下的「滿漢全席」了。滿漢全席源於「康乾盛世」,是一種極其隆重且奢靡的宴席。一說滿漢全席是揚州師傅創造的,另一種說法是滿漢全席是皇宮御廚的手筆。
  • 吃饅頭的孩子「不配」吃滿漢全席
    網友1:吃饅頭的孩子不配吃滿漢全席嗎?可能是,吃饅頭的孩子根本想像不出滿漢全席的味道。網友2:貧窮限制了想像,想像是行動的開始,開始是成功的希望。我們不得不承認,貧窮的可怕,可是有時候,因果被人們顛倒了。大多數情況,並非是貧窮限制了人的想像力,而是某些人想像力太強,把自己想成了貧窮!貧窮不僅僅是經濟上的貧窮,還有精神上的貧窮。有什麼樣的夢想,你就有什麼樣的動力。
  • 清宮滿漢全席108道菜首推的名菜是什麼?
    大家看過清宮劇的想必都知道「滿漢全席」這個詞吧?滿漢全席共108道菜,其菜點精美,菜式多樣,禮儀講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獨特風格。但是你知道在滿漢全席中首推的菜是什麼嗎?它是福州傳統名菜——佛跳牆,至今有100多年歷史。
  • 失落的香港茶餐廳
    香港的流行音樂、影視電影甚至美食文化都曾影響著大半個大中華與東南亞地區,而如今在中國內地更為多元的文化環境之中,它的文化輻射力變得微弱。 茶餐廳也需要在這樣的環境中重新尋找自己的角色。 曾經的好生意 茶餐廳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 失落的香港茶餐廳-虎嗅網
    香港的流行音樂、影視電影甚至美食文化都曾影響著大半個大中華與東南亞地區,而如今在中國內地更為多元的文化環境之中,它的文化輻射力變得微弱。茶餐廳也需要在這樣的環境中重新尋找自己的角色。曾經的好生意茶餐廳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 上班那麼辛苦,犒勞一下自己,吃一次「滿漢全席」的名菜!
    上班那麼辛苦,犒勞一下自己,吃一次「滿漢全席」的名菜!各位小夥伴應該是像小編一樣,每天都要上班,加班也是家常便飯。忙起來連飯想不起來吃,就是吃飯也是叫外賣,不然就是吃快餐。每天都這樣辛苦,偶爾也要犒勞一下自己。
  • 韓國電影又致敬張國榮了,這次是《完美男人》
    《鬢邊不是海棠紅》的耽美元素、梨園花魁情節,很容易讓人聯想起《霸王別姬》,而且每到4月初期,一歲一哭榮,張國榮本就是慣例話題。張國榮若仍在世,如今會是一個年過六旬的老人了。說一句殘忍的話,很多巨星正因為英年早逝才顯得更加不朽。
  • 不必去香港,在福州就能吃到的地道港式茶餐廳!
    這間帶著漫畫風的茶餐廳,在深圳已經是挺有名氣的了。到了福州不知道會怎麼樣?請鎖定7月6號《你好旅朋友》美食專欄。無論是談情說愛還是警匪開戰,這些劇情總是發生在同一個地方「茶餐廳」——茶餐廳,50年代,香港人受西方文化影響,大家都想「飲西茶」(咖啡),但又無錢去高級西餐廳
  • 東森《滿漢全席》試映會 張庭大秀美腿(組圖)
    21:30再度推出全新古裝美食喜劇《滿漢全席》,而當紅炸子雞張庭和徐崢在《滿漢全席》中詮飾一對歡喜冤家,21日張庭也特地現身臺灣,親自為《滿漢全席》站臺。  在試映會上,張庭特地端出 滿漢全席中「金碧輝煌」、「蟠龍玉珠」、「鳳尾皇翅」等十道豪華料理,沒想到媒體們卻突然來個隨堂測驗,要求在劇中刀工一流的張庭當場來個」片」乳豬,嚇得不擅廚藝的張庭直嚷:「唉呀!大家不要害我破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