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訓練是不是嬰兒猝死的真兇

2020-12-23 北京日報客戶端

受訪專家:北京友誼醫院兒科醫師韓偉娟

近日,一則關於「3個月嬰兒因訓練趴睡致死」的消息上了熱搜,引來人們的唏噓、同情、憤怒,以及反思。這個不良事件反映出的醫學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睡眠訓練,二是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兩個問題。

睡眠訓練首先應保證安全

首先我們要討論的問題是,睡眠訓練可以做嗎?答案是肯定的。很多媽媽都曾經吐槽自己的「睡渣」寶寶有這樣的表現:夜醒頻繁、入睡延遲、拒絕就寢等。這些我們統稱為兒童行為睡眠問題。研究數據顯示,20%至30%的兒童有嚴重的就寢問題或夜醒問題。毫無疑問,這些會大大降低看護人的生活質量。遇到這些情況,大多數家長都會盡力調整自己的看護方式來幫助孩子改善睡眠情況。實在沒辦法的家長,會去尋求睡眠訓練的幫助。

那麼,睡眠訓練只是網上或電話裡的「隔空」指導嗎?這無疑是極其不負責任的做法。真正的睡眠訓練,最關鍵的一個前提就是保證孩子的安全。

每個孩子出現睡眠問題的原因不同,所以睡眠訓練的方案都是個體化的。作為父母,要積累關於嬰兒睡眠的基礎知識,對於是否需要睡眠訓練要達成統一意見,在訓練之前要搞清楚訓練中的安全底線在哪裡。同時,睡眠訓練要有專業人士一對一在身邊進行指導,而不是隔空喊話。

專業的睡眠訓練師,會先和孩子相處幾天觀察其日常生活表現,等到和孩子建立相對的親密關係之後,才會開始進行睡眠訓練。但目前國內這個行業才剛起步,能真正進行睡眠訓練的專業人士並不多,家長要有鑑別優劣的警惕性。

這些因素可能導致嬰兒猝死

目前,1歲以下嬰兒突然死亡且在全面調查後死因仍不明確的,被稱為嬰兒猝死症候群。調查項目包括進行全面屍檢、檢查死亡現場和回顧臨床病史等。

從定義上可以看出,嬰兒猝死症候群其實是一個毫無徵兆的突發事件。近年來,醫學界對大量病例分析後發現了一些關於嬰兒猝死症候群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母親因素(妊娠期吸菸、未規律進行產檢)和嬰兒環境因素(早產和/或低出生體重、俯臥位睡姿、在柔軟的床面上睡覺和/或睡覺時使用鬆軟的毯子和枕頭、與大人同床睡覺、過熱)。在上述因素裡,除了早產和低出生體重可能無法人為控制外,其他因素都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改善的。

因這次嬰兒猝死事件,我們重點討論一下睡姿的問題。嬰兒睡覺最安全的姿勢是仰臥位。之所以有人去追求俯臥位,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塑造好的頭型,二是認為俯臥位孩子睡得好。我們認為,頭型根本不是個問題,在此不再贅述。那麼,俯臥位真的睡得踏實嗎?這一點並沒有切實的證據支持,但風險增加卻是肯定的,因為嬰兒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容易因口鼻受捂導致窒息。我們建議讓孩子仰著睡,趴著玩,保證安全的同時還能鍛鍊頸部和肩部的力量。而且,在早期剛開始趴著玩時,家長要實時看護,注意觀察孩子趴著時能否自己把頭側過來以保證呼吸順暢,還要保證孩子周邊沒有可能捂住孩子口鼻的物品。

跟嬰兒分房睡的做法,我們不推薦。最合理的做法是同屋不同床,既降低了嬰兒猝死症候群的發生率,又不影響親子關係的建立。

防猝死牢記以下幾點

◆讓孩子始終仰臥位睡覺,不要讓孩子俯臥位和側臥位睡覺。

◆把孩子始終放在嬰兒床、搖籃或搖籃床中睡覺。不要讓孩子和家長睡在一起。如果想讓孩子睡在附近,可把搖籃床放在大人的床邊。

◆讓孩子睡在堅實的寢具上,而不要睡在墊子、水床、沙發或其他柔軟寢具上。除非是在車裡,否則不要讓孩子在汽車座椅上睡覺。

◆拿掉嬰兒床或搖籃床上所有的枕頭、動物填充玩具、毛毯和其他柔軟物體,不要在嬰兒床上使用緩衝墊。

◆不要在孩子睡覺時蓋住其頭部。

◆孩子睡覺時不要穿得過多,也不要讓環境太熱。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汪丹

編輯 蔡文清

流程編輯 郭丹

相關焦點

  • 3個月的小嬰兒猝死,「獨立睡眠訓練」還要再害多少人?
    ,讓3個月大的嬰兒跟自己分房睡,目的是訓練嬰兒的獨立入睡能力。首先,嬰兒趴睡很危險,尤其是還不會翻身的嬰兒,因為一旦口鼻被堵住,他自己完全沒有能力避開,很容易出現「嬰兒猝死症候群」。1994年,美國兒科學會、美國嬰兒猝死症候群聯合會等共同發起「仰臥睡覺」運動之後,嬰兒猝死症候群發生率下降了40%。
  • 媽媽花錢學睡眠訓練,寶寶訓練中猝死!網上學知識需要正確的姿勢
    最後發現孩子猝死在嬰兒床上。大家這兩天在微博搜「芝士小餛飩」即可搜到流傳出來的微信聊天記錄和孩子猝死前後的監控視頻。由於這些聊天記錄和視頻尚未看到有權威新聞媒體的證實其真實性,所以我就不轉了。但「芝士小餛飩」發了一個公開聲明,從中可以看出有一位媽媽參加了他們的課程,並讓孩子用趴睡的姿勢進行睡眠訓練,孩子在此過程中猝死,這一情況是真實發生了的。
  • 125個媽媽圍觀3個月寶寶猝死!嬰兒睡眠訓練比「虐畜」更可怕
    這些媽媽付費1999元(1V1費用甚至高達6000元),加入這個以「嬰兒睡眠訓練」為目的的群裡,全都像著魔了一樣,冷漠地任由一個嬰兒哭泣到絕望、窒息,還勸孩子媽媽「不必慌張」,誇她「優秀」,鼓勵她繼續「解鎖趴睡」。
  • 三個月的嬰兒在「睡眠訓練」中猝死
    02嬰兒猝死症候群(簡稱SIDS),也稱搖籃死亡,係指外表似乎完全健康的嬰兒突然意外死亡。1969年在北美西雅圖召開的第二次國際SIDS會議規定其定義為:嬰兒突然意外死亡,死後雖經屍檢亦未能確定其致死原因者稱SIDS。嬰兒猝死症候群是2周~1歲之間。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佔該年齡組死亡率的30%。發病率一般為1‰~2‰,其分布是全世界性的,一般半夜至清晨發病為多,幾乎所有嬰兒猝死症候群的死亡發生在嬰兒睡眠中,常見於秋季、冬季和早春時分。
  • 嬰兒猝死綜合症:兒科急診醫生的噩夢
    嬰兒猝死綜合症(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簡稱SIDS)是指1歲以下嬰兒的突然死亡。SIDS不是兒科急診的常見急症,但它卻是兒科急診揮之不去的謎團和噩夢,有人稱它為「躲在嬰兒背後的魔鬼」,時刻覬覦著世界各地嬰兒的生命安全!
  • 寶寶什麼樣的睡眠姿勢容易引起嬰兒猝死症候群?
    最新研究發現表明,很多死於嬰兒猝死症候群的嬰兒腦部某些區域發育不良。當這些嬰兒在睡眠中遇到呼吸問題時,可能無法及時醒來以擺脫危險。因為無法判斷哪些嬰兒在遇到危險時無法醒來,同時嬰兒猝死綜合症和睡眠姿勢之間又有著明顯的關係。所以建議嬰兒都要採取仰臥的姿勢睡覺。
  • 3個月嬰兒睡覺猝死:瘋傳的「睡眠訓練法」,還要坑多少孩子?
    仰著睡,永遠是最安全的睡姿看到這個新聞,身為一個育兒老手,我在惋惜之餘,腦海裡也不禁冒出一個詞——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可能很多人媽媽對這個名詞還是很陌生,就連科學家也不知道它確切是個什麼鬼,只知道有那麼極一小部分28天至一歲的嬰兒,會毫無原因和徵兆的突然從睡眠中平靜的死去。
  • 3個月嬰兒睡覺猝死:瘋傳的「睡眠訓練法」,還要坑多少孩子?
    仰著睡,永遠是最安全的睡姿看到這個新聞,身為一個育兒老手,我在惋惜之餘,腦海裡也不禁冒出一個詞——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可能很多人媽媽對這個名詞還是很陌生,就連科學家也不知道它確切是個什麼鬼,只知道有那麼極一小部分28天至一歲的嬰兒,會毫無原因和徵兆的突然從睡眠中平靜的死去。SIDS還有一個可怕之處在於:幾乎所有嬰兒猝死症候群都發生在嬰兒睡眠之中,而且經常是發現的時候就已經死亡了。但好在,SIDS雖然無法完全避免,但還是有途徑可以大大降低風險。
  • 嬰兒趴睡身亡!嬰兒猝死症候群頻頻發生,這些細節不容忽視!
    二胎政策的開放後,不少家庭有生二胎意願,但有的人卻有些恐懼——網上有嬰兒訓練睡眠導致死亡的事件,此類新聞一直未停息過,其絕大多數發生在沒有帶娃經驗的夫妻身上。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案例,家住無錫的張女士餵了8個月大的兒子一些餛飩,孩子吃完餛飩後,就將孩子獨自放在臥室睡著了。
  • 嬰兒練趴睡猝死!這種育兒培訓群真害人
    據網上曝光的聊天記錄,當天下午1點01分,這位媽媽在群裡上傳了一段視頻並提問「這個哭聲是不是要去幫她翻過來呢?」「我在門口急死了,好怕悶到」。她連續問了多遍但群裡的「老師」並未回復。 下午1點57分,這位媽媽聽到了寶寶臉抵在床上的聲音,著急地在群裡求助。
  • 3個月大寶寶睡眠訓練猝死,親媽全程「直播」……
    到底讓嬰兒趴睡為什麼會致命?號稱可以讓趴睡零風險的透氣式枕頭、寶寶睡眠監視器的商家們,又隱藏了哪些沒有告訴你的事實?嬰兒猝死症是什麼?為什麼趴睡會導致猝死?嬰兒大腦的「醒覺中心」發育不完全,在睡夢中驚醒的神經反應不好。當寶寶感覺到呼吸困難時,沒有辦法自主地醒過來,所以就會窒息、導致猝死。
  • 寶寶睡姿不對易猝死?6方法開啟安全"睡眠模式"
    近日,一則關於「3個月齡嬰兒因訓練趴睡致死」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一名新手媽媽在「某付費睡眠引導群」提問,稱小孩翻身趴著睡覺一直哭,想向群內的老師尋求幫助。
  • 寶寶睡姿不對易猝死?6方法開啟安全「睡眠模式」
    來源:人民健康網近日,一則關於「3個月齡嬰兒因訓練趴睡致死」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一名新手媽媽在「某付費睡眠引導群」提問,稱小孩翻身趴著睡覺一直哭,想向群內的老師尋求幫助。群友答「不是大哭就沒事」 ,然而約兩小時後,這位媽媽在群內表示孩子嘴唇發紫,最終寶寶不幸身亡。悲劇的發生令人惋惜心痛,也引發了家長對嬰兒睡眠問題的討論,什麼樣的睡姿對寶寶健康發育最有利?
  • 寶寶睡姿不對易猝死?6方法開啟安全「睡眠模式」
    近日,一則關於「3個月齡嬰兒因訓練趴睡致死」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一名新手媽媽在「某付費睡眠引導群」提問,稱小孩翻身趴著睡覺一直哭,想向群內的老師尋求幫助。群友答「不是大哭就沒事」 ,然而約兩小時後,這位媽媽在群內表示孩子嘴唇發紫,最終寶寶不幸身亡。
  • 嬰兒猝死綜合症頻頻發生!這些細節不容忽視,不可趴睡一定牢記!
    原創:兒科孫方舟醫生二胎政策的開放後,不少家庭有生二胎意願,但有的人卻有些恐懼——網上有嬰兒訓練睡眠導致死亡的事件,此類新聞一直未停息過,其絕大多數發生在沒有帶娃經驗的夫妻身上。懷胎環境指的是妊娠者多產次、母親未成年、與上次懷孕間隔時間短等;睡覺環境則指嬰兒睡覺房間溫度過高、被褥過厚容易讓嬰兒患上「捂熱症候群」,導致嬰兒猝死。此外,房間內有人在吸菸,易使得嬰兒被動吸菸,導致呼吸困難,最後引發猝死的後果。——壓力外界壓力也是嬰兒猝死的因素之一,如父母在睡覺時壓迫到孩子就可能導致嬰兒猝死。
  • 寶寶如何安睡,才能遠離嬰兒猝死綜合症?
    寶寶如何安睡,才能遠離嬰兒猝死綜合症? 一說到寶寶的睡眠問題,很多父母都有一肚子苦水要吐。什麼寶寶睡不安穩,哄睡難,夜裡哭鬧、睡覺出汗……的確,以上這些都是哄睡難題,但我們今天要探討的是寶寶安睡的問題。
  • 有助於嬰兒安穩睡眠的方法
    1歲以內的嬰兒,很多危險都是在睡眠中發生的,而80%的嬰兒死亡病例都與不安全的睡眠方式有關。下面小編就總結了6種有助於嬰兒安穩睡眠的方法,僅供家長們參考。
  • 嬰兒可能在睡夢中猝死,這些你都了解了嗎?
    嬰兒猝死症候群,是指發生在1歲以下,外表看起來很健康的嬰兒,不明原因的意外死亡,有時候即便是進行屍體解剖也難以確定死亡的原因。嬰兒猝死症的發生率約1/2000。這類悲劇常常發生在夜間睡眠時,也被稱為「搖籃死亡」。二、導致嬰兒猝死都有哪些因素?
  • 嬰兒可能在睡夢中猝死,這些你都了解了嗎
    嬰兒猝死症的發生率約1/2000。這類悲劇常常發生在夜間睡眠時,也被稱為「搖籃死亡」。二、導致嬰兒猝死都有哪些因素?嬰兒猝死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確,經研究顯示它應該是諸多因素聯合產生的結果,可能由以下因素合併外界環境因素共同引起的:1、嬰兒大腦缺陷有些嬰兒由於腦幹發育異常或不成熟,導致睡眠時無法因缺氧或吸入二氧化碳過多而覺醒,最終導致死亡。
  • 闢謠,嬰兒要做睡眠訓練?真正需要做訓練是媽媽,很多家長弄反了
    孩子睡眠訓練成媽媽必備技能,三種訓練方法,你用過哪種?據相關資料顯示,常見的嬰兒睡眠訓練方法有三種:分別為循序漸進哭泣法、抱起放下法、循序漸進分離法。任何一種睡眠方訓練方法,都可以寫成一本書,都有相關理論做支撐。只是這所有的訓練方法都忽略了一個最核心的問題,那就是這些方法的對象是孩子,是剛出生不久的小嬰兒。換言之,這些所謂的嬰兒睡眠訓練法雖然的確有用,但也破壞了其最需要的安全感。更甚,會引發類似前文所說的生命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