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猝死綜合症頻頻發生!這些細節不容忽視,不可趴睡一定牢記!

2020-08-29 兒科孫方舟醫生


原創:兒科孫方舟醫生

二胎政策的開放後,不少家庭有生二胎意願,但有的人卻有些恐懼——網上有嬰兒訓練睡眠導致死亡的事件,此類新聞一直未停息過,其絕大多數發生在沒有帶娃經驗的夫妻身上。


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案例,家住無錫的張女士餵了8個月大的兒子一些餛飩,孩子吃完餛飩後,就將孩子獨自放在臥室睡著了。幾個小時過去了,按理應該是孩子醒後的哭鬧的時候,但沒想到,當張女士夫婦去看孩子時,發現其已不省人事了,趴著的孩子的口腔、鼻子裡滿是餛飩殘渣。經醫院搶救最終無力回天。根據醫生分析孩子在睡夢中身亡很可能是患有嬰兒猝死綜合症。

其實,這年嬰兒猝死事件頻頻發生

嬰兒猝死綜合症真的那麼恐怖?對此,兒科醫師的我為大家解開這種在睡夢中能「帶走」嬰兒生命的「惡魔」——嬰兒猝死綜合症的「面紗」。

逃離病魔,得先了解它——嬰兒猝死綜合症

嬰兒猝死綜合症(SIDS)也叫嬰兒猝死,又被稱為「搖籃死」。它並不是某種確切的疾病,而是指外表似乎完全健康的嬰兒卻意外身亡,大部分發生在入睡時間,但死因不明。

嬰兒猝死綜合症一般會發生在哪個年齡段?哪個時間段?

嬰兒猝死症常發生於嬰兒出生後首6個月內,尤見於嬰兒2至4個月大時。1~3周歲孩子也會發生此情況。這種病症常發於深夜及清晨,也會發生在晚上10點和到早上10點左右,多見於秋季、冬季和早春時。

雖至今沒有確切證實它的病因,但專家推測可能是以下誘因

嬰兒意外死亡,專家屍檢亦未能確定其致死原因,但專家表示可能是諸多因素聯合產生的結果。

外界因素

——環境

環境是造成嬰兒意外身亡的重大因素,這裡包括懷胎環境以及睡覺環境。

懷胎環境指的是妊娠者多產次、母親未成年、與上次懷孕間隔時間短等;睡覺環境則指嬰兒睡覺房間溫度過高、被褥過厚容易讓嬰兒患上「捂熱症候群」,導致嬰兒猝死。此外,房間內有人在吸菸,易使得嬰兒被動吸菸,導致呼吸困難,最後引發猝死的後果。

——壓力

外界壓力也是嬰兒猝死的因素之一,如父母在睡覺時壓迫到孩子就可能導致嬰兒猝死。

根本因素

——大腦發育異常

大腦發育正常的嬰兒是能感覺周圍的環境是否惡劣的,如缺氧,但是大腦發育異常的孩子就有可能缺乏這種保護機制,導致嬰兒睡眠時無法因缺氧或吸入二氧化碳過多而覺醒,最終致死。

——免疫系統異常

若嬰兒免疫系統產生的白細胞和蛋白質的數量高於正常水平,那麼這其中一部分蛋白質與大腦互動容易在睡眠期間改變心跳和呼吸的頻率或讓嬰兒進入深層睡眠,這樣同樣容易出現猝死現象。

此外,呼吸調節機制發育不足、心率異常等問題也是嬰兒發生猝死根本因素。

——睡覺姿勢

孩子俯臥、側臥、包頭睡覺容易使得嬰兒無法正常呼吸,這樣也會增大嬰兒猝死的風險。


嬰兒猝死容易發生在這七類寶寶身上

男寶寶

研究表明男孩比女孩發生猝死的風險更高,約為1.5:1。這可能與體內的荷爾蒙分泌有關,男寶寶分泌的雄性激素多,容易抑制呼吸系統正常呼吸,增加男寶寶猝死發生率。

早產兒、低體重兒、雙胞胎

早產兒、低體重兒、雙胞胎發生猝死的風險較高,因為這幾類寶寶可能未能足夠吸收到母體營養,這樣身體的各個器官發育不健全,尤其是大腦神經、心肺功能耐力、肺部及呼吸道結構、氣體交換的呼吸作用等等。

有呼吸病史

若孩子患有氣管炎、支氣管炎等呼吸病史,發生嬰兒猝死的頻率也高於正常嬰兒。

此外,睡覺姿勢不良的寶寶(趴著睡)、經常吸收二手菸、睡眠環境過於悶熱等,嬰兒發生嬰兒猝死的機率都會大大提高。


寶寶是否發生猝死?出現以下情況,家長應高度注意

睡眠異常,過於安靜

孩子天生就好動,若寶寶睡眠的時候過於安靜,呼喊他名字後的5~10秒內寶寶仍然沒有意識反應,也沒有任何的呼吸動作和脈搏,如入睡時呼吸不規則、呼吸長期停止、脈搏不規則、緩慢或停止搏動等。特別是胸部和腹部沒有起伏,那麼這可能是嬰兒處於臨床的猝死狀態。

平時呼吸異常

寶寶在喝奶的時候呼吸停止或者有異常的哭聲,可能是喉部發音管道的功能發育異常,這也是嬰兒發生猝死現象的重要標誌。

無法識別周圍環境

當大人感覺到寶寶所呆處環境異常,但是寶寶卻沒有異常表現或者反應不夠及時,孩子很可能發生猝死現象。

嬰兒一旦發生猝死應如何採取措施?

1、立即撥打醫院的搶救電話。

2、呼喊他的名字、觀察他的呼吸和脈搏狀態是否有反應。

3、拍打孩子的腳底及捏孩子的虎口部位,刺激他。

4、觀察口腔,口是否有異物阻礙孩子正常呼吸,若存在異物,那麼吸出他口腔內的異物,並對他進行胸部按壓和胸部按壓。

具體動作:一手扶住嬰兒的頭部,另一隻手的食指和中指併攏對寶寶的兩乳連線中點下方進行按壓,2釐米的按壓深度,每分鐘至少一百次的按壓頻率,在按30下後,進行2次人工呼吸。注意,按壓的力度要適中,以免孩子出現骨折的不良後果。


如何預防嬰兒猝死?

良好的睡覺姿勢

在寶寶還沒學會180°翻身前,側臥和俯臥睡覺都是很危險的睡覺姿勢,最安全睡覺姿勢是仰臥,這樣可防止嬰兒猝死。千萬不能趴睡,切記切記!!


良好的睡眠環境

寶寶睡覺處溫度要適度,不要過熱或過冷;父母儘量不要和寶寶同睡;孩子睡覺的時候應把布、毛絨玩具、鬆軟的靠墊等可能引起孩子窒息的床上物品拿走;此外,嬰兒床不要太軟,嬰兒睡覺時被褥不要蓋得離頭部過近,以便保證寶寶安全。

不可吸菸

寶寶在媽媽肚中,孕媽媽不可抽菸,寶寶出生後,父母最好不要抽菸,也不要將嬰兒帶到吸菸的人群中。此外,孕媽媽孕期喝酒也會增大嬰兒猝死的風險。


選擇母乳餵養

儘量給孩子餵養母乳,因為母乳更加健康,可以預防多種疾病,包括嬰兒猝死症。

定期檢查身體

定期將寶寶帶到醫院進行身體健康檢查狀況。若發現嬰兒身體異常,如呼吸不太正常,就應該及時查明狀況,並接受治療。

此外,按規定給嬰兒接種疫苗,也可降低猝死風險。


參考資料:《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實用兒童保健學》

相關焦點

  • 嬰兒趴睡身亡!嬰兒猝死症候群頻頻發生,這些細節不容忽視!
    幾個小時過去了,按理應該是孩子醒後的哭鬧的時候,但沒想到,當張女士夫婦去看孩子時,發現其已不省人事了,趴著的孩子的口腔、鼻子裡滿是餛飩殘渣。經醫院搶救最終無力回天。根據醫生分析孩子在睡夢中身亡很可能是患有嬰兒猝死綜合症。
  • 寶寶趴睡易猝死!為什麼醫生還建議多趴趴?
    有些家庭,擔心寶寶躺著睡頭型會睡扁,於是就有心讓他們趴著睡,但其實這種睡法非常危險,會提高嬰兒猝死綜合症的機率……什麼是嬰兒猝死綜合症?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是指寶寶在沒有明顯原因的情況下突然死亡,多出現在2周-1歲大的寶寶身上,發病率一般為1‰-2‰,其分布是全世界性的,一般半夜至清晨發病為多,幾乎所有嬰兒猝死症候群的死亡發生在嬰兒睡眠中,尤其是趴著睡的寶寶。
  • 寶寶如何安睡,才能遠離嬰兒猝死綜合症?
    寶寶如何安睡,才能遠離嬰兒猝死綜合症? 一說到寶寶的睡眠問題,很多父母都有一肚子苦水要吐。什麼寶寶睡不安穩,哄睡難,夜裡哭鬧、睡覺出汗……的確,以上這些都是哄睡難題,但我們今天要探討的是寶寶安睡的問題。
  • 嬰兒猝死綜合症:兒科急診醫生的噩夢
    嬰兒猝死綜合症(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簡稱SIDS)是指1歲以下嬰兒的突然死亡。SIDS不是兒科急診的常見急症,但它卻是兒科急診揮之不去的謎團和噩夢,有人稱它為「躲在嬰兒背後的魔鬼」,時刻覬覦著世界各地嬰兒的生命安全!
  • 50%嬰兒猝死綜合症來自這種睡姿,5個方法降低概率,新手爸媽收藏
    思思(化名)的寶寶剛滿月,前天剛發生一件讓全家人心驚膽戰的事。思思寶寶到了晚上就愛哭鬧,媽媽發現讓寶寶趴著睡,寶寶睡得更好一些,便在晚上讓寶寶趴著睡。哪知道這一趴差點讓思思和寶寶 天人永隔,寶寶因為趴睡時捂住了鼻息導致差點窒息,還好婆婆半夜起來看到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 嬰兒練趴睡猝死!這種育兒培訓群真害人
    據了解,這家機構提出了一套寶寶睡眠理論,其中有一個觀點是:寶寶在幾個月的時候,會有一個「翻身倒退期」,這階段寶寶晚上睡覺會不停的翻身,直到寶寶會趴睡了,才算完成「解鎖趴睡」這個任務,結束倒退期。而群裡有「老師」會提供訓練嬰兒獨立睡覺的「指導」,讓嬰兒跟母親分房睡,並且睡在完全漆黑的空間裡。
  • 寶寶趴睡容易猝死?分月齡、看大運動發展,趴睡也可以很安全
    其實很多寶寶都喜歡趴著睡,因為趴著睡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腸胃不適的情況,尤其是小月齡寶寶,由於腸道發育不夠完善的原因,經常會出現腸脹氣的情況,趴著睡就可以減少寶寶因為腸脹氣而頻繁醒來的情況。但是,對於小月齡寶寶來說,趴著睡並不是一個安全的睡眠姿勢。
  • 痛心,3個月大的嬰兒因趴睡導致猝死,預防嬰兒猝死父母應這樣做
    3、這位媽媽加入的睡眠群有不少寶媽,這些寶媽也報名了同樣的課程,都在對自己的孩子進行類似的訓練。醫學上對這種周歲內發生意外死亡的有一個統稱: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也稱為嬰兒床或搖籃死亡。它被定義為1歲以下嬰兒的突然死亡,且在全國的身患疾病調查後,仍不明確死因。
  • 3起嬰兒疑趴睡死亡!爸媽明知不可,為何仍發生憾事?
    幾乎所有爸媽都知道不能讓寶寶趴睡,恐造成嬰兒窒息死亡,但為何5個月內嬰兒趴睡過世的新聞仍頻傳?重點在於爸媽常忽視這些易讓寶寶由仰睡變趴睡的原因!3起嬰兒疑趴睡死亡遺憾,照顧者不是外人4個月內寶寶趴睡死亡事件,在國內從來沒有停止過,而近3個月3起嬰兒疑似趴睡過世案件,竟然照顧者都是媽媽,究竟哪個環節出了錯?
  • 錯誤睡姿可能猝死!嬰兒仰睡、側睡、趴睡,怎麼睡最OK?
    每隔一段時間,國內外總會出現因家長等照護者的疏忽,讓嬰兒在不當的睡眠環境下致死的傷心案例發生。根據數據指出,嬰兒猝死症候群是造成嬰兒死因的「重點因素」,每年都有很多案例發生。根據JAMA Pediatrics醫學期刊105年文獻回顧的研究指出,趴睡相較於仰睡
  • 嬰兒睡偏頭會影響顏值嗎?別盲目趴著睡,有科學道理
    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最近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嬰兒偏頭趴著睡覺到底會對顏值和健康有多大的影響。網絡上的回答也是層出不窮,各持一論,首先如果自家小孩出現總是喜歡偏頭趴著睡覺的情況,寶媽們首先一定不要驚慌,小孩的形成不好的睡姿只要寶媽用心用時是可以糾正過來。
  • 就睡了一覺,未滿月寶寶猝死……讓寶寶的睡姿簡單點!
    嬰兒猝死綜合症是1歲以內嬰兒最常見的死亡原因,而其中大部分猝死都發生在嬰兒睡眠期間。所以,如果寶寶有下面這些錯誤的睡姿,一定要及時糾正!趴著睡美國兒科學會建議,不要讓6個月以內的嬰兒趴睡,以免引起窒息。
  • 嬰兒趴睡窒息身亡 專家談嬰兒睡覺正確姿勢有哪些?
    「我沒有給寶寶做過趴睡訓練,但在我們群裡,總有媽媽會問趴睡的問題,老師講解過很多次。」蘇女士說,當時群裡的老師也都鼓勵寶寶多練習,逐漸解鎖趴睡。22日下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兒科主任醫師徐靈敏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趴睡這一姿勢對於特別小的嬰兒來說,不提倡。
  • 除了嬰兒趴睡,這些育兒大坑也不要踩
    嬰兒趴睡是個大「坑」美國兒科學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都強調:對還不會實現 180° 自由翻身的寶寶來說,最安全的姿勢只有仰臥。所以,所謂的「提前解鎖趴睡技能」是違法孩子身體發育規律的。而且在嬰兒趴睡眠過程中,嬰兒發生猝死的比率極高,多數在發現時嬰兒已經死亡。什麼是嬰兒猝死症候群(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SIDS)?
  • 3個月寶寶趴睡訓練身亡,寶寶的睡眠安全你還要忽視多久?
    由於90%的SIDS發生在寶寶6個月之前,高峰年齡在2~4個月之間,並且常常發生在寶寶小睡或者夜間睡眠時間,所以嬰兒猝死綜合症也被通俗地稱為「搖籃死亡」。而造成嬰兒猝死綜合症的眾多影響因素當中,趴睡就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 出生8天的嬰兒停止呼吸,關於「嬰兒猝死綜合症」,你了解多少?
    胎兒在新生兒期間猝死的機率是非常高的,這也被稱為「嬰兒猝死綜合症」。1%~2%的發病率會導致30%的死亡率,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疏忽,而對寶寶造成一些不可逆的傷害。把兒子哄睡著之後,輕輕的放在了床上,為了怕寶寶著涼,還用小被子蓋住了他的腳,但是自己一覺醒來,卻有一個悲痛的意外發生了。寶寶停止了呼吸,並且皮膚出現了青紫色,雖然緊急送往了醫院,但是為時已晚,剛剛八天的寶寶就這樣離開了他們。醫生給出的結論是「嬰兒猝死綜合症」,也被稱為是「搖籃死亡」。
  • 嬰兒可能在睡夢中猝死,這些你都了解了嗎?
    大部分人對這個疾病一知半解,以至於不少人生活中都沒有發現,自己很多育兒方法對嬰兒而言都是有害的。那麼什麼是嬰兒猝死症候群?發生的原因是什麼?面對嬰兒猝死,家長們該怎麼做呢?一、什麼是嬰兒猝死綜合症?嬰兒猝死症候群,是指發生在1歲以下,外表看起來很健康的嬰兒,不明原因的意外死亡,有時候即便是進行屍體解剖也難以確定死亡的原因。嬰兒猝死症的發生率約1/2000。這類悲劇常常發生在夜間睡眠時,也被稱為「搖籃死亡」。二、導致嬰兒猝死都有哪些因素?
  • 趴睡,側睡,奶粉後睡,哪個會增加新生兒猝死症候群?
    主張不能趴睡側睡的朋友很有影響力,拿出了很多窒息的證據來說明趴睡側睡導致新生兒猝死症候群的風險。有媽媽看了很糾結:「都不敢睡覺了,因為娃睡著了會自己趴睡側睡,我總得去掰過來,好累啊!」我們來看詞條裡的解釋:嬰兒猝死症候群(簡稱SIDS),也稱搖籃死亡,係指外表似乎完全健康的嬰兒突然意外死亡。1969年在北美西雅圖召開的第二次國際SIDS會議規定其定義為:嬰兒突然意外死亡,死後雖經屍檢亦未能確定其致死原因者稱SIDS。嬰兒猝死症候群是2周~1歲之間。
  • 臺灣一託嬰中心驚傳保姆疏於照料致嬰兒趴睡猝死
    臺灣一託嬰中心驚傳保姆疏於照料致嬰兒趴睡猝死 2009年07月12日 22:10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媽媽眼睜睜看著3月大嬰兒窒息死去,疑因盲信「趴睡訓練」
    由於趴睡造成孩子猝死的事件並不是偶然,有太多類似事件的發生也在提醒著父母們,看似小小的趴睡動作,有可能導致嬰兒猝死症候群,在你的眼裡,他們可能在做著甜美的夢,然而實際上,他們可能正在慢慢死去。,導致寶寶容易再次吸入,這樣會產生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增加發生嬰兒猝死症候群的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