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像板慄,過去掉得滿地都沒人要,如今一斤20元,卻沒人想種植

2020-12-24 騰訊網

寒暑交替,歲月流轉。每個季節有不同的風光景物,每個季節也有特別的佳餚美食。春天的香椿、榆錢清香鮮嫩,夏季的瓜果品種繁多,秋天的松茸、大閘蟹美味可口,而到了萬物蕭瑟的冬天,誰又能拒絕烤地瓜和板慄的清香呢?特別是板慄,鬆軟、香甜,吃一顆餘香滿口。地瓜和板慄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相當熟悉了。有一種堅果,它的大小、樣子和顏色都和板慄都差不多,這種果子,吃過的人可能就很少了,它就是橡果。

橡果的外觀像板慄,也有人叫橡子,是一種高大喬木橡樹的果實。橡果紅棕色,雖然像板慄,但是卻沒有像板慄那樣有一個平面,它是近似陀螺一樣,中間圓,底部和果柄部分較尖,下半部分較光滑,果柄部分毛絨絨的,很好看,也很好玩,可愛的松鼠們常把它們拿來當玩具。不僅松鼠,以前山裡的小孩們也常把它們當作陀螺玩。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橡果是人類早期的食物,比小麥和水稻的種植歷史還早。很多古書上都有把橡果當糧食的記載。

橡果每年春末開花,秋天果實成熟,沒有成熟的果實是青綠色的,成熟後的果實是棕褐色,除去殼後,果仁像花生仁,果實生吃有些苦味,煮熟之後苦味消失,口感面面的,味道還不錯。橡果去殼,磨麵,加水攪拌,煮熟,冷卻,切塊,就變成了橡子豆腐,口感滑嫩、爽口、清香。橡子面富含營養,還可以加工成麵條。由於橡子面的澱粉含量較多,可以像玉米一樣給牲畜做飼料,製造酒精。這種澱粉滲透性好,還可以用於紡織工業上漿。橡果不僅在日常生活和工業中有很多用途,並且還是一種藥材,能止血、止瀉,特別是它裡面含有一種成分,能與鉛等重金屬結合,對人體起到排毒的作用。

橡樹是最大的開花植物,一般樹齡可達幾百年。由於橡樹木質較硬,生長緩慢,十年以後才能開花結果,因而橡果常被人們當作愛情的象徵,被稱為「聖果」,橡樹也被人們稱為「聖樹」,象徵著神聖威嚴、健康、長壽等。以前山裡的橡果落得滿地都是,也無人去拾。現在人們原來越注重,原生態食品的保健功效,橡果備受城裡人喜愛,一斤果實賣到20元,還是供不應求。橡樹開始結果以後,果實可摘上百年,卻沒有農民願意種植。因為種植橡樹收益太緩慢了,人們擔心果樹長大後卻錯過市場行情。

各位讀者,你吃過橡果嗎?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過去農民用來驅蚊,如今卻成美味野菜,20元一斤,很多人想種植
    ,如今卻成美味野菜,20元一斤,很多人想種植我國有著十分的多的野生植物,特別是在農村野外,隨處可見,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些野生植物可能沒有什麼價值,但是對於熟悉野生植物的人來說,很多野生植物卻是寶貝,因為它們很多不僅可以作為野菜來食用,還能作為草藥來治病,可以說價值十分的高。
  • 既像香蕉又像黃瓜,為啥超市一斤賣30元,農民一斤賣3元沒人要?
    導讀:既像香蕉又像黃瓜,為啥超市一斤賣30元,農民一斤賣3元沒人要?大家好,我是三農小七,每天跟大家一起分享三農知識,特別是農村動植物知識。了解更多的農村動植物知識和農業知識,有助於農民朋友日子過得更紅火。
  • 南方1種行道樹,種子味似板慄,1斤賣18元,種植面積卻逐年減少
    導讀:形如鳳眼,味似板慄,以前掉地上沒人吃,如今18元1斤正上市在南方的馬路兩邊,有很多的行道樹。當然了在其他的地方也有,不過南方地區有點不同,有些行道樹是會結果的。比如綠化芒在南方馬路兩邊就很常見,到了夏季的時候就經常看到馬路兩邊掛滿芒果,讓人想要採摘它的衝動。
  • 俗稱「益腎子」,對男性很好,過去沒人摘,如今45元很搶手
    俗稱「益腎子」,對男性很好,過去沒人摘,如今45元很搶手。說到農村的野生植物,那真的是太多了,以前家鄉人守著一畝三分地過日子,常到山上採摘野果,野菜賣錢作為日常生活貼補。如今農民都過上了好日子,很多人家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改變,生活好了,山上的野菜野果也不稀罕了。而一種俗稱「風流果」的野果,以前沒人採摘,如今很多人說這種野果男性食用有大用,45元一斤成了稀罕貨,連農民也看不明白:真的有這麼好?
  • 往年10元一斤不愁賣,如今4元沒人收,農民:我們也不想跟風種植
    摘要:往年批發10元1斤,今年4元沒人收,產地堆積如山,又怪跟風種植?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在前些年農村裡也興起了改種其他作物的浪潮,像中藥材就很火,很多的農民也願意種植。記得前幾年村裡也有人種植枸杞,最初的時候農民是很掙錢,但是後來種植的多了,價格又大跌了。像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個例,在國內很多地方都有。比如之前丹參在地頭的批發價就能賣到10元一斤,後來價格一年比一年便宜,如今4元一斤也愁賣,在產地賣不出去的丹參堆積如山。
  • 樹幹沒人要,樹皮能拉「銀絲」,12元一斤,有人專門種植剝皮
    社會發展迅速,農業上的種植作物也隨著社會發展逐漸多樣化。曾經那些被人們視作毫無價值的東西,現如今都成了農民心中的寶貝,作為經濟作物被大量種植。如以前不稀罕的絞股藍、魚腥草、龍葵、八月瓜,現如今都有地方專門在種植了。這僅僅是一些例子,還有很多植物成了農民搖錢樹。
  • 農民種植一「野黃瓜」,過去掉一地沒人要,價值珍貴,一斤30元
    今天分享的這種植物,是農民們種植的一種「野黃瓜」,過去在農村掉一地都沒有人要,其實現在才知道它的價值珍貴,曬乾處理後在城裡一斤30元,值得重視。雖然我們在農村裡見到的野果子有很多,但其實很多的野果子並不能食用,它們有的味道差有的有毒性,所以在過去並不被重視。
  • 南方長得像「豆角」的水果,如今120元一斤,北方人卻從沒吃過!
    水果,在我們生活中,經常都會吃到,並且每一個季節裡面的水果都是不一樣的,像秋天裡面最火爆的水果還是挺多的,像火龍果、榴槤、菠蘿蜜等,都是我們經常吃的,但是這些水果基本上久吃不厭,很多人去到水果店的時候,還是會去買一些回家吃,其實小七就是一個對水果毫無抵抗力的人,只要是好吃的,基本上都會去買一些回家來吃
  • 農村這野植物,以前爛在地裡沒人要,如今有人把它做成茶賣20一斤
    話說在農村,很多東西現在是越來越值錢了,就連荒山上的野植物,居然也有人看中,把它拿去賣,這倒是讓我有了興趣,以前農村這種野植物,爛在地裡也沒人要,現在聽收野草的那個人說,別的地方早有大規模種植了。而且還有人把這種野草做成茶,一斤還能賣20呢?
  • 這種「葡萄」長在樹上,酷似黑珍珠,一斤200元,很多人都沒見過
    但在我們印象中,葡萄通常都是生長在葡萄藤上的,但大家知道嗎?世界上還有一種「葡萄」長在樹上,酷似「黑珍珠」,一斤200元,很多人都沒見過,這種生長在樹上的葡萄叫做樹葡萄。樹葡萄是一種國外出產的水果,它是巴西高原上的特產水果,由於味道鮮美,如今被很多國家引進栽種,我們國家的臺灣省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引進種植這種美味的水果了,後來由到大陸創業的臺灣農民帶入內地種植,現在在廣東、福建、廣西、雲南等地都有栽培這種水果。
  • 這野草,生在水田沒人要,殊不知,價值30元一斤
    摘要:這野草,生在水田沒人要,殊不知,價值30元一斤。今天下午去幫舅媽家的一塊水田除草,一共忙活了4個小時,雖然是累了一點,但是小編卻收穫滿滿,如今想想還真的得感謝早晨舅媽給我打來的這個求助電話,因為我今天不光是在水田裡面採集了5種野生植物,而且其中有三種價值都是很高的。
  • 畝產最高900斤,以前5元一斤沒人要,如今30一斤,農民:傻子才種
    推薦語:無人打理產量奇高,1年可收4次,如今30元1斤,敢種的農民卻不多。很多農村的朋友都已經發現,最近幾年養生觀念被很多商家炒作了起來下文轉載自作者:雨滴說花畝產最高900斤,以前5元一斤沒人要,如今30一斤,農民:傻子才種以前的農民都是以種植糧食作物為生,不管收成為何,都能保證一家人不會被餓肚子,但不會給農民帶來什麼經濟收益。
  • 曬乾後香甜如蜜,過去摘了當零食,如今農村少見,城裡一斤20元
    農民叫它「腎果」,新鮮時沒人吃,下霜後才成熟,曬乾後香甜如蜜,過去摘了當零食,如今成「腎果」,城裡賣20元一斤水果含有豐富維生素、纖維素及各種微量營養成分,日常生活中吃水果可以補充其它食物所沒有的營養,有些水果還有不錯的藥用功效
  • 小夥聽信致富經種植它,本想一畝賺10萬,如今卻爛在樹上沒人要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小夥聽信致富經種植它,本想一畝賺10萬,如今卻爛在樹上沒人要。不知道現在小夥伴們在看電視節目的時候會不會發現,就是越來越多的出現了一些所謂的「致富經」的節目。節目中往往會出現某一位農戶,種植或者養殖某種東西後,一年就能賺到好幾百萬的事情。對於很多人來說這種事情當然是非常的誘惑力的吧。不知道你們會不會總以為是真的呢?
  • 這種野果似板慄,臺灣農民視如珍寶,30元一斤北方人沒吃過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在一個攤位前,一對母女端著一盆像板慄的果子,而那位大媽則舉著一塊牌子,上面寫道「夏日最佳涼補,補體力,健脾溫胃,含豐富的植物蛋白(鳳眼果)」,原來這種水果叫做鳳眼果,據大媽介紹,這種水果是秋冬季採收,而且能長時間放置,因此在當地不少農民都會存儲一些,在夏季食用最好,可以涼補,不過在冬季食用的話也不錯,可以做鳳眼果燉雞吃,溫補。
  • 過去只有山裡才有的珍貴中藥,果實很像小葡萄,如今滿大街沒人要
    導讀:過去只有山裡才有的珍貴中藥,果實很像小葡萄,如今滿大街沒人要傳說在古時候,有一對夫妻,後來丈夫從軍之後,好多年都沒有回來。妻子堅貞的等待著丈夫歸來,由於整日憂慮以及積勞成疾,再沒有等到丈夫歸來就去世了。
  • 像棗卻不是棗,新鮮的沒人吃,爛了10元一斤
    在我國,棗子有著十分悠久的種植歷史,也有非常多的種類。棗子產量高,易儲存,並且含糖量高,因此,古代人拿它當糧食來充飢。棗子有著很好的美容功效,如今,人們主要拿它當零食或用來煲湯。在我國很多農村地區有一種野果,它像棗卻不是棗,新鮮的時候沒人吃,爛了就值錢了。現在市面上更是賣到了10元一斤的高價,它就是野生黑棗。黑棗不同於燻黑的棗,燻黑的棗是紅棗經過特殊加工製成的,顏色烏黑,有「烏棗」之稱。雖然這種黑棗也具有豐富的營養,但仍屬於紅棗類,並不是傳統的黑棗。
  • 以前常被認為是「害樹」,花被當成寶果實沒人要,如今10元一斤
    以前常被認為是「害樹」,花被當成寶果實沒人要,賣10元一斤供不應求過了春節,現在全國各地的天氣也已經漸漸開始由冷轉暖,也正是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季節。土地中各種各樣的野生植物也已經吐出了嫩芽,象徵著生機的到來。
  • 農村這水果長得像葡萄,曾是皇帝御用的補品,如今一斤30成搖錢樹
    生活在農村的人現在都覺得比城裡人幸福了,經歷過一個春天,什麼野菜野果也都來了。很多野菜野果城裡人都是吃不到了,農村卻是頓頓有,吃到膩的感覺。對於水果,農村人也佔了優勢,有的水果是在城裡買不到的,而在農村,那些稀罕的水果都是隨手摘,還是最新鮮的。
  • 曾經幾千元一斤的瑪卡,農民大規模種植後卻沒人要了!怎麼辦?
    2012年之前,黑色的極品瑪卡每斤能賣到6000元左右,而如今市面上品質較好的也只能賣到每斤150元至160元了,而農民跟風種植的鮮瑪卡卻更是倒了大黴,每斤售價僅0.2元至0.3元,即使如此也找不到買家。為什麼會這樣呢?1、大面積盲目種植前些年瑪卡的保健概念炒得大熱,導致我國部分高海拔地區出現大面積盲目種植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