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的逆勢增長之後,羊奶的野心終於藏不住了。
據《中國羊奶粉產業發展研究》數據顯示,自2014年起,我國的羊奶粉市場規模以每年25%以上的速度增長。僅2019年上半年,羊奶粉的增速就達30.8%,而嬰幼兒奶粉總體同比增速僅為9.4%,有機奶粉、普通嬰兒奶粉分別為16.8%、10%。
2015年開始整個乳業增速更是長期徘徊於個位數。據AC尼爾森數據,2019 年中國乳品行業銷售額同比增長只有5.5%。
在疫情影響和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中,逆勢增長的羊奶行業,今年中就為整年的市場規模下了100億元的定論,迫不及待摘下小眾奶帽子的聲音此起彼伏。
羊奶如今的市場,本來就是從牛奶手裡搶過來的。尼爾森的消費者調研報告顯示,從目前羊奶粉用戶經歷來看,絕大多數的羊奶粉用戶(包括嬰幼兒配方奶粉及成人粉)均來源於對牛奶粉用戶的轉化,僅一小部分嬰配粉用是直接選購羊奶粉。
羊奶成功的切分了部分牛奶市場說明,一方面,羊奶是牛奶的替代品類;另一方面,羊奶較於牛奶有優勢。替代品能切分掉原有市場通常有兩種情況,要麼替代品的成本更低,要麼顧客對替代品的需求更旺盛。羊奶的崛起屬於後者。
首先,羊奶擁有無法被剝奪的天然優勢——更易吸收,更多營養。
乳品品類之間的競爭根本是吸收和營養。誰在吸收和營養上佔據優勢,誰就能俘獲消費者的心。
因為一方面,人們飲用乳品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補充營養,尤其是攝入蛋白質和鈣。另一方面,吸收能力決定了這些營養能否發揮效用。吸收率低,再高的營養價值都沒有用武之地,還會給身體造成多餘的負擔。
在這兩點上羊奶可謂天生好命。
羊奶更易吸收。羊奶的脂肪球直徑比牛奶小1/3,這意味著羊奶的分子更小,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羊奶的營養也更好。眾所周知,奶類的主要營養物質有四種:蛋白質、脂肪、乳糖和鈣。羊奶的蛋白質、脂肪、鈣含量均高於牛奶,容易引起過敏的乳糖含量卻比牛奶低。微量元素上,羊奶的維 C、維 B1、鹽酸含量也均顯著高於牛奶。
更重要的是,羊奶更接近於母乳和低致敏性兩個特點正中消費者下懷。
母乳為人類最好的乳品是消費者的普遍認知。這意味著對乳品企業而言,誰更接近母乳,誰就離消費者更近一步,羊奶就是如此幸運。羊奶的營養結構更接近母乳,在酪蛋白的結構比例中,母乳為60%:40%,羊奶65%:35%,牛奶的比例為80%:20%。
而且羊奶的致敏性相對較低。除了致敏的乳糖含量低外,容易引起過敏的α-S1酪蛋白含量也很低。α-S1酪蛋白佔羊奶總蛋白的1-3%,而牛奶的含量要達到43%。要知道,我國漢族人群乳糖酶缺乏的發生率為75%~ 95%, 少數民族人群乳糖酶缺乏發生率為76 %~ 95.5 %。羊奶的低致敏性,給了那些喝不了牛奶的消費者另一種選擇。
易吸收、更營養、更接近母乳、低致敏的特性,更適合我們國人,尤其適合需要更多營養補充的兒童和老年人。這些羊奶與生俱來的天然屬性,對牛奶形成了壓倒性優勢。在品類的競爭關鍵點上,羊奶先牛奶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