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人們的需求也跟著升級。換句話來說,人的欲望越來越大了,除了簡單的物質需求,還要滿足精神需求,甚至靈魂層面的需……
不管在職場打工還是創業,不外乎賺錢,或者通過賺錢這件事來體證自己的修為。
那麼賺錢是一個過程,並不是結果。
賺的錢是從哪裡來的呢?
從最底層的商業邏輯來看,最原始賺的錢就是商品的差價。做生意就是賣東西,把一個東邊的商品賣到西邊去,賺的就是商品的差價,所以做生意又叫做買賣。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水平也越來越發達了,對應的人們的需求也在升級,慢慢地靠賺商品差價的時代已經遠去。
因此,除了產品本身帶來物質價值以外,還要匹配相應的精神產品,實物加上虛擬的產品才是未來商業的產品形態。
大道至簡。產品的功能不斷地升級,不斷地增加,最後一定會回歸到最簡單的核心功效,回歸到文化。文化產品也必然成來未來商業的核心產品。
賺錢的前提是成交,成交的唯一前提是信任,而信任的背後是價值輸出,那麼價值輸出的背後是什麼?
為了去增加財富的積累,市面上就出現了各種營銷模式套路,為的是什麼?根據上面說的這幾個商業的核心。就是為了跟顧客產生連接,建立信任,最後成交,才能賺錢。
主動成交的時代慢慢也將過去,未來的商業一定會以被動成交為主流形式。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聰明人越來越多了,靠模式,靠套路去賺錢越來越難了。
所有的賺錢行為都是人性的顯化。
唯有踏踏實實地輸出價值內容,走進顧客的內心,真心幫到客戶,讓客戶發自內心地覺得你給的價值超出他付出的價格,這才是未來商業的形態。
所以,那些靠套路去賺錢的一定做不大,走不遠。想走捷徑的人往往就會不斷地掉坑。之前我就說過,凡事都要按照規律去發展運行,按照五行圖去運作。
跟跨越走捷徑的,最後就只有死路一條。這是規律,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
未來的商業江湖裡,想要賺大錢,就得定下心,做好內容價值庫,慢就是快。
我是梁教練,一名二度創業者。一直在奮鬥,終生在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