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電影票房收入巨大!走進影院的人頭並不多,其中奧秘使人迷惑

2020-12-19 社會很娛樂

最近新聞報導,電影市場火爆,雙節長假前3天票房收入突破15億,《姜子牙》超8億,《我和我的家鄉》超7億,前段時間的《八佰》已經快30億。從這些數據可以肯定電影市場開始回潮,主要是中國人戰勝了疫情市場恢復,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影片制轉變了,開始回到20年前的製作原理,這樣符合社會需要,觀眾喜歡。

在所有報導中只有票房收入,沒有入場人數,這是報喜不報憂,隱藏真相全貌。票房收入的錢確實很多,但是進場觀看的人頭是不多的,主要是電影票價格太貴了。據了解一線城市的票價是90元左右,中小城市也是50元左右,按全國平均70元計算,1個億的票房收入只有140萬個人。雙節前3天15億票房收入才2100萬人進人電影院。《八佰》這麼好的影片,票房按30億計算,也是只有4200萬人看過。從這些數據來看,現在的電影沒有普及的作用,40年前的電影票1元,《上安嶺》看過的人是5億多,佔總人口的60%。這次的《八佰》看過的人佔總人口的5.8%。這個數字太少了,說明如今的電影市場的推廣空間特別大,完全還沒有滿足市場需求。

如今票價過高,不符合社會消費能力和消息習慣,很多人認為不值得花這麼多錢去看兩小時電影,平民百姓要一天的工資才能看一次電影,實在太心痛!40年前的電影票價1元,如今上漲100倍,跟房產差不多。其實農產品和底層民眾的工資上漲才10多倍,所以底層民眾還是很多看不起電影。如今的電影就是富人看的,成了貴族的消費品,拍電影就是為貴族服務。

按照目前的狀況,電影要走出昌盛大道還是不可能的,不能普及就沒有引導教育的作用,只能是一個奢侈品而已。如今拍攝電影的投資成本高,要收回成本要賺錢,只有高價售票。這是錯誤的,是壟斷的偏見,只要把高片酬壓一壓,成本就下來了,再把票價降低一點,讓凡人百姓都看得起,一部好片能有3億人看,那怕票價30元,票房收入也是90億啊。希望引起重視,改變目前狀態,造福中國人民。(本文由德才原創,歡迎關注和點讚,帶你一起長見識!)

相關焦點

  • 500多家影院復工:能看什麼電影?人多嗎?
    暫停50多天的電影院終於再度打開大門。自3月16日起,全國多地電影院陸續恢復放映。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3月22日,全國共523家影院復工,較前一日增加16家。 這一數據給電影市場帶來積極的信號。與此同時,一些問題也備受關切,電影院能看什麼電影?人多嗎?啥時候能看到新片?
  • 2018年10月單周影院電影票房排行榜:全國影院最高票房僅65萬元
    2018年10月22日至10月28日,全國票房繼續下降,全國單周電影票房為47628萬元,環比下降3%,共計2187643放映場次,與前一周放映場次增加2%,上周觀影人次1440萬,環比下降4%。
  • 影院遲遲不開門,「受傷」的不僅僅是電影人
    動輒上百億的票房數字和此前幾年明星天價片酬的消息,很容易讓人以為電影行業是人人都能賺大錢的「暴利行業」,但這顯然是種誤讀。單說行業下遊,一年600億的全國票房裡,大概只有一半左右屬於影院端,而這部分收入背後是全國上萬家影院和數十萬的一線影院從業者。
  • 2018年8月單周影院電影票房排行榜:廣州飛揚影城反超北京耀萊影院...
    中商情報網訊:2018年第34周(8月20日至8月26日),全國票房有所下降,全國單周電影票房為126525萬元,環比下降28%,共計2252707放映場次,比上周放映場次略增1%,上周觀影人次3594萬,環比下降28%。
  • 10000多家影院沒有電影的日子……
    每經記者:丁舟洋 溫夢華 畢媛媛 50條院線,10000多家影院,近70000萬塊銀幕,從1月24日(除夕)至今,中國線下電影市場已停擺40多天了。影院多設在寸土寸金的商圈、大型商業地產,一邊是不開業沒收入,一邊是高昂的租金要付,是影城的一大痛點。多位影城人士表示,影城在與業主進行協商溝通,進行租金減免,各大影城也都在爭取當地政府的一些減免補助。目前,很多商場業主也已經主動提出減租等措施,全國各地相關電影協會機構已經發文呼籲業主減免租金。
  • 10000多家影院沒有電影的日子…
    」遲遲不營業,解決積壓的賣品成為影院當務之急。2月6日,電影博主在微博上置頂了「影院賣品清庫存互助」的消息,請有需求的影院留下關於賣品種類、價格、郵費等情況。影院多設在寸土寸金的商圈、大型商業地產,一邊是不開業沒收入,一邊是高昂的租金要付,是影城的一大痛點。多位影城人士表示,影城在與業主進行協商溝通,進行租金減免,各大影城也都在爭取當地政府的一些減免補助。目前,很多商場業主也已經主動提出減租等措施,全國各地相關電影協會機構已經發文呼籲業主減免租金。
  • 擴大非票房收入應對行業洗牌 市場降溫,影院頻頻「變身」
    報告顯示,我國電影院線銀幕總數躍居世界第一。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電影票房收入609.8億元,比2012年增長1.9倍;電影院線擁有銀幕60079塊,比2012年增長3.6倍,銀幕總數躍居世界第一。在為電影行業成就歡欣鼓舞的同時,也有跡象顯示,進入世界第一的電影行業已進入新階段,增速放緩也成主要特徵。
  • 007等大批電影改檔,義大利票房暴跌,疫情下全球電影市場怎樣了
    能有這樣的疫情控制效果,全靠所有奮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科研人員以及在家做好防護的每一個人的努力。不過,雖然這場「戰疫」似乎勝利在望,但是它帶來的影響依舊沒有消散,服務行業依舊深受影響,而電影行業就是其中之一。
  • 國內票房、觀影人數8年來首次「雙降」,算算電影票房背後的「細帳」
    22日,在位於濟南市印象城6樓的CGV影城中,前來觀影的大學生王璐和同學們選擇了《哥拉斯2:怪獸之王》,不過他們還是感覺近期的「大片」有點少。不僅是王璐有這樣的感受,濟南多家影院的負責人紛紛表示,2019年的電影市場確實有點「冷」。
  • 影院躺著賺錢的時代過去了 杭州票房五強影院已虧本
    在中國電影票房掀起這一波又一波的高潮的背後,電影院也在呈現瘋狂增長模式。據悉,過去一年,中國新增影院1200餘家。常年佔據電影票房第八名的杭州,去年新增影院高達25家,而且這把火還在燒,2016年2個月還沒有過去,杭州已經增加了10家影院,還有一批新影院正在來的路上……但是,杭州真的需要這麼多電影院嗎?
  • 電影票房是如何分成的?
    電影票房,原指電影院售票處,後引申為影院的放映收益或一部電影的影院放映收益情況。後來逐漸有公司專門統計電影的票房,給出更為明確和直觀的數據。那麼,電影票房究竟怎麼分成呢?首先我們要知道,所有在中國大陸上映的影片,售票與票房情況,都必須計入在國家制定的「全國電影票務綜合信息管理系統」中,任何一家電影院都要安裝此系統,將每部影片的實時票房數據及時匯總到系統內。那麼有人會好奇,諸如《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這些達到30多億巨大數額票房的影片,最後是怎樣分帳的呢?
  • 青檸影咖:迪士尼理念植入私人影院打破「大鍋飯」傳統電影市場
    從小心懷電影夢的鐘超,立志要帶給人們 鮮的、不一樣的觀影體驗。青檸微影專業團隊精心打造的奇幻觀景樂園,或如天堂般美妙,或如古堡般魔幻,或如童話般完美。任誰步入其中,都會忘記今昔何年,忘記身在何處。如時光轉換般,你真的走進了自己的夢境。
  • 《流浪地球》《戰狼2》將復映,影院復工後第一批公益電影
    3月18日,「電影票房」微博發布了一則消息,稱第一批覆映影片包括《中國合伙人》《狼圖騰》《戰狼2》《流浪地球》《何以為家》,發行方將把票房所得全部讓利給影院。內容源於一紙網傳通知,由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電影發行分公司發出,告知全國院線近期中影將發運第一批節目硬碟,而為支持電影院復映工作的展開,出品方已經將與影院的原分帳比例由43%:57%下調到0%:100%,這意味著,影院能夠獲得全部的票房收入,調整分帳比例也是此前影院行業呼籲扶植幫助的措施之一。
  • 2019年電影票房情況回顧冀2020年電影票房展望
    原本計劃於2020年賀歲檔上映的電影因新冠疫情的影響未能如期上映,其中囧系列電影「囧媽」取消院線上映,將版權出售給字節跳動,打開了電影網絡平臺上映的新篇章,與此同時,「囧媽」線上平臺合作上映打開了新的電影上映模式,但總體看來,線上平臺對線下影院的衝擊將不會太大。
  • 影院瞞報票房被罰 126家需停業整頓北京兩家影院上「黑榜」
    電影主管部門對326家瞞報票房的影院實施了嚴厲處罰,其中126家需停業整頓,所有違法影院必須限期向片方返還截留片款,升級後的國家電影數據平臺為電影市場監管及常態化的數據比對提供技術支持。昨天,全國電影市場專項治理辦公室下文通報了處罰結果,其中,北京市朝陽區垡頭地區文化中心影院和北京市朝陽米瑞酷影城日壇店兩家影院上了「黑榜」。
  • 暑期單屏票房Top50影院,萬達佔了12席
    研究不同電影類型、視效等,可發現什麼樣的電影更適合走進電影院去觀看,以及它們如何隨著外界潮流、影院硬體而變化。 聚焦電影院與購物中心、周邊商業環境之間的關係,更能理解影院究竟是門怎麼樣的生意。而單屏票房,是衡量一個電影院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
  • 電影票房怎麼分?
    一部電影,最關心的就是票房……票房!那賺了錢怎麼分呢?涉及哪些人哪些環節?今天跟大家聊聊票房分帳。一、目前國內票房分帳規則: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匯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簡稱專資辦)。最權威的票房數據是在「中國電影數據信息網」上公布,是電影票房分帳的依據。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
  • 電影院復業後票房連日攀升 江蘇排名全國前三
    在南京第一批開業的影院裡,德基新街口國際影城在全國影院排名中表現突出,票房連續多日排名全國第一,截至7月26日總票房數已達到35.5萬。影城經理崔恆斌表示,影院的重新開張,不僅意味著行業正在復甦,更彰顯著大眾生活正在逐步回歸正常。
  • 「氣味電影」市場潛力達百億,影院貼錢引入能否實現票房增收?
    據貓眼數據分析,國內2015年度、2016年度觀影人次分別達到了12.6億、13.8億,其中90後年輕觀眾佔比在2016年達到了60%,對於「氣味版」電影這類新鮮事物接收能力快且高。目前氣味電影的製作周期視情節而定,一般不超過兩周。至於具體的製作成本,黃劍煒表示不方便透露。但其直言目前與電影片方的合作仍處於摸索階段,「我們將來是希望說進入票房的分帳系統,就是新增的這部分的氣味帶來的收入,與各個利益相關方共同分成,互利共贏將這個模式做實。
  • 揭秘認購電影版權後電影票房如何分帳的詳細流程?
    簡單的物質生活已經滿足不了如今人們的生活要求,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精神生活帶來的美妙,電影也逐漸走進了錢夾萬戶。國家政策方向的調整,對相關產業產生巨大的影響,而跟著國家政策走,才能更好的的把握時代的脈搏,抓住商機。所以自2017年國家頒布電影促進法以來,普通人也可以參與電影來獲利。這也是電影版權認購市場日益火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