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職大首個特蕾新班正式啟動 校企攜手實踐育人

2020-09-20 二三裡資訊天津

津雲新聞訊:9月20日,記者從天津職業大學獲悉,該校40名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專業的學生組建的第一個特蕾新班將赴特蕾新教育集團天津、北京、深圳三地14所幼兒園,開啟為期3個月的跟崗實習。目前,首批前往深圳的30名學生已經抵達。赴天津、北京園所的學生也將於近日到崗。

自天津職業大學特蕾新學前教育學院成立以來,雙方致力於推動雙元育人的教育模式。隨著第一個特蕾新班級的建立,校企雙方的合作共建進入了實質性推進階段。校企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和特點,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有效整合和共享雙方資源,形成精準對接企業需求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和精準滿足企業需求的精英人才培養模式,彰顯人才培養特色、產教融合特色和學校治理特色。(津雲新聞記者段瑋)

來源:津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校企合作,攜手育人,實現就業「零距離」
    校企合作  為深化產教融合,充分發揮校企雙方資源優勢,將企業創新的烹飪技術、現代酒店餐飲管理理念延伸、移植、轉化到我校的專業教學中,使我校的專業教學更加貼近企業實際,進一步增強學校的教學、實習與社會服務能力,為學生實習、實訓、就業提供更多空間,山西新東方烹飪學校持續開展「校企合作」系列活動。
  • 全拓數據攜手浙工大,校企合作啟動新篇章
    此次揭牌儀式的正式啟動,標誌著全拓數據與高校合作的又一大數據聯合實驗室落地,旨在結合雙方在大數據應用、大數據可視化,以及大數據研發架構方面的優勢,共同研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相關課題,實現政、產、學、研、用等方面的深度交流合作,為服務國家大數據戰略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 桂電:廣西高校首個推行小學期 強化實踐育人
    廣西新聞網南寧7月24日訊 (記者 黃新躍 通訊員 冼欣宜)為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深化教學改革和課程體系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強化實踐育人,推進教育國際化進程,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於2019-2020學年實行在春夏學期長學期中設置4周的夏季小學期。
  • 泰安技師學院與泰安市峰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項目正式啟動
    8月5日上午,泰安技師學院與泰安市峰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項目正式啟動我們一定會好好珍惜這為期5個月的實習機會!」儀式上,學校與公司雙方代表分别致辭,學生代表作感想發言。袁久亮與蔣永斌一起為「泰安技師學院創新就業實習基地」揭牌。
  • 山東女院文傳學院首個校企合作實驗室啟用
    這意味著,由山東全通網融科技有限公司和文化傳播學院共建的視覺傳播實驗室正式投入使用,這是學院首個校企合作共建的校內實驗室。儀式上,山東全通網融科技有限公司副總曹馨文首先介紹了企業和實驗室建設的基本情況,表示公司將按照校企合作協議,積極參與實驗室的後續管理工作,繼續推動校企合作縱深發展。
  • 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推進協同育人 探索校企共建新模式
    楊宗科用「歷史、情懷、規律、機制、卓越」五個關鍵詞梳理了新聞傳播學院在西北政法大學的發展歷程,肯定了新聞傳播學院探索協同育人機制上的努力和成果,要求學院將設備用好,發揮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學生培養的最大效果。他表示,站在現在,回顧歷史,展望未來,正是有了有家國情懷,有為國育才的責任感,才有雙方的協同合作,希望雙方各司其職,共同為國家培養人才。
  • 校企如何一體化育人共同發展
    ■趙有生   在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實踐中,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實施了股份制辦學、校企共建辦學、職教集團化辦學、訂單合作辦學和店校一體辦學等多種形式,經歷了以學校培養為主體育人到校企「雙主體」育人的過程。   為了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深化校企深度融合,探索校企一體化育人模式,長春職院開展了現代學徒制的實踐探索。
  • 校企合作 協同育人-奧雅設計與西農攜手打造「西農-奧雅協同教學...
    繼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將「立德樹人」確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為深化風景園林工程與管理類課程教學改革,創新風景園林專業教育教學方法,提供了校企協作教學示範。
  • 全國首個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在西安交通大學正式落成
    教育部、國家能源局、國家發改委以及華能集團、華電集團、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等共同見證全國首個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在西安交通大學正式落成。啟動儀式上,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鄭慶華介紹了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專業建設目標與人才培養規劃、儲能技術與產業的重要性。西安交通大學與國家電網等企業共同籤署校企共建合作意向書,共同為專業儲能人才培養提供智力支持和實踐保障。
  • 全國首個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在西安交通大學正式落成
    教育部、國家能源局、國家發改委以及華能集團、華電集團、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等共同見證全國首個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在西安交通大學正式落成。 啟動儀式上,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鄭慶華介紹了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專業建設目標與人才培養規劃、儲能技術與產業的重要性。西安交通大學與國家電網等企業共同籤署校企共建合作意向書,共同為專業儲能人才培養提供智力支持和實踐保障。
  • ...雙元制育人助力校企融合 打造出職業教育發展的「濟南模式」
    據悉,目前濟南已初步形成了政府、行業、學校、企業「四方聯動」,教學、科研、生產、管理「四環融合」的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初步形成了具有濟南特色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本土化範例。經過實踐探索,我市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創新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為部省共建職業教育創新高地提供了示範窗口。
  • 合作共育 以生為本——2019級天悅精英班「校企交互」實踐教學啟動暨拜師儀式
    2020年11月17日,2019級天悅精英班「校企交互」實踐教學啟動暨拜師儀式在容桂職業技術學校禮堂舉行。李鴻安副總經理在致辭中表示,多學科的協同作用,推動著餐飲業的蓬勃發展;同時,企業與學校,藉助於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平臺,培養了眾多優秀行業精英。相信同學們此次在天悅集團實習實訓,在真實工作情境中,在企業導師的幫助下,定能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學有所成。領導致辭結束後,由彭安心副主任和李鴻安副總經理為企業導師頒發聘書。最後,活動現場進行了簡單而隆重的拜師儀式。
  • 推動志願服務制度化,打造實踐育人新平臺——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與...
    攜手推動新時代志願服務創新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廣泛開展群眾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進誠信建設和志願服務制度化。志願服務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和載體,具有重要且獨特的育人價值。雙方將以新時代志願服務創新發展為引領,結合「志願服務制度化」的總體目標,圍繞加強志願服務培訓,打造志願服務品牌項目,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三個方面,共同打造實踐育人的新平臺。
  • 廣州南洋理工深化校企合作 攜手培養高品質人才
    為提高學生實踐操作技能,促進校企深化合作,實現資源優勢互補,探索產學研結合新模式,日前,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在行政樓會議室舉行了校企合作籤約儀式暨技能大師及企業導師聘任儀式。八家校企合作單位20名企業代表,校長李國年,副校長曹文文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了此次籤約和聘任儀式。
  • 石花班,湖北文理學院校企協同育人新探索
    其中8名學員畢業後直接入職石花酒業,40餘名學員因參加過共建班的培訓,還未畢業就與各大公司籤訂就業合同。石花共建班現已成為湖北文理學院校企合作育人的優質平臺和示範品牌,其經驗做法得到了政府、同類高校、企業的認可和高度讚譽,先後吸引了20餘家企業和高校前來考察學習。
  • 校企協同育人:對等的合作才長久
    「能夠獲得這份工作,主要還是自己在求學期間有著很多實踐經驗。」她說。劉玥驊畢業於中國計量大學計量測試工程學院,她所提到的「實踐經驗」,則得益於母校與測量行業龍頭企業海克斯康集團所開展的一項校企協同育人項目。這一項目校企雙方已經進行了13年。
  • 校企合作謀發展,協同育人展未來 ——我校與漳州佰翔圓山酒店攜手建設旅遊酒店客房實訓基地
    為積極響應國務院辦公廳、教育部等六部門發布的《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等文件精神,進一步深入探索產教融合發展之路,加快旅遊酒店專業建設,提升旅遊酒店專業教學質量,打造實景教學實訓環境,漳州二職校攜手漳州佰翔圓山酒店建設旅遊酒店客房實訓基地,創新推動我校旅烹專業職業教育改革向縱深發展。
  • 深化產教融合,惠州城市職業學院5G產業學院啟動招生
    去年10月,惠城院服裝設計與營銷協同創新育人中心成立,學生們開起了「服裝店」;今年5月,5G產業學院項目正式籤約,佔地1300平方米的電競館也雛形初現……5G產業學院今年秋季招生啟動,這意味著惠城院產教融合將邁向新階段。「我們始終明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堅持立德為先,鑄魂育德,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 棗莊學院:實踐育人譜新篇
    近年來,棗莊學院不斷加大改革和建設力度,逐漸形成了立足棗莊本地特色文化資源開展觀感類實踐教學、積極探索基於產教融合校企協同的勞動類實踐教學、利用援疆實習支教拓展實踐教學的運行機制和模式,大大提升了實踐育人的時代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 蕾特恩連鎖品牌「網絡大學」正式成立
    近日,蕾特恩網絡大學成立儀式在蕾特恩集團總部(珠海)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區域代表和集團領導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集團教育數位化轉型新徵程。  通過該平臺,充分調動員工的學習積極性,打通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渠道,為蕾特恩發展注入更強大的動力源泉,同時提升了祛痘服務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