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徒探店:上海|老人和飯店(淮海中路店)
1800年, 現老城隍廟斜對面有間人和館,有《光緒上海縣續志》可考,當時已經離人和館的開業將近百年,已經被描述成「至今猶略存古樸雲」。1942年,人和館搬進法租界更名老人和——當時一劉姓人另開了間「人和館」,經過官司後來者改名「新記人和館」,而人和館真身也乾脆更名儘量和其劃清關係1993年,準備建金鐘廣場,老人和又被拆了,四年後在瑞金路重開字號,2005年又因為市政工程關門。
-
民權縣人和鎮開展「關愛老人,情暖冬至」主題活動
河南經濟報 記者 羅合力 通訊員 程德全21日上午,民權縣人和鎮黨委書記曹祥軍到鎮敬老院看望五保老人,並與工作人員及志願者一起為老人包餃子,與院內老人歡聚一堂,祝願老人們晚年幸福。冬至時節,為弘揚孝善敬老的傳統美德,人和鎮開展"關愛老人,情暖冬至"主題活動,組織志願者為老人包餃子,傳遞黨和政府對老年人的關愛。該鎮中心幼兒園的志願者為老人們表演了文藝節目,為老人們疊被子,幫老人們打掃衛生。曹書記作為志願者與老人們同吃「餃子宴」,讓老人感受到家的溫暖。
-
一位好人和一群老人,感動到你哭......
傅蓮香的愛人也說她愛跟老人打交道,就讓她做喜歡的事情。別人都把孩子從農村送進城裡上學。傅蓮香有自己的想法,她覺得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的。孫子每天自己上學,是吃了點苦,但是這苦能鍛鍊他的意志。孫子的成績在班裡是不錯的,她時常鼓勵孫子說,好好努力,以後他考上哪裡,她就跟到哪裡去照顧孫子。用心撫養兒女,之後又撫養孫子,傅蓮香覺得老人也跟孩子一樣需要疼愛。
-
免費為老人拍照!他把照相館搬到了田間地頭
幾聲「咔嚓」快門聲響過,攝影師段凱把相機屏幕上的照片給老人看:「恁看,多精神!」段凱拍完後,接著用便攜印表機將照片列印了出來,裝進相框裡,遞給大娘。看著自己照片上的樣子,大娘咧開嘴笑了,「還很俊來!」今年33歲的段凱自幼愛好攝影,從18歲開始到北京、天津等地學習,並於2012年在峰峰創辦了一家婚紗攝影基地——峰峰愛洛攝影。
-
事業單位的老人、中人和新人,如何區分的?養老金的計算也大不同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退休老人、中人和新人,那這種分類是怎麼來的呢?主要是因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而形成的,一般而言,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前參加工作並退休的人員。被稱為退休老人;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後,並在過渡期之內退休的人員,叫做退休中人;而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後參加工作並退休的人員,叫做退休新人;目前還屬於10年的過渡期之內,現在退休的人員也都屬於退休中人,那退休新人是在未來才出現的。
-
86歲老人左手書寫2萬字手稿記錄地震 四川省防災減災館擬聘他為...
3月7日,一位滿頭白髮、身材瘦削,但又精神矍鑠的老人,提著一袋資料,來到四川省防災減災教育館。袋子裡有照片、手稿,還有小冊子和剪報等,他要為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紀念活動提供圖文資料。特別難得的是,手稿是老人在右手失去書寫能力的情況下,用左手寫成的。
-
拍照,你還會到老照相館嗎?
」鋼都照相館老闆孟慶利介紹,平時每天只有三四個顧客來拍一寸照,7月份開始,因為社區要為老人辦理一項證明,需要一寸照片,鋼都照相館一天能拍十幾張一寸照,生意突然「火」了。 堅守33年見證興衰 今年52歲的孟慶利在這裡足足堅守了33年,見證了傳統照相館的興衰。
-
大眾浴室變身高檔"汗蒸館" 社區助浴點解老人洗澡難
大眾浴室變身高檔"汗蒸館" 社區助浴點解老人洗澡難2015-12-24 02:59:49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欒吟之 選稿:吳春偉 這一公益性質的舉措,能否讓老人洗個舒舒服服的熱水澡呢? 不舒服可按手邊呼叫鈴 家住威海路的王老太最近在家洗澡時差點出意外。她在三平方米的浴室裡泡浴缸,特意開了取暖器。洗了30分鐘,老人覺得越來越困、呼吸急促。雖然意識到臉上滾燙,卻已經叫不出聲。幸好女兒上門看望,馬上把王老太從浴缸裡抱起,讓她靜臥在床吸氧,休息兩天才復原。
-
案例館 | 好好園館:臺灣長照長者的好好生活
但同時我們清楚,在少子化的臺灣,如今已從高齡化社會(65歲老人佔總人口7%以上)逐步向高齡社會(65歲老人佔總人口14%以上)甚至在2025年將會到達老人佔總人口比例在20%以上的超高齡社會,更直觀來說,到那時基本上每五個人便有一個是老人。在這樣不可逆的社會人口結構預期當中,老人的照護毋庸置疑成為了人們必須關注和重視的社會議題。
-
佛法揭秘丨為什麼這位素食館女掌柜敢送外賣到殯儀館?
生意是好了,卻忙得不可開交:每天晚上,理療店得經營到將近凌晨2點,回到家洗漱完已經將近4點,第二天早上不到10點就要起床準備洗理療店的毛巾……新的一天迎來的,是枯燥和難以消除的疲憊。經歷了創業的兩種極端,從清閒自在地擔憂破產,到忙到眉毛都舒展不開,琴連幾乎崩潰。她想讓自己清淨一會,想去寺廟放空自己。
-
老字號——中國照相館
老字號——中國照相館 誰都知道中國照相館有名,是個老字號,但它位於王府井大街,如果要想有張中國照相館的照片必須到王府井去一趟才行,這對於居住較遠的居民和出門不便的大爺大媽們真成了難題。但現在不一樣了,老字號也放下了架子,中國照相館向小區開出了"社區攝影直通車",將照相館搬進了小區,您就在家裡等著就能照相,就能享受到中國照相館的高檔服務。
-
青縣人和鎮村辦起「孝老食堂」
昨天,在青縣流河鎮人和鎮村的「孝老食堂」裡,韓秀榮等14位老人邊吃邊聊天,其樂融融。韓秀榮告訴記者:「在食堂吃得比在家好,這麼多人一起吃飯還熱鬧。」12月10日,青縣流河鎮人和鎮村「孝老食堂」正式「掛牌營業」。
-
韓國每天上萬老人擁到機場避酷暑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近期,由於韓國天太熱,不少65歲以上的首爾和仁川老年人乘坐機場快軌到仁川國際機場避暑。雖然外面是接近40攝氏度的高溫,但機場內的溫度一直維持在24-26攝氏度之間,讓這些老年人感到很愜意。
-
案例館 | 銀杏館:積極老齡化與有機食品結合的餐館
樂天關懷行動組織觀察到,在如今這個金錢掛帥的年代,老年人往往是就業市場中的弱勢群體,沒有經濟來源,沒有政府幫助的老人們,如何才能生存下去?與此同時,營商創福利是樂天集團一直想要踐行的一個想法,那不如把這兩者結合起來,創辦一個可以讓老人工作的企業吧。
-
央視新聞:從自學成名醫到義務推拿70年 走近陳紀文老人的發光一生
嘉定陳紀文老人被央視新聞報導了! 從自學成名醫到義診70年 走近陳紀文老人的發光一生|| 70年免費推拿 離世眾人相送70年,2萬多個日子,服務120多萬人次,對於一個醫生而言,或許並不特殊。有這樣一位老人,他叫陳紀文,70年間免費義務推拿,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和敬愛。前不久,89歲的陳紀文老人因病去世。得知這個消息後,不少人自發來到他的推拿館,悼念陳紀文老人。來悼念陳紀文老人的,除了親戚朋友,更多是他幫助過的人。甚至不少人從南京、山東等地專程趕來相送。
-
「和了!」「一餅、碰、倆、到了……」小區內的麻將館你怎麼看?
「和了!」 「到你出牌了,快點兒!」 「這兒牌怎麼這麼爛,手氣太不好了!」 「一餅、碰、倆、到了……」 聽到這樣的聲音是不是很熟悉?在您的小區單元樓中,有沒有這樣的打麻將聲響起?
-
韓國每天上萬名老人擁到機場避酷暑
資料圖:仁川機場【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近期,由於韓國天太熱,不少65歲以上的首爾和仁川老年人乘坐機場快軌到仁川國際機場避暑。根據韓國紐西斯通訊社5日的報導,在史上最高溫天氣持續影響韓國的情況下,不少老年人為乘涼蜂擁到機場避暑,老人佔據機場內餐椅設施和座椅,給機場管理和旅客使用造成很大不便,引發大家的不滿。據仁川國際機場的機場快軌統計,7月份乘坐機場快軌65歲以上老人總數高達53萬3030人,平均每天1萬7194人,這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增加。
-
盡在豐樂園熱帶雨林水療館
在我國,溫泉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從秦始皇建「驪山湯」,到唐太宗建「溫泉宮」,現代人更是漸漸把泡溫泉作為休閒養生、解壓甚至治療的方法,這種趨勢迅速在全球漫延。 作為河南「省會溫泉養生的時尚領跑者」,鄭州市豐樂園熱帶雨林水療館斥資億元打造「中原首家溫泉航母」,溫泉水來自1800米的地下,出水溫高達53℃。
-
臺灣緣何多有「蚊子館」?
島內蚊子住「豪宅」 「蚊子館」一詞近來在島內媒體上頻繁出現,蓋因島內多有耗巨資建成的公共建築被閒置,反倒成了蚊子的「安樂窩」,這種現象成為熱議話題,而閒置的公共建築則被戲稱為「蚊子館」。 臺北縣曾投資了10億元新臺幣,建設了工商展覽中心,但因為交通不便利等原因,從開門至今,都沒有招到外商來參展,而5年的總收入還不夠付1年的貸款利息。 在臺灣公共建築中,機場閒置的情況格外突出。比如,臺灣著名旅遊勝地墾丁的五裡亭機場就是如此。由於墾丁一年中有半年是落山風,加上導航設施的不完善,飛機基本上無法正常起飛降落。
-
三館一廳,濃縮了長沙的文化藝術和歷史底蘊
文化藝術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和根基,是提升城市魅力和軟實力的核心要素,而歷史讓我們對這座城市有更深的了解和理解。如果想了解長沙,那你必須去濱江文化園——三館一廳,這裡濃縮了長沙的文化底蘊和規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