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收看本期內容,我是碎 月,大家可以關注碎月導師,每天都有新內容分享。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退休老人、中人和新人,那這種分類是怎麼來的呢?主要是因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而形成的,一般而言,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前參加工作並退休的人員。被稱為退休老人;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後,並在過渡期之內退休的人員,叫做退休中人;而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後參加工作並退休的人員,叫做退休新人;目前還屬於10年的過渡期之內,現在退休的人員也都屬於退休中人,那退休新人是在未來才出現的。
1、三者的區別
退休老人、中人和新人的最大區別,就在於計算養老金的方式上有所不同,如果是退休老人的話,養老金的計算方式就按照老辦法計算,如果是退休中人的話,就按照養老金新老辦法對比的方式,來決定採用哪種方式計算養老金,如果是退休新人的話,就完全按照養老金的新辦法計算。
2、養老金的計算方式
養老金老辦法的計算方式,就是按照本人基本工資的一定比例,再加上一定的退休補貼組成,那計發的比例是按照個人的工作年限確定的,比如工作年限滿15年不滿20年,計發比例為70%,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滿30年不滿35年、滿35年及以上的,計發比例分別為80%、85%和90%,而退休補貼一般為艱苦邊遠地區津貼、特級教師津貼、教齡補貼、護齡補貼等等。
養老金新辦法的計算方式主要包括4部分,分別為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補充性職業年金組成,那現在有部分退休中人使用的就是養老金的新辦法,在計算退休中人的養老金時,會採用新老辦法對比的方式決定採用哪種計算方式?
如果老辦法的養老金待遇高就採用老辦法,如果新辦法的養老金待遇高,就採用新辦法計算養老金,並發放新辦法比老辦法高出的一定比例,這個比例的確定是按照10年過渡期確定的,在10年過渡期之內,第1年退休的,額外發放新辦法比老辦法高出的10%的比例,第2年退休的,額外發放20%的比例,第3年退休的是發放30%的比例,一直到第10年過渡期時,發放的比例增長到100%。
最後隨著社會平均工資的增長,採用新辦法辦理退休的中人越來越多,這是因為在多數情況下,都是使用新辦法獲得的養老金待遇比較高,這也證明了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是有利於提高大家的養老金待遇的。
好了,我們這期內容就到這裡,如果大家還有其它的疑惑,可以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那我們下期再見。
本文由碎月導師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