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紅尾兒
被一則消息震驚了。
雲南石頭寨鄉根據上級部署,在該鄉名為「咪卡」的地方設置新冠肺炎防疫卡點。當地村民馬建國闖卡,將兩位勸阻工作人員殺害,一名是縣財政局下派的扶貧幹部,另一名為該鄉機關幹部。
作為一名老基層幹部,對於走村串巷、入戶工作、駐點值班並不陌生,可以說是家常便飯。可能是案件還原的法定因素,特意將「咪卡」這個地方劃重點。然對於基層幹部來說,或許一個地名,就是那個曾經工作無數個日夜的地方,也是時時刻刻牽掛的地方,與群眾打交道提到最多、最熟悉的地方,也是付出血汗最多的、最心酸的地方。
然,就是在這個地方,竟然成了兩位基層幹部倒下的生命終點。
一個扶貧幹部,又是縣財政局的「縣裡幹部」,他必然對「咪卡」走過無數次,可能帶著鄉親打掃過,為了村莊環境;可能與農民一起站在那裡拉過家常,幫忙從縣裡辦完事把銀行卡、戶口本還給老百姓;可能同大家來來回回圍繞著走了很多遍,一起想想村裡可以利用優勢「搞些什麼生產」。
另一個鄉幹部,他可能掛點包村在「咪卡」,守護「咪卡」的一切,包括群眾、山水、田地、村莊、牛羊、老人、兒童等等。誰家有事,隨叫隨到。不管芝麻綠豆、菜米油鹽,群眾有麻煩必然會說,「找老X說句公道話」「找老X幫忙辦」。從提醒「咪卡」村民交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到解決辦理農業補貼帳號,再到鄰居民事糾紛的「佔了牆角」,還到孤寡老人生病聯繫醫院等等。每一次來,就得經過一次「咪卡」。
每個基層幹部心中都有一個「咪卡」,他們路過「咪卡」,就一定會打起萬分精神,不自覺告訴自己,距離責任和使命還有「零米」,我代表的是黨和政府的形象,前面就是我服務的父老鄉親,「咪卡」也是我最榮光的平臺。
無法用「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去安慰內心,為了工作、為了價值,為了讓群眾獲得更多利益,基層幹部在「咪卡」播撒、耕耘,與最前線的群眾站在一起、想在一處,無論付出多大犧牲都無怨無悔。如80後白髮幹部,他的桂冠戴在頭上,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與土地一起生長,長成世人傾慕的模樣。
還如,有很多扶貧幹部,優秀的黨員,他們以青春之華,譜寫一曲曲生命讚歌,唱出自己與「咪卡」的悅耳戀歌。他們都是榮耀的、閃爍的、永恆的,無愧於黨員這個身份,也無愧於基層幹部這個稱號。
在防疫期間,絕大部分人居家隔離,生怕與病毒插肩而過,然基層幹部與白衣天使一同逆行。防疫機制下沉,控制人員流動,遏制病毒傳播,基層幹部的作用發揮了不可比擬的作用。如果說,白衣天使在拯救生命和打造盾牌的「第一戰場」,那麼基層幹部在開闢與疫魔作戰的「第二戰場」。
從排查外來人員,入戶摸底,到卡點值班,再到巡查集聚人員,等等。基層幹部這個群體,有鄉幹部、村幹部、上級派遣扶貧幹部,缺少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資情況下,照舊堅守著,他們同樣也是一個家庭的支柱,一個孩子的父親或母親,一個女性的丈夫或是一個丈夫的妻子;同樣也會踟躕、徘徊、恐懼。在外出務工大趨勢下,鄉村流動人口的複雜性與多域性,讓輸入性傳染者的概率大大增加,那些從鄉村排查上來的病患者,足以知曉基層幹部防疫面對的險境。
起初,不敢相信,一個扶貧幹部和一個鄉幹部竟然遭到個別村民的殘忍對待,因為他們在「咪卡」可謂已經是群眾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名人」,經過長期的打交道和磨合,他們早已在群眾心中贏得了一席之地,甚至有的成了群眾最親的「遠房親戚」。
事實上,不能否認有極個別基層幹部不願意吃苦,來到基層無所作為,但這樣的人是不可能待在「咪卡」長久的,以當前的駐派機制,他早已被召回了,早已被處分了。現在這個時候,老老實實、心甘情願駐守在「咪卡」的人,一定是合格的、上級信任的、群眾信服的擔當者。
事實上,同樣不能否認有極個別、極個別無理取鬧的群眾,為了多佔好處,由著性子來,不管規則和法律,不管怎麼樣也溝通不了,做不成工作。然基層幹部往往不想以最不好的想法去揣測極個別群眾的想法,只會反思自己工作哪裡做的不好、態度是否恰當、解釋是否到位。
無論怎樣也喊不應「裝聾作啞」的人,基層幹部在聯結群眾時表現失責,可以召回,但群眾表現不好,卻無法「召回」,因為他本身就是「咪卡」的一員,與之戚戚相關,反倒基層幹部顯得像個「外來人」。基層幹部要做的卻是以「外來人」的身份,贏得當地人的認可與支持,一起朝著美好生活的方向進發,這其中的挫敗與失落,勇敢與克服,恐怕只有基層幹部和「咪卡」知道。
作為一名女性幹部,我第一次來到村裡扶貧駐村,不止一次想過當「逃兵」,但每次夜裡從群眾家裡出來,路過我的「咪卡」時,心頭總能寧靜下來,聽到野原的聲音,看到村莊的沉寂,希望又會湧來,跟來之前一樣的澎湃,於是又會堅持下來。
可以說,每一個「咪卡」是每一個基層幹部堅持下來的理由與精神依賴。
我想,「咪卡」或許擁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它將鄉村群眾的質樸與基層幹部的信仰交織在了一起,以另一種無言的對話,拉近了群眾與黨員幹部的思想與精神距離。方而,日常中熱鬧的「咪卡」,總能看到一群人的身影,有歡聲、有笑語,也有訴說煩惱與聆聽傾耳。
不敢想像,「咪卡」的深沉與底蘊,也會有馬失前蹄的時候。當然,我並不是責怪「咪卡」,也並不是責備熱戀的土地。
而是,我的內心在聽到這樣的新聞,總是忐忑、莫名不安。當然,法院的判決,讓基層幹部的心踏實下來,「死刑」。更為讓人後怕的是,該行兇者竟然有前科。「惡人終得其下場」,是大塊人心呢?還是心有餘悸呢?作為一名基層幹部,我真的不知道我此時的心境是哪一塊。
過不了多久,相信防疫會結束,到那時「咪卡」會撤掉卡點,回復以往的樣子。然夏季一來,各地有的可能進入汛期,有的可能進入旱期,又會出現一年一次的下堤防洪、上山防火的景象。到那時,「咪卡」要麼被一群基層幹部駐紮了防洪,要麼被一群基層幹部霸佔了防火。
有時候,我在夢裡不止一次夢見了我的「咪卡」,我匍匐在土地裡,看著腳下的路和「咪卡」,我也想像過,我與「咪卡」的未來,但我還是相信「咪卡」會庇佑我。有心人,天不負。何況還是有血有肉有群眾的「咪卡」呢,這是千萬萬基層幹部堅持下去的信念。
基層幹部與「咪卡」的故事,在全國各地都在進行著,那是信仰的力量紮根,在泥土裡破巖開花,守護「咪卡」是希望與責任,那麼誰又來保護基層幹部呢?我想,這個答案不會太遠。祝千萬萬基層幹部一生平安,祝千萬萬「咪卡」秀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