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死2名防疫卡點工作人員,雲南男子被判死刑

2020-12-22 科技生活快報

文:馬紅尾兒

被一則消息震驚了。

雲南石頭寨鄉根據上級部署,在該鄉名為「咪卡」的地方設置新冠肺炎防疫卡點。當地村民馬建國闖卡,將兩位勸阻工作人員殺害,一名是縣財政局下派的扶貧幹部,另一名為該鄉機關幹部。

作為一名老基層幹部,對於走村串巷、入戶工作、駐點值班並不陌生,可以說是家常便飯。可能是案件還原的法定因素,特意將「咪卡」這個地方劃重點。然對於基層幹部來說,或許一個地名,就是那個曾經工作無數個日夜的地方,也是時時刻刻牽掛的地方,與群眾打交道提到最多、最熟悉的地方,也是付出血汗最多的、最心酸的地方。

然,就是在這個地方,竟然成了兩位基層幹部倒下的生命終點。

一個扶貧幹部,又是縣財政局的「縣裡幹部」,他必然對「咪卡」走過無數次,可能帶著鄉親打掃過,為了村莊環境;可能與農民一起站在那裡拉過家常,幫忙從縣裡辦完事把銀行卡、戶口本還給老百姓;可能同大家來來回回圍繞著走了很多遍,一起想想村裡可以利用優勢「搞些什麼生產」。

另一個鄉幹部,他可能掛點包村在「咪卡」,守護「咪卡」的一切,包括群眾、山水、田地、村莊、牛羊、老人、兒童等等。誰家有事,隨叫隨到。不管芝麻綠豆、菜米油鹽,群眾有麻煩必然會說,「找老X說句公道話」「找老X幫忙辦」。從提醒「咪卡」村民交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到解決辦理農業補貼帳號,再到鄰居民事糾紛的「佔了牆角」,還到孤寡老人生病聯繫醫院等等。每一次來,就得經過一次「咪卡」。

每個基層幹部心中都有一個「咪卡」,他們路過「咪卡」,就一定會打起萬分精神,不自覺告訴自己,距離責任和使命還有「零米」,我代表的是黨和政府的形象,前面就是我服務的父老鄉親,「咪卡」也是我最榮光的平臺。

無法用「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去安慰內心,為了工作、為了價值,為了讓群眾獲得更多利益,基層幹部在「咪卡」播撒、耕耘,與最前線的群眾站在一起、想在一處,無論付出多大犧牲都無怨無悔。如80後白髮幹部,他的桂冠戴在頭上,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與土地一起生長,長成世人傾慕的模樣。

還如,有很多扶貧幹部,優秀的黨員,他們以青春之華,譜寫一曲曲生命讚歌,唱出自己與「咪卡」的悅耳戀歌。他們都是榮耀的、閃爍的、永恆的,無愧於黨員這個身份,也無愧於基層幹部這個稱號。

在防疫期間,絕大部分人居家隔離,生怕與病毒插肩而過,然基層幹部與白衣天使一同逆行。防疫機制下沉,控制人員流動,遏制病毒傳播,基層幹部的作用發揮了不可比擬的作用。如果說,白衣天使在拯救生命和打造盾牌的「第一戰場」,那麼基層幹部在開闢與疫魔作戰的「第二戰場」。

從排查外來人員,入戶摸底,到卡點值班,再到巡查集聚人員,等等。基層幹部這個群體,有鄉幹部、村幹部、上級派遣扶貧幹部,缺少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資情況下,照舊堅守著,他們同樣也是一個家庭的支柱,一個孩子的父親或母親,一個女性的丈夫或是一個丈夫的妻子;同樣也會踟躕、徘徊、恐懼。在外出務工大趨勢下,鄉村流動人口的複雜性與多域性,讓輸入性傳染者的概率大大增加,那些從鄉村排查上來的病患者,足以知曉基層幹部防疫面對的險境。

起初,不敢相信,一個扶貧幹部和一個鄉幹部竟然遭到個別村民的殘忍對待,因為他們在「咪卡」可謂已經是群眾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名人」,經過長期的打交道和磨合,他們早已在群眾心中贏得了一席之地,甚至有的成了群眾最親的「遠房親戚」。

事實上,不能否認有極個別基層幹部不願意吃苦,來到基層無所作為,但這樣的人是不可能待在「咪卡」長久的,以當前的駐派機制,他早已被召回了,早已被處分了。現在這個時候,老老實實、心甘情願駐守在「咪卡」的人,一定是合格的、上級信任的、群眾信服的擔當者。

事實上,同樣不能否認有極個別、極個別無理取鬧的群眾,為了多佔好處,由著性子來,不管規則和法律,不管怎麼樣也溝通不了,做不成工作。然基層幹部往往不想以最不好的想法去揣測極個別群眾的想法,只會反思自己工作哪裡做的不好、態度是否恰當、解釋是否到位。

無論怎樣也喊不應「裝聾作啞」的人,基層幹部在聯結群眾時表現失責,可以召回,但群眾表現不好,卻無法「召回」,因為他本身就是「咪卡」的一員,與之戚戚相關,反倒基層幹部顯得像個「外來人」。基層幹部要做的卻是以「外來人」的身份,贏得當地人的認可與支持,一起朝著美好生活的方向進發,這其中的挫敗與失落,勇敢與克服,恐怕只有基層幹部和「咪卡」知道。

作為一名女性幹部,我第一次來到村裡扶貧駐村,不止一次想過當「逃兵」,但每次夜裡從群眾家裡出來,路過我的「咪卡」時,心頭總能寧靜下來,聽到野原的聲音,看到村莊的沉寂,希望又會湧來,跟來之前一樣的澎湃,於是又會堅持下來。

可以說,每一個「咪卡」是每一個基層幹部堅持下來的理由與精神依賴。

我想,「咪卡」或許擁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它將鄉村群眾的質樸與基層幹部的信仰交織在了一起,以另一種無言的對話,拉近了群眾與黨員幹部的思想與精神距離。方而,日常中熱鬧的「咪卡」,總能看到一群人的身影,有歡聲、有笑語,也有訴說煩惱與聆聽傾耳。

不敢想像,「咪卡」的深沉與底蘊,也會有馬失前蹄的時候。當然,我並不是責怪「咪卡」,也並不是責備熱戀的土地。

而是,我的內心在聽到這樣的新聞,總是忐忑、莫名不安。當然,法院的判決,讓基層幹部的心踏實下來,「死刑」。更為讓人後怕的是,該行兇者竟然有前科。「惡人終得其下場」,是大塊人心呢?還是心有餘悸呢?作為一名基層幹部,我真的不知道我此時的心境是哪一塊。

過不了多久,相信防疫會結束,到那時「咪卡」會撤掉卡點,回復以往的樣子。然夏季一來,各地有的可能進入汛期,有的可能進入旱期,又會出現一年一次的下堤防洪、上山防火的景象。到那時,「咪卡」要麼被一群基層幹部駐紮了防洪,要麼被一群基層幹部霸佔了防火。

有時候,我在夢裡不止一次夢見了我的「咪卡」,我匍匐在土地裡,看著腳下的路和「咪卡」,我也想像過,我與「咪卡」的未來,但我還是相信「咪卡」會庇佑我。有心人,天不負。何況還是有血有肉有群眾的「咪卡」呢,這是千萬萬基層幹部堅持下去的信念。

基層幹部與「咪卡」的故事,在全國各地都在進行著,那是信仰的力量紮根,在泥土裡破巖開花,守護「咪卡」是希望與責任,那麼誰又來保護基層幹部呢?我想,這個答案不會太遠。祝千萬萬基層幹部一生平安,祝千萬萬「咪卡」秀美幸福。

相關焦點

  • 黑龍江95後男子醉駕瘋狂闖卡撞死交警 被判死刑
    2019年2月14日21時20分許,哈爾濱市公安局雙城分局交通警察大隊依法對過往車輛駕駛員酒駕等違法行為設置卡點進行檢查,醉酒男子趙玉林駕車闖卡撞上警務輔助人員單立東,致其胸肋骨多發性骨折,肝、圖片來源/雙城發布男子醉駕瘋狂闖卡撞死交警,一審獲死刑
  • 「19歲女大學生被已婚男老師當街刺死案」宣判 男教師被判死刑
    11月20日下午,安徽省蕪湖市中級人民法院對「19歲女大學生被已婚男老師當街刺死案」進行一審宣判,被告人郭春牛被判死刑。11月17日,大二女生涵涵(化名)的母親謝女士接到了法院的通知,11月20日,安徽省蕪湖市中級人民法院將對殺害她女兒涵涵的被告人郭春牛進行一審宣判。
  • 湖北一高中男生校內刺死兩名女生,死刑?
    目前這兩名女生已經死亡,也就是說這名男子的行為已經導致兩名人員死亡。在一般案件中,故意殺人導致兩名人員死亡的,大概率是死刑立即執行。無論是什麼原因殺死兩人都會是這個結果,除非是正當防衛。就網上傳聞的,這名男生是因為被嘲諷才痛下殺手的。這個理由在道德上都站不住腳,更別說說是在法律上了。
  • 黑龍江一男子醉酒駕車衝撞卡點,撞飛交警致其去世,被判死刑
    根據某媒體報導,黑龍江出現一件讓人氣憤的事情,一位男子因喝酒喝醉,在民警檢查酒駕的時候,男子衝過檢查點,撞飛了正在工作的交警,導致一名交警死亡,兩名受傷。這一起案件,在黑龍江某個法院開庭審理,並在法庭上當場宣布被告人死刑。
  • 廣西男子故意開車撞人致2死4傷,事後下車抽菸跳舞,被判死刑
    廣西男子故意開車撞人致2死4傷,事後下車抽菸跳舞,被判死刑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今年2月5日下午,廣西賀州男子楊遜識駕車在一路口與多輛車發生碰撞,造成2死4傷。當時事發後,他下車抽菸,還在大街上跳舞。
  • 女子刺死情人被判防衛過當
    【「他冒充我丈夫,在賓館強姦了我」,女子拿菜刀要求情人離開,拉扯中刺死情人,法院:防衛過當,判6年】(來源:瀟湘晨報)1.對於強姦罪行,防衛無限度要求這事比較衝擊大眾情感的,大概是女子陳述的強姦事實了。
  • 日本男子連殺8名女子被判死刑,上訴求緩刑:想找個普通女人結婚
    據《每日郵報》12月19日報導,日本男子白石隆浩曾連殺9人,最近他因罪行惡劣被判死刑,然而他卻上訴要求緩刑,原因竟是他想在死前找個普通女人結婚……白石隆浩被稱為推特殺手,在2017年他的罪行曝光時,這場案件曾經轟動日本。
  • 19歲女大學生被已婚男老師當街刺死!男老師被判死刑都不足為過!
    11月20日下午,安徽省蕪湖市中級人民法院對「19歲女大學生被已婚男老師當街刺死案」進行一審宣判,被告人郭春牛被判死刑。2019年2月,安徽工程大學33歲的已婚思修男老師郭春牛結識了該校19歲的女生涵涵,郭春牛隱瞞自己已婚和涵涵成為情侶,後因雙方感情不和於6月分手,9月初,郭春牛希望與涵涵複合未果後,於當年9月19日將涵涵刺死在街頭,屍檢報告顯示,涵涵身中48刀。
  • 雲南男子刺死前妻及其姐姐,前一天妹妹曾因被毆打報警,嫌疑人已落網,家屬:判他死刑
    據相關媒體11月4日報導,此前,雲南當地警方投入大量警力,終於在11月2日將連殺兩人的嫌疑人劉某某抓獲。落網的前幾天,該男子將自己的前妻以及前妻的親姐姐殺死。兩人一年前離婚,知情人士:男方出軌受害人羅某豔與羅某玲是一對親姐妹,姐姐36歲,妹妹35歲。多年前,妹妹羅某玲與嫌疑人劉某某結婚,並且育有一兒一女。
  • 塗嶺拆遷致死案昨一審 一被告人被判死刑
    一被告人被判死刑受害人家屬獲賠17.5萬元  本報訊(記者黃小玲)2003年12月10日,因拆遷賠償糾紛,泉州東陽房地產公司與泉港塗嶺村民發生衝突,村民蔡惠陽被刺死。昨日,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一名被告人被判死刑,受害人家屬獲賠17.5萬元。
  • 男子不滿女友分手後討債 殺死其母女被判死刑
    男子不滿女友分手後討債 殺死其母女被判死刑 2015-03-04 09:52:50新北地院3日依強制性交殺人等4罪,判處黃男死刑,褫奪公權終身。  班對為錢反目成仇  昨黃男到場聆判,得知遭判死刑,面無表情,隨即還押看守所。合議庭指出,黃雖多次想向被害家屬道歉,但審理過程中,感覺不出切身反省,絞殺完無辜王母后,竟還在隔壁房間性侵王女後殺害,再犯機會極高,有與社會永遠隔絕之必要。
  • 男子當街殺害前女友被判死刑
    【男子當街殺害前女友被判死刑】2020年3月,來賓市區柳來路上發生了一起當街行兇的惡性案件,男子孫某雲因感情糾紛,持刀將女子黃某某當街殺害。12月1日,來賓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該案進行一審宣判,被告人孫某雲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的經濟損失。
  • 加拿大毒販重審被判死刑,加法律專家:販毒數量足以判死刑
    2014年10月中旬,凱姆(在逃)僱傭翻譯許某為其工作,指使許某到大連市租賃倉庫、訂購輪胎,接收「周先生」(在逃)、簡祥榮(因運輸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另案判處無期徒刑)從廣東省運往大連市的藏有222包冰毒的20噸塑料顆粒並放入倉庫,同時告知許某,將委派一名外籍人士處理此批貨物。而這名外籍人士就是謝倫伯格。
  • 因超載拒絕檢查衝卡碾輔警,一審被判死刑,兇手卻是家裡的頂梁柱
    湖南省常寧市周邊農村的一位中年男子譚某,因涉嫌駕駛麵包車拉客超載,拒絕接受檢查,隨後衝過路卡逃逸,卻沒想到意外碾死一名檢查人員,被判死刑。關於譚某的這個案件,在一審過後,已經被衡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判了死刑,並且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不過對於譚某的死刑是否量刑過重,在網絡上也是有著不同的聲音。
  • 泰安一男子強行闖卡 毆打73歲防疫人員致死 打到尿失禁還不停手
    所以疫情在沒有得到完全控制之前,必要的防疫措施仍有必要。近日在泰安岱嶽區某農貿市場發生一起強闖防疫卡點,毆打防疫人員致死的案件。73歲的李大叔是粥店農貿市場工作人員,3月23日上午,李大叔正在防疫卡點開展工作。大概上午10點左右,一名男子要駕車進入市場內,根據規定上午8點到下午2點,車輛是不能進入該市場的。李大叔向男子告知該規定,堅決不讓男子進入市場。
  • 雲南宣判特大拐嬰案 農婦拐賣223名嬰兒獲死刑
    據新華社電 雲南曲靖市對公安部督辦的蔣開枝重特大拐賣嬰兒犯罪案15日公開宣判,被告人蔣開枝、林梅慶、王桂仙等36名被告人出庭接受宣判,主犯蔣開枝被判死刑。這起案件中,共有223名嬰兒被販賣。
  • 黑龍江一男子醉酒駕車衝撞卡點,撞死交警另致兩人受傷,被判死刑
    據某媒體報導,黑龍江一男子因醉酒駕車衝撞卡點,導致其執行公務的交警死亡,另致兩人受傷一案,在黑龍江法院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被告人死刑。經相關部門決定,駁回被告人的上訴,維持被告人原判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依法讓最高院核准。
  • 保安校內砍傷41名師生被判死刑,更多的是反思
    一個人接連砍傷41名師生,並且沒大多數是幼兒,很難說這名犯罪嫌疑人的主觀心態是故意傷害,其主觀心態更多的是對犯罪結果的放任,被害人死亡或者受傷都是其追求的結果,其已經構成間接故意殺人。因為這份判決尚未生效,尚不知被告人李小文被判的是死緩還是死刑立即執行。
  • 疑鄰居大門裝鏡子破壞自家風水,河南一男子連殺8人被判死刑
    疑鄰居大門裝鏡子破壞自家風水,河南一男子連殺8人被判死刑 新華網 2014-08-30 18:39 來源:澎湃新聞
  • 黑龍江男子醉駕瘋狂闖卡撞死交警 二審維持死刑
    記者 張瑩2019年2月14日21時20分許,哈爾濱市公安局雙城分局交通警察大隊依法對過往車輛駕駛員酒駕等違法行為設置卡點進行檢查,醉酒男子趙玉林駕車闖卡撞上警務輔助人員單立東,致其胸肋骨多發性骨折,肝、脾破裂,創傷性、失血性休克經搶救無效於次日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