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中常有鴻雁傳書的典故,鴻雁真能傳書嗎?

2020-12-13 老街味道

問題:古有鴻雁傳書的典故,鴻雁真能為詩人傳達思鄉之情嗎?

前言

在古詩詞中常常見到鴻雁傳書的典故,估計大家隨口就能說出幾個: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困依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秦觀)

大雁真得能和信鴿一樣,替人傳信嗎?

一、鴻雁傳書典出《漢書》

鴻雁傳書的典故出自《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蘇武〉:

數月,昭帝即位。數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後漢使復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

漢朝使者想把蘇武要回去,匈奴人撒謊說蘇武已經死了。後來漢朝使者想出一計,說皇帝射下一隻大雁,雁足上繫著一封蘇武的信,這樣才把蘇武要了回來。

可見,並非蘇武真得那麼厲害訓練了一隻大雁送信,很可能漢朝是指誆騙匈奴人的一種手段。就算是蘇武抓住幾隻大雁沒有當作下酒菜,而是綁上了信放生,也不可能那麼巧被皇帝射中。

一、早期關於雁的詩

詩人詩中出現鴻雁的意象,常常用來表達相思之情。例如詩經《鴻雁》:

鴻雁於飛,肅肅其羽。之子於徵,劬勞於野。爰及矜人,哀此鰥寡。鴻雁於飛,集於中澤。之子於垣,百堵皆作。雖則劬勞,其究安宅。鴻雁於飛,哀鳴嗷嗷。維此哲人,謂我劬勞。維彼愚人,謂我宣驕。

三章均以「鴻雁」起興,說的是離家去服勞役的人。詩經的鴻雁,並沒有傳書的意思。最早寫」鴻雁書信「的詩歌,不太清楚是哪一首。

傳說中的」蘇李詩「中,有一首李陵的《與蘇武詩》寫到:

有鳥西南飛,熠煬似蒼鷹。朝發天地隅,暮宿日南陵。欲寄一言書,託之箋彩繒。

這首詩中的鳥和書信有了聯繫,但是蘇李詩一向存疑,一般認為西漢時不會寫出這種詩體的作品。而且詩中的」鳥「也沒有明確是鴻雁。

漢魏時期的蔡琰《胡笳十八拍》中寫到:

雁南徵兮欲寄邊聲,雁北歸兮為得漢音。雁飛高兮邈難尋,空斷腸兮思喑喑。

其中也沒有明確鴻雁傳書的意思,而是詩人見到鴻雁後起了思鄉之情。不過這和後來的詩人用鴻雁傳書的典故意義差不多,都是用以抒發相思的感情。

二、早期用鴻雁傳書典故的詩

老街見到最早寫鴻雁傳書的詩,來自南北朝齊梁時期。齊梁時期的詩人何遜有一首《學古詩》。

昔隨張博望。辭帝長楊宮。獨好西山勇。思為北地雄。十年事河外。雪鬢別關中。季月邊秋重。巖野散寒蓬。日隱龍城霧。塵起玉關風。全狐君已復。半菽我猶空。欲因上林雁。一見平陵桐。

張博望是指博望侯張騫,當年漢武帝命出使大月氏,中途被匈奴扣留,在外共歷十三年。後又奉命出使烏孫,以功封博望侯。 詩的結尾處寫到:

欲因上林雁。一見平陵桐。

這兩句明確地使用了漢書中鴻雁傳書的典故。上林雁,是指漢昭帝在上林苑射下了帶著書信的雁,而平陵桐是指漢昭帝的墓地(平陵)上的桐樹。

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也有《代蘇屬國婦詩》:

忽聽西北雁,似從寒海湄。果銜萬裡書,中有生離辭。 惟言長別矣,不復道相思。胡羊久剽奪,漢節故支持。

梁武帝蕭衍是南朝齊竟陵八友之一,也是歷史上最著名的皇帝詩人。這首詩更加明確的寫出「忽聽西北雁 。果銜萬裡書。 「蘇屬國即北海牧羊的蘇武,他回到長安後漢昭帝封他為典屬國。

三、唐宋詩詞中的鴻雁傳書

初唐時的宋之問(約656-約712)有《登逍遙樓》用到了雁足:

逍遙樓上望鄉關,綠水泓澄雲霧間。北去衡陽二千裡,無因雁足系書還。

初唐四傑的王勃(約650年-約676年)有《九日懷封元寂》用到了雁書:

九日郊原望,平野遍霜威。蘭氣添新酌,花香染別衣。九秋良會少,千裡故人稀。今日龍山外,當憶雁書歸。

可見,在初唐,鴻雁傳書的典故使用率就很高了。宋詞中,關於鴻雁傳書最著名的作品估計就是李清照的這首《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秦觀的這首《阮郎歸》結尾句也流傳甚廣:

湘天風雨破寒初。深沈庭院虛。麗譙吹罷小單于。迢迢清夜徂。鄉夢斷,旅魂孤。崢嶸歲又除。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

傳說大雁南飛到衡陽就是終點了,漢張衡《西京賦》寫到:"上春侯來,季秋就溫。南翔衡陽,北棲雁門。"

秦觀被貶到了郴州,郴陽比衡陽還遠,於是詩人嘆息衡陽還有鴻雁傳書捎信,這裡卻連鴻雁也沒有了。

結束語

聽說老北京還有訓練老鼠演雜技的藝人,不知道是否真有神人訓練鴻雁來傳信,畢竟大雁不是信鴿。

詩中所謂的鴻雁傳書是一種美好的想像,並非鴻雁真得能送信。詩人看見大雁就會聯想到書信,因此寫相思一類的詩詞,也常常用到鴻雁這個意象和相關的典故。

在古詩中,鴻雁傳書的表現方式也很多樣,例如上林書、鴻書、雁書、雁足、 雁傳書、雁字、雁封、雁帛、雁鴻附書、徵鴻、雲間一紙書、鴻雁等等都是這個典故。

老街自己的作品裡,也常常用到這個典故,例如五言排律《 立秋》:

秋風帶秋雨,一夢入秋初。岸柳因風爽,荼蘼沾雨疏。蟬聲聞斷續,雁字意何如。孤月黃昏澹,二毛霜雪餘。蕭涼從此變,焦躁自心除。扶杖清溪去,垂綸斜釣魚。

@老街味道

何謂野狐禪?蘇軾兩次罵王安石為野狐精是什麼意思?

觀宋填詞83 蔣元龍1首好事近只有45個字 如何做到一波三折

相關焦點

  • 中國好典故-1001鴻雁傳書(著名的蘇武牧羊的故事裡頭卻蘊含了一個...
    王封臣評書講國學系列中 國 好 典 故(好聽多打賞!至少轉發下吧!更多音頻到喜馬拉雅搜「王封臣」訂閱)典故:1001鴻雁傳書(附「鴻雁」、「蘇武牧羊」)評書:=======出處原文:(聽完評書,再閱讀原文,有效提高古文水平哦!)
  • 宋詞鴻雁,寄情蘇武,傳書弗遠,惆悵如故
    聽琴聲,鴻雁傳書咫天涯。雖隔千山,提筆總是手難下。當然蘇武的雁足傳書也是鴻雁寄情的最早記載。唐詩的鴻雁,說的是自己在遠方,遙想的是故鄉人。唐詩、宋詞總不同,這畢竟唐朝更多的武功,而宋詞更多的文治。幾乎可以這樣說,這是一個理科生和一個文科生的區別。探尋「鴻雁」,我們看看古籍怎麼說。1.
  • 巴彥淖爾:有一首世界名曲——《鴻雁》
    鴻雁可是我們巴彥淖爾的象徵呢它代表著我們巴彥淖爾的自然美那麼關於鴻雁的那些傳說和典故你都知道嗎?點擊播放 GIF 0.0M雲中誰寄錦書來——鴻雁古老的象徵意義鴻雁傳書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由於書和材料演變等原因
  • 趣味猜謎|鴻雁傳書 打一江蘇地名
    先有謎語後有詩,猜起謎語美滋滋~忙碌的生活中, 和親朋好友一起抽個時間猜謎語,放鬆身心,趣味一刻!話不多說,來看看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怎樣的趣味謎面呢?
  • 所謂灰天鵝其實是鴻雁 營養價值跟普通鵝差不多
    為了確定這些動物到底是不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天鵝,執法人員拍了照片,傳給浙師大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專家包毅新。  包教授仔細看過照片後並比對了資料後表示,這不是天鵝,中國只有3種天鵝,即大天鵝、小天鵝和疣鼻天鵝,並沒有所謂的灰天鵝。  那煲鑫隆賣的是什麼動物?包教授說,那就是鴻雁,家禽中的鵝多是從鴻雁馴化而來。
  • 古人寄信真的只能依靠飛鴿和鴻雁嗎?
    「書信」傳遞或寄送歷史(1)飛鴿傳書「飛鴿傳書」與「鴻雁傳書」意思相同,簡單說就是將信件系在信鴿的爪子上。然後將其放飛並傳遞給要收信之人。作為古代一種最原始的寄信方式,不僅加強了古人之間的聯繫,而且也在一些重要的軍國大事上起到了關鍵作用。
  • 摩登兄弟翻唱鴻雁在哪可以聽 鴻雁原唱是誰
    唱了粵語、閩南語、英語、再到這首給內蒙古朋友的「鴻雁」,即使都不擅長,也希望能照顧到五湖四海的各位朋友,寧哥就是這麼貼心。  摩登兄弟翻唱鴻雁試聽地址:愛奇藝 http://www.i/w_19rt7b070d.html  《鴻雁》是一首極富民族特色、非常優美動聽的歌曲,令人陶醉其中……這首歌著似簡單,其實難度很大,慢歌的聲音控制,氣息的支撐,對每位歌者都是一種考驗。  鴻雁原唱是誰  《鴻雁》(漢語版)——呼斯楞版權作品、代表作。
  • 這15個古詩詞中的常用典故,孩子一不小心就會理解錯,一起來積累
    我們在古詩詞閱讀過程中,時常會遇到一些典故。這些典故本來是古人淵博學識的濃縮,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可是,因為時代久遠,我們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如果不能透徹理解這些典故,就會影響我們對整首詩詞的理解,不僅影響我們的對文字之美體驗,甚至可能把詩詞的思想感情完全理解反了。
  • 【鴻雁傳書】第18期——你的未來,在你手中
    成吉思汗獨自撐起自己乞顏部首領的大旗,小康溢,雖然你只有9歲,但要明白逆境是個了不起的先生,希望你在小學畢業時,能看清人生的本質,正確的對待吃苦,作好吃苦的準備,在艱苦中磨練自己。與謙遜交友。曾經有個笑話說過:驕傲就會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所以我要驕傲。
  • 鴻雁、杜鵑、黃鸝:古詩詞中的那些鳥兒,究竟有什麼寓意?
    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在古詩詞中——杜甫《絕句》鴻雁【含義】「鴻」的本義是大雁,古人相傳,鴻雁可以替人傳遞書信,「雁信」「雁書」,往往代指書信。
  • 桑梓、社稷、鴻雁為何各有所指?趣談漢語的指代現象
    其實像桑梓那樣指代另一種事物的用法在漢語中很常見。比如古人還會用「社稷」來指代國家,用「鴻雁」來指代書信。02我們先來看看「社稷」這個詞。稷,指五穀之神中特指原隰之祗,即能生長五穀的土地神祗,這是農業之神。"稷」,反映我國古代以農立國的社會性質。兩者本來各不相干。「社」字在甲骨文中與「土」字一樣,作「◇」,像女性生殖器。也就是說,社起源於原始時代的生殖崇拜。在春秋時代,還可以看見這種原始崇拜的流風餘韻。
  • 遷徙的鴻雁,紫色霞光裡留下它最美的身影
    遠飛的鴻雁,在四季輪迴中,從不放下展開的翅膀。高空中飛翔,難免遇到狂風暴雨,但它們團結一致,奮勇向前,緊跟在一起戰嚴寒、鬥烈日,不讓它們中的一個雁掉隊,不讓它們中的一個雁落伍。再高的天空它們不懼怕,再遠的路程它們不畏懼,它們心連心肩並肩排成一行,天高任其飛,雲淡任其遊,無形的力量支持它們,堅定的信念歷練它們,去尋找遠方家園。
  • 第二畫卷——書信:鴻雁傳香
  • 高中語文古詩詞中的常用典故歸納
    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方法,在增強了作品意蘊的同時,也給我們做題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直接影響我們對於古詩詞的理解,理解不到位,就會造成答題失分,今天高中語文學習助手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典故的意義,幫你提高古詩詞答題成績,趕緊收藏吧!
  • 歌曲欣賞:《鴻雁》令人嘆為觀止的蒙古族民歌,唱的讓人滴血心痛
    「鴻雁,天空上,對對排成行。江水長,秋草黃,草原上琴聲憂傷。鴻雁向南方,飛過蘆葦蕩。天蒼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鄉」。一聽到這兩句歌詞無人不知《鴻雁》來。《鴻雁》是一首淵遠流傳的內蒙古烏拉特民歌,曾作為熱播劇《東歸英雄傳》的主題曲,由著名音樂人呂燕衛先生填詞並製作。
  • 《鴻雁》,一段感人音樂的故事背景..
    > 內蒙古之家每天都有一條來自草原的聲音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內蒙古之家長按二維碼·識別圖中二維碼
  • 「鴻雁書房」有了新分館 一起體驗閱讀樂趣
    提到「鴻雁書房」,喜愛閱讀的市民都有所了解。近日,呼和浩特市圖書館在原有的基礎上設立了新的「鴻雁書房」,它位於香格裡拉酒店旁邊,緊鄰商業街和中小學。雖然這家「鴻雁書房」投入使用的時間並不長,但吸引了好多讀者,尤其是附近的居民前來借閱圖書。呼和浩特市圖書館活動策劃部工作人員楊夢嬌說:「我市一共有6家『鴻雁書房』,最早從2018年10月開始籌備建設。香格裡拉『鴻雁書房』是最新投入使用的,目前藏書量3000餘冊,圖書種類包含文學類、黨建類、少兒類,還有一些歷史、地理等社會科學類的書籍,滿足市民的閱讀需求。
  • 視而不見大雄雞,還是一飛沖天做鴻雁,外來的和尚真能念好經嗎?
    田饒向魯哀公告別,說:「我打算離開您,像鴻雁那樣遠走高飛了。」魯哀公很奇怪,問道:「你在這裡不好嗎?安安穩穩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你還有什麼不知足的,你為什麼要走呢?」……我又有一種熟悉的感覺了。我們很多人在職業生涯之中,都曾經做過田饒這樣的角色。
  • 「飛花令」——雁,36句含「雁」的古詩詞名句彙編
    古人認為鴻雁、鯉魚、黃犬是可以代人傳書信的,估計郵資便宜,到達率也高。所以雁便成為古詩詞中的高頻詞,尤其是離思類詩詞。本文認真閱讀會有點傷感,調整好情緒。白雁上林飛,空傳一書札。——李白《蘇武》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 心隨鴻雁飛--記張瑩瑩對協奏曲《鴻雁》作品的演奏詮釋
    ,特別是她在演奏過程中所借用的馬頭琴音色、古琴意境、琵琶撥弦等奏法,都能反映出張瑩瑩演奏上的個人主張,並能以柔情與奔放給人以生動的音樂畫面感。同時,筆者注意到她在演奏中,左手揉弦的幅度大而松馳,右手的運弓飽滿而流暢,使得這個段落的聲音不但濃厚,還很寬廣,且能在不間斷的弓法往復中給人以一氣呵成之感。從第43小節開始(轉到了b小調),「鴻雁」主題交給了樂隊演奏,此時的大提琴則是以對位的副旋律,形成與樂隊間的問答式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