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設計法則-菱形法則

2021-02-19 UI設計達人

轉自:體驗設計說(ID:SuYifilmstudio)

作者:亮king

網絡上有很多關於Icon設計的文章,一些文章從部分維度切入講述Icon的設計理念,但大部分缺乏整體性。

所以我嘗試把自己的思考方式結合其他人的設計理念整理了一個完整的Icon設計法則,通過簡單易懂的描述語言,並且結合設計案例呈現出來,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文章使用的案例只代表個人觀點,並不代表相關產品。

本文重點講述Icon設計思維,關於Icon的具體定義以及具體的製作過程就不再贅述,網絡上有很多相關文章都有講述。

從不同維度對Icon設計進行解析,整理一整套Icon的設計法則。每一個產品中都有不同類型的Icon,產品通過Icon可以快速的向用戶傳遞語意,通過獨特的設計語言讓用戶形成對於產品的認知心智。Icon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ICON的設計法則-菱形設計法則,主要包括語意、層級、設計形式、風格、一致性、範圍。而其他的設計思考也是這個設計法則的變體,中心思想沒有發生變化。通過對以上設計思考點的聚合,來設計能夠傳遞Icon語意,並且能夠清晰展現產品結構和信息層級的Icon系統,通過差異化的設計形式展現產品設計的獨特風格,讓具有一致性的設計語言傳遞信息,和用戶形成共鳴。

層級

第一層級Icon

第二級別Icon

第三層級Icon

第一層級的Icon一般指首頁的井字入口Icon,讓用戶快速獲取入口信息,完成對產品流量的分流,讓用戶快速完成自己的任務。這種類型的Icon是級別最高的,無論是面積、形式感、視覺衝擊力都應該是最突出的,這種高層級的Icon可以簡單通過一下三種方法表現,1、擬物化的設計方式增加視覺重心和吸引力。2、通過細節的增加呈現Icon設計的複雜形式感。3、採用衝擊力強的色彩對比,抓住用戶的關注點。除此之外具體的思考過程,後文也會詳細講述。

下圖分別是「自如」 「每日優鮮」 「大眾點評」的首頁入口Icon,分別採用了擬物化設計,細節添加,色彩對比的設計方法。

第二級Icon歸納為導航類型的Icon,引導用戶操作產品,完成用戶的任務,同時傳遞品牌特色。這種Icon類似真實街道中的指向標。第二層級的Icon不需要做的視覺重點非常重,能夠讓用戶認知到,並且了解Icon傳遞的信息,在操作行為上產生預期就可以。通常的設計樣式是線型Icon或者是面型Icon。

下圖分別是「自如」 「每日優鮮」 「大眾點評」的二級Icon系統

第三類Icon是語意型Icon,主要是向用戶傳遞信息,烘託信息氛圍,並且引導用戶瀏覽信息。這種類型的Icon視覺相對較輕,且不可點擊,具體的設計思考在後續的內容展開。

下圖分別是「自如」 「每日優鮮」 「大眾點評」的三級Icon系統

以上三級的劃分並不是說Icon只有這幾種類型,這樣劃分是從功能和視覺上進行區分便於設計同學理解,當然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也可以對Icon進行更細化的區分,最主要根據具體的需求去定義Icon的層級,然後再採用對應層級的設計語言。

語意    

1、Icon背後的語意(Icon的特性歸納)

2、Icon的可識別性(Icon的特點表現)

Icon的重要意義是抓住用戶能夠通過圖像式的語言快速獲取產品信息。所以在Icon的設計之前,需要思考Icon背後傳遞的文字語意,理解語意,構建對於語意的多維拆解(比如沙發是由靠背、兩個扶手、四條腿構成,重心要穩,和床有哪些區別等等)。同時還需要思考Icon圖形化之後的可識別性,基於對用戶認知的了解,歸納Icon設計中需要具體表達的幾個關鍵特點,迎合用戶的認知心裡。幫助用戶快速的獲取Icon想要傳遞的信息,如果不能快速的獲取,反而增加了用戶獲取信息的成本,那就本末倒置,削弱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例:下圖是「大眾點評」二級Icon設計的語意表現思考方法

設計形式

1、外形

2、表達方式

3、色彩組合

4、Icon特色

外形是Icon 的基本形態,不同的形態傳遞不同的視覺感受,構建不同的心智。同時Icon的外形決定了內部元素的設計。

Icon的表達方式主要兩種,分別是線型Icon,面型Icon。線型Icon形式抽象、簡潔,便於用戶識別,用戶認知成本較低,缺點是Icon容易極簡,造成了似是而非,可識別性降低。面性Icon相對線型Icon視覺重心更突出,便於用戶聚焦,設計表現形式會更豐富,缺點是可能會過於複雜,造成信息層級混亂,增加了用戶的認知成本。

色彩組合,就是Icon中的色彩語言,在設計Icon的過程中通常包括單色系的Icon和色彩組合系列的Icon。通過不同顏色的組合傳遞產品的品牌形象和產品特質,在設計Icon的過程中,尤其是導航Icon的過程中不建議使用超過兩種顏色的Icon,這樣容易使用戶視覺疲勞。

Icon特色是Icon在設計過程中的細節,這些細節是體現Icon自身精緻的部分,同時也會影響用戶對於產品和品牌的認知聯繫。影響產品的感性認知觸達用戶內心。

例:下圖以「大眾點評」中的「拍視頻」icon做舉例說明

風格

1、品牌理念

2、產品特色

3、視覺特色

品牌理念是是指產品背後的定義和想要傳遞的價值。通過簡介的符號、文字傳遞給用戶的認知、理解、印象、感受。通過塑造品牌理念的塑造,和用戶在感性層面形成共鳴。融入品牌基因的Icon系統具有更好的辨識性和認同感。這需要設計師和業務團隊一起溝通產品,深入理解業務,總結出關鍵詞語表達品牌,最終和業務團隊達成統一共識。

產品特色指產品在同行業中的定位差異,核型競爭力。通過簡潔的視覺語言進行表現。通常的產品特色體現在業務範圍、用戶群體,使用場景,產品功能等。在這四個維度中總結歸納成可落地的具體的表達關鍵詞,進一步具象化。

視覺特色指在競品分析中,總結得到在視覺層面其他產品中可以借鑑的感性共性和自己產品定位差異性的結合。通過可借鑑的共性傳遞行業的特點,而差異化的視覺表現可突出自己產品的特色和競爭力。

例:繼續以「拍視頻」Icon為例子進一步解釋說明

一致性

一致性的綜合表現在圓角、透明度、線條粗細 、間距、顏色、層級、漸變、特色細節。

Icon的一致性有利於降低用戶的認知成本,便於品牌傳遞,而Icon的非一致性會增加用戶的跳出感,降低用戶對於產品專業度的認可。通常情況下可以通過以上8個維度進行分析和提煉。前七個維度大家比較好理解。重點解釋一下第八個維度「特色細節」,特色細節是設計師通過對於產品和業務的理解主觀加入的一些關鍵性視覺表現的點,增加產品一致性的基因,可能是斷線,尖角,原點等等標誌性元素。

例:下圖通過對「大眾點評」Icon做拆解進一步從六個維度說明Icon系統的一致性(並不是說每一個icon的設計必須包含八個維度)

範圍

視覺範圍和熱區範圍

隨著Sketch的普及,更多的設計師開始採用一倍的設計畫布輸出設計方案,但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注意視覺面積和物理面積,兩個Icon的物理尺寸大小是一樣的,視覺感性的面積偶爾會變化。所以需要在設計完Icon之後,對Icon進行排列,進行視覺對比,發現視覺的不一致性。

熱區範圍是代碼定義的用戶可操作的交互面積,視覺是感知不到的。熱區範圍的確定有利於開發工程師和設計師達成視覺方案的一致。避免後期由於大家對於方案設計、開發理解的不同,增加後續溝通的成本。通常情況下會出現的問題就是1、界面開發的還原度低 2、熱區範圍過小,用戶無法點擊 3、Icon的熱區範圍不一致

總結

在設計的過程中,Icon的樣式可以借鑑,但要根據自己的產品做形式上的調整,具體可以通過上述談到的幾個維度作為切入點調整Icon。同時在設計的過程中避免無窮的細化,因為有些細節用戶根本不會觀察到,這樣做只能是設計師的自嗨。設計師容易漏掉的是熱區範圍的確定,儘管Ios平臺和Android平臺都有對於Icon範圍的定義,但針對產品的icon熱區範圍調整還是要有設計師自己的想法。這樣才能增加Icon設計的思考價值,也更符合產品自身的特色。

關注『UI設計達人』

看更多精選UI設計文章

↓↓↓

喜歡就點右下角的「好看」唄~ 

相關焦點

  • 那些很熟悉但又不知怎麼用的設計法則(1):80/20法則
    每次在做項目總結的時候,總想列舉一些法則和方法論來增加總結的專業性以及可信服度,但是總有些熟知的方法卻怎麼也叫不上名字,所以決定開設一個這樣的專題,敦促自己在做設計的時候不要留於表象,有理可循。80/20法則(80/20 Rule / Pareto principle)在整個產品中,大部分效果由少數幾項關鍵因素決定。80/20法則又名二八定律、帕累託法則(定律),也叫巴萊特定律、最省力的法則、不平衡原則等。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現的。
  • 超實用通用設計法則解析 —「80/20法則」
    經過多年的沉澱,前輩們留下了大量的通用設計法則,小編匯集法則進行講解,抓取法則在用戶界面設計中的呈現,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運用。法則包含跨學科的專業知識,重拾那些被忽略的本源,將其融入日常設計和用戶體驗體系中,活用法則來驗證自己的設計過程和設計成果。「優秀的設計師有時會無視設計法則。但當他們這樣做的時候,通常會有一些補償性的措施。
  • STAR法則,在產品設計的應用和思考
    STAR法則淺顯易懂,而且對面試和簡歷都有非常直接的指導意義。而筆者認為:STAR法則同樣適用於產品設計中,如果遵循STAR法則,我們的產品設計和互動設計會做得更好!STAR法則對產品設計的思考圖片由 筆者聊產品 原創繪製,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在設計功能時,我們同樣需要考慮用戶場景(Situation)、功能目標(Task)、用戶行為路徑(Action)和最終產品效果(Result
  • 遊戲設計法則《快樂之道》ChinaJoy
    最近一本關於遊戲設計策劃的書——《快樂之道》引起了業內不小的關注。許多讀過該書英文版本的人士對該書讚不絕口,紛紛向筆者推薦該書,稱該書「絕對是一部經典之作」,「遊戲設計的黃金法則」,「可以成為遊戲設計業的權威教科書」等等…… 《快樂之道》作者為當年UO主設計師,現任SOE首席創意官拉夫·考斯特,在業內享有盛譽。
  • 設計模式 迪米特法則
    設計模式 迪米特法則只和朋友交流Only talk to your immediate friends 只與直接的朋友通信。即每個對象都有耦合關係,對象之間有耦合。朋友類:出現在成員變量,方法的輸入參數中的類稱為成員朋友類,出現在方法內部的類不屬於朋友類,迪米緹法則 一個類,只和朋友交流。不能和非朋友交流。
  • 用戶體驗設計法則之:形式服從功能
    自從界面扁平化風格來到之時,「形式服從功能」就變成了一個時常被提起的法則,包括二手在設計總結中也時常提到該法則,但是細細想來對於此法則的引用是否過於片面?本篇目的在於探究「形式服從功能」的適用範圍和局限性。
  • 優秀Logo設計中的「完形法則」!
    文/王鑫 格式塔心理學認為任何形都是經驗中的一種組織或結構,並且與視知覺活動密不可分,它把觀者對形的知覺組織納入形的整體研究,這樣形就成了藝術設計中的格式塔。本文以格式塔心理學為理論背景,分析標誌設計中的完形法則。
  • 《領導力21法則》法則12「授權法則「和法則13「鏡像法則」
    法則12 授權法則 有安全感的領導者才會授權予人,成功的領導不是關乎充實自己——而是關乎授權給他人;偉大的領導者通過授予權力來獲得權力。
  • 123法則和2B法則
    這似乎所有稍微了解一些期貨常識的人都知道的老生常談,但許多朋友並沒有意識到一些以技術分析為依託發展出來的投資法則,在期貨上的運用較之股票,可以更為得心應手,下面我們簡單的舉幾個例子加以說明。123法則1、 趨勢線被突破;2、 上升趨勢不再創新高,或下降趨勢不再創新低;3、 在上升趨勢中,價格向下穿越先前的短期回檔低點,或在下降趨勢中,價格上穿先前的短期反彈高點。
  • 第一法則和第二法則
    因為宇宙有一個基本法則,叫平衡法則。你不可能只有一面,還要有另一面,所以必須產生兩面。有一面光明的,有一面黑暗的;有一面是正的,有一面是負的。但這個負只是相對意義上的負,並不代表負的是壞的。完全沒有必要把負面的理解為是壞的。從平衡的角度來說,負面是絕對必要的,它實際上是對正面的補充和激勵。譬如一條河的兩岸,如果沒有左岸和右岸的張力,沒有兩岸向中間擠壓的力量,這條河就無法繼續向前流淌。
  • 遊戲心理學研究:關於鄧巴數法則在遊戲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文/法師貓不凡關於鄧巴數法則鄧巴數法則又被稱為150定律、150法則、鄧巴數字、鄧巴數定律等名稱。該法則由人類學家羅賓·鄧巴在上世紀90年代所提出。此外,需要根據鄧巴數法則的層級,分別設計5、15、50、150、500等不同層級的社交活動,以及組織形態。例如5人規模,適用於組隊等系統的設計。15人-20人的規模,適用於密友、大型RAID副本等系統的設計。
  • 遊戲心理學研究:關於鄧巴數法則在遊戲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2、適用於社交系統設計根據鄧巴數法則的原理,高信任度和親密度的團體規模,只會發生在5人左右的社交網絡中。這也是為何很多遊戲的組隊人數數量,均設計為5人左右的緣故。例如,在《英雄聯盟》等網路遊戲中,本方團隊的人數上限為5人,剛好符合鄧巴數法則的原理。而在其他很多網路遊戲中,往往下副本的最小組隊上限也是3-6人左右。
  • 擬人形法則在設計中的運用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UI中國會員-橙子的橙子的一篇文章「擬人形法則在設計中的運用」。
  • 大數法則和小數法則(經典文章)
    最後發現,當時的巴黎的風尚是重女輕男,有些人會丟棄生下的男嬰,經過一番修正後,依然是22:21。中國的歷次人口普查的結果也是22:21。人口比例所體現的,就是大數法則。大數法則(Lawoflargenumbers)又稱「大數定律」或「平均法則」。在隨機事件的大量重複出現中,往往呈現幾乎必然的規律,這類規律就是大數法則。
  • 二元法則、3法則和7定律
    數字容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以數字命名的法則和定律廣泛存在於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在品牌戰略領域,有三個數字比較知名,他們就是:2(二元定律)、3(3法則)和7(7定律)。一、二元法則二元法則是定位大師艾·裡斯(Al Ries)與傑克·特勞特(Jack Trout)在《22條商規》中提出的觀點。二元法則是說在任何一個領域,最終都只會有兩個品牌主導市場。
  • 《無限法則》無限法則英文名是什麼 ROE是無限法則英文名
    導 讀 各位小夥伴在查詢無限法則相關信息時,總會碰到ROE這個遊戲,他們是有什麼關係呢?
  • 江恩的法則
    江恩的測市法則 — 江恩的預測準確率達到85%。江恩的每個預測是一句數學法則進行推算,如果有充足的信息,他就可以利用周期理論、數學法則和幾何原理來預測未來即將發生的事件。江恩測試法則,可以概括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技術內容,它包括江恩角度線、江恩四方形、江恩六角形、江恩輪中輪六角形等;另一部分是原理內容,它包括星象學、數學法則以及波動法則等。
  • 成功與法則
    不持「薄利多銷」的經商法則。《厚利適銷——猶太人經商法則》故事給人啟迪:經商成功與否與持什麼樣的經商法則有關;經商者有什麼樣的心理決定持什麼樣的經商法則;經商法則是營銷策略,也是經商之道、營銷之道。《厚利適銷——猶太人經商法則》故事提醒經商者,尤其是中國經商者,要反思「薄利多銷」的經商法則,同時要對比「厚利適銷」和「薄利多銷」兩種經商法則,通過「反思」和「對比」,做到比較深刻、全面或理性的思想認識
  • 《凡人修仙傳》論「時間法則」與「五行法則」的關係
    「時間法則」是三大至尊法則之一,對普通法則有碾壓式的效果。韓立掌握時間法則以來,屢次與高出自身境界的敵人對戰,並在時間法則的幫助下戰而勝之。無論是以真仙中期的修為擊殺真仙后期的重鑾,還是以金仙中期的修為擊殺公輸久,時間法則都是韓立最重要的倚仗。
  • 自我管理 SMART法則,聰明人的法則
    它在自我管理中有三個優點:1、方向一致,由於從上到下的分解模式,使之與頂級目標保持著關聯和統一;2、便於著手,由於將空洞的概念分解為了具體的某一行動,可以立即執行;3、可以衡量,足夠小的行動,往往具備「量」的要求,比如一天背200個單詞,完成一篇論文,因此小目標的完成可以量化並自我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