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牛車網]前些天我們探討了關於發動機隔音棉的作用,闡明了發動機隔音棉實際上應該叫做隔熱隔音棉,其首要作用是隔絕發動機的溫度,其次才是隔絕噪音,而且對於抑制噪音的作用並不顯著。之後牛車實驗室編輯們對這個問題又進行了一些小研究,我們整理了一下,今天和大家再次聊聊發動機隔熱隔音棉的設計,用我們拆解過的寶馬新3系來進行實例分析。
發動機的隔熱隔音棉到底是什麼檔次的配件呢?其實,以目前市面上的車型來說,一般中級車及以上均有配備,緊湊級以下車型就顯得特別有意思了,因為是合資車型裝配較少,自主品牌則要厚道的多,多少讓人有點意外。不過更加讓人意外的是,我們心目中絕對的豪華品牌——寶馬,居然也在新產品上玩起了隔音棉的「減配」,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從寶馬新3系的SYNTAK協同熱升艙技術說起:這其實並非高科技,就是用隔熱棉半包裹發動機且取消鋁箔隔熱板,還同時取消機艙蓋隔音棉,總讓人感覺是減配。寶馬新3系的「SYNTAK協同熱升艙技術」,這個技術之前在X3上出現過,也沒有引發什麼話題。不過在新3繫上,由於其取消了發動機艙蓋隔音棉,所以就引發出一個話題。寶馬官方的意思是,我們有「SYNTAK協同熱升艙技術」,能夠包含隔音棉的作用,所以就取消了隔音棉。
作為「SYNTAK協同熱升艙技術」的一部分,在發動機與變速箱外增加隔音棉罩,用以降低振動帶來的噪音,這在理論上是ok的。而發動機艙防火牆區域的防火隔熱棉也同步取消了,和發動機艙蓋的隔音棉取消很湊巧。感覺寶馬這個新技術,就是宣傳的時候說增加了一些什麼,然後取消的東西基本不會告訴你。發動機罩,裡面雖然填充了發泡材料,但是這並不寶馬獨有的東西,即便是十幾萬的領克、魏派都會有這種設計。而且領克連外殼都是發泡的,和裡面的是一體結構,成本更高。「SYNTAK協同熱升艙技術」關於發動機這塊的解讀,說的大白話一點,就是拿隔音棉把發動機給包起來了,再扣上一個海綿罩,這就算靜音黑科技了。
所以,還是回到之前的老話題,究竟隔音棉是不是可有可無?它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通過寶馬新3系的實例可以分析:對於寶馬來說應該不至於為了節約這麼點成本而編出一個「SYNTAK協同熱升艙技術」,想必後者成本更高吧。而且實際上,我們感覺新3系在駕乘中並沒有出現相對其他寶馬車型來說更大的噪音。
說到底,隔音棉這種棉質層的設計初衷,其實是隔絕發動機的熱量,防止發動機的高溫烘烤機器蓋,防止熱車狀態下觸摸機器蓋外層的燙傷危險發生,所以叫做隔熱棉其實更為恰當。同一輛車,怠速狀態下,有無隔音棉,噪音基本上只相差1-2分貝。如果是車輛行駛起來,由於噪音已經最大化,有無隔音棉實際上真的是毫無區別了。來自發動機的噪音,隔絕與否,其實只是為了讓站在車外的人覺得安靜與否,在車裡的人其實也聽不到太多的噪音。
還是來正解一下隔音棉吧,應該叫它隔熱隔音棉:
1、它對於隔絕溫度的作用還是相當明顯的。
2、因為隔熱隔音棉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護髮動機艙蓋表面的車漆延緩老化。
3、在長距離行駛之後,引擎艙內的溫度非常高,而長期的高溫烘烤會使得機蓋表面的車漆快速老化龜裂。
4、在行駛一段時間後,有隔熱棉的發動機艙蓋表面溫度至少比沒有隔熱棉的艙蓋溫度低10℃以上。
隔熱棉可保護機艙內溫度不至於快速流失,這點在冬天很明顯。有了隔熱棉之後,寒冷天氣下機艙內的溫度也不會驟降,從而減少短時間內再次啟動時對引擎造成損傷。合格的隔音隔熱棉必須是阻燃的,引擎降溫主要是通過冷卻系統實現,如果發現水溫升高的情況那絕對是冷卻系統出了問題,而不是隔熱棉的問題。隔熱棉的作用是隔絕溫度外洩,不會導致溫度上升。
總結:發動機隔音棉,之所以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正是因為不需要什麼知識你就能判斷,打開機器蓋一看便知。淘寶上鋪天蓋地的兜售各種副廠隔音棉,質量參差不齊。實際上,你不必太糾結這個配件的有無,商品車既然敢上市,肯定全面考慮了隔音隔熱的問題,也做過很多測試,真的沒有這塊棉,其實也是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