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孩媽媽心力交瘁的日常
寫文對我來說也算是一種自我放空,於是便有了這篇「二孩媽媽心力交瘁的日常」。我以前覺得,現在當父母挺難的,白天努力搬磚,晚上聲嘶力竭地輔導作業,周末還要陪娃上各種培訓班,根本沒有什麼自我可言;當媽媽更難,想致力搞搞事業,又怕錯過孩子的成長,但如果專心陪伴孩子成長,可能就會錯過自己的事業黃金期,而且她們的付出還常常被忽略。
-
家有二孩 | 放下焦慮與擔憂,做一個情緒穩定、快樂的媽媽
養育兩個孩子,比起物質和時間付出,媽媽們更需要面對的是充足的心理建設。身邊總有二孩媽媽表示自從生了二孩,自己的脾氣越來越大。媽媽如果情緒不穩定,孩子也會變得暴躁易怒。一個情緒穩定、快樂的媽媽,是孩子成長中最珍貴的禮物。
-
「二孩媽媽」的美麗職場:願努力為孩子樹榜樣立信心
圖為正在給家長進行有關情商教育課程講解互動時的「二孩媽媽」曹慕汶。 李明明 攝圖為正在給家長進行有關情商教育課程講解互動時的「二孩媽媽」曹慕汶。李明明 攝中新網鄭州12月16日電 題:「二孩媽媽」的美麗職場:願努力為孩子樹立榜樣作者 李明明「一個在職場上成功的母親,對孩子健康成長起著榜樣的力量,全職媽媽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也能很好促進孩子性格發展。」近日,鄭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蔣美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
養孩成本較高 成都超六成職場媽媽不想生二孩
■天府早報記者冷宏偉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在職場中打拼的成都媽媽們,如何看待這一項政策呢?智聯近日發布2017年成都地區職場媽媽生存狀況調查報告。報告指出,成都本地一半職場女性尚未生育,一孩職場媽媽中有62%不想生育二孩。調查數據一半職場女性尚未生育當代女性同時面臨來自職場、家庭和社會的期待,女性不僅需要在職場上與男性一樣「衝鋒在前」,在家庭中也需要承擔家務、贍養老人、養兒育女等職責,社會 對女性的要求似乎也越來越高。此外,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很多女性又面臨著是否再生育一個孩子的問題。
-
「全面二孩」經濟學:二孩產業鏈「錢景」廣闊
好好的媽媽在8年前生下她後,又在去年8月生下弟弟仔仔。當你還在糾紛「生不生老二」的時候,一大批人已經盯上了「二孩的錢包」:成都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一年以來,已帶熱了相關產業蓬勃發展。婦產醫院 二孩媽媽佔了一半床位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一周年,婦產醫院的忙碌是顯而易見的,記者從市內多家私立婦產醫院和月子中心了解到,二孩媽媽幾乎佔了產婦數量的一半。產婦數量激增,成都新生堂婦產醫院將開設一家分院,以解決產婦的激增。
-
迷失自我價值缺少慰藉和分擔 二孩媽媽苦樂「新生」
陷入無邊無際的育兒瑣事中的她,既找不到自我實現的方式和人生的意義所在,又深感家庭內部關係漸趨失衡,而這些已成為二孩媽媽們普遍需要面對的問題。 老人帶娃難心安,養老焦慮凸顯 新生命的降臨令人欣喜,但衰老的隱憂也必須面對。
-
二孩媽媽遭遇職場「軟壁壘」,到底要「升」還是要「生」?
一方面,媽媽們都想趁年輕,借著政策的東風生二孩,另一方面,職場的殘酷以及生活成本的提高也讓她們不得不慎重考慮這個想法。母親節當天,智聯招聘發布《2016年職場媽媽生存狀況調查報告》,從結果看,近六成女性表示不想生育二孩,兩成女性簡直不想生小孩。
-
穎咖直播 | 從雞飛狗跳到手足情深的二孩養育秘籍,二孩媽媽的如來神掌
對我來說,最艱難的時刻是兩個孩子同時哭,基本這個時候我只能和他們一起哭了。哭夠了,還要振作起來,因為我是媽媽啊,我要讓孩子們在溫暖有愛的環境裡長大啊。可是我自己都要沒有愛了啊!我要時時刻刻關注大寶,生怕大寶擔心弟弟只會分擔他的愛,每天不知道要說多少遍媽媽愛你,真恨不得把心扒開給大寶看,讓他放心我真的很愛他。
-
最近生二孩的媽媽比初產婦還多
生二孩的產婦佔了2/3 「生二孩的產婦佔了2/3,生第一胎的反而成了少數。」市人民醫院產科護士長餘麗華說。這種趨勢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之前幾年,生二孩的產婦(農村戶口或其他政策允許的情況)佔了大約1/3,而從去年初開始,這個數字緩慢上升。去年七八月份明顯多起來,從懷孕時間來看,與「單獨二孩」政策出臺的時間剛好吻合。
-
二孩媽媽,如何選月子中心是門「技術活」
隨著二孩的放開,高齡生二孩的媽媽也越來越多,月子中心也日漸成為這些媽媽們的「剛需」。記者從一些醫院了解到,每年10月、11月生育寶寶增多。市民張女士37歲時懷上二孩,身為一名高齡產婦,她更願意去月子中心度過生產後的第一個月。
-
幼兒園開了「二孩課」 幼兒激辯「到底需不需要二孩」
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已兩年有餘,數以百萬的二孩寶寶呱呱落地,帶來一個家庭兩個小孩的相處問題。孩子們躍躍欲試,報名參加「二孩辯論賽」,有的還嚷嚷要站在反方說話。活動引來不少媽媽專程請假觀摩,生或不生,難做決定。楚楚媽推著嬰兒車,帶著1歲的寶寶到園看老大的表現,「我很想聽聽他自個兒的意見。」 辯論賽一開始,反方先辯。「我不支持生弟弟妹妹,因為他(她)很煩,老把我東西搶走!」一個中班小朋友理直氣壯,逗得老師們笑得前俯後仰。
-
「二孩」不該成為老人甜蜜的負擔
「全面二孩」政策今年在各地正式實施後,很多老人們都希望促成年輕小夫妻生「二孩」。但也有一些老人因為各種原因,堅持只生一個好,同時表示堅決不會再幫子女帶第二個孩子,由此一些家庭還產生了嚴重分歧。「二孩」帶與不帶,考驗著老人們的精力、體力及親情、道義,是該享受天倫之樂還是無奈承受天倫之累呢?
-
「準二孩媽媽」代表呼籲:把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範疇
全國人大代表權太琦隨著「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適齡學前兒童越來越多,「入園難」「入園貴」成為一些家長憂心的問題。80後權太琦代表是一位「準二孩媽媽」,她呼籲將幼兒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範疇,為家長、孩子減負。心聲入園難入園貴,家長經濟壓力較大權太琦代表是連雲港市汽車運輸公司新浦汽車總站的雷鋒車手,她是兩屆老代表,此次帶來的一份建議反映了不少80後、90後家長的心聲。
-
「全面二孩」一年了,為何超半數家庭不想生二孩?
她們不想生二孩 「我照顧一個娃,已經夠累了,全家每天都為了娃忙得團團轉,還經常因教育理念不同發生爭執,說什麼也不會再生了。」北京市朝陽區全職媽媽陸女士是獨生女,按政策幾年前就可以生二孩,但是兒子今年都9歲了,她仍然不想要二孩。 陸女士的丈夫收入較高,父母住一個小區,身體也不錯,按理說再養育一個孩子的條件都具備。陸女士卻不這麼認為,她覺得生了孩子就一定要把孩子照顧好,給予好的教育,「這是對孩子的人生負責。」
-
爸媽生不生二孩幼兒拉開辯論賽 幼兒園開「二孩課」
孩子們躍躍欲試,報名參加「二孩辯論賽」,有的還嚷嚷要站在反方說話。活動引來不少媽媽專程請假觀摩,生或不生,難做決定。楚楚媽推著嬰兒車,帶著1歲的寶寶到園看老大的表現,「我很想聽聽他自個兒的意見。」 辯論賽一開始,反方先辯。「我不支持生弟弟妹妹,因為他(她)很煩,老把我東西搶走!」一個中班小朋友理直氣壯,逗得老師們笑得前俯後仰。
-
二孩潮殺到 幼兒園開"二孩培訓課" "小豆丁"學餵奶
「我知道!」一個小男生自告奮勇走上去,粗手粗腳地把帽子狠狠往下一拽。「你這樣是不對的,會弄到妹妹的眼睛,要輕輕地從上面摘掉……」老師細心地教導著孩子。學餵奶、學推車、學哄孩子,這是廣州南湖德譽幼兒園即將在小、中、大班開設的「二孩培訓課」。幼兒園小豆丁學餵奶幼兒園的「二孩課室」裡,有一批新奇的教具:布娃娃、嬰兒碗、手推車,搖搖床、浴盆、尿不溼。
-
家有二孩 | 媽媽各種忙亂,爸爸能做點什麼
家有二孩,媽媽各種忙亂,爸爸在做什麼呢?「我在努力賺錢養家啊!」養兩隻「四腳吞金獸」確實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很多家庭有了二寶,就要考慮換房、換車,這些都需要花錢。但是僅僅賺錢就夠了嗎?要二寶只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嗎?二孩家庭需要全家總動員。爸爸們現在查漏補缺也不晚。高齡媽媽要二孩需要調理身體,爸爸們也是一樣的。二孩爸爸年齡偏大,一旦過了40歲尤其是45歲,生育能力也明顯下降。
-
「二孩」催熱母嬰消費 中國媽媽「買遍」全球
「小猴子還沒出生,我這邊已經不停地買買買……」「求推薦高性價比寶寶用品!」在一個母嬰論壇裡,準媽媽們正在熱火朝天地討論著。
-
智慧星光|「二孩」媽媽要如何撫慰大寶?
一般來說,在決定要二孩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應該開始做大寶的心理建設了,如果大寶對這件事情的態度並不反感,那麼可以在任何你覺得合適的機會將懷上二孩的消息告訴大寶。 如果你事先還沒來得及徵求大寶的意見,那麼也可以先不說懷孕的事兒,而先測試一下大寶的態度,觀察孩子的反應,然後再選擇合適的時機告訴大寶這個事實。
-
網傳二孩生育成本高 海南媽媽:「計算器」不靠譜
網傳二孩生育成本動輒數十萬,讓不少適育齡夫婦「想生不敢生」 海南二孩媽媽這樣說:「二孩計算器」不靠譜別被數字嚇到 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後,在是否生二孩的問題上,不少適育齡夫婦都糾結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