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打籃球時猝死,家屬質疑搶救不及時,場館未配備急救設備,於是起訴至法院。
近日,廣州中院對該案作出終審判決。
小夥打籃球猝死,家屬索賠逾百萬2019年3月16日下午,小陳支付5元入場費用後,進入天河體育中心經營管理的籃球城內與自發相約而來的朋友打籃球(半場)。期間小陳也會下場休息,一切正常。
當天18:30:48,小陳在無人碰撞的情況下,傳完球後,突然俯身蹲下,接著突然仰面躺在球場上。球友發現後立即上前查看情況,經拍叫呼喊後,小陳自行站立起來,但在向前走了幾步後,小陳再次突然身體傾斜欲倒,幾名跟著他的球友及時伸手扶住,慢慢順勢放小陳坐下、最終躺下。球友見狀,隨即將小陳四肢展開放平,檢查情況。
期間,體育中心的工作人員高某強從籃球場旁邊經過時,看到小陳異常後,便上前查看。高某強發現對講機未帶,於是跑著離開球場前去售票處服務中心取東西。有工作人員過來查看,並撥打電話。
18:32:40,高某強跑著回到現場,並試圖將一瓶取來的風油精遞給現場施救球友,隨即高某強又轉身跑回服務中心方向。之後有工作人員聞訊趕來,並疏散圍觀人員。之後有人接替進行心肺復甦。高某強也再次返回現場。
18:33:44,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120急救接到報警後於18:37出車趕往現場。天河體育中心工作人員有通過球場廣播播報籃球場有人暈倒需尋找場內醫務志願者到場幫忙的通告。
18:48:21,120急救醫護人員在保安的帶領下,出現在籃球場。
18:48:36,醫護人員來到小陳身旁開始接手急救。
經醫護人員搶救未果,小陳於當天19:22被宣布臨床死亡,原因為心跳呼吸驟停。
後經鑑定,小陳符合心源性猝死。但家屬認為,猝死的黃金搶救時間是4分鐘,該4分鐘內天河體育中心的工作人員沒有採取任何有效的措施,沒有急救醫療人員,也沒有搶救設備,工作人員高某強具有急救證,並無立刻救人,而是跑開,留下不會心肺復甦的球友,事實上已經錯過黃金搶救時間,是導致小陳死亡的最直接原因。於是將天河體育中心、市體育局起訴至法院,索賠逾百萬。
法院:體育中心承擔次要責任一審法院認為,天河體育中心的應急反應速度並不慢,也有及時撥打120救助、通過廣播尋找醫務志願者、疏散圍觀群眾、及時匯報領導等,盡到了一定的安全保障義務。但遺憾的是,包括高某強在內的天河體育中心所有工作人員始終均未能直接參與到現場急救的關鍵行為中。
法院指出,鑑於心源性猝死案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場合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我們無法作出小陳在得到規範急救措施的情況下就必然能挽回生命的假設,也不能苛求在後來現場已有人進行相對專業的心肺復甦急救時,仍要天河體育中心的工作人員接手親為。
因此,小陳對自身發病死亡的結果應當承擔主要責任,天河體育中心應在其未履行合理的安全保障義務範圍內承擔相應的次要責任。綜上,
一審法院酌定天河體育中心在10%的份額內對小陳的死亡後果承擔法律責任。於是判決扣除已經先行支付的5萬元後,天河體育中心仍應當承擔的賠償數額46255.92元。家屬不服提起上訴。
二審:AED不屬「必配」設施,不能據此認定存在過錯二審廣州中院認為,一般來講,成年人對其要參加的體育運動中潛在的風險具有一定判斷能力,其自願參與其中,應視為其自願承擔體育運動中出現的正當危險後果。本案中小陳的死亡原因為心源性猝死,該病症的特點是死亡急驟,出人意料,屬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尤其是小陳系在劇烈運動過程中發生猝死,更是無法預見,難以預防,屬於意外事件。對於運動中出現的意外人身傷亡事故,體育場館的管理者如果盡到合理限度內的安全保障義務,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從風險預防的情況來看,涉案籃球場地面平整,場地並無缺陷,天河體育中心亦已進行了風險提示,通過張貼入場須知明確提示「患有心臟病、高血壓、哮喘、癲癇等不宜劇烈運動的人士,不要進場活動」。
根據相關國家標準,涉案籃球場館不屬於必須配備專業急救醫務人員的範疇,同時我國目前亦無明確規定要求室外籃球場館須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儀(AED)等急救設備,故不能以涉案場地缺乏專業急救醫務人員及急救設備認定天河體育中心存在過錯。從應急處置的角度看,天河體育中心在現有條件下已盡到合理限度範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一審法院考慮到天河體育中心在應急處置的專業性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間,酌情確定天河體育中心在10%的份額內對小陳的死亡後果承擔民事責任,鑑於天河體育中心未上訴提出異議,該院予以維持。體育局則不承擔責任。另家屬還上訴要求天河體育中心聯繫保險公司賠付款項等問題,已超出本案一審審理範圍,法院不予調處。
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提醒!心源性猝死如何急救?數據顯示,心臟驟停超過4分鐘,腦組織會發生永久性損害,超過10分鐘就會腦死亡。
因此,心源性猝死救援有「黃金4分鐘」的說法。
遇到「猝死」患者時,應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120,說明情況和所處位置。
在專業救護人員到達之前,心肺復甦 是延續患者生命最重要的方法。
但是,按壓胸口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要做到規範操作,並不簡單。▼
來源:中國青年報(ID:zqbcyol )、信息時報(記者 何小敏)、央視新聞等。
原標題:《小夥體育館打籃球猝死,家屬索賠百萬!只因……》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