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眼裡都有一些刻板的印象,不同國家的身高體質不同,所以就有人認為白人就應該比黃種人高。目前世界上白種人主要出現在歐洲和現代的美洲,黃種人主要集中在亞洲地區。我們在出國旅遊的過程中確實會有外國人比中國人高的感覺;在各種有外國人出現的中國影視劇作品中,出現的白種人個頭也確實很高。也因此給了世界人民一個刻板的印象,中國人天生比白人矮。
在很久以前,黃種人身高和白人差別不大
中國人矮?這是近百年才出現的,如今中國已開始逆襲。黃種人矮是由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根據歷史中的影像和一些數據資料的查證,在1900年之前中國人的身高和白人的身高几乎是沒有區別的,男性都是在165cm到170cm之間,甚至比當時的白人還要高一點,那個時候的歐洲男子的平均身高也沒有超過170cm的。
所以中國人矮也是近百年才出現的,根據對當時數據的整理和搜集,也就只有當時美國人的平均身高達到了170cm。當然也有例外,那就是日本這個國家。日本之所以被稱為「小日本」,不僅是因為國家面積狹窄細小,也是因為在那個時候,日本人的平均身高低到了158cm,是研究數據裡那個時代平均身高唯一跌破160的國家。那個時候大家生活條件沒有太大的差距,身高也就沒有太大的差距。
生活的變化,讓身高產生了差距
中國人天生比白人矮?科學告訴你,事實不是這樣的。前面說到了1900年之前黃種人和白人的是身高差距不大,可為什麼後來產生了差距?我們要知道在這之後發生了什麼。之後有的國家經歷了經濟發展,有的經歷著時代的動蕩,有的還經歷了戰爭的血雨腥風,不同種族的生活發生了變化。
簡單來說,有的國家富了起來人民吃的好喝的好,有的國家陷入了貧窮變得落後,人民自然也就沒有足夠的糧食營養。正因為如此,歐洲、美國等富裕起來的國家裡,人民大魚大肉生活的好營養足夠了,身高變高加速。而其他國家則有的陷入貧困有的在生活水平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因此種族身高也就沒有太多的變化。
基因決定身高的上限,潛力得靠營養和鍛鍊
也許你會說基因決定人的身高,這句話沒錯,但準確來說基因決定身高的潛力,科學發現營養和鍛鍊才是決定潛力發揮的關鍵因素,不然現如今的發達國家日本早在身高這塊發生巨大的變化。相比較日本而言,中國人、韓國人的身高趕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