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身又驅寒!冬天吃老北京涮羊肉,經典「老三樣」不可錯過→

2020-12-20 央視財經

(央視財經 《消費主張》)在北京,沒有涮羊肉的冬天是沒有靈魂的。中國人有多愛吃火鍋,北京人就有多愛吃涮羊肉!對於老北京來說,一到冬季,銅鍋炭火涮羊肉,永遠有說不完的話題。那種圍爐小坐的愜意,輔以幾盅「小二」的暢快淋漓,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換不回的。

前門外的煤市街,曾經是北京城裡有名的美食一條街,這些年隨著大柵欄的商業改造,很多老字號食肆相繼倒下或離開,而這家不起眼的涮肉店卻是其中比較堅挺的一個。樸素的門臉,50平米大小的店面,只能放下6、7張桌子。這不,剛剛上午10:30就已經有人涮起了火鍋。

老闆張學明,從當年的頑主,到進東來順學徒,再到自己開店。老張會看著人頭數給推薦羊肉,上桌之後給排好順序,先來哪盤肥肥鍋兒,再來哪盤清清口。

張記老城根涮肉張學明:「涮肉他跟火鍋直接最區別點,就是說涮肉是對於食材的要求,換句話說就是對於食材質的要求很高,所以我們叫涮肉,而不是說我什麼都可以拿來涮,叫火鍋。所以的涮是在各個食材的一種質當中去品,就是說每一個食材都有它的特性。」

老一輩真正講究吃的,一隻羊的不同部位,可以吃出23種味道。光是一隻羊腿,就能細分成7個不同味道的部位。老張在銅鍋最滾開的地方上下涮肉,這樣一是可以看肉的顏色,二是羊肉上下交替一熱一冷,纖維最大化地爆開,瞬間鎖水成熟,十幾秒鐘就可以了。

在老張這裡,食客們對老北京涮羊肉有了全新的認識。按照老張的建議,我們按著涮肉的順序而且不蘸任何調味料品嘗了不同部位的羊肉。這盤像雪花的磨檔,沒有一點脂肪,鮮嫩微甜,瘦而不柴。

巖鹽也叫玫瑰鹽,這種鹽因為產量稀少當時也只是做為貢鹽,先甜後鹹是巖鹽的特點。大片的羊上腦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宛如蝴蝶翩翩起舞,裹上經過老張調味的韭菜花,羊肉的鮮香中映襯著韭菜花的清爽,不鹹不淡,鹹鮮適口,簡直是驚豔。

老北京涮羊肉必搭的經典老三樣是:白菜、粉絲和凍豆腐。這些食材本味清淡,可以吸收羊湯的鮮香,又不會破壞鍋底的味道。

白菜要選張家口外的潤甜不出筋的白菜;凍豆腐一定是河北涿州的,蜂窩緊實而富有彈性,久煮入味而不散;粉絲一定是綠豆粉,解膩飽腹,配以糖蒜、芝麻燒餅等,都是相當接地氣兒的東西,但是也就是這些接地氣兒的東西做出了最煙火氣的味道。

吃老北京涮羊肉的講究可不少:羊肉得是新鮮手切羊肉,紋理清晰、色澤紅豔的最好;麻醬,每家都有自己的卸法兒和風味;至於器皿,不用說必須得是銅鍋。

老北京涮羊肉講究用炭火銅鍋,紫銅導熱速度快,還有殺菌的作用,所以沿襲至今一直沒有改變。對於北京人來說,沒有銅鍋涮出來的肉好像感覺就差了味道,再熱的天也要守著炭火吃才過癮,要不就會淡然無味。

涮羊肉,又稱「羊肉火鍋」,始於元代,興起於清代。傳說七百多年前,元世祖忽必烈統帥大軍南下遠徵,人困馬乏,飢腸轆轆。忽必烈猛地想起家鄉的菜餚——清燉羊肉,於是吩咐部下山羊燒火。

可正當夥夫宰羊割肉時,探馬突然稟告敵軍大隊人馬追趕而來。廚師急中生智,飛快地切了一些薄肉,放在沸水裡攪拌了幾下,待肉色一變,迅速撈入碗中,撒上細鹽、蔥花和薑末,趕忙端給主帥。忽必烈接連吃了幾碗之後,率軍迎敵,結果旗開得勝。從此,「涮羊肉」成了宮廷佳餚。但直到清朝光緒年間,「涮羊肉」才逐漸走向民間。

一頓上好的老北京銅鍋涮羊肉融匯了肉的肥嫩、湯的鮮美以及蘸料的溫情。芝麻醬小料,老北京銅鍋涮肉的靈魂。北京人實在太熱愛芝麻醬了,恐怕在全國也難再找出第二個城市與其匹敵,不僅吃涮羊肉要蘸芝麻醬、爆肚、拌麵條、拌涼粉、拌涼皮也都要放芝麻醬。

作為涮肉店的廚師長,周建民每天要調製60多斤芝麻醬蘸料,很多人都是衝著這裡的芝麻醬小料的味道來的。

周建民說這一碗芝麻醬看似簡單,其實調製起來非常複雜。28種調料以一定比例搭配,據說這可是沿襲了宮中的秘方呢。先把18種調料放到清水中煮4個小時,才能將混合的味道充分釋放出來,在熬好的調料水中加入芝麻醬,必須用手工攪打,因為這個步驟使用機器就會把香味卸掉。

加上將近10種的調味料,這一碗宮廷芝麻醬才算完成了。周建民每天要調製60多斤芝麻醬蘸料,很多人都是衝著這裡的芝麻醬小料的味道來的。

60歲的夏克忠是個地地道道的老北京,立冬之後,他幾乎每周都會和家人一起,開車一個多小時,專門來到位於遠在北六環的陽坊鎮吃涮羊肉。

北京的涮羊肉館子多如牛毛,但是不少老饕還是會衝著「陽坊」兩個字,專門開上兩三個小時的車,來吃涮肉。陽坊原本是北京西北燕山腳下的一個古老重鎮,這裡涮肉的名氣為什麼這麼大呢?

原來早在三百五十年前,陽坊鎮就是京城最大的牛羊集市。每年的中秋節前,大批內蒙古的牛羊從西北方向進京,就在陽坊的羊市大集上交易。京城的宮廷、王府,乃至飯莊都會陽坊市集來挑選牛羊肉,陽坊也因此享譽京城。

老北京銅鍋涮羊肉的鍋底不像重慶火鍋那麼複雜,一般是「銅鍋一盞、清水一碗、姜蔥兩三」,簡簡單單十二個字包含了老北京銅鍋涮羊肉的所有鍋底。這也充分展示了北方人粗獷豪放的特點。

用最簡單的配料,配合最好的肉質,做成最美味的食物。清湯的淡,羊肉的鮮,二者不爭不搶,形成了一種中國式的美食智慧。同樣老北京們還講究養肥鍋底,通常會先涮上兩塊羊尾油。

芝麻燒餅是北京人吃銅鍋涮肉的標配。會吃的老饕最後一定會再點上一個現烤的外酥內軟、口口生香的芝麻燒餅溜溜縫,這頓涮肉才算告一段落。

溫水和面,加入百分百純芝麻醬、椒鹽、清油、糖等10多種調味料,均勻的抹在不發麵的麵餅上,然後卷制揪成小劑子,把一個個劑子經過捏制,就成了面層特別薄而且均勻的小燒餅了。在陽坊勝利吃涮肉還可以吃到甜燒餅,同樣的面要把特製的紅糖加到麵團上,反覆的揉壓,直到讓紅糖完全揉到麵團裡,這可是需要一定的力道和手法的。

揉好的麵團沾上芝麻,放進烤爐裡,200攝氏度烤10分鐘,外焦裡嫩酥脆留香,層次分明,吃完後唇齒留香的發家燒餅就可以上桌了。除了燒餅,這裡自製的糖蒜也別具一格:精選聊城大蒜,使用延慶山中泉水古法純糖醃製,醃足100天,使其酸甜嫩脆。

老北京對涮羊肉的熱愛可以說是無與倫比,經常呼朋喚友的一起去涮肉館子聚聚,尤其是冬天,隔三差五不來上一頓就覺得缺點什麼。因此涮羊肉館子在北京星羅棋布,上到知名的老字號,下至無名小巷裡的蒼蠅館,都是食客趨之若鶩的地方。許多外地人來到北京,也一定要點名吃上一頓老北京火鍋。

不難看出對於外地人來說,秋冬來北京吃一頓東來順涮羊肉已經成為一種標配。作為一家開業於1903年的老字號,東來順百十來年長盛不衰的秘訣又是什麼呢?

陳立新是東來順的第四代「非遺技藝傳承人」,據說當年不到4分鐘就能剔好一隻羊。要說這手切鮮羊肉,那絕對是門技術活,必須斷絲切,每片厚度在0.9~1.2mm之間,薄到透光,一涮就熟,沒有幾年功底的師傅是做不來的。

切好的肉碼進盤子裡,倒過來不會掉才算合格。選擇什麼羊,吃什麼部位,怎麼處理怎麼切,裡面處處都是講究。太薄的羊肉片,一下鍋,肉汁盡失,沒了嚼勁。一筷子肉下鍋,只有薄而勻,才能保證「左三右四」幾秒鐘一起成熟。

東來順非遺技藝傳承人陳立新:「說吃肉不吃蒜,營養走一半。但是羊肉跟大蒜有衝突,羊肉教案本草綱目說叫肉比黃旗,是溫補的,大蒜也是產熱的,所以這兩個又撞到一塊了。」

「怎麼辦呢?前人很聰明,叫提前醃製,把這大蒜做成糖蒜,糖蒜它就是把原來的大蒜的營養成分留下來了,把原來的副作用排出去了,這就是前人很聰明了。現在火鍋跟蔗糖酸搭配,就像您說的叫絕配。」

在北京著名的美食聚集地牛街,有一家以經營牛羊肉出名的清真老字號;每次路過這裡您都可以看到這樣熱鬧的場面:一邊是排著長隊買牛羊肉和醬製品的,另一邊則是排隊等號來吃涮羊肉的。

無論三九三伏,這裡幾乎保持著一年365天,天天排隊的奇蹟人氣。就看這些帶著行李箱,想著在離開北京之前再吃一頓涮羊肉的食客和手裡舉著小旗的導位,就能夠感受到在這家2000多平米的店裡吃火鍋,那種座無虛席熱鬧非凡的氣氛了。

聚寶源最初其實只是一家清真肉鋪,後來因為「近水樓臺先得月」,又開了自己的涮肉店。這隊一排就是30年。那究竟是什麼原因會讓人們在這裡排隊排到地老天荒呢?

為了尋找適合涮著吃的牛羊肉,馬剛曾經有過一此長達兩個月的選肉工作,基本上把內蒙都跑遍了,最後才選擇了錫林格勒盟。而錫盟最肥美的羊肉,就是被譽為「天下第一羊」的烏珠穆沁羊。這種羊不能圈養,即使在內蒙古冬季零下40攝氏度的嚴寒中,也只能放牧,扒雪吃草。

很多食客都很想知道,最好的涮羊肉在幾月份能吃到?馬剛介紹說,他們一般是6月15日開始下刀,7月中旬頭一車肉就拉回北京了,所以每年七八月份,到這兒來吃的,剛好是從內蒙古屠宰的新茬的羔羊,絕對是吃涮肉最好的時節。

在這裡燒餅也是一絕,個兒不大,但是香酥可口,也是幾乎每桌客人都會點的保留項目。

麻醬味足,加上上面的芝麻,裡面有椒鹽的回味,不油不膩,光是聞著味兒都會陶醉。

老北京銅鍋涮羊肉有句話說的比較貼切「好肉與清湯,美味又大方」。清湯不僅不會破壞羊肉本身的鮮味,同時可以檢驗羊肉的質量。上等的羊肉即使涮上一兩個小時也不會有浮沫。

播出通知:12月3日19:28央視財經頻道CCTV2《消費主張》播出《冬季吃火鍋 鍋中有講究:老北京銅鍋涮肉》,次日16:29重播,敬請關注!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相關焦點

  • 老北京味清水銅鍋涮羊肉
    以東來順為例,韭花醬純自製,經典的糖蒜從種到醃也全是自製,吃著肉就著糖蒜,既消毒解膩又酸甜爽口,就這樣,一方面鍋底講究「清」,最大的發揮出食材原本的鮮味,一方面麻醬鹹而香,掌握著入口前最後一道入味的工序,擋不住鮮,提了滋味,還抹去了肉類本身的腥羶。食材手切羊肉    醬料好,那搭配著醬料下鍋入口的,自然也都得是上乘的鮮美食材。
  • 這些才是老北京眼中,最正宗的北京涮羊肉!
    老北京銅鍋底有久涮不淡,羊肉有久涮不老不散的特點,而且羊肉選料精細、肉片薄勻、毫無羶味,放在銅火鍋的清湯裡一涮,再蘸上麻醬小料,滋味鮮美到不行。所以,冬天去北京旅行,最佳方式就是逛胡同、遊園子、吃涮肉!
  • 「冬日美食」吃了這家正宗老北京涮羊肉!冬天才算過的完美~
    羊尚鮮·老北京涮羊肉昌吉最潮的火鍋這樣吃1高顏值景泰藍銅火鍋有了景泰藍銅鍋,才能起範逢人說,吃老北京涮羊肉!據說,老北京火鍋本源於宮廷後流入民間,數涮羊肉最受追捧。>比起近年紅遍大江南北的川渝火鍋你萬萬不會想到咱們北方經典百年的涮羊肉鍋底清淡到只是一鍋清水至簡 才是對經典原始味道的真正考驗
  • 冬天容易手腳冰涼?常吃薑糖驅寒暖身,2分鐘學會,做一次吃半月
    導語:我家冷冬必備的薑糖,2分鐘教會你做,驅寒暖身,做一次吃半個月對於女孩子來說,在冬天的時候多會出現手腳冰涼,需要捂很長時間才會熱的情況,這可以說是很多女孩子都會遇到的問題了,其實這也是跟女孩子天生體寒有關,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其實可以從日常飲食中做到調解
  • 吃過涮羊肉的老北京人,你會吃正宗的老北京涮羊肉火鍋嗎?
    老北京涮羊肉是正宗老北京火鍋的風味,傳承老北京涮羊肉的特點,採用銅鍋炭火,羊肉講究肉質細且無羶味,鮮嫩無比,其他食材新鮮。老北京涮羊肉製作簡單,清湯鍋底最大限度的保證了羊肉的鮮美,吃起來是羊肉最鮮嫩的味道,口感很棒。
  • 紅薯別再烤著吃了!冬天與「它」搭配甚好,驅寒暖身,有味有營養
    眼看著冬天已經再一次掌控了我們生活,或許對於男生來說,冬天的寒冷並不是什麼值得令人苦惱的事情。因為他們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禦寒的能力就要比女生好太多。可是女孩子就不一樣了,如果說在冬天的時候沒有做好防寒的工作的話,那麼日後的身體毛病可就多了。當然了,冬天除了寒冷其實還一個很重要的東西,那就是食物。有很多的東西都是在冬天的時候吃是最美味的,就比如說紅薯。
  • 去嗨皮|今天想要帶你們去吃銅鍋涮羊肉!
    去嗨皮今天想要帶你們去吃正宗的銅鍋涮羊肉>一口頂著高高「煙囪」的銅鍋一碗店家秘制的二八麻醬一盤切得薄如蟬翼的羊肉這樣一頓「老北京涮羊肉」幾乎是每個到北京的遊客都會打卡的美食對老北京人來說秋風一起,就要吃「涮鍋子」了縱然一年四季想吃便可以吃但少了寒意,涮肉也差點意思特別是必須裹得嚴嚴實實才能出門的下雪天心裡最按耐不住的念頭就是找個館子涮羊肉
  • 曬曬我家這頓老北京涮肉,這5種食材配銅鍋太經典,天冷吃正合適
    文章導讀:入冬後,天氣越來越冷,火鍋就成了最受歡迎的食物,曬曬我家吃的這頓老北京涮肉,這5種食材很經典,吃完全身暖暖的。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立冬了,入冬之後溫度驟降,早晚出門都能感受到絲絲寒意。說到驅寒保暖的食物,最受人歡迎的莫過於火鍋了,在我國火鍋的種類有很多,四川麻辣火鍋、老北京銅鍋涮肉、潮汕牛肉火鍋,廣東打邊爐都是極具地方特色的美味。入冬後,我家吃火鍋常吃老北京銅鍋涮肉,北方一到冬天就會很乾燥,吃麻辣火鍋容易上火,而老北京涮肉鍋底清淡,比較溫補,最適合北方的冬天。
  • 冬天手腳冰涼,喝點薑糖驅寒暖身,2分鐘就做出來,做一次吃半月
    本期導讀:冬天手腳冰涼,喝點薑糖驅寒暖身,2分鐘就做出來,做一次吃半月這幾天氣溫都在零下,出門就得套上秋衣秋褲、棉衣棉褲,還是感覺到手腳冰涼,身體總是感覺暖不過來一樣。給大家推薦一款冬天家庭必備驅寒暖身食品——薑糖。薑糖最早發源於南方,屬於湘西鳳凰一帶的特產,在湘西鳳凰旅遊區,李氏薑糖和張氏薑糖是最有名的。薑糖是用生薑提煉薑汁和紅糖混制而成,目前超市賣的,多為固體糖塊,配上高級澱粉精製而成。在南方,還有加上糯米,做成薑糖團的,口感也特別好。
  • 老北京涮羊肉吃完以後讓人念念不忘,實在是太好吃了
    老北京涮羊肉,是正宗的老北京火鍋的風味,採用的是銅鍋炭火,傳承了老北京涮羊肉的特點,羊肉講究肉質細,而且無羶味,鮮嫩無比。再加上搭配其他的新鮮食材,味道鮮美無極。老北京涮羊肉的製作方法也是特別簡單的,一般採用清湯鍋底能最大限度地保證羊肉的鮮美涮羊肉,吃起來口感很棒,吃起來是羊肉最鮮嫩的味道。其實,老北京涮羊肉的製作方法和我們平時自己在家做的火鍋的方法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只不過涮羊肉的蘸料有它獨特的特點,因為一畢業就在飯店打工,也偷學到了一些做菜的技巧和竅門,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正宗的老北京涮羊肉的製作方法。
  • 今日小寒,冷空氣來襲,和家人一起吃火鍋涮羊肉,禦寒暖身不怕冷
    那麼該吃些什麼抵禦寒冷呢?我覺得涮羊肉火鍋再好不過了。俗語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說的就是要在冬天進補調理身體。羊肉鮮香滋補,寒冷的冬天吃羊肉進補再合適不過了,既可以驅寒暖身,又能增強體質。小寒吃火鍋冬天吃火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家庭自製火鍋做法非常簡單快手,一家人圍坐在桌前,熱熱鬧鬧吃上一頓涮羊肉,暖身又營養。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羊肉火鍋的做法吧。
  • 老北京涮羊肉,該怎麼涮?
    老北京火鍋有著悠久的歷史,火鍋,古稱「古董羹」, 相傳蒙古騎兵南徵北戰時,不方便隨時做飯,有一次鐵木真偶然將羊肉片扔到水裡,覺得挺好吃,這後面發展成涮羊肉,也就是後來的老北京火鍋。老北京銅鍋涮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清水鍋底,木炭加熱,紫銅鍋具是傳統北方火鍋的三大特徵。與川渝口味的麻辣紅油火鍋不同,也與東北的亂燉火鍋相異。正宗的北方口味火鍋是以老北京的清水涮鍋為代表的紫銅火鍋,這銅鍋裡涮出的不僅是美味的鮮羊肉,還能感受到那濃濃的老北京文化。
  • 明日進入三九天,女人要多喝這湯,驅寒暖身補氣血,體質好不怕冷
    所以明天開始大幅度降溫,寒潮來襲,大家要做好防寒保溫的準備,除此之外,還可以多吃一些溫熱的食物,驅寒暖身,對身體健康也很有好處。 三九寒天不同的地區也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很多地區都有喝羊湯的習慣,羊湯溫熱滋補,對驅寒暖身很有好處,部分地區也有吃菜飯、年糕等習慣。
  • 純手工製作薑糖,這幾天倒春寒,正好驅寒暖身不怕冷!
    導語:純手工製作薑糖,這幾天倒春寒,正好驅寒暖身不怕冷!冬季,隨著著漂亮小雪花的是嚴寒的氣溫,令人禁不住打冷顫,特別是在針對許多女性而言,也是擔心冬天,實際上畏冷的平時能夠適度多吃生薑這種類驅寒暖身的食物,而很多人卻討厭生薑的味兒,實際上我們可以將生薑製成一點兒小零食特色小吃,那樣吃起來口感好,生薑片糖是許多九零後兒時的記憶力,甜中帶著略微辛辣食物,非常美味,不但是能夠協助驅寒暖身,可以開啟胃口,令人胃口暴增
  • 冬至節氣,這菜記得做給家人吃,驅寒暖身又滋補,增強體質不怕冷
    冬至節氣,這菜記得做給家人吃,驅寒暖身又滋補,增強體質、不怕冷。冬至的到來也進入了九寒天,氣候特別冷,這個時候就時候多吃一些鮮香滋補、暖身驅寒的食物。冬至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北方地區冬至這天有吃餃子和羊湯的習慣,南方人冬至這天有吃湯圓吃羊肉的習慣,還有的地區冬至這天要吃糯米餈粑、冬至面等等。除此之外,我們當地人冬至這天還有吃雞肉的習慣,我們當地人很愛吃雞,基本上各種節日都少不了雞肉,尤其是冬至節氣,燉雞肉、煲雞湯也是非常不錯的滋補美味。
  • 沸騰吧,火鍋——聊聊老北京涮羊肉的規矩
    說簡單,不用那麼複雜的廚藝,隨便架個鍋放在火上就可以吃了;說豐富,萬物皆可刷,肉蛋菜,超市裡有的,能夠做飯吃的,大都可以扔裡面涮;說熱鬧,大家圍坐一桌,吃著喝著涮著聊著,多熱鬧(當然時下還是單人小火鍋最為合適)。回到北京,火鍋是和涮羊肉劃等號的。確實,到了冬天,尤其在下雪,唯有銅鍋涮羊肉最搭配。吃法簡單實在,紅紅火火、熱熱鬧鬧,最實在的解饞方法。
  • 老北京涮羊肉加盟電話是多少
    在這裡,我們為您推薦老北京涮羊肉。老北京涮羊肉主要以經營火鍋、涮羊肉為主,品種繁多,實價酬賓,價廉物美可滿足不同喜好消費者的需要,市場銷量不斷提高,同時門店業績也逐步提升。那麼,老北京涮羊肉品牌加盟電話是多少?
  • CT5和老北京涮羊肉的搭配指數
    在這篇推文裡 您將會看到一個很隨意的生活vlog 以及關於凱迪拉克CT5的槽點爆料 (好吧我先劇透一下,噪音和人機互聯) 以及關於我們老北京涮羊肉的一些小故事和大美味
  • 老北京的冬天,全在涮鍋裡
    時值冬月,老友來京,一起吃老北京涮羊肉是最應景的事了。「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每一個「九」的第一天,以及最後一次「九」的最後一天,便是老北京人吃火鍋的日子,所以這火鍋也稱「九九鍋」。
  • 冬天水果燉著吃,紅酒燉蘋果,驅寒暖身又養顏,美味甜品
    【晴天的念念碎】到了冬天的時候,就不喜食生冷水果,我就喜歡把水果燉煮著吃,你們呢?煮的最多的還是蘋果和梨,煮水果的吃法有很多,今天就做一道甜品,紅酒燉蘋果。第5步關火之後不要打開蓋子,讓蘋果片浸泡在紅酒裡1-2小時,等到吃的時候煮熱,倒出裝碗即可食,煮過吃不出酒味了,不會喝酒也能吃,不用擔心吃醉也不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