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出一個好孩子?很多父母都忽略了關鍵點

2020-11-06 和雨似的閱讀感悟


文/和雨似


現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或兩個孩子,從生下他們開始,直到他們長大,大多數父母一直都在操心,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面面俱到,可以說是招之則來,呼之則去。


但愛孩子不等於過分寵愛甚至是溺愛,這樣做未必有利於孩子的成長,殊不知父母因為溺愛而導致孩子擁有的不良習慣正在摧毀他們。


正如法國教育家盧梭所說:"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可以這樣說,溺愛孩子是對孩子成長的不負責和傷害!



《簡愛》中壞表哥約翰就是在母親的溺愛中長大的。


他長得又胖又大,一張寬臉盤,膚色灰白,一副病容。吃起飯來狼吞虎咽,暴飲暴食。目光呆滯無神,兩頰松垂。他蠻橫無理、豬狗不如,經常無緣無故地打罵小簡愛。也不怎麼愛他的母親和姐妹。


雖然只是個14歲的孩子,雖說那個時代是男權至上,還不至於搞得流裡流氣,歸根到底,還是他的母親裡德太太的溺愛。


比如說,他本來早該住進學校去了,可是裡德太太卻把他接回家來住一兩個月,說是"由於身體不好"。連老師都吐槽不要送糕點糖果啥的去學校。


還有他虐待小簡愛,裡德太太不但不阻止,還支持。


小簡愛被他嚇得手足無措,無處哭訴,僕人就更不敢得罪他。


14歲可以說是一個人構建三觀的最好時期,引導得當,再跟他們講下道理,往往能得到他們的認可與尊重。但裡德太太未加管束,任其胡作非為。可想而知這樣做的後果必定很嚴重。



溺愛孩子有什麼後果?


被溺愛的孩子容易忽視別人的需求,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導致孩子沒有分享的欲望,像個皇帝一樣,認為這個家的所有東西都是他的,習慣在家為所欲為。


所以說,約翰老是寫信找裡德太太要錢,認為給他錢是理所應當。他只知道接受而不懂得付出。


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他們想得到什麼就會有什麼,可以說他們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然後就會覺得所有東西唾手可得,也就不需要學習,更不需要那些正確的價值觀,認為只要自己滿足就可以了,他們的思維就停滯在那種感覺裡。

所以,長大成人之後,就沒什麼能力,連養活自己都成問題。


約翰最後成了賭棍,陷進去了,出不來,以至於名譽掃地。雖然他得到了一份家裡的財產,但是揮霍光了,之後因為接受不了自己沒錢就自殺了,裡德太太還因此中風。


無獨有偶,電視劇《都挺好》中被溺愛成媽寶的二哥,也是在用盡全力啃著老,反觀那個從小被漠視的小妹,卻被迫成為了一個強者。


表面上看來,父母對孩子真的付出很多,實則是母心甘情願為奴的在教養孩子,這種過度地無限滿足的愛,在無形中剝奪了孩子對於未來的選擇權。



但孩子成長路上確實少不了愛,這種愛當然不是溺愛,它需要父母不斷地去摸索,去學習,把握好尺度,讓孩子自由成長的同時又有安全感。主要做法如下:


1. 不要什麼時候都圍著孩子轉,也不要做任何事情都以孩子為中心,要讓孩子從小培養自理能力。父母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要把焦點對準孩子。

所以父母,早早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長大了也不至於連基本生活能力都沒有。


2.要學會對孩子說"不"。給孩子們需要的東西,當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父母要硬起心腸說不。如果因為擔心孩子一直哭鬧個不停而一次次地妥協,慢慢地孩子就知道了父母的軟肋,當你以後再去教育孩子時就會很困難。在一開始就堅定態度,或許就能夠避免孩子一直耍無賴。


3.可以適當對孩子放手。孩子終歸會長大,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父母就要學著放手,讓孩子學著去獨立自主。畢竟父母總比孩子老得快。


4.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明知道孩子做錯了,也不去制止,會讓孩子心裡形成錯誤的想法,導致價值觀混亂。他們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是對還是錯,長此以往,很難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由此可見:父母愛孩子的方式,將影響孩子一生,溺愛孩子反而會害了孩子。



結語

育兒更要育己。現在都在講科學育兒,父母可以不斷自我成長,才有可能得心應手地教養下一代。

所以,在任何一個時期,我們都可以關注怎麼去教養孩子,怎麼與孩子之間建立良好的關係,可以提早做好準備,總好過到時候的措手不及。


同時,從孩子身上也反射出來了父母身上的不足,通過這些不足之處,學會完善自己,並且努力自省讓彼此都變得更好。


閱讀,思考,感悟。分享有溫度的書,更關注自我成長,偶爾也會上天入地。

相關焦點

  • 普通家長如何養出學霸孩子(2):父母使勁的3個關鍵點、3誤區
    亨利·克勞德,《他人的力量》所以,孩子的成長和成才,離不開父母的養育、辛勞和付出。普通家長應該如何使勁,才能養出學霸孩子?一新老師將根據十幾年的教育經驗,提出父母使勁兒的3個常見誤區,以及3個關鍵點。這種父母,不重視孩子的學習,很少管孩子的學習,在子女的學習方面投入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都很少。這是一種沒有連接的關係,孩子處於孤立狀態,經常是一個人在孤軍作戰。很多70後、80後的父母,大多數屬於這種類型。那個年代的父母,都不怎麼管孩子的學習。
  • 如何養出高情商孩子?4個關鍵點不能忽略,很關鍵
    一個朋友的女兒長得不怎麼好看,卻被評選為幼兒園之花,我覺得小朋友都是條件很好很有審美的,長成那樣怎麼當花。但出於禮貌,我並沒有說什麼。直到一段時間後,我真的在聚會中見到那個小女孩兒,幾次接觸後,我什麼都相信了。她現在在我看來就是外型很舒服的姑娘。那孩子,就是贏在情商上,讓我震驚的妥妥的高情商。
  • 為什麼孩子不聽話?父母的8個小舉動,養出一個暴躁娃
    導讀:為什麼孩子不聽話?父母的8個小舉動,養出一個暴躁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孩子不聽話?父母的8個小舉動,養出一個暴躁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容易忽略掉的4點
    父母最容易忽略什麼,取決於父母生命狀態和意識狀態兒童成長的過程中需要愛、自由、規則和平等,這些都需要養育者提供的。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愛孩子,所以孩子就感受不到了。愛孩子,要表現在點點滴滴的生活中,表現在跟孩子的每一個擁抱上,每一個眼神裡,每一個感覺中。這樣孩子才可以收到愛。比如,孩子做錯了一件事,你說:「你怎麼總是這樣?」這不是愛。你拉著他的雙手說:「媽媽愛你,但是這個事情不可以這樣。」這是愛。
  • 閨蜜煞費苦心卻養出「白眼狼」,父母學會「狠心」才能養出好孩子
    閨蜜煞費苦心卻養出「白眼狼」,父母學會「狠心」才能養出好孩子閨蜜最近抱怨,十三歲的女兒一點也不體諒她。女兒是她一手帶大,從小錦衣玉食沒虧待過半分,自己省吃儉用也要給女兒買名牌衣服鞋子,對女兒的要求也是來者不拒全都滿足,在生活上更是事無巨細,這麼大的孩子連襪子都沒自己洗過。
  • 「割草機父母」養出的孩子,多半懦弱無能,將來也難以融入社會
    父母辛苦為孩子清除障礙,卻養出一個懦弱無能的孩子,這到底是哪個環節出現問題?父母的錯還是孩子的錯?父母做孩子的「割草機」,從短期來看,使孩子免受委屈,暫時起到保護孩子的作用,但從長期來看,有百害而無一益,孩子會變得懦弱無能,難以適應社會。家長如何做,如何避免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割草機」呢?
  • 想養出一個孝順懂事性格好的孩子?家長應做到這6點,不妨試一下
    導讀:想養出一個孝順懂事性格好的孩子?家長應做到這6點,不妨試一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想養出一個孝順懂事性格好的孩子?家長應做到這6點,不妨試一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玻璃心都是父母養的,長大後多半沒本事,及時糾正很關鍵
    一般來說,看待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我們都是一種左耳聽、右耳出的態度。聽到不好的評價,也會很難過,但基本就影響一會兒,很快就恢復如常。但玻璃心的孩子,就是過分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在乎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很容易沉浸在這種心情中,無法自拔。更關鍵的是,他們會經常用很消極、負面的方式來解讀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跟有些自虐似的。
  • 各位家長都長長心吧,把孩子當孩子養,才能養出好孩子
    中國有句古話叫」三歲看老」,由此可見啟蒙教育的重要性,可是現在很多家庭卻忽略了這方面的教育,總是說「孩子還小」這類話,結果就是造就一批又一批的「巨嬰」,高鐵上佔座不讓的博士,23歲把自己餓死在家裡的青年,大街上毆打母親的兒子等等,真是讓人哀其不幸,恕其不爭。
  • 錯過了這個關鍵月份,養出「睡神」寶寶就難了,多數父母都不知情
    辦公室中媽媽們工作之餘談論的都是關於孩子的話題,不難發現的是平日裡精神狀態好,工作精力足的媽媽大多數都是睡眠有保障的,而決定這一因素的關鍵就在於孩子的睡眠情況。英國《每日郵報》中有文章指出:新生兒的頭兩年,父母共缺少6個月的有效睡眠。結合國內的情況,在新生兒的頭兩年嚴重缺少睡眠的還是媽媽們,而是缺失的時間遠遠超過6個月。
  • 什麼樣的家庭,什麼樣的父母,就能養出幸福的孩子。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幸福的孩子,背後的教育也有很多相同之處。如何養出一個幸福的孩子,關鍵看這4點。快樂的媽媽很容易感染孩子,孩子的世界充滿了明朗陽光,內心充滿了安全感。相反,一個不快樂的媽媽,很難養出一個幸福的孩子。在媽媽充滿抱怨的人生裡,孩子就成了最大的犧牲品,他們長期吸收來自媽媽的焦慮、壞脾氣、怨氣和負能量,焦慮感甚至會大於媽媽。一位媽媽寫了這麼一句話:「你的孩子不需要一個完美的媽媽,他們更需要一個快樂的媽媽。」
  • 自律的父母才能養出自律的孩子
    真的是不養兒,不知父母恩,沒有孩子之前,你真的無法理解一個母親對孩子的良苦用心,做了父母,不僅沒有了自己的閒暇時光,而且還需要高度的自律才行。有位媽媽說自己的孩子問題太多,幹什麼都心不在焉,脾氣暴躁,沒有耐心,與其溝通後得知家裡的大人都不自律,對一個家庭來說,父母是樹根,孩子是花朵,如果花朵有問題,多半是樹根出了問題,家長們常常只能看到孩子的問題,往往是自己的問題在孩子身上重現。
  • 好家庭才能養出好孩子
    生命時報記者 王冰潔家有兒女,父母總想給他們力所能及最好的物質條件,於是辛苦加班、努力工作,卻可能忽略了最簡單的情感表達。美國「積極醫學」網站刊文指出,孩子的性格和行為,受到成長環境的巨大影響,好家庭才能養出好孩子。父母在和孩子相處時不能堅持己見,而要更多地傾聽、理解、尊重孩子的意願。常表達愛意。
  • 易怒父母養大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易怒的父母,養不出幸福的孩子微博上有一個話題叫做#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其中一條熱門微博有7萬多人轉發,將近28萬人點讚。⒓拒人千裡之外;⒔很容易玻璃心⒕幫別人收拾殘局;⒖善解人意;評論區有將近3萬條留言,每一條評論都透露出了屏幕背後那一個個無奈、弱小而又無助的靈魂。
  • 父母如何養育一個好孩子
    每一個父母都想培養快樂和成功的孩子,但是這對於很多家長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許許多多的父母都在尋找一些關於培好養孩子的方式,但是學來的那些方式,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時,永遠起不到他們想要的結果。所以不妨來聽聽下面的25條,總有一件適合你。
  • 你是被父母忽略的那個孩子嗎?
    「我甚至懷疑過我是否是爸爸媽媽的親生孩子。」她痛苦的說到。很多家庭中有幾個孩子,雖然都是父母生,父母養大的孩子,但往往父母很難一碗水端平,總是會偏愛哪個孩子,忽略哪個孩子。一母所生,但從她們媽媽的談話中,你能明顯感覺到媽媽總是認為歡歡聰明,她以歡歡為驕傲,她說歡歡記憶力好,一篇課文不到十分鐘就背會了,字也寫的漂亮,老師經常表揚我們歡歡呢……她只要說起歡歡總能眉飛色舞,如數家珍的把歡歡從頭至尾,從裡到外的說上一個小時,最後結尾順帶說樂樂是如何跟不上姐姐,反應慢,字也寫的不好,不敢大聲說話等等,媽媽看到樂樂的都是缺點,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
  • 孩子最該具備的4種能力,很多父母都忽略了
    所有的父母否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能夠變得優秀,事業有成。其實,想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成績不是唯一因素。比成績更重要的是,要趁早培養孩子以下這些能力。久而久之,很多同學對他都唯恐避之不及,不到萬不得已都不想他有所接觸。很顯然,這位同學就是明顯地被情緒牽著鼻子走,不懂得控制情緒,又如何控制好人生呢?每個人的行為,大半都受到情緒的影響。情緒是心魔,控制不當,便會吞噬你。
  • 如何衡量你的孩子是不是好孩子?就看他有沒有表現出這4點!
    我們很多家長、老師,最喜歡拿孩子的學習成績來歸類:學習優秀,就是好孩子;成績不佳,就是差孩子;孰知,這樣一刀切的做法,忽略了孩子的天性。如果我們把孩子培養得成績優秀、事業有成、出人頭地,就能說明我們是好父母了嗎?並不見得!養廢一個孩子很簡單,養好一個孩子卻不容易。
  • 孫儷曬女兒的禮物:成功的父母是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有網友說:小花妹妹的奇特畫風,大概只有儷儷能知道吧,看了半天都不知道是什麼。也有網友猜:是孫儷坐在鄧超的頭上,可見孫儷在家的地位。無論畫的是什麼,足以讓孫儷感到暖心。確實,孩子懂得對父母關愛,懂得感恩父母,是父母的驕傲。父母最大的成功,是養出一個感恩的孩子。
  • 花100萬送兒子去留學,卻養出一個白眼狼?父母忽略了什麼?
    近期,廣西一對夫妻被兒子殺害的事件在網上引發熱議,遇害夫妻都是高知識分子,父親是廣西有名的律師,母親是廣西某大學教授中文系主任,家庭年收入百萬。一個高知家庭為什麼會培養出如此喪心病狂的人呢?,作為家長,花費巨資送孩子去英國讀書,卻忽略了孩子在英國所受到的教育和三觀的巨大變化,這也說明了家長的教育管理沒有盡到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