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薪留職、內退人員與新單位發生爭議的按勞動關係處理

2020-12-17 中國法院網

停薪留職、內退人員與新單位發生爭議的按勞動關係處理

2010-09-15 10:59:07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楊維漢

  「企業停薪留職人員、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內退人員、下崗待崗人員以及企業經營性停產放長假人員,因與新的用人單位發生用工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動關係處理。」

  這是於9月14日施行的《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中作出的規定。在最高人民法院1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庭長杜萬華對此規定進行了解釋。

  目前,我國很多達到退休年齡的人仍然被返聘到一些崗位工作。杜萬華說,對於企業返聘人員來說,如果企業職工按照國家法律規定的退休年齡辦理完了退休手續,以後相關企業又返聘其到工作崗位重新工作的,那麼返聘人員與所在單位不再是勞動關係,而是勞務關係。因為返聘人員已經享有了社會保險和退休金等待遇。

  司法解釋規定,「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係處理。」

  「但是目前企業退休人員的情況比較複雜。有的企業在職工沒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時候,為減員增效,讓一些職工提前退休。提前退休的職工又到新的企業中找到了新的工作,那麼這個職工在新的企業裡面,與企業之間就是勞動關係,不是勞務關係。」杜萬華說。

相關焦點

  • 停薪留職、內退與新單位爭議按勞動關係處理
    新華網北京9月14日電(記者 楊維漢)「企業停薪留職人員、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內退人員、下崗待崗人員以及企業經營性停產放長假人員,因與新的用人單位發生用工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動關係處理。」  這是於9月14日施行的《》中作出的規定。
  • 內退人員再擇業 勞動關係起紛爭
    某養殖公司與內退人員王某對於雙方籤訂的勞務合同發生爭議,因此鬧上法庭。近日,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調結此案,雙方確認勞務關係成立,養殖公司支付王某工資、加班費7000元。>2008年5月28日,養殖公司與王某籤訂勞務合同約定,鑑於王某為某建築公司內退人員
  • 疫情期間,企業如何適用「停薪留職」?
    一、「停薪留職」的含義「停薪留職」的概念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是指保持勞動關係暫不終止的前提下,用人單位允許生產或工作上不需要的多餘人員離職,並停發離職期間工資的行為,其目的是解決國有企業或事業單位勞動力過剩的問題。我國現行的勞動方面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對「停薪留職」沒有明確規定。
  • 勞動爭議審判 這六種情形勞動者易敗訴
    王某與會計師事務所建立的並非勞動合同關係,而是勞務關係,在其不能證明雙方約定加班費及解除勞務關係的情形下,法院對其訴求不予支持。法官釋法 領取養老金的返聘人員等 按勞務關係處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7條中規定: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法院應按勞務關係處理。
  • 用人單位單方要求停薪留職怎麼辦?
    什麼時候才辦理停薪留職的?很多人不了解因而吃了啞巴虧。近日,信宜法院綜合審判庭審理了一宗用人單位單方要求勞動者停薪留職而引起的勞動爭議案件,法官還詳細解釋了停薪留職的具體適用情形。陳某認為是實業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便於2018年10月8日向信宜市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實業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代通知金、節假日加班工資和督查獎。實業公司通過微信聯繫陳某,要求陳某2018年10月16日回公司上班,但陳某當時已提出勞動仲裁申請,陳某就未回公司上班。信宜市勞動仲裁委員會受理陳某的投訴並經審理後作出仲裁裁決,實業公司收到仲裁裁決書後,不服該裁決,向信宜法院起訴。
  • 停薪留職協議的效力?
    在該協議的履行期間,用人單位於1994年2月以員工未按約定向其交納管理費為由,對員工按其自動離職處理。用人單位未向員工送達該決定,而是張貼在單位的公示欄裡。2010年12月,員工向勞動仲裁委申請仲裁,勞動仲裁委以本案不屬受案範圍為由對該案不予受理。員工於是向法院提起訴訟。
  • 勞動爭議咋處理?濟南中院發布勞動爭議審判白皮書及十大典型案例
    主要呈現收案數量逐年增長、勞動爭議主體多元、勞動爭議表現多樣、勞動爭議訴請複合、疫情影響逐漸顯現等特點,針對審判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全市法院設立專門的勞動爭議審判團隊,實現勞動爭議案件集中審理,類案專辦,確保裁判尺度得到有效統一。
  • 追憶「停薪留職」一族的五味年華
    據北京市勞動仲裁委員會的工作人員介紹:「如今因『停薪留職』與原單位發生糾紛的案例頗多。」 「停薪留職調琴師顧伯良上訴」一案便是典型一例。也由此,讓我們再次從焦點中走入「停薪留職」這一塵封已久的話題。
  • 停薪留職政策爭議 - 網易新聞策劃
    《通知》規定,停薪留職時間一般不超過二年。停薪留職期間,不升級,不享受各種津貼、補貼和勞保福利待遇;因病、殘而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的,可按退職辦法處理。停薪留職人員在從事其他收入的工作時,原則上應按月向原單位繳納勞動保險金,其數額不低於本人原工資的20%。該政策自此風行,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
  • 【以案釋法】停薪留職期間,用人單位可以不為職工繳納社保費嗎?
    2017年2月28日雙方籤訂《停薪留職協議》,協議期限自2017年2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止,雙方約定保留勞動關係,曲靖某鋁業有限公司不再支付劉某相關薪酬福利待遇,並向劉某收取了協議期間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費用26520.84元(含單位部分和個人部分)。
  • 高院關於處理勞動爭議的36條意見
    參考意見:人民法院受理的人事爭議案件可按以下範圍界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群團組織、社會團體與其屬於事業編制的工作人員之間,因辭職、辭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產生的爭議;上述主體之間因職稱、職級、職務、考核、獎懲以及經行政機關批准作出的按自動離職處理等決定產生的爭議,不屬人民法院受理人事爭議案件的範圍。
  • 歸納:5種屬於勞動爭議的情形
    (一)>》規定的情形:(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發生的糾紛;(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沒有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已形成勞動關係後發生的糾紛;1.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一)因確認勞動關係發生的爭議;
  • 「說案」停薪留職人員到新單位工作受傷,誰擔責?
    停薪留職人員到新企業找到了工作,社保還由原企業繳納,他與新企業是否存在勞動關係?日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瑪納斯縣人民法院審理了這樣一起勞動爭議案件,認定勞動關係成立。但雙方未籤訂勞動合同。2019年6月4日,魏某向瑪納斯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確認與瑪納斯縣分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係。仲裁委未予支持。魏某不服,遂訴至瑪納斯縣人民法院。
  • 信宜一員工被公司單方要求停薪留職 起訴公司獲經濟補償金3萬多元
    用人單位單方要求停薪留職怎麼辦?信宜法院判決作出詳細解釋停薪留職是什麼?什麼時候才辦理停薪留職的?很多人不了解因而吃了啞巴虧。近日,信宜法院綜合審判庭審理了一宗用人單位單方要求勞動者停薪留職而引起的勞動爭議案件,法官還詳細解釋了停薪留職的具體適用情形。
  • 法官手札:近年勞動爭議案件常見問題匯總
    二、勞動關係的認定(一)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者領取退休金的人員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應否按勞動關係處理按照《勞動合同法》第44條第2項及《勞動法》第73條的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因此,被用人單位聘用或者被返聘回原單位的離退休人員與聘用單位之間的爭議應按勞務關係的法律規定和程序處理。
  • 普法貼:勞動用工應當知道的100個勞動爭議問題(1~50)
    08.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內退人員、停薪留職人員、下崗待崗人員、企業經營性停產放長假人員在退休之前與新用人單位建立用工關係應如何處理?答: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內退人員、停薪留職人員、下崗待崗人員、企業經營性停產放長假人員在退休之前與新用人單位建立的關係屬於勞動關係,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等相關勞動法律規定,應按勞動關係處理,新用人單位應當依法與其籤訂書面勞動合同,但對於新用人單位因客觀原因不能為其繳納社會保險,勞動者不得以此為由與新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 停薪留職是什麼東東?
    停薪留職協議可以看作是對勞動合同中所確立勞動關係的強調,同時也是企業和勞動者雙方互相豁免對方勞動義務的意意思示。在不損害第三方利益及不違法國家強制性規定的基礎上,只要雙方協商一致即可籤訂停薪留職協議或勞動合同中止協議,協議期間雙方的勞動權利與義務暫停。從這個意義上講,停薪留職協議是勞動合同的附件,是附隨於勞動合同的一種民事契約。
  • 停薪留職逾期不到崗被解聘後狀告原單位
    一名事業單位在編人員,經單位口頭同意停薪留職,20年未到原單位上班。後全縣對在編不在崗的人員進行清理,此人在沒有辦理任何手續的情況下,仍未回單位上班,被單位所屬的主管局解聘。他將原單位和該局告上法院,要求恢復工作,被法院駁回訴請。
  • 「以案釋法」事業編職工身兼二職,能否與企業建立勞動關係?
    勞動關係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依法籤訂勞動合同而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產生的法律關係。勞動者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工作,成為用人單位的成員,從用人單位領取勞動報酬和受勞動保護。那麼,一位勞動者是否可以與兩個單位建立勞動關係呢?
  • 20多年前承包失敗後,被按自動離職處理,能補工資社保嗎?
    疾控中心稱並未見到張某所稱的停薪留職協議。本院認為,張某系原衛生防疫站技術人員,屬於事業單位,雙方未籤訂書面聘用合同。據本案查明的事實,張某因與原衛生防疫站因承包合同履行問題發生爭議,在承包合同終止後於1993年後即未到單位上班。